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大国新博弈之中美欧上演新“三国杀”!

作者 :苦尽甘来. 2021-08-16 17:53:41 审稿人 : admin

  欧洲大陆作为全球四大权力中心(美中欧俄)之一,从二战以后,在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恢复元气,并在冷战的夹缝当中迅速走向一体化,在磕磕绊绊当中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欧洲的战略价值在哪里?有多重要?以其它三方的博弈角度来观察,便略知一二:1.控制欧洲对于美国维持霸权体系的重要性;2.融入欧洲对于俄罗斯谋求东山再起的重要性;3.联合欧洲对于中国拓展全球市场和组建反霸联盟的重要性。

  正因为欧洲的战略价值如此重要,所以在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当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对于中美来说,对于欧洲的争夺不比对亚洲的争夺要和缓多少,暗流汹涌之中,中美乃至俄罗斯都把这里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由于欧洲的觉醒和联合,又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第一部分:欧洲大陆的觉醒与野望

  回顾欧洲的历史,欧洲大陆上第一个形成大一统的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只不过这个帝国和东方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中华帝国有所不同,可以看成是奴隶制帝国+军国主义城邦+海外殖民地的混合体。

  这个帝国从一开始就没有“书同文,车同轨”的概念,虽然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古罗马人做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和帝国统治权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把广大疆域内的各民族当成臣民看待。蛮族永远是蛮族,罗马贵族永远是罗马贵族,以当时的生产力,一旦军事扩张到达了极限,便开始由盛转衰陷入内部瓦解的恶性循环当中。

  当古罗马走向崩溃和分裂以后,欧洲大陆上就再也没有出现与之相类似的大一统帝国了。

  这是欧洲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的文明历史发源的最大区别之一:欧洲人从骨子里就没有中国那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意识。

  而从地理和地缘政治学上来看,欧洲大陆并非一马平川的整体,除了中东欧一片平原以外,欧洲的边缘地带都被群岛和半岛所阻隔,核心腹地则被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多瑙河等切割成碎片化的区域。

  于是,欧洲各民族在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里发展演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和文化面貌,而欧洲又没有出现人口规模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主体民族,使得各民族不论是融合、碰撞还是激烈的冲突,都没有形成一个优势民族来统一欧洲。

  另外,“搅屎棍”英国也用高超的离岸平衡战略成功阻止了德法俄等国试图一统欧洲的野望。欧洲人就这样在打打杀杀当中步入了近代。

  由于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类也发展出了史无前例的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一战和二战,欧洲都是主战场之一,欧洲人被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所震撼了,看着满目疮痍的废墟,欧洲人终于开始觉醒。

  1.欧洲大陆的千年血泪史

  欧洲是如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

  当我们为中华文明当中光辉灿烂的汉唐雄风而自豪的时候,同时期的欧洲大陆却是一片黑暗。自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之光熄灭以后,欧洲人的思想被宗教禁锢了数千年,在野蛮和愚昧当中摸爬滚打了数千年。

  改变这一切的是一场人类死伤十分惨烈的烈性传染病。

  从1347年开始,一场黑死病瘟疫在欧洲蔓延,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无法动员到足够的士兵,以至于让英法百年战争都被迫暂停。

  14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医学和公共卫生条件都十分落后,远不及同时期的东方文明古国。很多时候,黑死病造成了欧洲的乡村和城市成片成片的绝户。据统计,从1347年到1351年,就有约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之手,而当时的欧洲总人口也就5000万到7000万之间。也就是说,这一场由鼠疫杆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让欧洲损失了1/2到1/3的人口,不可谓不惨烈!

  在这场席卷全欧洲的大瘟疫当中,人们惊恐地发现过去赖以精神支柱的宗教信仰竟然毫无帮助,由此引发了广泛的质疑甚至是嘲讽。

  欧洲神权统治的基础在黑死病瘟疫当中变得脆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这部小说集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体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文主义思想,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史无前例的死亡威胁促进了欧洲人对人类自身的了解,对人性的解读和剖析,由此让人本主义、现实主义甚至是享乐主义打破宗教的藩篱,解放了欧洲人的思维。

