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虚声:袋鼠国,其实很纠结

作者 :款项兄弟 2020-12-10 18:44:37 审稿人 : admin

  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颇为不顺,互怼挺激烈,短期并无缓和迹象。

  究其原因上篇文章也说了一些——

  澳大利亚喜欢对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摆傲娇之态、出傲娇之语、行傲娇之事。

  之前中国韬光养晦,通常对澳大利亚视而不见;现在中美博弈日渐激烈,澳大利亚再站在美国立场和中国傲娇,那就无需再忍。

  澳大利亚不适应中国这么怼它,试着寻找缓和双边关系的途径。

  但有趣的是,不仅五眼联盟出来支援澳大利亚,法国也帮腔吆喝;就连中国台湾那位蔡女士,也出来刷存在感;仿佛在合力推着澳大利亚强硬,生怕澳大利亚认怂。

  表面上看来,澳大利亚这些所谓的伙伴似乎很仗义;实际上澳大利亚和中国硬刚,损失的市场基本上都会被那些伙伴瓜分。

  澳大利亚的红酒、牛肉、以及其他农产品,五眼联盟的盟友们都有替代品。

  所以现在澳大利亚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纠结状态。

  而且澳大利亚的纠结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历史传承、地缘格局以及民族个性共同决定的。要弄清这些国际格局和历史趋势,通常要多维度挖掘很。

  01 世界的袋鼠

  袋鼠,被誉为澳大利亚的象征。

  澳大利亚人把袋鼠的形象绘入国徽,宝贝得不行。国徽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国家的追求,俄罗斯国徽是双头鹰,表示自己与罗马帝国的传承;美国的国徽是海雕,象征力量与自由。

  澳大利亚把袋鼠弄到国徽上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原因一,袋鼠体型高大、行动迅捷,是跳得最高的哺乳动物。澳大利亚国徽上另一种鸟叫鸸鹋,大洋洲独有,体型仅次于非洲鸵鸟。

  原因二,袋鼠具有很明显的双面性,凶猛起来堪称动物界拳击手,战斗力十足;平和时温顺可爱,人畜无害的模样。

  袋鼠这种特性和澳大利亚很相似:看似平和(经济发达、环境很好,适合生活),但基本上参与过所有世界级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紧随英国参战。当时澳大利亚全国人口仅有500余万,竟然动员了40万军队!

  要知道士兵基本都是壮年男性,总人口占比也就20%左右。澳大利亚征兵这么多,算是下了血本、拼了老命。而且澳大利亚士兵作战非常勇敢,战死5.9万。

  澳大利亚如此卖力的原因很简单:坚定跟着大英帝国走。

  英法能在一战中打赢德国,英国原殖民地国家出了大力。除澳大利亚之外,美国和加拿大都派了大军。潘兴带的美军队伍中,就包括麦克阿瑟、马歇尔、巴顿等青年才俊。

  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澳大利亚又坚定跟着美国走,每次都派兵参战,而且作战积极,战死很多人。这些战争充分证明,澳大利亚能战且敢战。

  然而这些战争,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脑袋发热轰炸过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市,澳大利亚基本没有受过威胁。

  但澳大利亚很纠结,缺乏安全感,一定要抱一个大腿才安心。

  原因很简单,澳洲原本并非白人地盘,而是被白人抢夺殖民的地盘。他们担心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抢夺,所以只有抱紧地球村最粗的大腿才有安全感。或者通俗说,越是黑社会越需要抱大腿,越是强盗越缺乏安全感。

  02 孤独的澳洲

  四面环海的澳洲,因为缺水,千百年来孤独地矗立于人类文明之外。

  1606年,荷兰国航海家发现了澳大利亚;于是世人把之前的澳大利亚定义为史前时代(注:在1606年之前印尼人、中国人、希腊人可能发现过澳洲,但没有明确的开荒移民记载)。

  用什么形容澳洲的史前时代?毫无疑问,就是袋鼠。

  澳大利亚把袋鼠弄到国徽上的原因三:袋鼠是一种珍稀的史前动物。

  恐龙灭绝之后、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哺乳动物曾经出现过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

  有袋类动物(刚出生的幼袋鼠只有花生米那么大,要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待上4-15个月不等)繁殖力强,曾经在全球占据优势。

  但随着人类(会使用工具)的出现,胎盘类哺乳动物取代了几乎所有的有袋类。

  大洋洲因为是孤岛,袋鼠便保留下来。进化史上,袋鼠是一种断代物种。

  某种意义上说,袋鼠就是澳洲大陆的象征。直到18世纪殖民者抵达之前,澳洲大陆一直静悄悄地置身于世界文明史之外。

  现在澳大利亚人把袋鼠当成国宝,也挺合时宜。

  欧洲人到来之前,澳大利亚大约有500个不同的部落。英国的库克船长首次登陆澳大利亚是1770年。10年之后的1780年,英国决定在澳大利亚开拓殖民地。

  1788年1月26日,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带领第一批移民(共1473人:犯人750名,监狱官9名,其余是卫兵与水手;男女比例大概4:1)在悉尼登陆。

