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浪费三十年时间,代价上万亿,这场误判让中国教训深刻

作者 :你爱我还是碍我 2020-12-28 18:38:51 审稿人 : admin

  中国商飞集团12月25日消息: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运十飞机上榜。

  既为遗产,需当铭记之,以警自身,以诫后人。

  对于这款曾一举将中国大型飞机制造技术闯入世界先进水平,象征着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各门类工业的代表。运十,在托起一代人的希望之后,又在波谲云诡的溃败中埋下数代人的心酸。

  那宏伟蓝图与现实幻灭的反差,亦如杜甫那首千古绝句的悲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匹夫亦有凌云志,横刀立马白云间

  时间回到五十多年前…

  1968年12月24日,由西飞生产的中型后掠翼喷气式战略轰炸机,H6首飞成功。它的出现,使中国初步具备了生产较大型飞机的能力。1969年2月,H6列装空军正式服役,周恩来总理旋即提出一个设想:

  能否在轰6的基础上研制大型喷气客机?

  紧接着1970年,毛主席主席在上海视察工厂相关工作时,提出上海工业基础好可以搞飞机项目的建议。于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连关切下,运十大型民航客机项目正式上马。

  1970年8月21日,经审批,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向上海下达大型民用客机及发动机研制任务,项目代号708工程、飞机代号Y10。由于是经过毛主席和周总理三番五次强调的,因而国家层面对708工程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

  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呢?有两个层面足以看出——

  一是人员调配:凡是有大型飞机制造经验的单位,如西飞172厂、西工大、605所、空一所基本都抽调了精英骨干人员去搞708工程。

  尤其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来自西飞172厂的马凤山是业界绝对的扛把子!

  此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设计人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曾在五十年代末前往图波列夫位于喀山的Tu16生产厂学习。当时因为老大哥的专家们承诺会在不久后把相关资料送到中国去,所以中国学生没有做详细的笔记,唯独马凤山除外。

  他不仅以极其工整的书法把强度计算、结构设计、静力试验等相关重要参数一字不落的写下来了,甚至还手工画了一些图纸。

  后来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中苏交恶,老大哥承诺的资料没到不说,原本处于运转阶段的人员、装备、技术资料连夜撤走,致使包括H6在内的大部分项目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很多人直接懵逼了,没有资料图、没有数据,什么都不敢做。

  还好有马凤山的笔记在,不然H6能不能在六十年代末服役还要打个问号,而他那本笔记,据说也成为172厂保卫科的绝密文件。

  马凤山和运十

  二是工业配合:大型民用客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众多工业部门的协作,而那时中国并没有为大型客机供货的专业级供应链。为解决这个难题,项目所在地上海基本把当地所有排得上号的工业,全部动员了起来:

  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负责发动机研发和生产;

  上海航空电器厂负责起落架生产;

  上海无线电二厂负责雷达生产;

  上海飞机制造厂负责飞机生产;

  不过,即便是如此强大的明星阵容,在面对从零起步的大型民用客机时,也仍然感到举步维艰。

  一位曾参与过运十设计的工程师后来这样回忆道:

  由于缺乏大型锻模机和水压机,运十在设计中明确要求的13个一体成型部件,只有三个是当时国内可以做出来的,而对于大飞机极其重要的机翼主梁结构,甚至是由多片焊接组装起来的。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运十的设计图纸被多次回炉重造,到1975年定稿时,完成技术报告多达789份,图纸14.3万份,技术手册200万多万字。

  而在飞机本身制造层面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即适航标准和生产标准。

  做708项目以前,中国航空工业只有苏联适航标准和生产标准,但根据马凤山团队对安全系数等相关参数的研究,认为要让运十达到国际较为先进的水平,只能采取英美适航标准设计。

  运十的三面图和基本设计

  举个例子:

  以苏联标准为参考物的1953年版《飞机强度设计指南》指出,当飞机以大过载、大速压做小攻角曲线飞行时(俯仰机动),还需急剧偏转方向舵进行偏航机动。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设计,最后计算出来的载荷会非常大。

  而在英美适航标准中,俯仰机动和偏航机动是按两种情况分别设计,这样做出来的载荷必然比前者小。

  说白了,苏标反应的是军机特点,图系列和伊尔系列的客机本身就是由军用运输机轰炸机改装得来,而英美则是摒除军机的桎梏,发展全新的民用客机,其在适航性和舒适性方面完全不是苏联客机能比拟的。

  所以,一开始定位为大型民用客机和领导人专机的运十,只能用英美标准生产,否则技术上会出大问题。

  但问题是在中美关系还没得到改善前,中国压根就没有英美标准的基础。

  怎么办?

