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中国又一超级战略出台,武汉是关键!

作者 :瑶瑶酱 2021-09-13 15:56:39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
已获转载授权

2020年12月1日,湖南网红茶饮“茶颜悦色”武汉天地广场店正式营业,热情的武汉年轻人,将#武汉茶颜悦色门外排起长队#的话题送上热搜,不惜为了一尝新茶排足了8个小时的队。

还有人不走寻常路,买张武汉站到长沙南的高铁票,在长沙南站站内买好再坐回来,一共也就3个小时。

一杯时兴的奶茶,和随时可达的高铁,串联起了两个城市的生活。

此前,“茶颜悦色”已经在湖南“足不出户”地发展了7年,省外第一次开店就选在了武汉,老板孙翠英说:
“武汉和长沙离得近,方便管理,有什么问题,一个半小时的高铁就到了。”


这是武汉和长沙城市融合的一个侧面。


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商之一的华工激光,正在忙碌地生产着一款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这种切割机定位精度可达 0.03 毫米,生产完成后将直接送到位于江西南昌的改装车间,那里是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基地和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之一——江铃汽车集团的生产地。

类似的还有武汉北斗与长沙韶光。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对外开展科技输出和科技援助的平台,而长沙韶光拥有强大的FPGA芯片研发设计团队,双方在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密切合作,让武汉、长沙的顶尖研发资源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上交汇出了更大的能量。

这种日渐紧密的联系,是一水相邻的鄂、湘、赣三省构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常态”。

图片

自2013年开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每年一届,从未间断,从达成《武汉共识》,发布《长沙宣言》,到开启《南昌行动》,三省相互打开了家门,紧密抱团,越走越近。

长江航道滚滚东流,城际高铁越织越密,高速公路车流不息,带来的改变越来越“肉眼可见”,影响着城市群内的方方面面。

“串门”越来越方便了。武汉、长沙、南昌的城际高铁1.5小时可达,而在2016年,这个时间还是2小时,再往前到2015年,三省交界处甚至还有18处“断头路”没有打通。

办事儿越来越方便了。跨区域政务服务网将加快互联互通、电子证照信息共享,正探索实现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民生领域等“一地受理、一次办理”。

生活越来越方便了。省际住房公积金已实现异地互认互贷,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扩展定点医院和医疗机构名单,费用结算便利。

跨城服务越来越方便了。城市群内“一码通域”正在推动,多码互认将为市民提供数字身份认证、交通服务。

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一些长远的变革也在默默进行着。

产业协作方面,三省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同频协作、优势互补,典型的例子是万众期待的南昌航天城C919项目。

C919前机身大部段为南昌制造,由武汉航达航空科技提供专用拉杆、机舱环境控制系统,并在长沙完成起落架系统整体装配,这一项目打破了欧美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垄断,预计最快今年年内,我们自己生产的的大飞机就能投入使用。

在科研创新方面,长江中游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会展业战略合作联盟和建设工程勘测设计联盟等协作组织,推动了城市群内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和市场共通。

此外,共建“中国绿心”也是城市群的协作目标,三省协同实现长江共保共治,近年一共完成了造林面积共计70余万公顷,长江更加清澈了,主要空气污染指标也大幅下降。

对此,应勇曾经说过: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重在协同,出路也在协同。”

目前来看,三省协同发展的路子正越走越稳。

图片

浩浩江水穿荆楚,连三湘,控赣鄱,正在串起了一个既“快”又“新”的“铁三角”。

在国家的规划里,这个“铁三角”是担负着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重任的。

而引领完成这个这个重任的焦点,就在于城市群内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
——汉。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在7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8次提及了武汉,明确要求武汉发挥中心作用,“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为什么选择武汉?


在《意见》中,中部从“崛起”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在当前的新发展格局下,也为中部地区“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带来了新的契机。

这就是武汉的优势,也是选择武汉作为龙头的原因。

今年4月,科大讯飞与武汉正式签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科大讯飞华中总部、讯飞人工智能华中研究院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

中科创达、中国电子,也在今年确定区域总部落户武汉。

对此,武汉市有清晰的战略蓝图:到2025年,武汉市总部企业数量力争突破400家;世界500 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大型央企在汉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企业数量达 80 家。

武汉的自信从何而来?


首先,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武汉有着领先的优势,这是建设创新城市的底蕴。

武汉市也在积极用好这一优势。从2001年就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开始,到依托中芯国际、长飞光纤、长江存储等一批重点企业,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武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非常清晰。

图片

最能体现武汉创新发展决心的案例,就是长江存储。2006年成立的“武汉新芯”因为技术原因连年亏损,湖北省、武汉市坚持不卖,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唯一的存储器企业,为我国先进集成电路的发展守住了一方阵地,这才有了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240亿美元的创纪录投资,也诞生了以世界级半导体存储企业为目标的长江存储。

正是因为这份眼光和魄力,武汉成为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引擎,才更加让人充满期待。

目前,武汉正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上马数字经济“573”工程,全面推进信息网络、数据中心、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5”大数字新基建领域、聚焦“光芯屏端网云智”“7”大数字新产业、加速制造业、服务业、农业“3”大数字新融合,以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在这一规划里,武汉将建成1—2 家全球灯塔工厂、培育10家互联网工厂、打造100 家智能工厂和 1000家数字车间,加快形成未来工厂梯队。

某种意义上,武汉的发展轨迹,也指明了未来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大方向。

图片

可以肯定地说,在中部崛起的时代命题下、在鄂湘赣三省优越的自身条件下、在整个城市群的良性协同下,以及一条上下同欲、人人同奋的高质量崛起路径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崛起正在走向现实。

挺起中部“脊梁”,打造一个振兴民族经济的新增长极,这个“铁三角”未来可期!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