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911事件20周年,当时的中国人关心什么?

作者 :苦尽甘来. 2021-09-11 06:58:17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

距离2001年的911已经过了20周年了,一晃20年过去,牵扯到事件的几个关键人物,本拉登死了,小布什早就退居二线,很多年轻的小伙伴可能知道美国的反应,但是反而可能对2001年的中国不太清楚,让我们回到2001年9月11日,看看当天发生了什么:


20年前,当时我已经成年,上大学。


得知911的事件发生其实很搞笑,发生的时候我在打网络游戏, 突然里面乱糟糟的,有的人说美国总统被杀了,有的说是美国白宫被炸了,切出去看新浪新闻,发现是世贸被撞了,心中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世贸大厦?


当时中文媒体沸沸扬扬的其实是加入WTO,撞楼的那天,中国还没有加入WTO,加入WTO是几个月后的,911发生的时候,当时中国最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到加入WTO的进程,当然官方还是给了支持美国的电文。


多说无益,我们看看当天新浪网


这个页面其实解释了很多东西,给后来的小朋友解惑:


2001年,中国也是有搜索引擎的,新浪就有,看见了吗?其实当时我经常用这个。


新浪商城很早就有了,但是没有支付工具,所以当时只能这样

图片

只有展示,不能在线支付,不过可以评价,在推广网络支付上,阿里是有功劳的,这个有一说一。


2001年的中国,即便是有了互联网,即便是可以看到很多信息了,但是信息比起今天,依然是闭塞的,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世贸大厦”是什么,尽管已经看过了《北京人在纽约》,片头闪闪发光的大楼,以及刘欢高亢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的歌曲,给人很深印象,但是很难把它和“世贸大厦”联系在一起。


图片



美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与德国,法国之类国家无异的“外星国家”,尽管我们可以从各式各样新闻里面看到美国如何如何,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还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美国很发达,也知道美国很霸道,但是具体到美国是什么,我们不清楚。


至于什么是原教旨主义,什么是塔利班,中东如何如何,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遥远的异星球发生的事情,即便是2001年打击塔利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大多数国人也只是把这类新闻当成“战争片”来看,脑补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如此而已。


是WTO迫使中国人逐渐的了解外部世界,逐渐的渗入到世界经济,并且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其实中国人的心态很保守,有很强的的孤立主义的情节,有一天如果真的外敌消除了,中国人到了2万美元的门槛,会不会心态再次封闭起来,不想再理会国外的事情,也未可知。


中国当时最关心的事情,还是国内的问题。


经济


20世纪末,中国迎来了最为激烈,也最为痛苦的改革,大批的下岗工人冲击着劳动力市场,一直到2001年的时候依然余波未消,国企改革的痛苦让很多中国人都感受的到。


当时又恰逢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未消,除中国外,包括韩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一片鬼哭狼嚎。


亚洲金融危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这些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巨大,宏观和微观都比较脆弱,巨额的短期外债使得靠短期资本流入的经济很难以维系,经济和本币一场脆弱,银行监管薄弱,资本不足的银行容易过度发放贷款,而到危机来临的时候,银行又缺乏资本继续发放贷款,当借款方不能偿还的时候,银行部门就出现了危机。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的银行也出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太多,国家不得不在1999年成立了四大资产公司来对坏账进行冲销。中国的银行坏账是有历史原因的,相当多的贷款并非银行自己愿意,而是政策性原因


2000年初的中国,最时髦的话题就是国际化。

万物皆可国际化,那段时间活的最舒服的,当属于那些“咨询公司”。

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埃森哲咨询公司等等,活的很风光。


由于尚没有和国际对接,本土公司不太了解国外的事务,一看到“美国咨询公司”这几个字都立即趴下了,以麦肯锡为例,当年进入中国市场就拒绝本土化,拒绝用中国的角度去思考企业问题,毕竟“这些问题我美利坚都经历过,你们这么落后的市场体制,主要还是LOW”


出来做业务的北大清华起步,一口地道的纽约英语发音,倍有面子,唬的企业老总一愣一愣的,几十张PPT就敢捞走几百万,




互联网


2001年是互联网最为痛苦的时刻,纳斯达克互联网的泡沫破灭,在很长时间内人们谈互联网色变,互联网企业既找不到盈利的方式,也找不到新的资金来源,只能苦苦的自我维持。


2001年,腾讯刚经营三年,是最为困难的时刻,百度刚刚成立,前途未知,而淘宝距离成立还有2年的时间,马云还在帮人做企业黄页,丁磊甚至都想卖掉网易,因为看不到希望。


是谁在这个关键时刻拯救了中国互联网?