  负责运十设计的上飞所先是招募了一批英文及航空专业人才,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英美航空专业书籍,如《英国民航适航性要求》、《美国民航手册》、国际民航组织的《适航技术手册》进行翻译,再结合本国工业实情,为运10建立起全新的适航及生产标准。

  这为后来中国建立起本国的国家民航适航标准体系,奠定了夯实基础,是中国民航体系迈向国际水平的里程碑事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饶是在基础近乎一片白纸的逆境下,运十也交出了一张至少对于当时中国工业状况称得上完美的答卷:

  1975年6月,运十设计图纸和技术报告全部完成;

  1976年9月,运十静力试验机制造完成;

  1978年11月,运十全机静力破坏试验全部完成;

  1979年10月,由上汽附件厂负责生产的WS8发动机完成1000小时长试;

  1980年4月,运十四大系统及操纵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全机共振,完成模拟试验;

  1980年6月,运十飞行试验机总装完成!

  时间定格在1980年9月26日上午9点37分,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历史性一刻:在英雄交响曲激昂的旋律声中,运十从上海机场腾空而起,一飞冲天,历时28分钟,首飞之战顺利告捷。

  当飞机稳稳停在机坪上的那一刻,十年日以继夜的辛勤,顿时化作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响彻寰宇。

  据运十副工程师程不时先生的讲述:

  整个机场人山人海,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已经退休的老人,患了重症动完手术身上还挂着引流袋的老工程师,无不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此役,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它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还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客机研制体系。

  首飞的运十准备降落

  首飞成功后,运十又接连在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广州、合肥、昆明、成都等我国各大地区的主要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密集试飞,并在1981年迎来了终极挑战

  ——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从成都直飞拉萨!

  有必要指出,虽然我国在五十年代就开通了前往西藏的空中航线,但受制于飞机技术限制,飞往拉萨机场的航线只是在众多险峰间来回穿越,而没有实现一步到位的直线飞越。

  直到运十的出现才打破这一技术层面的掣肘。

  1983年,西藏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20.37万公顷,受灾人口70余万,倒塌房屋200多间,死亡牲畜35.1万头。对于彼年铁路不同,陆路交通又极大被地质条件和极端天气影响的进藏通道来说,空中运输成为向灾区输送救援物资的主要渠道。

  1984年3月9日,在708项目组人员的推动下,运十02号机开始承担起零时向灾区运送物资的任务。

  一周之内,六次往返贡嘎机场,运送救灾物资多达40余吨!

  当时,成都双流机场负责调度的工作人员,在看着运十来回几次执行高强度运送任务后,终于忍不住向程不时问道:

  沃日哦,你们这是在试飞还是值班?

  程不时

  不可否认,那时的运十算不上尽善尽美,甚至连商业运营的标准都达不到,但作为我国独立研制的首款大型飞机,它的成功首飞,使我国航空工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

  除了上问提到过的适航标准,还有机体结构、系统设计、实验技术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运十还是中国最早大面积采用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民用工业品,在研制和试飞过程中,针对气动布局、强度分析等封面,总共开发各类软件138个,这使得上飞后来成为了全国民机程序最集中的部门。

  而在改革开放面向全国,中西交流日渐紧密的八十年代,运十的出现,也让整个航空界为之侧目——

  美国普列斯顿大学航空系教授程心:

  我以前说过关于中国没有能力设计大型客机的话,从现在起宣布全部作废,我不知道中国已经进行了这样大的工程,并且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希望你们从这个起点很好的走下去。

  韩国航空科学博士十人代表团:

  你们有了运十,还怕什么波音麦道!

  美籍华人航空专家牛春匀:

  我有机会参观了运十,是我这次回国最大的收获,虽然因此放弃了去苏州杭州的机会,但能看到这架飞机比什么人间天堂都强。

  不过,颠覆欧美对中国工业认知的运十并没有等来披甲上阵的那一天,而是几经跌宕,在1986年财政部否决一笔3000万的预算后,项目被彻底终止。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曾托起一代航空人希望的划时代航空工业明珠,仅是以如此悲凉的结局而收尾。

  运十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关于运十为何下马的原因非常多,除了网上提到的时代特殊性之外,结合八十年代的国情而言,放弃运十这项决策是比较合理的。

  先别着急喷,继续往下看!

