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蚂蚁搬家、聚水成涓的立法——美国政客酝酿的反华法案(六)

作者 :南城北苑有条狗 2021-04-22 12:17:45 审稿人 : admin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我们继续看华盛顿民主党、共和党政客酝酿的针对中国的法案——S.1169 《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这个法案集过去两年美国两党反华法案之大成,很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思维导向。


现在看第二章:TITLE II—INVESTING IN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投资于美国的盟友及合作伙伴)。


第二章又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ubtitle A—Strategic And Diplomatic Matters(战略与外交事务)。第二部分Subtitle B—International Security Matters(国家安全事务),第三部分Subtitle C—— Regional Strategies To Coun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应对中国的区域战略)。


这一部分主体内容和素材,都来自民主党参议员Menendez(现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也是牵头推出S.1169的政客)提出的法案S.4629《America LEADS Act》(“美国领导法案”)。


S.4629是民主党方面提出的针对中国的大型法案,长达620页。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6th-congress/senate-bill/4629/text?q=%7B%22search%22%3A%5B%22asean+technology%22%5D%7D&r=5&s=7


我们现在讨论的由民主党牵头的两党反华法案S.1169《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大部是民主党S.4629《America LEADS Act》与共和党S.687《STRATEGIC Act》的组合,然后再增加了一些其他内容。


看S.1169,会发现里面绝大多数的具体章节都是建立在各种政客之前提出的小的法案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大杂烩。只是这些小法案大多数从来没有被通过,甚至没有被关注过。


所以,看美国国会立法流程很有意思,两党政客们都会使劲推自己的法案——虽然绝大多数都会石沉大海,连专业委员会这一关都推不到,更别说进入众议院、参议院的投票议程,也更别说两院、两党对一个法案意见合一了。立法如此之难,但政客们还在使劲推自己的法案,为什么呢,因为:


1)推法案本身就是政客的政绩、表现。通过不通过是一回事,但总得有人不断地推。


2)不断地推一个或一类型法案,一群人一起推,慢慢就会造成一种势能和舆论;


3)如果能够联合对方政党,还能形成更大的动能,让大家觉得这个法案有推动的可能性。


4)一系列主题相关的小法案如果总是被忽略,无法进入议程,慢慢也可以被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立法,得到一次性的总体推动。我们看Biden今年打算推的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法案就是这样,把之前民主党各种小的法案拼在一起,打成一个包,形成一个大的主题(基础设施),在良好政治势能的支持下强推。这次这个两党S.1169也一样,它是结合了两个大法案——共和党S.687和民主党S.4629——及其背后无数个小法案的大杀器法案。


5)在法案推动过程中,有些具体的条款内容(背后可能是某个政客推的某个小法案)如争议太大,也是可以被牺牲掉的。算也是一种折衷的谈判策略,牺牲掉有争议的部分,可能可以帮助推动整个大杀器法案。


从这套涉华/法案可以看出,美国的立法:


一有点愚公移山的味道,或者蚂蚁建房子,要许多人一点点积累,需要不断重复,需要持久努力;


二是渐进的,在边际上发生改变,很难在任何领域有一个很大的推动;推到一定的时候,才能形成动能、势能。才能由量变变成质变;


三是所谓的聚水成涓。无数的小水滴汇聚成水流,成为小溪,小江,最后汇聚到大海。小水滴就是小的法案、动议,大江大海就是大杀器大法案。


也可以用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比喻:大迁徙里的角马过河。如果一个角马单独过河,那大概率是被鳄鱼吃掉,或被巨浪冲掉。但如果几百几千上万头集合在一起,浩浩荡荡过河,成功率就提高了。这时,大多数角马应该都可以过河——虽然其中小部分仍然会被牺牲掉。


像S.1169这种反华大杀器法案,就是由无数个小的法案和动议组合起来的。任何一个单独推出来,可能很难有结果。但他们汇聚在一起,成为S.687(共和党的《战略法案》)以及S.4629(民主党的《美国领导法案》),再打成一个包,凑一个更大的主题——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法案——就可能获得通过了。中间还可以夹带各种小水滴,各种私货。譬如民主党塞进来的反对歧视亚裔的内容。


