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声:世界在裂变
作者 :瑶瑶酱 2021-01-05 19:08:01 审稿人 : admin
不论是胜利一方的协约国集团,还是失败一方的同盟国集团,都不服气。这就为20年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二战之后,不论是战败国轴心国集团,还是战胜国同盟国集团,都不想再打仗。所以冷战中的苏美非常克制,坚决避免直接冲突。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透了。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把世界格局改变了一半?因为1918年初的西班牙大流感提前终结了战争。
01 百年轮回
经历马恩河拼命、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砸骨髓之后,交战双方的协约国与同盟国都精疲力尽。
1918年初的同盟国一方,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已经奄奄一息。
1918年初的协约国一方,大英帝国、法国都不好受;沙俄已经爆发十月革命,沙皇一家被灭门,新生的苏联退出战争。
但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身强力壮,加入同盟国一方,扭转了战争格局。
百万美国大军在潘兴将军的带领下横渡大西洋,马歇尔、麦克阿瑟、巴顿等青年才俊随行。然而随美军到来的还有一种流感,就是西班牙大流感。
那场20世纪最严重的流行病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来自美国,因为1918年3月,美国堪萨斯州军营最早纪录了流感症状(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特朗普的爷爷就是在1918年,因流感引发的基础并发症而死(究竟是不是西班牙流感病毒,我没有查到确实的资料),年仅49岁。
第二种说法是来自法国。据说法国北部的英国军营在1916年就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只因为交战双方新闻管制,所以没有报出来。
第三种说法是来自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是中立国,不搞新闻管制,所以西班牙媒体最早报道了流感病毒,当时大家就把它称为西班牙流感。
大流感大幅减低了士兵的战斗力,对同盟国一方造成致命打击。因为在条顿骑士团精神驱使下的奥匈帝国与第二帝国的日耳曼士兵,战斗精神高于协约国一方,但战略物资上(尤其是美国参战之后)相差甚远。
流感病毒持续不断,参战双方的战斗精神都跌到最低谷,那么战略物资优越的一方会加速获胜。正是在1918年底,奥匈帝国崩溃,盘踞欧洲千余年的奥布斯堡王室遭驱逐;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打透彻,而是被西班牙大流感提前终结。如果没有流感,一战再多打一年半载,协约国彻底攻占德国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势必然改变。
2020年的新冠疫情,规模已经远超越非典、甲流、埃博拉,直奔西班牙大流感而去;已经和西班牙大流感一样成为世纪黑天鹅。
新冠疫情也会像西班牙大流感一样,影响世界。
02 世纪黑天鹅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西班牙大流感不仅改变了战争态势,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同时也加速了世界的裂变,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远离战场的美国继续成长壮大,从工业第一生产大国与商业第一贸易大国向世界霸主蜕变。百年前的世纪黑天鹅,美国是受益者,受益于远离战争。
但是在这轮新冠疫情中,美国明明有最好的资源,却把自己搞成重灾区,成为深陷泥潭的受害者。如今美国确诊人数已经突破两千万大关。
回顾一下美国疫情趋势——
2020年1月21日,美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月6日,美国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3月19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万例。
——这个时间跨度是58天,疫情初期。这个过程如果能强力管控,效果最好。但这期间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就抗疫问题疯狂扯皮,纽约州长科莫(著名民主党人,他父亲对克林顿有恩惠,也曾是纽约州长)狂怼特朗普成网红。
3月份是美国疫情第一轮爆发期:3月24日,确诊病例达5万例;3天之后的3月27日,确诊病例总数超10万例。
——这算第一阶段,但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到4月2日,确诊病例超20万例;再过8天,到4月10日,确诊病例超50万;18天之后的4月28日,确诊病例超100万例。
——到了第二阶段,如果再不重视就会失控。但这个时候,民主党与共和党想的是如何借疫情打击对方。
恰好在5月底出现黑人嫌疑犯弗洛伊德被白人警擦跪杀事件,民主党看到了扳倒特朗普的机会,于是席卷全美的抗议运动爆发,拜登与佩罗西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下跪运动。
——美国疫情由此进入第二轮爆发期。
6月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00万例;63天后的8月9日,确诊病例超500万例。此后疫情一直在扩散。
第三轮爆发期源自于美国大选。由于共和党票仓都是白人右派,习惯于通过传统方式投票。特朗普为了连任,疯狂举办竞选集会。
从10月中旬(大选冲刺)开始,美国疫情接近失控。11月8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000万例。从500万到1000万,是91天;距报告首例确诊病例的时间是292天。
特朗普选举失败,但不认败;他的支持者到处游行示威。到2021年1月1日,美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2000万,距破1000万仅仅过去了54天。