  首先是飞机本身的问题

  其实,运十与中国早期研制出的先进产品情况类似,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至于实不实用那就另当别论了。而运十受制于当时中国工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状况,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很多,短时间内既无法大规模量产,也不具备符合商业运行的性价比。

  比如生产工艺:

  前文提到过,研制运十时国内缺乏大型锻模机和水压机,13个需一体成型的部件只能做出来三个,剩下十个只能被迫使用较短的承力结构充当主梁。这种方法虽然能解决起飞的问题,但代价是牺牲机体结构寿命,既难以量产,也达不到民用客机动辄服役三四十年的商用标准。

  比如飞机操纵缺陷:

  六十年代后,波音空客等公司的主流大型飞机,都采用的是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装置控制飞行舵面,使得飞行员的操纵反馈更精准。

  运十虽然采用了一定比例的液压系统,但总体上仍然沿用的是较为古典的调整片控制方式。简单讲,就是把操纵杆通过钢索连接到飞机各个舵面,中间通过小调整片减轻飞行员的操控负担。

  这种纯靠蛮力操控模式,在遭遇气动载荷变沉时,非常不利于飞行员操控,稍微差池就会反馈错误。

  因此早在五十年代美国轰炸机研制体系中,就采用液压辅助操控系统,到六十年代波音涉足专业级民用航空市场时,西方主流大型客机中,大部分型号采用液压操控,只要小部分沿用无液压助力系统钢丝绳。

  很明显,在欧美科技液压操控时代面前,大量采用古典调整片操控的运十,丝毫没有国际竞争力。

  运十驾驶舱操纵系统示意图

  比如后期商业运行成本:

  民航客机有三个核心竞争力,即安全性、经济性、维护性。第一个因为操控系统的落后,就已然逊色于欧美同代产品。

  第二个经济性,除飞机本身外,燃油费是民航客机主要成本之一。

  与运十差不多同时期出生的B737-300型客机,平均千公里每吨载荷耗油0.317吨,而根据运十试飞数据,平均千公里每吨载荷耗油0.62吨,平均油耗几乎是前者的一倍。

  而在维护性上,欧美同期窄体客机采用的是双发引擎,运十为四发,地勤维护更复杂成本更高。

  两者叠加意味着什么?

  采购运十的航空公司如果想要盈利,飞机票定价至少比世界平均标准贵上一倍,别说彼时现有工艺无法大规模量产,就算能,除非采用财政补贴政策,运十的销售前景非常可悲。

  其次是中国国情的限制

  或许会有人说,波音和空客在研发大型民用客机时,出现的问题并不比运十少,可他们都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中国没有,所以我们不行。

  请这些朋友认清一个现实:当时欧美是什么情况,中国是什么情况?

  同样是创业,富二代失败限高背后还有爹妈拿钱还债,咱们普通老百姓创业失败,就只能卖房卖车了。

  这就是那些年中国真实的写照:

  首先,运十面临的困难不单单是飞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工业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要想把它变得尽善尽美,基本上要把一半工业部门都进行系统性升级才行,这就不是三千万能解决的事了,300个亿都未必能行!

  其次,八十年代,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政府任务向经济建设看齐,从吸引国际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化升级,几乎到处都要用钱。

  在一切部门优先让位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优先财政必然向民生及制造业领域倾斜,就连很多攸关国防的军工项目都被迫下马:

  比如空军下马31项,包括远程轰炸机、空中优势战斗机、大型运输机等;二炮下马45项,包括多弹头形式的“DF6A、”固体发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海军下马11项,包括早期航母及新一代战略战术核潜艇。

  若运十能够大规模量产且具备商业运行价值,说不定还能出线;但两者可能性全无,政府不可能拿宝贵的国家财政赌一个不明确的未来。

  更何况,攻破运十技术难题需要大量航空人才支持,而当时中国空军力量薄弱,纸面数据被对岸吊打,急需一批自主研发且能大规模量产的战机、运输机、歼轰机改变劣势,不可继续在708项目上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最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均收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航空交通严重滞后,运十即使能投入商业运行,也很难有市场支撑。事实上,即使到航空交通业十分发达的2019年,在中国也有超过十亿人没坐过飞机。