  思想一得到解放,生产力也随之开始爆发。与文艺复兴同步的,就是资本主义开始在欧洲大地上茁壮成长。作为一种比封建主义更为进步的社会生产与组织协调方式,一种比封建礼教更进步的阶级文化,资本主义开始推动欧洲从世界文明的边陲逐渐走向中心舞台。

  随后的一系列剧变,都预示着欧洲文明迎来了大繁荣、大爆发的时期。

  欧洲的探险家们为了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却意外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而大航海时代也完成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始点燃工业革命;而由工业革命催生出的巨大市场与原料的渴望,推动了欧洲列强开启殖民狂潮瓜分世界;而因为欧洲列强的分赃不均以及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矛盾,终于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得到释放,欧洲却也因此大伤元气,丢失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把霸权拱手让给了美国。

  2.在冷战的废墟中,欧洲联合起来了

  1947年3月25日,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的政府代表走进罗马市政厅,庄严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组织的《罗马条约》。

  从这一刻开始,欧洲人终于摒弃了过去互相杀伐不断的爱恨情仇,开始在冷战的阴云之下,在美苏两强的夹缝当中逐渐走向联合。

  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近半个世纪的两德实现统一;1991年12月25日,存在了69年的苏联被宣布“停止存在”,正式解体。

  至此,在冷战的废墟下,欧洲人迎来了欧洲一体化的黄金时期: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转变为欧盟,并开始东扩;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

  为什么欧洲人开始走向联合?

  其实,早在神权统治欧洲大陆的时期,随着宗教的统一,欧洲也逐渐诞生了统一的思想萌芽。11世纪可说是欧洲历史开始的世纪。在这一时期,从皇帝到教皇之间的冲突起,西方教会就明确提出要在基督教五项教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神的世界统治体制,在教会广泛影响的土地上,建立“唯一的圣制”。

  而到了中世纪末期,随着神权的衰落和欧洲大陆战争四起,每一次惨烈的战争之后,希望欧洲统一的心声便呼之欲出。

  捷克人文主义者夸美纽斯在1645年写的《向欧洲进言》当中表达出了欧洲利益共同体的思想萌芽:“我们欧洲人应该认为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但是,在资本主义野蛮扩张和欧洲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激烈竞争格局下,欧洲联合、欧洲统一的思想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主流意识。

  直到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以后,习惯了横行天下的欧洲人赫然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单个国家在美苏两大巨头面前显得格外渺小——联合成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和独立自主权力的不二之选。

  1959年,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发表了一篇有关欧洲前途的著名讲话,认为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还强调:“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变化。首先苏联不再是现在这样的苏联,而成为俄罗斯。……这个提法只是一种历史的预见。”

  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杰出政治领袖的推动下,欧洲人逐渐觉醒,唤起了走向联合甚至统一的“欧洲主体意识”。

  在欧洲人看来,欧洲走向一体化至少有三大根本诉求:第一,和平,即避免欧洲发生战争;第二,繁荣,即经济发展,欧洲国内市场太小,只有联合形成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重新恢复国际地位,让欧洲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

  当我们了解了欧洲现在越来越明显的联合趋势之后,再来分析各大国与欧洲的互动,就会明白前文一开始提到的欧洲战略价值了。

  第二部分:欧美之间的相爱相杀

  随着冷战的结束,俄罗斯开始大幅衰退,东方文明古国走向民族复兴,欧洲也逐渐成为中美大国博弈的兵家必争之地之一。

  对于美国来说,只有控制了欧洲才能维持霸权不动摇;也只有控制了欧洲才能避免“邪恶的东方力量”瓦解“自由世界联盟”——欧洲大陆成为了美国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战略缓冲区。

  因此,只要霸权体系还在,美国就不可能放弃欧洲,更不愿意看到欧洲走向大联合。

  但是,前文已经说到,“欧洲主体意识”已经渐渐成为欧洲人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在根本上与美国的战略诉求存在矛盾冲突。