  正是从那时开始,殖民者一方面开荒,另一方面抢占土著的资源。

  澳洲土著由此而面临灭顶之灾。

  澳洲土著处于渔猎文明周期,殖民者已经在工业文明周期。两者之间存在文明代差,土著处于被碾压的维度上。

  按照统计,至少有2万土著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沦为奴隶,大部分土著失去了肥沃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

  更为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雪上加霜。

  经过大约百年的生存淘汰,到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他们和袋鼠一样,成为澳洲的史前见证。

  现代意义上的以白人为主的澳大利亚,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型的。

  03 另一面

  澳大利亚第一个政党叫工党,成立于1891年,代表劳工阶层利益;那时澳大利亚还没独立。某种意义上说,工党堪称澳大利亚现代史的开端。

  现阶段澳大利亚工党领袖叫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在众议院扮演反对党领袖角色),看莫里森非常不爽,称其要为中澳关系“破裂”负责。

  1900年,澳大利亚全民独立公投时,工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则是在1901年成立,到如今也才120年历史,非常短。

  澳大利亚成立之后遭遇到的第一大考验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要不要征兵的问题讨论很激烈,工党也因此而分裂。

  世界大战导致澳大利亚损失了大量壮年男子(除了战死,还有大量伤残),直接形成两个影响。

  影响之一,澳大利亚农业缺人,遭到大规模破坏。到大战结束的1918年,澳大利亚出现第二个重要党派,叫乡村党,就是现在澳大利亚国家党的前身,党员由白人右派组成。

  影响之二,因为缺人,澳大利亚不安全感增加。再加上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引发淘金热,外来移民的增加让白人感受到危机。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让澳大利亚白人至上主义盛行。

  保守的白右一方面继续迫害土著与少数民族,企图建设只有白人的、“纯洁”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驱赶中国人、美拉尼西亚人及其他太平洋群岛族裔。

  由于白人数量也不多,不可能把土著人全面消灭,于是他们又推动了“白澳政策”,企图同化土著。所谓的同化,可不像现在白左嘴里的自由、民主、博爱,而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夺走土著的孩子,放到白人家庭或孤儿院等机构寄养改造。

  在很多官方报道中,土著男孩头发被剃光、身上的财物被没收,还像囚犯一样被编上数字,晚饭后就被锁在宿舍里,如果逃跑还会被单独关禁闭。

  他们不允许说土著语言。为防止寻亲,政府还专门销毁儿童及其土著父母的信息。澳大利亚政府希望从根子上彻底隔断他们与生俱来的土著文化传承。

  这种做法非常野蛮、残忍、不人道。因为在白人至上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土著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很多人因此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从1910年到1970年,约有10万5岁以下的土著儿童被强制带走。他们被称为“被盗的一代”。但直到1997年,这件事才彻底曝光。

  2005年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设立“国家道歉日”。

  直到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工党领袖陆克文才代表澳大利亚对“被盗的一代”道歉。这个道歉由工党或国家党(乡村党)总理说出来比较合适,因为那两个党当年是白澳政策的直接推手。

  从“被盗一代”的百年历史可以读出,澳大利亚的社会心理非常纠结。

  这种社会心理影响着当今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如今和中国的关系搞成这样,也是源自于这种纠结的社会心理。

  04 尴尬

  为了那份安全感,澳大利亚人对外可以紧抱英美大腿,对内可以不顾一切地推动种族主义鲜明的“白澳政策”。

  如今的澳大利亚把“安全”押到美国身上。为了表示支持美国,澳大利亚就能干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儿。

  美国掀起的这轮中美博弈,美国的其他盟国都还算冷静,唯有澳大利亚跳得最高。所以如果中国选择贸易反击,必然少不了澳大利亚。

  但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们希望澳大利亚继续强硬,吸引中国的火力。

  事到如今,澳大利亚也逐渐回过神:虽然澳大利亚的安全系于美国,但中国并不会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安全。

  中美博弈目前只是贸易博弈层面,澳大利亚犯不着跳出来当炮灰。然而尴尬之处在于,由于莫里森一通猛如虎的操作,摆出一副誓当炮灰的姿势,局面一时难以改变。

  中澳关系走到如今这个局面的根源在于,埋在澳大利亚社会心理深处的那份缺乏安全感的纠结病复发而已。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