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2021 年 8 月起中国再调钢铁关税,意味着什么?

作者 :灯火未阑人散 2021-09-05 06:56:2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猫哥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今天聊聊钢铁税这个话题。

过去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表面上我们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但是细究根本却是处于一个两头在外的尴尬位置。

具体而言就是——在过去,对于中低端产业,我们是原材料在外,销售市场在外;对于高端产业,我们是品牌、技术、原材料在外,销售市场在外。

这几年要好一点,通过大力发展内需市场,我们制造业产品大部分能通过国内市场消化掉,但是产能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费增长的速度。

所以,从2015年开始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逼得国家一方面要搞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一方面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输出过剩产能——其实还是通过扩大外需来消化产能,产能永远处于过剩的状态。

经济学有一道试题是这样——假如有100个人,粮食却只够90人吃,那么粮食价格会涨多少?

10%?

不对!

准确的答案就是粮食价格会涨到有10%的人买不起为止!

同样,我们把这道题变一下,假如只有100人的需求,却有110的产能,那么商品价格会降多少?

10%?

还是错了!

准确的答案就是商品价格会下降直到10%的产能退出(破产)为止!

所以,无论是生活必需品不足还是产能过剩前景都非常残酷。我们供给侧改革强行去产能虽然很痛苦,但是这属于长痛不如短痛主动之举,与市场经济杀得尸骨累累再组建淘汰过剩产能相比,整个社会的代价还是要小得多。

很不幸,虽然经历了供给侧改革,我们某些行业的落后产能依然没有完全出清。

新冠疫情恰恰是一张魔鬼的考卷,你的所有弱点都将经历这张考卷的严格考验。

我们的钢铁产业恰恰就属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最弱势的产业。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铁矿石就是粮食,但是全球能够供应优质铁矿石只有巴西与澳大利亚,因为疫情导致巴西铁矿石减产,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就是唯一只能供给90%的“粮食”的供给方,而我们的钢铁产能是100%,所以,如果政府不干预,最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能涨到全国10%的钢铁企业买不起为止(破产)。

那么,钢铁企业能否向下游需求方涨价来转移成本呢?

不能。

因为下游需求与我们钢铁产能的关系很悲催的恰恰是100:110的关系,因为需求不足(包括基建减速、打压房地产),钢铁企业无法向下游转嫁成本,最后只能由钢铁企业硬生生抗下铁矿石上涨的成本。

所以,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钢铁产业上游原材料对产能是90:100的关系,而下游需求对产能是100:110的关系,两者叠加就注定了钢铁行业极端弱势的地位。

原本中国疫情控制最好,理论上应该拿到一波抗疫成功的红利,但是在钢铁行业却是例外,因为上游铁矿石价格上涨太快,将这波红利分走了大半——我们钢铁产业看起来好像很红火,其实本质就是在为澳洲铁矿石打工。

而上游铁矿石(包括原油、铜等其它国际大宗原料产品)飙升则是因为欧美国家开动印钞机疯狂印钞的结果。

欧美国家为什么开动印钞机就能影响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呢?

因为国际大宗产品贸易主要就是欧美货币——美元、欧元、英镑等等结算的。

所以,一场新冠疫情让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弱势产业(对国际大宗原料进口比较依赖的产业)残酷的现实暴露无遗——美帝啥也不做,仅凭印钞就可以全世界剪羊毛,资源型国家也不大怕,直接提高资源价格也能有块肉吃,作为抗疫最成功制造业最强悍的中国,对国际大宗原料进口比较依赖的产业只能落得一口汤喝。

按:因为美联储疯狂印钞的影响,国际大宗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不同产品又有区别。

原油很多国家都能供应,不存在90:100的关系,所以原油涨价还算可控范围之内,但是铁矿石、铜供应则被少数国家垄断,所以,这两种大宗产品价格上涨最猛。

相对而言,铜价格上涨对下游制造业成本影响有限,大家感觉不是那么明显,但是铁矿石上涨对钢铁价格影响太大了,我国钢产量又很大,所以,一下子成为万众瞩目的话题。

另外,对国际大宗原料进口不依赖的产业,比如纺织业形势就很好,我们有自己的新疆棉花,染料技术、金属品与塑料制品加工工艺我们也很强,所以,纺织行业红火我们是能将整个产业链从头吃到尾,一口汤也不给外人留下。

但是对国际大宗原料进口比较依赖的产业怎么办?

