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蒋校长:美国沦为吸毒天堂,给中国带来什么警示?

作者 :龙之灬魅 2021-09-22 17:29:50 审稿人 : admin

  1776年7月4日,殖民地十三州首领聚集在费城,发布《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建国。

  费城,美国建国的发源地和独立精神之所在。

  现在,这里成为了“僵尸”的乐园。

  01.

  一名博主来到了费城的肯辛顿大街,拍下了这样的画面。

  整个街头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垃圾,流浪汉三两成群,瘫坐在垃圾桶旁或者直接就躺在地上。

  更多的人,在身体僵硬、动作怪异地移动着,像是感染了丧尸病毒一般。

  这并不是什么恐怖电影的桥段,只是一些瘾君子的日常而已。有人是毒瘾发作,有人是刚吸完毒吸嗨了。

  好像卡住的PPT一样,直定定地以一种奇怪的姿势站在街头;

  有人赤裸着身体,旁若无人地亢奋着做一些动作;

  还有人像雕塑一样干坐着,神情呆滞地目光游离……

  当地人称这条街为僵尸乐园。

  但这些“僵尸们”把这里当作快乐的天堂。

  这是全美毒品最便宜的地方,一包海洛因只要5美元,只要一顿麦当劳的价格,你就能“快乐一整天”。

  如果这都觉得太贵的话,那只要2美元,就有摇头丸和可卡因这些再低端一点的货。

  不用担心买不到,只要你在这里走上几百米,就有十几个人能凑上来给你兜售各种毒品。

  不用担心有警察抓你,因为警察根本不会来这条街,就算来也是做做样子随便抓几个人回去,过不了几天就可以重新回到这个“快乐老家”。

  当然,有时候乐园也会沦为地狱。

  毒瘾上来之后,吸毒者失去最后一丝理智,彼此争抢毒品引发斗殴流血的事件经常发生。

  还有贩毒集团在这里,为了抢夺市场和地盘,经常会发生枪战,去年一年仅统计到的伤亡就超过200人。

  这里的人,一般都只有三个下场,或者是死于吸毒过量,或者是自杀,或者是在街头暴力中意外身亡。

  在肯辛顿大街上,居民的年收入中位数只有13000美元,但却撑起了一张10亿美元的毒品交易。

  费城的警察都知道这一切,但他们无可奈何。

  不可能把这里所有的瘾君子都抓起来送进监狱,也不可能把整个肯辛顿大街都端掉,让这里的瘾君子四散到整个城市里,那样危害更大。

  所以这里的警察这样安慰自己:肯辛顿大街的情况并不算太糟,和很多大城市的贫民窟相比,这里已经算好的了,毕竟没有像芝加哥一样每天都在开枪死人。

  02.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占全球4.4%的人口消耗掉全球60%的毒品。

  每年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等毒品的消费额已经突破1500亿美元,而这只是能被统计记录的一小部分。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的数据,2020年美国吸毒过量致死人数达到9.3万人,而在2019年,美国死于毒品摄入过量的人数还“只有”7.2万人!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因为吸毒过量死亡的人数每年增长9%左右,平均8年左右翻一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已经有超过70万人死于吸毒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

  吸毒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品死亡,已经成为美国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其中还不包括因贩毒引发暴力犯罪的致死人员。

  毒品,以及围绕毒品而生的一系列暴力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颗肿瘤,一颗持续做大的肿瘤。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嬉皮士精神和反战风气也掀起了一场毒品滥用风潮,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发动了一场“毒品战争”,向整个毒品行业开战。

  而今天的美国政府,直接举手向毒品投降。

  就在拜登上台后没两天,俄勒冈州以公投的形式通过了两项毒品合法法案。109和110号公投法案,这让俄勒冈成为美国首个硬性毒品合法化的州。

  在俄勒冈州,持有海洛因、摇头丸少于1克,可卡因少于2克,都不算犯罪。

  1克海洛因和2克可卡因,基本就是瘾君子的单次吸毒量。在俄勒冈州,就算你在大马路上、在饭店里吸毒,被警察抓到也是罚你100块而已。对吸毒的处罚力度,甚至比不上国内大城市的禁烟力度。

  如果你是在贫民窟或者吸毒者聚集区的话,你就更不用担心了,警察不会去管你的,最多过来给你收尸。

  如今的美国,仅剩15个州将持有大麻视为违法行为,在剩下35个州,在朋友聚会上吸食大麻全都合法化,民主党再干几年的话,整个美国估计就要全面放开大麻,然后越来越多的州都会将硬性毒品合法化。

