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霸主的败亡:红色东方布下八面死局,美国泥沼深陷,无力回天!

作者 :灯火未阑人散 2021-03-08 17:28:34 审稿人 : admin

  在古龙武侠小说《七种武器》中,古大侠曾提到的这样一句话,令戎评感触颇深: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对手。

  谁最了解中国?

  戎评想,近代百年以来,基辛格算的上是其中之一。

  在其2011年发表《论中国》一书后,彼时已然站到了中国对立一面的基辛格,曾这样评价我们:

  中国是擅长做长远战略规划的高手,喜欢下围棋的民族真可怕,他们是善于布“势”的民族。

  什么是中国的“势”?

  很不幸的是,对于中国的“势”,戎评近年以来,愈加悲哀的发现我们的许多国人非但不了解!

  甚至,每当中国布“势”进入关键节点时,因谩骂、嘲讽而起的舆论裹挟,更是每每将一片大好的局势,朝着不可知的深渊推去…

  什么是“势”?

  不出意料,在戎评昨天有关2021年度军费开支的文章后台留言中,埋怨乃至嘲讽的声音,再度响起…

  谩骂的根源就一个:军费太少。

  戎评相信,这些声音中大都是“关心则乱”的善意。

  对如此类,戎评暂且不表,就说那些“阴阳怪气”的恶意之语,戎评是真的不知道,中国的军费究竟要拉到怎么一个“高度”,他们才会开心。

  抑或是,他们的“开心”,其实不过只是脑门一拍而凭空臆造出来的数字!

  2100亿美元,少吗?

  诚然,与美军动辄七千多亿美元的“天价军费”相比,中国此次通过的两千多亿美元确实不够看。

  但是,只要我们稍微观察最近的中美军力对比就会发现,情况或许没有臆想中的那么好,但是也绝对没有“好事者”口中的那么糟!

  做个最简单的算术题。

  去年,我军放在装备采购上的而费用大致在军费总开支的40%上下,今年2100亿美元的军费总开支中,倘若装备采购费用不出现较大波动的话,大致也能有800亿美元被用于添置新武器!

  800亿美元用作装备采购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就在去年,军费三倍于我不止的美军,装备采购研发费用也才2000亿美元上下,除去研发费用,其用作装备采购的开支,也就1000亿美元左右!

  美军军费的大头用到哪去了?

  阿富汗、伊拉克等美军遍布全球的“治安战场”、大量老旧装备的天价维修外包、稀奇古怪,但是却利益错综复杂的各项内部研发、1280美元一个的杯子、660美元一只的烟灰缸、230万美元运九只羊…

  中国军队把钱用到了刀刃上。

  美国军队把钱用到了刀背上。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在军费的连年递增下,愈加臃肿的美军部队战斗力非但没有得到提升,自奥巴马时代开始,在现实迫切的防务压力下,“战略收缩”反倒成了美军上下的共识!

  当然,这还不是最气人的。

  装备研发采购费用大幅领先中国的美国,近年来不仅在拿手传统艺能“下饺子”项目上愈加疲软,隐隐已经有落败中国之像,在新式武器研发上,诸如“超高音速武器”、F-35项目上,更是一团糟糕…

  造成此种“诡异”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美军内部腐败、军工复合体吸血、全球性盲目军事扩张、国家政策摇摆不定等等诸如此类原因,由于戎评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系统论述过了,在此也就不再多言。

  但是不论怎样,有这样一件摆在全世界眼前的事实,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至少在中美军力建设上,中国的军费投入实际增长效率,已经远远大于如今的美国!

  换一句话说:

  在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今天,如今中国仅仅只是温和上涨的军费,便已经令美国疲于应对!

  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种极其尴尬的处境:

  翻脸吧,“威胁”还远没有到需要去承担毁灭后果的底线。

  不翻脸吧,实力差距一年比一年少不说,自己个儿也是疲于奔命。

  美国的尴尬境地是如何来的?

  2021财年,中国的经费开支即便是按照2020年的GDP计算,占比也不过1.3%不到,这一数字,与美国军费占GDP比重4%、俄罗斯军费占GDP比重3.3%相比,可谓不值一提!

  中国没有能力再把占比数字翻上一翻吗?

  戎评想,按照咱们仅仅是国有资产就占了全国资产至少一半的现实情况来看,莫说是一番,就算是五番,恐怕也不啥大问题!

  但是,中国为何又选择了“克制”呢?