之前文章分析过,美国疫情到了如今这个程度,除政治博弈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过度的自由主义。美国人有两大信仰:上帝与自由。但在疫情防控方面,自由主义其实过度了。
另一个原因,服务业占比高。一旦严格防控,势必造成经济数据下滑。但历史反复证明,防控传染病,长痛不如短痛。如今疫情正在持久地伤害美国经济。
今年元旦跨年,纽约时代广场就空荡荡的。相比之下,武汉街头则热闹非凡。
上图充分说明,防疫要有刮骨疗毒之决心。拜登上来会坚决抗疫么?他肯定会高喊抗疫,如果能成功,那是大功德;但很难,因为共和党控制大约一半的州,不会跟拜登走。
换句话说,美国的撕裂,暂时难以愈合。
鉴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美国撕裂,也就意味着很多视美国为风向标的国家跟着撕裂。
当然这世界永远祸福相依,撕裂的同时,也在裂变。
撕裂是增加世界的伤口。
裂变,则是伤口的愈合。
2020年,多灾多难的地球村,主要裂变有两个:
其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
其二,RCEP协议签订
03 裂变的世界
2020年11月15日,独具特色的RCEP尘埃落定。
特色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从人口比例来看,占全球约29.7%;差不多全世界3分之一的人口都包含在RCEP中。
特色二,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如果运作得当,必然影响世界格局。
RCEP从2012年开始谈,到如今已经8年。
之所以如此艰苦,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的强势。因为RCEP堪称亚洲经济大整合,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冲突。
中日韩当年谈自贸区总掉链子。犹记得2012年,中日韩自贸区的关键时刻,日本右翼通过钓鱼岛事件,把谈判捣鼓黄了。
推动《中日货币互换协议》的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在家中离奇上吊自杀。
安倍晋三第一次当首相,有亲华倾向,很快干不下去;第二次彻底亲美,一口气打破日本首相所有任期记录。
但特朗普只顾“美国优先”、到处退群,对外干预力度变小;再加上疫情与美国大选博弈前所未有的激烈,美国更是无暇顾及亚洲的事儿。
于是大家顺利把协议签了,中日韩自贸的事儿,一并包括在内。这是一个推动世界裂变的战略性决策。
2020年推动世界裂变的另一个全球化决议是中欧投资协定。
12月30日,2020年的最后时刻,中国、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中欧投资协议,也是美国极力阻止的战略项目,从2013年到现在,前后整整谈了7年。
原本欧洲多少还会顾忌美国的反应。
但特朗普上台之后,和全世界打贸易战,想让欧洲无条件屈服,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如今美国疫情严重,民主党与共和党博弈激烈;加上特朗普下台之前,只顾为自己的未来布局,没有余力给双方使绊子。
如果等拜登上台,又要全力拉拢盟友,弄不好又会让欧洲摇摆不定。
不论RCEP,还是中欧投资协定,都是在美国撕裂的情况下,成为推动世界裂变的动力。
04 美国的路
对于中欧投资协定,美国的反应很酸。
保守主义学者愤怒地表示,欧洲人怎么能站在中国一边而不是美国一边?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学特朗普的口吻指责:这是一个糟糕的协议,对美国构成了地缘政治挑战。
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怒斥,欧盟“不顾中国的人权表现”而与北京达成这项协议,连遮羞布都扯掉了。
美国政府也快速做出反应:2020年12月30日,也就是中欧宣布完成谈判的同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对产自法国和德国的飞机零部件以及葡萄酒等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这是特朗普政府对欧洲最后的报复。
为什么美国各界反向如此强烈?因为中欧投资协议的完成意味着如下几点:
第一,特朗普和蓬佩奥叫嚣的“新冷战”暂时告一段落。而从这轮大选的投票来看,美国有很多人支持特朗普,特朗普的观点在美国很有市场。
第二,从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来看,美国单边主义基本结束了。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一直在寻求单边主义霸主地位,让全世界充当美国的后宫。
不论小布什掀起的中东战争,还是奥巴马扬言“美国再领导世界100年”,或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本质上都是在寻求单边主义霸主地位。
所以当世界抛开美国,自由组团寻求发展时,美国感觉很不适应。但这种不适应,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因为不论欧洲还是中国,都不是美国的后宫团,都要寻求自身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美国,政治正确开始冲击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开始主导社会实践;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拜登的口号是“治愈美国”,听起来很不错;但从拜登公布出来的施政方针看,还是在讲政治正确。
如今的美国也许应该回顾一段历史。整个基督教世界,原本是意识形态统治一切;但这套玩法最终把欧洲带入黑暗的中世纪。
近代欧洲腾飞,起源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把上帝(政治正确)与凯撒(社会实践)分开。正是经历了宗教改革洗礼之人横渡大西洋,才打下美国的根基。
如今美国凡事都讲政治正确,是在摧毁社会的根基。最应该做的,是正本清源,让上帝(政治正确)与凯撒(社会实践)各自归位。
否则,美国的撕裂,难以愈合。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虚声:美国步苏联后尘究竟有多难? 下一篇:至善道人:中国合纵连横 取得重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