  美国现在有两股势力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整个国家的毒化。

  第一个是民主党。美国现在有2500万吸毒者(不算大麻)和1200万阿片类药品成瘾者,如果一杆子打死吸毒者,这三千多万张选票基本就要丢了,虽然这帮人都是不创造什么社会价值甚至连票都不会去投的“废人”,但这两次大选好多州都是就差几十万选票就能红蓝翻转,何况是三千万的潜在票仓,民主党肯定舍不得丢掉。

  ▲拜登当选之后,大麻公司股价都被拉升

  第二个是各大药企和医生,他们联合起来以止痛药的名义,把阿片类药物合法出售,尤其是出售给中产及以下的人群。牙疼、腰疼、头疼,想要系统的治肯定是没钱,那就先拿止疼药盯着吧。只要吃上药就不疼了,而且越吃越上瘾,循环往复,药厂和医院大赚一笔,而且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民主党和药企这么搞,各地政府及警察怎么办呢?

  在整个毒品犯罪做大的过程中,他们基本没发挥过任何作用,肯辛顿大街警察出面管理过,具体举措就是把

流浪汉住的棚子铺盖还有生活物品都清里干净,把他们轰出去。但效果就是第二天晚上就来了更多的流浪汉,大家齐心协力地“重建家园”。

  目前来看,整个美国的毒品问题得不到任何解决的可能,也不存在任何好转的可能,在美国想要远离毒品,你只能靠自己自制力好以及有一个高收入住高档社区,除此之外,你根本指不上政府任何的一丝一毫。

  03.

  毒品犯罪问题、暴力犯罪问题、还有愈演愈烈的黑命贵种族歧视问题,这些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的问题,他们彼此之间全都是联系的。

  足球场上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赢球能掩盖一切问题。

  赢球的时候,团队里很多问题都不会暴露出来,大家一团和气,看起来一切

都是那么美好,但一旦输球之后,特别是经历一段时间的连败之后,所有的问题都会被暴露出来而且被放大。

  比如主教练应变乏力、比如队友关系不和谐、比如当家球星情绪不稳定不会打逆风球,等等等等,各个问题全都会暴露出来并且互相引爆,让局面变得更加糟糕。

  如今的美国就是这么个情况。

  前几十年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这些都不是问题,持续做大的蛋糕都能盖住这些隐疾,但当经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之后,所有的疖子就一起冒头了。

  ▲年轻时抽大麻的奥巴马

  所有问题的根,就在于美国自己把制造业废掉了。

  对一个国家的良性发展来说,制造业赚钱是次要的,因为谁都知道中低端制造业其实就是辛苦钱。

  然而除此之外,中低端制造业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规模容纳就业人口。

  能给一个国家的适龄青壮年劳动力都找份活儿干,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比如印度,之前一直为什么不愿意加入RCEP,就是因为国内适龄的青壮年劳动力太多。现在这些人支起来个家庭作坊就能直接生产“工业品”,比如印度的肥皂,是在院子里晒干压平,自己一块块切出来的。

  印度一旦加入RCEP,自家这些土特产一样的工业品,根本挡不住进口产品的冲击。再便宜的劳力,在隆隆作响的机器面前都是徒劳,规模化工业就是能把成本压缩到极致。

  一块肥皂出厂成本能做到3毛钱,一个打火机能做到1毛钱,印度的小家庭作坊怎么可能做到。所以莫迪不敢加入RCEP,一旦打开国门,印度脆弱的手工业作坊就会全被冲垮。到时候全国就会有4-5亿适龄劳动者在街上闲转悠。

  ▲抵制RCEP的印度小作坊主

  这简直是太可怕的事情了。

  穷,是经济问题,但出现大量无法安置就业的适龄劳动力,这就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轻则是治安恶化暴力犯罪事件增加,重则就是大规模游行示威甚至推翻政府。

  对于执政者来说,穷就穷着吧,还是稳字第一啊。

  反面

典型就是墨西哥。本来自己关起门来当个农业国过点小日子挺好,非要放开国门去和美国做农产品贸易,你的玉米大豆哪能干得过美国的啊,最后是本土农业被彻底干残,农民再也无地可种,只能转去种植毒品。

  但美国和印度还有墨西哥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啊。

  美国人原来富过啊。一个蓝领工人,曾经只要自己一个人工作,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周末没事儿全家人一起去野营度假。

  ▲支持特朗普的“蓝领老男孩”

  这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中产的标准生活。今天很多街上的流浪汉小时候过的也都是这种生活,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父辈工作明明很清闲却能过上那么好的生活?