  戎评想,基辛格或许早已看透了一切:

  中国是擅长做长远战略规划的高手,喜欢下围棋的民族真可怕,他们是善于布“势”的民族。

  事实如此:

  人类世界中,最可怕的从来都不是什么“阴谋”,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从来都是摆明在你面前挖坑,你还不得不往里面跳的“阳谋”!

  而在“阳谋”的堂堂正道中,驱赶着你不得不朝着某个方向不断前行的那副格局与力量,戎评,愿将之称为“势”…

  什么是当今天下大“势”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将“对美关系”视作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彼时的美方看来,“对华关系”仅仅不过只是美国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美方的这一定义,在奥巴马当政时期得到了改变。

  在2009年就任总统之初,奥巴马便直截了当的提出,“‘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从“重要双边关系之一”,到“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是因为“中美友谊”日浓吗?

  全世界都明白,美国对华关系表述的“细微变化”背后,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在近20年间,国家实力的突飞猛进!

  戎评相信,看到这里时,一定又有很多读者要开始嘟囔了。

  虽不至于语出嘲讽,但是至少在瞅见“突飞猛进”这四个字后,总会凛然的想,还是谦虚一些罢…

  无疑,戎评向来以为这是中国的“优缺点”。

  说是“优点”,大致可以说是谦逊的传统美德;

  说是“缺点”,在现实面前的一味自贬,其实也颇有点虚伪抑或是无知愚蠢的意涵在里面。

  是的,戎评笃定,或许不少国人至今还不大清楚,中国近20年以来的实力猛增,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扩张;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升级;

  人类发展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

  近几十年以来,每当世界谈到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时,诸如“奇迹”、“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等等极限词汇,总是会一次次的被施加在前。

  而面对来自外界的一次次惊叹,身处风暴漩涡的我们,在波澜不惊的“日子”中,却总是后知后觉,迷惘不知自己身处如何的“伟大”之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前不久,当中国首度公开去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伤亡数字后,国内舆论的举国肃穆悲伤中,诸如“懦弱”、“嘲讽”之言,同样不绝于耳。

  这样的声音,也出现在了戎评的后台留言中。

  但是,对于这些或谩骂、或迁怒、或悲哀自贱的“声音”,戎评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统一回应:

  战略方向不对

  结合今天文章所讲的“势”,之前戎评的这句简单回应,再直白一点就是:

  当今的印度,压根就被排除在中国早已布下的国际“大势”以外,对于中国而言,如今中印之间存在的一切矛盾与分歧,不过就是“局势”明朗之后,传檄而定的顺便…

  那么,中国“势”攻的方向在哪?

  这个之前我也提过:在东方,在撺掇印度的那个幕后黑手身上!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那一套:东北亚问题、钓鱼岛问题、TW问题、南海问题…

  然后又是一副悲怆的公知嘴脸:全面被动,中恐输。

  但是,输得了吗?

  1950年刚建国那会一穷二白,面对16国联军输了吗?

  1964年北部湾事件爆发后,面对主席划下的北纬17°线,50万美军敢越界分毫吗?

  戎评相信,说到这些时,有人会提老大哥。

  可是,大哥是怎么去世的?曾经的大哥和今天的咱们有半点可比性吗?即便是要比,我想更多的,恐怕还是更加类似如今的美国!

  为什么这么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戎评首先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两个关键词汇:

  1、战术实控范围

  2、战略体系范围

  什么是“战术实控范围”?

  顾名思义,“战术实控范围”,就是战斗实际控制范围。

  站在国家竞争的角度来讲,所谓“战术实控范围”一般指的是从己方开始,对外军力投送足以获胜,并建立长久稳固统治的最大范围。

  再简单一点,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打的赢”、“占得住”!

  当然,戎评今天提到“战术实控范围”,并不仅仅只是军事方面的简单意涵,其中还包括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项综合因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1949年11月,当时解放军已经行军至广州,按照正常逻辑,解放军下一步应该是继续向南挺入HK。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出发的前一天,解放军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停止前行”。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早在1949年之际便能顺手解放的HK,一直等到1997年,才姗姗回归…

  是当时中国恐惧列强吗?

  渡江战役炮击英舰紫石英号、抗美援朝单挑16国联军、大三线建设应战美苏两大巨头…

  戎评相信,这样的中国如果说是恐惧列强,恐怕“列强”自己都不相信。

  当然,事实确实也是如此,1949年之际当解放军陈兵HK一侧时,港督已经做好了“回国”的准备…

  原因很简单:

  因为一切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英殖HK对于彼时的解放军而言,不过只是一个冲锋的事情,HK处于新中国的“战术实控范围”。

  可是,明明一个冲锋就能解决的事情,咱们为何偏偏要拖上半个世纪?