说出来你不敢相信:是中国移动。是一家纯国企的单位拯救了中国互联网。


当时并不缺少流量,流量不值钱,本来一共也没有多少网站,除了四大门户也无处可去,彼时四大门户网站都在亏损的状态,网络游戏已经兴起,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投入,收入从何而来?

答案:彩铃,彩信,订阅


当时的网站,无论大小,都有这种东西


图片



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历史背景的。


中国移动对于很多人来说,印象中好像是“老牌国企”,其实并不是,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掐指一算,不过21年的时间。


中国移动的成立是有当时的历史大背景的,90年代,电信业政企合一的体制以及行政性垄断与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电信改革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主要目标是引入竞争以及是实现政企分开,于是1994年成立了中国联通,但是当时的联通资产规模太小,不足以撼动中国电信。


于是电信进行了二次分拆,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老电信拆分成新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寻呼业务并入联通。


刚拆分完没多久,中国移动通信就出现了飞跃式发展,这倒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中国移动为了拓展业务,开辟了很多渠道,21世纪初中国移动进入校园,开始了推销业务,而同互联网企业合作,达成分成也是其中推销手段之一。


当时的分成,以新浪网为例,大致如下:


新浪对中国移动用户的定价中含每条0.05元的“通信费,中国联通用户在使用短信点播业务时发生的“通信费”由中国联通另外收取,且有每月30元的封顶。新浪对中国联通用户的定价中扣除了“通信费”部分,仅保留“信息费”。


而当时短信费用是:用户成功发送后,向主叫方收取0.10元/条。

对于用户发自互联网上的订制、点播等业务,用户成功接收信息后,通信费按下行的信息条数计费,0.05元/条。


这利润对于当时穷的眼睛发紫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可谓是天上掉馅饼,各种互联网企业铆足力气推广业务,不得不说,互联网企业还是很有能耐的,除了惯常的接受新闻,推广彩铃之类的业务外,为了刺激大家多发短信,还专门弄出了段子


图片




社会


年轻人迷茫,而且比今天的年轻人还迷茫。

由于媒体不断的灌输WTO,国际化等之类的信息,甚至连政治课本上都会把国际化当成题目来考,但是中国会怎么样的国际化,并不清楚。


年轻人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就站在大变革的最前端,但是如何变革,怎么样变革,会带来哪些好的哪些坏的?人生应该怎么去选择?这些牵扯到年轻人最为关切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人回答。


当时的中国有太多的事情要担心,要担心WTO的进程,要担心就业问题,要担心97亚洲金融风暴会不会重来,要担心外汇储备够不够用,国企改革进展的如何。


很多人现在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加入WTO,那一切都好起来的。其实并不是,在21世纪初的国人,没有那么高的信心,人们更担心的是打开大门后,中国的经济有没有竞争力,国内市场会不会被外国货所霸占,毕竟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目睹了日本制造业的强势,看到了德国汽车的横行。


21世纪初,大批的国内品牌被他国收购,大宝,青岛啤酒,银鹭,徐福记,熊猫、哈尔滨啤酒、苏泊尔、南孚电池、三笑、活力28、小护士、羽西、丁家宜,很多品牌被卖了以后直接被雪藏,再也没有出现过。


911的发生可能对于美国人是天翻地覆的颠覆,而对于当时的太平洋彼岸的人来说,911就如同远方发生的一场戏剧一样,只是看个热闹。


◐◐◐◐●☛█▼▲◐◐◐◐●☛█▼▲HtTp://wWW.cAAO.net东方豪仕法律网●●●●●●●●●●●●●●●●●●●●●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