这就使得我们研究这个反华法案特别有意义——它是华盛顿政客酝酿的反华战略举措的集大成者。从中也可以一窥美国政客是如何推动立法及两党共识的。


现在先看第一部分是Subtitle A—Strategic And Diplomatic Matters(战略与外交事务)。这部分大量内容来自民主党的S.4629《美国领导法案》:



1、SEC. 202.UNITED STATES COMMITMENT AND SUPPORT FOR ALLIES AND PARTNERS IN THE INDO-PACIFIC.(美国要支持印太地区的盟友和合作伙伴)


这部分内容基本来自民主党S.4629里的SEC. 202.(标题也一样:UNITED STATES COMMITMENT AND SUPPORT FOR ALLIES AND PARTNERS IN THE INDO-PACIFIC.)


1)强调了印太地区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

2)界定了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强调了对这几个国家美国要提供军事保护

3)重要性紧随其次的是印度、新加坡、台湾、新西兰、越南

4)强调了东盟(ASEAN)和四边安全对话QUAD(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区域组织对美国的重要性

5)强调要和这些国家/地区/组织建立从经济政治外交科技到安全的全面的、多领域的双边、多边合作关系。


点评:毫不掩饰地谋求拉拢中国周边国家搞专门针对中国的包围网。



2、Sec. 203. Sense of Congress on cooperation with the QUAD (关于四方对话机制 QUAD)


与其他区域组织不同,QUAD从一开始就是国防/军事/安全导向的。2007年由安倍晋三提出。当时还是小布什时期。后来奥巴马时期一直搞起来。到Trump上台就被重提,放到一个高度。由于它非常针对中国,且有明确的国防/安全/军事导向,所以被认为是“亚洲版的北约”,会推动区域内的冷战。Biden上台后的导向是延续这个机制/平台,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譬如2021年3月份这个QUAD的首次会议是针对COVID-19疫情的经济与健康影响的,讨论了疫苗的生产和派发问题,还有反恐、基础设施投资、人道主义援助、救灾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不多,就是强调QUAD的重要性,要求把这个平台也做大。



3、Sec. 204. Statement of policy on cooperation with ASEAN. (关于东盟)


东盟的成员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泰国、东帝汶,清一色东南亚国家。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关系均很近(所谓的ASEAN + 3)。


这一部分内容是民主党牵头法案S.1169在共和党S.687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基本上基于民主党政客之前提出的S..4629里的SEC. 261. SENSE OF CONGRESS ON COOPERATION WITH ASEAN,照搬过来。


关于东盟,其他美国国会政客也提过一些法案。譬如:


——共和党众议员Wagner提出了H.R.1083 - Southeast Asia Strategy Act(东南亚战略法案)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1083/text?q=%7B%22search%22%3A%5B%22indo+pacific+china%22%5D%7D&r=4&s=2)


东盟峰会里,会安排东盟十国与美方会晤。由于东盟都是国家领导人参加,为表重视,美国也是总统参加。2016年,奥巴马还组织过东盟首次在美国的峰会,高调突出美国与东盟的关系。但Trump对东盟很不重视,上任后连续多年没有参加东盟峰会,此举被认为削弱了美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制造了一个“真空”,让中国得以加强与东盟的关系。Biden的执政方略是奉行“多边主义”,要大量发展各种同盟及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把东盟又放在重要地位。


因历史原因,东南亚国家非常警惕中国向南的辐射影响及势力扩张。因此,反华是美国笼络东盟国家很重要的一张牌,其中特别是南海领土争端问题,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都十分关注。美国依然会渲染南海问题,将自己打造为对抗中国在区域内“霸权主义”的力量。


引用法案的内容:



(6)支持东盟国家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海洋和领土争端。这种解决方式应当是和平、外交的方式,如必要的话,领土争端可以通过合法的区域或国际仲裁机制,以国际法解决。这种国际法包括反映各方利益、促进区域和平稳定的南海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7)敦促包括中国在内的印太地区领土与领海争端各方——


(A)停止当下削弱稳定、使争端复杂或升级的胁迫、威吓或武力行为,并在以后避免采取此类行为;

(B)在岛屿、岩礁、海岸或其它地区停止军事化,并且避免采取新的军事化行动,包括停止建设新的军营和设施、停止运送军事人员、材料和装备;