  所以在综合运十本身难题和中国国情困境之后,放弃运十,是当时比较合理的选择。

  当然,戎评知道一定会有人吐槽,大型客机研发周期长,如果国家目光在长远一点,坚持把运十坐下去,等到现在就能实现大飞机自主了,也不至于几十年来我们在在空客波音买飞机的钱,比百余座大厦还高。

  很显然,这是站在2020年的高度去思考八十年代的上帝视角,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是参考意义。

  我至今还记得,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在做十六大报告时提出,争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以上,到2050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

  可仅仅在八年后,中国就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比此前规划提前整整四十年!

  有时候,时代洪流的莫测变幻,是难以窥见半分轨迹的。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对于运十跌宕起伏的幻灭历程,可惜吗?的确,但比可惜更重的情绪是扼腕长叹的痛惜。

  一个关键的差异:

  其他项目被下马后不论是研究平台,还是人才体系,都保存的相对完整,等国力赶上来后,随时能够重新上马。而运十的结局不止是下马,甚至从平台到团队再到生产线都被彻底消失在错误的发展路线上。

  1992年,根据国务院重新研制国内干线大型飞机的要求,民航总局按照汽车合资思路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装配MD80/90客机;

  第二步,与空客公司合作研制AE100,计划在13年后的2005年上市;

  第三步,自行研制设计制造180座的窄体客机,在18年后的2010年实现。

  这看似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惯例的计划,在第一步就走错了。

  80年代,麦道公司的客机由于机身狭窄,舒适度不高;整机较矮,机轮设计对地面压强大;等一系列短板,在民航工业领域一直被波音吊起来打,败迹已暴露得一览无余。

  不过,公司领导层考虑到重新设计飞机,就会连带着一串供应链被推动重做,成本过高,因而希望借用与我们的合作在民航市场上打一个翻身仗。

  而在当时中国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大环境下,双方合作很快促成,并落在实处。八十年代中期,中美就联合组装MD82客机达成协议,因为上飞有过大型飞机生产的经验,这个任务就自然落在了头上。

  麦道82

  为了给麦道腾地,上飞把生产线上的所有装备,包括型架都当成废品全部卖光,历经十年,集全国顶尖航空工业之力搭建起来的本土大型客机生产线,就这样在一夜间付之东流,曾亲身参与过708项目的老人,无不感到痛心疾首,甚至是欲哭无泪。

  1992年,上飞与麦道再次达成40架MD90飞机协议。根据合同,中方需承担70%的零部件生产及加工,这使得上飞出厂的MD90比美方进口的原装飞机,还贵一千万美元。

  在那个年代,1000万美元的溢价,在市场上绝对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溢价,要不是有国家补贴,估计没有航空公司愿意买。

  五年后,麦道公司因资金问题被波音收购,MD90经波音评估后全面停产。

  在该项目上投入数十亿人民币的上飞亏得倾家荡产,为了维持生计,上飞凭借着运十积累的程序技术储备,为隔壁的上汽研发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结果又导致大批员工跳槽到上汽旗下。

  到2000年时,由运十项目搭建起来的人才体系和研究平台,也随着麦道的落幕而烟消云散。

  曾亲眼见证运十从高楼起宴宾客到高楼塌的刘乾酉回忆道:

  年轻人全部跑光了,从事其他工作,队伍溃不成军!

  而在失去美方技术加持的筹码后,空客公司开始在AE100项目上频频发难,先是提出超过十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费,后又不愿意提供具体的技术转让内容,最终让忍无可忍的中方主动要求项目下马。

  2009年,在民航总局本该实现国产大飞机上天的前一年,C919立项。

  同年,象征 “运十” 精神的 “永不放弃” 雕塑在大场基地落成。

  一切从零开始!

  数代人魂牵梦萦的大飞机,以及曾经奋战在运十战线仅存的老将们,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披甲上阵,重走长征,剑指苍穹。

  2017年5月5日,C919试飞成功,87岁的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支着拐杖目送中国第二架大型喷气式客机飞上蓝天。而在他任职的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一架运十孑立门前,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

●☛█▼▲豪仕法律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