政府进行干预就是一种必然。

不过,在现有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干预归根结底还只是一种防守型干预,包括:

人民币缓慢升值;

提高钢铁出口关税;

这两者都相当于主动去产能,把对铁矿石的需求从100降下来,从而抑制铁矿石这种“粮食”价格的上涨,通过牺牲部分落后低效产能,让剩余产能吃到更多的肉。

这篇转载的文章《2021 年 8 月起中国再调钢铁关税,意味着什么?》提出的终极解决方案是加强对资源的控制,用”资源+制造“的模式来保障下游制造业的利益。

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案还是治标不治本,先不说在现有国际环境下我们能控制多少资源,就算我们能控制一定资源,只要国际大宗产品还是欧美货币结算,别人通过货币投放同样可以轻松割资源的韭菜。

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人民币国际化,让我们基础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产业升级就迫在眉睫!

只有我们把高端产业拿下来——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一旦掌握某个产业核心技术,就能迅速将产品做成白菜价,从而干掉国际同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垄断。

如果我们制造业能把高端产业拿下来并且白菜化,那么中国就是全世界唯一能提供从低到高所有商品并且物美价廉的国家,有了这个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就水到渠成,美元霸权就不攻自破。

按:欧美国家货币为啥能成为国际大宗产品交易的结算货币?石油美元只是一方面,欧元就没有石油欧元的基础,但是并不妨碍欧元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仅此于美元的货币,2021年欧元甚至历史性超过美元成为国际大宗产品贸易中结算份额最高的货币。

核心原因还是欧美国家垄断了高端产业,垄断了高科技。高科技在产业链分工中绝对是金字塔顶端的王者,只要能掌握高科技,就能拥有对整个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的定价权。

下面,我们转载一篇知乎作者的文章《2021 年 8 月起中国再调钢铁关税,意味着什么?》,让大家看看在钢铁行业我们被美元霸权与上游资源型国家剪羊毛的残酷现实,以及国家被动防御的无奈。


文章作者:王子君 来源:知乎

意味着被剪刀差,剪到肉疼。

1 搞基建

面对疫情后的经济衰退,我国的策略是政府逆周期调节,重点是基建。

图片


这个方针到今年还在继续:今年上半年中建的新签合同1.8万亿,同比增长21%

其中房屋类的1.2万亿,同比增长13.8%;基建类的4000亿,同比增长50.5%。

大搞基建,加上配套的重工设备等产业链,必然会拉动钢材消耗。去年中国粗钢产量就突破了10亿吨;今年上半年就到了5.63亿吨,今年全年估计要破11亿吨。

一个国家单独打完全球二战的钢产量。

你突然要生产这么多钢,但世界上就这么多铁矿石,铁矿石这个原材料必然涨价。

图片


澳洲20年财年(20年7月至21年6月)的矿产出口额达2996亿澳元(2187亿美刀),占澳洲出口额的66%,创下历史纪录。

其中铁矿石出口是创纪录的1519亿澳元(1109亿美刀),占绝对大头。

澳洲这个财年的贸易顺差是890亿澳元(650亿美刀,日本去年的贸易顺差才120亿美刀),就是中国买澳洲的铁矿石买起来的。

而且花了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货,也就算了。澳洲19年铁矿石出口8.4亿吨,20年是8.7亿吨,实际铁矿石没多少增量。

大涨的是价格,是人家趁着行情割一刀。

如果只有澳洲也就罢了,美帝也在割。

老拜登上台后增发了多少?6万亿美刀了吧?

粮食涨,塑料涨,钢材涨。释放出来的金融大洪水肯定会涌向刚需,吃必然的收益率。因为人总是要吃饭的,厂子总是要做货的,中国总是要修桥盖楼的。

16年澳洲铁矿石产量大概6.6亿吨,价格差不多在60美刀一吨;19年澳洲铁矿石产量8亿来吨,价格差不多在100美刀一吨。

今年5月,澳洲铁矿石一度逼到230美刀一吨。

现在经过我们多个“重拳出击”,澳洲铁矿石价格暴跌44%,到了...