  为什么自己今天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了?

  人一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享受过好日子,然后变穷。这击毁的,是人的内心。

  美国毒品泛滥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墨西哥和南美毒品输入的原因、有民主党为了选票错误引导的原因、也有药品违规使用缺乏监管的原因。但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有机会接触毒品,愿意去尝试吸毒?

  一个在硅谷工作,年薪10万刀的精英程序员,几乎没有机会去尝试到毒品,也不可能允许自己逐渐增大止疼药用量直到成瘾。

  而大概率会成为瘾君子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曾经还算有着不错的工作和体面的生活,后来意外失业滑落底层,只能靠毒品麻痹自己;另一种就是出生在贫民窟里,父母还有平时接触的人都是瘾君子,自己自然耳濡目染也成为其中一员。

  美国毒品问题的根子,就是产业空心化!

  普通人,尤其是曾经还过着不错日子的普通人,随着失去工作逐渐成为生活中的Looser,他们的心态逐渐消沉到崩溃,最后只能把自己抛入毒品中麻痹自己。

  一个国家放弃了制造业,把大批适龄的劳动力放了出来,却不能再创造出足够的工作岗位容纳这些人,这些被所谓的产业升级所淘汰的工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家人,都成为了美国金融化转型中被抛弃的人。

  他们,其实都是美国金融业做强做大的炮灰。

  04.

  美国放弃制造业全面转型为一个金融强国,做的到底对不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对的。

  过去1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增长9万亿美元,美国增长4万亿美元,合起来是13万亿美元。

  而除中美之外的全球其他国家,过去十年里GDP下降了1.5万亿美元。

  比如日本、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的人均GDP已经连续十几年没太动地方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连续十几年收入不增长,这在我们眼中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除了家里的网速更快了,手机从诺基亚摁键换成了苹果触屏,其他方面的生活水平,这些发达国家的老百姓都是在原地踏步。

  而美国居然还有四万亿的增长。

  假如没有中国,美国之于其他国家的这个优势就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连制造业都没有的国家,竟然经济增速比其他所有经济体都快。

  因为美国大方向搞对了,老子的美元是世界货币,老子手握发钞权,当然要搞金融吸全世界的血。

  这个逻辑当然是对的,因为美国的GDP在过去十几年里确实是明显跑赢了其他国家。

  但很可惜,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真实发展情况的时候,GDP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全部。

  把制造业废掉全面转向金融和服务业,死掉的还有很多平凡的产业工人。

  从一个经济体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效率更高的方式,但是从一个国家来说,政客和财阀有没有考虑过普通产业工人的死活?

  资本主义市场中,有一个说法叫看不见的手。

  即政府不用强管控,只要在某几个紧要的场合做好适当的规范和引导,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自动让资源以最高效的方式配置。

  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却很难独自帮助国家承担起它应尽到的责任与义务。

  这就是问题的本质,资本主义这种野蛮生长的模式,搞经济数据确实是一把好手。经济数据对一个国家来说确实很重要,但绝不是全部,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

  这个国家的普通人,能不能自食其力、体面而幸福的活着;这个国家的弱势群体,能不能得到一个相对公平而健康的环境、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跟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对于一个合格的政府而言,这是更值得思考并需要做好的事情。

  我们需要感谢美国,他用如今血的教训给我们留了两个警示:

  第一,一个人口大国,无论何时制造业都不能丢。

  产业可以转移到国外,但产业人口不可能全都出国打工,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提供给普通人,社会秩序一定会出乱子。西方国家政客口中的失业率都是扯淡,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比成熟制造业更能容纳就业人口。

  让绝大多数的适龄劳动力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第二,市场里确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大手掰住它。

  看不见的手能够促进资源以最优的方式配置,实现高效率,但高效率不意味着可以保证公平。一个公司可以说效率第一,但一个国家,一定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不是能赚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甚至效率第一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这种事情资本干不来,一定要交给政府才行。

  苏联的教训是,一个用信仰所建立起的国家,如果红旗倒了,那么崩溃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美国的教训是,丢掉制造业还有小政府放任市场规律,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样的超级大国,用自己的衰落给我们最深刻的警示。

  能看到这样的反例,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