  这就是戎评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关键词汇——战略体系范围。

  何为“战略体系范围”?

  戎评还是拿刚刚提到的HK来举例。

  大家不妨代入一下,彼时的HK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HK是中国的领土,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通过战争手段将其据为己有。至1949年时,这片承载着中国近代屈辱史开端的国土,已遭英国窃据长达107年!

  然后呢?

  除了民族情感上的不平,对于彼时的新中国而言,英殖HK,还有哪些必须立即收复的理由?

  很不幸,除了质朴的民族情感以外,当时脱离中国战略体系已达107年的HK,再也没有了任何能够从根本上触及新中国利益,使我们不得不选择立即收复的理由。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其实就算是第一条理由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再回到新中国初立的那个年代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

  在当时美国执行的杜勒斯封锁政策下,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几乎断绝,如再收回HK,则这唯一通向国际社会的贸易渠道将会被封闭,共和国初建,急需的军事物资和唯一的外汇收入渠道也必然断绝。

  一边是跑不掉、身处当时中国“战略体系”以外,并没有多少战略纠葛的“疥癣”;

  一边是关乎国家当下,进而助推大势布局的对外窗口;

  倘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由英殖HK,及之蔵楠中印,你是否理解了中国当年现今的选择?

  由战术实控范围,及之当前的东部沿海一线局势的“中恐输”,你是否突然感到了某些言论的无知可笑?

  由战略体系范围,及之奥巴马的重返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再到如今拜登的重返亚洲,你是否又隐约感到了一局名为“不得不”的起势布局?

  事实如此:如今东部一线正在上演的,正是一出名为“不得不”的阳谋大戏。

  对于美国而言,东亚一线意味着什么?

  这里有丰厚的日韩殖民利益、这里是针对东亚大国的离岛对峙前沿支点、这里的身后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这一切,共同支撑构建了当前美元霸权体系的主干,这一切,是美国“战略体系范围”的核心根本。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庞大的政治、经济、战略利益驱使下,自冷战开端至今,不论是出于防院内的“狗”,还是为了防门外的“敌”,美国都不得不在此,长期保持一定规模的强大军事存在

  ——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在苏联无意、中国无力的大环境下,早已被纳入美国“战略体系范围”的东亚洋面,同时也是美国的“战术实控范围”。

  值得一提的,广大军迷所熟知的“第一岛链”理论,即是建筑在这个曾经的客观事实之上。

  然而,随着本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经济获得飞跃性进展、我国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之后,一个美国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开始出现了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深寄美国利益的日韩及第一岛链沿线国家、地区,其自身经济已经不可避免的被纳入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体系。

  ——在我国军队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曾经在东亚洋面无力的我军,逐步晋身为“无敌”,而由此带来的,则是东亚洋面一线“战术实控范围”所有国的易主。

  美国当然可以把航母开到太平洋中间决战。

  可是航母可以动,早已被其纳入战略体系范围内的日韩国土,可以动吗?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不难看到,其实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便已经开始了战术进攻、战略收缩的总体态势。

  这种“疲态”,在特朗普当政时期达到了高峰

  ——为了尽可能的收缩力量集中于东亚,美国甚至一度考虑放弃中东战场,这直接导致了俄美在叙利亚战场博弈中,美国的最终落败。

  但是相当讽刺的是,集中了主要力量于东亚一线的美国,不仅没有将第一岛链压缩为0.8岛链,在连年吼得震天响的所谓“重返”下,用作补漏的所谓“第二岛链”,也已经危在旦夕!

  东亚成了一个“大窟窿”。

  奥巴马补了8年,可惜越补越大;

  特朗普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想要空口讹诈,然后竖一堆纸老虎,悄悄退回本土猥琐发育,可惜和美国跨国金融资本的利益矛盾太大了,最后只得下台;

  拜登不负众望,然后继续补窟窿;

  可是,面对如今东亚沿岸2000公里范围内无敌、不过1.3%的军事支出,就已经让美国拆东补西的那个“噩梦”,这个越来越大的窟窿,补的住吗?

  前几天,被誉为现代智囊“大脑集中营”的美国兰德公司,为拜登作出的战略规划建议,相当有意思:

  美国应“有限度”的撤离东亚,脱离不断投入而没有实质回报,且一定会输的军备竞赛,仅在军事上保卫日本即可。

  能让他从“磨盘”里爬出来吗?

  答应烧给大哥作伴的鹰酱,我们没有忘!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