(C)反对任何国家以增强在南海上缺乏国际法认同的区域进行领土主张的方式,阻止其它国家在他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资源行使主权;以及

(D)反对在南海争议地区单方面宣布行政区或军事区域。


(8)敦促各方不要采取可能导致对海洋环境造成永久物理损害单方面的行动,支持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与东盟国家就非法捕捞实施监管;


(9)敦促东盟国家就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支持菲律宾、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度领海主张的裁决达成一致并再确认。


不过,东盟的章节放在QUAD之后,地位要低于QUAD。未来QUAD还是核心,Biden可能会争取在QUAD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成员国。



4、Sec. 205. Sense of Congress on enhancing United States-ASEAN cooperation on technology issues with respect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与东盟在科技问题上针对中国的合作)


这一部分也来自民主党的S.4629(SEC. 265. SENSE OF CONGRESS ON ENHANCING UNITED STATES–ASEAN COOPERATION ON TECHNOLOGY ISSUES WITH RESPECT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照搬过来。


核心内容是建议美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研究从中国输出的战略科技、信息科技、监控技术、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建议美国与东盟共同研究关注对中国战略科技及关键基础设施“过度依赖”的风险及其未来数十年对印太地区安全带来的“风险”,并建立机制,对从中国进口监控技术进行限制。


结合法案的前后文可以看出,美国正在酝酿建立一套针对中国核心信息科技的原则与标准,试图把中国的信息科技妖魔化,描绘为对西方及其他国家治理模式、国家安全、人权、价值观的威胁,是中国影响和渗透其他国家的手段。美国希望抓住科技这个点,煽动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警惕与恐惧。由于与东盟的科技合作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章节。



5、Sec. 206. Report on Chinese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关于中国在国际组织里的影响)


这一条呼应民主党法案S.4629里Sec.206的内容,但内容基本都是新增加的,明确要求调查中国在国际组织里的影响。法案里指出,过去10年中国在国际组织里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要求在立法后半年内,美国国务院及国家情报总监向国会提交报告,研究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内容很有趣,我引用如下:



对国会提交的报告,要分析……


(1)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以及过去10年间这些影响是如何发展的,包括:


(A)追踪各国与中国政府一致的投票规律;

(B)中国公民获得D-1或以上级别领导职务的人数;

(C)国际组织中中国自愿或义务出资数额的变化;

(D)在国际组织词汇或计划中采纳的中国提出的词汇概念或倡议(译注: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类的概念);

(E)中国为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本国外交倡议获取合法性的努力;

(F)各组织中,由中国资助的联合专业干事(Joint Professional Officers);

(G)中国为操纵保密或其它非公开投票所采取的战术;

(H)在中国国内成立或由中国持股的技术公司为国际组织提供设备和服务的现状;及


(I)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处为激发针对美国的批评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强调美国对联合国会费的拖延、针对美国自愿以及经评估才缴纳的联合国及其特设机构与项目的财政资助(voluntary and assessed financial contributions)的错误陈述。


(2)中国在国际组织拓展影响力的目标和最终目的,包括分析中国有关战略文件和言论;


(3)中国为拓展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所采取的战术和手段,包括——


(A)中国为鼓励公民加入国际组织、并参选领导岗位实施的激励政策;(B)对国际组织其他成员实施的经济或其它种类的胁迫手段;以及(C)对国际组织提供的经济或其它种类的激励措施,包括捐献技术或商品。


(4)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获得影响力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


(d)定义——在本节中,“国际组织”包括:


(1)非洲开发银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2)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3)亚太经合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4)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5)加勒比发展银行(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

(6)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7)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8)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9)国际计量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10)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11)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12)国际刑警组织(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13)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14)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15)国际水文组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16)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17)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21)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2)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23)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2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5)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26)联合国(United Nations)。

(27)联合国国际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9)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30)联合国训练研究机构(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31)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United Nations Truce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

(32)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

(33)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34)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36)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37)世界动物健康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38)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39)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40)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



点评:美国人似乎突然发现,中国一夜之间在国际组织里影响力变得很大了,要赶紧研究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怎么运作的。同时,这里美国政客也不掩饰了:其针对的不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全体中国人。所有在这些国际组织里出现的中国人都可能是对美国的威胁。


(未完待续)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