140美刀左右,一吨。

很多人把这次的加税看成胜利,这是有点飘了。

这是一次很无奈的防守。

2 剪刀差

中国是个制造国,美帝是个金融国,澳洲是个资源国。

图片


对制造国来说,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涨价是非常难受的。尤其是面向普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制造业,因为这类产品的定价和买家的收入水平高度耦合。

你一双卖19.9美刀的中国杂牌球鞋,加个10美刀,至少赶跑三分之一的人。因为美亚上买你这个价位的球鞋的,就是麦当劳打工的,就是中低收入小市民。

在面向买家的前端,制造业不好轻易加价;但面对具有垄断性质的原材料商,他们加价,制造业不好不买。

因为你不买,矿还在人家地里,还有估值,大不了人家停工封矿;你无料做货,没钱回账,暴毙。

制造国对具有垄断地位的资源国是非常头疼的。过去不明显,是因为这些资源国往往也是第三世界国家,没有足够的政治强权来维持自己的超额溢价。

中东王爷很厉害是吧?你让他们集体停产再涨价十倍试试?美帝立马跑去反封建。

带英当年为什么要暴揍带清?为什么“自由贸易”是所有制造国最热爱的口号?因为要抑制资源垄断,维系工业和资本再循环。

结果遇到了一个有美帝罩着的澳洲。

这么一搞,我们就非常尴尬:

一方面我们要高价进口原材料;

另一方面我们的制成品售价不可能涨太多,尤其不可能像原材料那样动辄20%30%的涨;

那就只好卷起来,压缩制造环节的成本。工资涨不上去,工作量降不下来。

最火大的其实是政府:

为什么搞大基建?带动就业、盘活资金循环嘛。

结果我万亿万亿的专项债,大钱没有去到工人和企业,反而去了买原材料的溢价和对方对我加征的进口关税。

换言之,去年实际的近十万亿的紧急开支(我把赤字、政府性基金、国资国企补充都算上),有相当一部分钱,不得不付给海外。

特别是像澳洲这种。

我掏钱让外国人赚大头,才能留下小头给到本国人,这个结构太难受了。

但这就是金融国和资源国,联手对制造国的剪刀差。

现在加点税,其实对外界改变不大。

美帝对中国钢铁25%的关税没撤吧?没撤就跟着加呗。你真觉得难受了你先撤税;

至于老拜登的“新基建”,那本来就不是真基建。一座桥25亿美刀,金子打的?找个由头花钱而已,等共和民主两党把“什么是基建”吵完了再说;

现在我们对本国的钢铁出口加税,实际上就是引导厂子们不要卷,不要把花了大价钱买到国内来的铁矿、花了大量能源做出来的钢材,又特么为了几块钱的差价,倒到国外去。

图片


中国钢铁行业一年耗电4500亿左右千瓦时,基本上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总耗电量。

这年头各国为了振兴自己的经济和就业,都在搞保护主义,我们反而成了自由贸易的代言人。

钢铁厂拉动就业,普通厂子都有万把名工人,所以不仅美帝对中国钢铁加税,连带英、墨西哥、印尼这些,也在下手加一把。

贵就贵,多花钱保本国就业稳定。

但中国钢铁行业太卷了,很多厂子算了一下对方加的关税,发现还能赚几块钱,于是还是咬着牙往海外卖。

国家被迫下手,国内再加个20%,把最后的那几块钱也给你抹了。

尤其是铬铁。铬矿今年还涨了40%,这么贵买回来的,你特么还往外卖。

但这不是长远之计。

3 制造+资源

真正的出路,还是国字头们在搞的,直接掌握海外铁矿。

例如宝钢跑几内亚搞的西芒杜铁矿,储量100亿吨,品相很好,一个矿区就抵得上澳洲储量的五分之一。

图片

西芒杜铁矿即将开发(来源:新浪网)

国家现在发了疯地在非洲找矿,喀麦隆、刚果金、赞比亚、安哥拉,摁着这些国家挖。

如果只是孤立做个制造国,加多少税都没有用。在中国这个体量上,制造必须做,但只做制造必然死。

中国是一定要向“制造+资源”的联合体转型的,也一定会以制造业投资为核心,锁定海外资源,甚至转型成为正式的国际准联盟。

不然你永远躲不开“金融+资源”的联手收割。

在正式掌握资源国之前,包括废钢利用、控产能、出口加税这些操作,都是来打迟滞的,争取时间。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东方金豪仕法律网WWW.caao.ne79110▲▼▲▼▲▼▲▼▲▼▲▼▲▼▲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