  于是,双方在欧洲一体化三大根本诉求上不断冲突和博弈,让欧美之间渐行渐远。

  目前的现状是,欧美之间既有利益的一致性,又存在矛盾冲突点,这给了中俄等国参与互动和博弈的切入点。

  比如说由于欧美之间高度重叠的产业结构,在很多时候,不是欧洲在配合美国战略围堵,而是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为了阻止中国产业升级的冲击,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才和美国“打配合”,去共同压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当然,欧美之间即便最终的目的相同,但是由于自身的立场不同,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美国想要拉着欧洲一起在科技上封锁中国,虽然说欧洲也有维护自身科技霸权和垄断地位的需要,但是在另一方面,欧洲的厂商也需要中国市场,一旦欧洲跟着美国去封锁中国,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既丢失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又没有得到相应的经贸或其它补偿,欧洲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欧洲诸国在对待美国联合打压华为的问题上,经常左右横跳,表面配合美国,背地里却依然给华为开一个“后门”,就是这种不同立场带来的利益分歧之表现。

  而且,现在的美国早已不是“翩翩君子”的模样,经过特朗普4年的折腾,美国的丑陋本性在国际舞台上暴露无遗,这也极大刺激了其欧洲盟国。

  美国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吃相难看?还不是其自身的吸血和造血功能都在衰退,为了维持自身霸权体系的正常运转,只能以牺牲国际社会和盟友的利益来保护自身

的核心利益,这也是美国越来越丧失国际公信力、影响力的缘由。

  所以,在对待中国的具体行动和其它国际议题上,欧美之间并非完全

同步,这是我们分而治之的契机。

  过去,我们以为欧美一家亲,实际上美国和欧洲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异性,只不过因为冷战同盟的政策惯性和双方是全球霸权利益共同体的缘故,而被掩盖了表面合作之下的分歧与斗争。

  我们稍微处理一下,就可以看出欧美之间的差异有多少:在价值观理念上,欧洲比美国更提倡人权,在环保理念上与中国基本保持一致;在经济利益上,美国更崇尚自由市场经济,欧洲却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这也是特朗普称“欧洲对美国有不公平贸易”并以此挑起美欧贸易战的理由之一),美国对垄断企业姑息纵容,欧洲却对美国企业形成的市场垄断地位恨之入骨;在地缘政治上,美国是以全球视野进行战略思考,欧洲却只对俄罗斯、北非和中东地区“感兴趣”;在防务安全上,美国是北约的主导国,在欧洲大陆常驻军,欧洲只是依附和屈从的角色,欧洲防务自主的声音一直被无情打压……

  由此可见,欧美之间并非情真意切的“生死兄弟”而是基于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原则,以“生意伙伴”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塑料盟友”。况且,从欧洲诸国开始推动一体化进程的第一天起,美国就是在扮演者搅局者的角色。

  在欧元刚刚诞生的时候,美国蹿腾着欧盟一起对南斯拉夫挑起战争。空袭到一半,欧洲国家看到欧元的汇率直线下跌才回过神来,原来美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是联合欧洲盟友一起敲掉俄罗斯在东南欧地区的战略支点,实际上美国是借着空袭南斯拉夫发起了对欧元的货币战争。

  在接下来的伊拉克战争和欧债风暴当中,美国的所作所为,欧洲人看在眼里,却无力反抗,只能暂时苟着。

  欧洲人自己也清楚,若一直跟着美国走,就只能做小弟,永远成为不了世界最顶级的玩家之一;若现在果断和美国切割,不但非常痛苦,损失巨大,而且由于已经被美国渗透和控制,几乎等于找死,而且身边还有一只北极熊在虎视眈眈,所以现在非常纠结,也经常会做出前后矛盾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出来。

  除此之外,在国际霸权主义的挑动下,在内部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桎梏当中,欧盟成为了联合与独立、统一与分裂的矛盾结合体。这是欧洲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博弈的体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矛盾,中俄等国才有机会扭转欧美一体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负面影响。

  现在,持续衰弱的美国对一超多强的单极

世界权力结构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对危机挑战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差,对全球格局演变的把控力越来越力不从心。

  而拜登治下的美国以所谓的“多边主义外交”来包装单边主义,以“重回国际社会,重新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来掩盖民主党版的“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的真实战略诉求。

  于是,包括欧洲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一场时代变革的死局当中。这些西方人一方面抱残守缺,希望通过维护整个西方霸权体系来维持对世界的控制,最终能够保证自身“高贵优雅的文明生活水平”不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利益的分歧和国情不同,大家并不想跟着“美国船长”一起“撞冰山”,最后给美国陪葬。

  正是基于这样的矛盾心理,中欧、俄欧之间才有了有限合作的可能。关于这方面的分析,我们下一篇继续展开。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