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中国百年破局成功,降维打击即将成型,留给帝国主义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 :梦城紫 2020-12-07 19:46:37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100多年前,中山先生在其著作《建国方略》中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做到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电的平均电权。


如今,这个宏大的构想在数代人的宵衣旰食和奉献牺牲下,终于从一纸谏文成为了现实!


时间定格在2020年12月4日!


央视新闻宣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它标志着西藏统一电网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我国国家大电网也实现了大陆所有县域的全覆盖!



从1917年中山先生提出平均电权开始,到每个国人能用得起稳定的电源,这一天,中国人足足等了103年。


回顾一百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犹如国家命运的缩影,自积贫积弱到踏过重山稳步迈向世界之巅。最为重要的是,当各国仍以石油为锚定物在国际舞台上尔虞我诈时,中国电力不显山不露水的全球布局,把这个古老民族沉淀千年的战略战术智慧发挥到极致!


而对于那位游离于世界岛之外,却以吸血食肉营生的旧秩序主导者来说,即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降维打击...


几身辗转几风尘


1875年,光绪帝即位,国力渐衰且内部问题积重难返的晚清政府,明显跟不上工业时代下快节奏的国际形势变幻。在东边,长期被中央帝国庇护的琉球和朝鲜,接连被日本所染指。


江华岛岸上的那场炮战,更像是一个新时代的帷幕,自丰臣秀吉之后,蛰伏近三百年的那条毒蛇卷土重来

——自此,中日这场千年宿敌,正式开启第三次巅峰对决。

很不幸,唐明时代的荣光再也不复:由于清政府极尽昏庸的应对,中国不仅失去了维系千年的亚洲领导权,更是连国运的底裤都输了出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被后世视为开启中国黑暗岁月的1875年,西方却被一片曙光点亮。

此“光”非彼“光”!

1875年,法国人在改装格拉姆直流发电机之后,于巴黎火车北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为附近照明。

1879年,美国旧金山试验电厂开始发电,电力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浦江饭店


三年后,在上海浦江饭店的内部和花园(当时还叫礼查饭店),随着电流通过6.4km的供电线将7盏弧光灯电亮,中国也迈入了电力时代,这比日本用电还早了五年。


不过,因为国力羸弱以及领导层的问题,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一直很落后。


1910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前一年,虽然中国在一批民营实业家的努力下,先后在上海、广州、青岛、大连、唐山、宁波、烟台、镇江、汕头等地建立起发电厂,但总数在二十八年间不过80余座,发电设备容量仅37000千瓦。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1895年,美国纽约州在尼加拉河的大瀑布上建立起人类第一座水电站,设计容量为14.7万千瓦,比当时全中国的容量还多出数倍!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山先生虽立下伟志要大力发展交通、电力、港口等事关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但奈何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军阀混战又不断上演,根本没有给中国工业留下一丁点空间。



到1937年日本发起卢沟桥事变之前,整个中国的发电厂只有461个,年发电量也不过44.5亿千瓦时,比起美国1013.90亿千瓦时(1927年数据),差距是天壤之别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情况更是惨不忍睹!


拥有彼时中国最完整工业体系和交通网络的东北地区,被日本轻而易举的占领,并沦为全面对华侵略战的后勤总基地。而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能源,日本依托三江平原多水的优势,在松花江上修建起当时亚洲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年/18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


据不完全统计,修建水电站期间,日本用各种手段累计招募20万中国劳工,直接死于日本残暴管制的工人高达5110人。


这之后,伴随着正面战场的接连失利,国民政府为防止电力设施落入敌寇之手,在撤退前先后炸毁了南通、常德、南昌、湘潭、长沙、宜昌、汉口的多个发电厂的重型设备,致使中国东部地区电力发展遭到毁灭性打击。


1946年,战争结束第二年,中国年发电量为36.25亿千瓦时,不仅低于全面战争爆发前的44.45亿千瓦时,更比美国的2693.41千瓦时少六十倍之多!



怎么办?


共产党人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没有和平,何谈发展?没有电力,何谈工业化与国民经济?


大鹏一日同风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虽然漫长的战争年代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国家或者人民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因为结束战争只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却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


毛主席当年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当年中国是什么状态?


用现在年轻人自嘲的说法叫:穷得舔灰,穷得吃土


首先是“钱”


老蒋跑路之前基本上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了,导致人民政府没有足够的黄金去兑换外汇,一直到1950年,大陆外汇里里外外加起来不到1.6亿美元。


其次是“粮”


1949年,受国民党抽筋剥皮征粮征税,全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3亿吨。在之前被国民党占领的区域,大部分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他们以树皮、野草、观音土充饥,甚至卖儿卖女应付税粮,全家自杀,广大农村饥民遍野,饿殍载道。


再则是“防”


本土军事工业只能生产手榴弹、步枪、子弹等单兵作战装备,涉及到机械化战争的重型军事装备基本不能生产。


据统计: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中,我军受阅兵器装备多达110多种,80多种类型,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


最后是“景”


彼时初立的共和国虽然有苏联撑腰,但面临的周遭环境不是一纸同盟和约定俗成的规矩所能解决的。


在内部,有民国时期留下的散兵游勇、保守主义残存势力、各偏远地区的匪患,以及盘踞在台湾岛时刻幻想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反动集团;在外部,半岛局势风云变幻,美国重兵云集虎视眈眈,致使中国唯一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内外交困是当时中国国家形势最真切的写照。


我们该从何处破局呢?


答案是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提升国民经济,只有农业工业化生产才能解决全体人民的问题的温饱问题,只有工业化才能以源源不断的国防装备生产来抵御强敌的入侵。


而工业化的前提,则是拥有生产阶段的必备要素——电力能源。


在确定了以“电”为国家工业化突破口之后,1950年,中国开始了一场独立于抗美援朝战争以外,有关于“电”的大会战!


成果是显著的:1950年~1953年四年间,中国发电量年平局增幅超过20%,到1953年时,中国发电量较新中国成立时扩大了整整48.9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113.9%。


这个先见之明有多高?苏联援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一语中的:

这个国家(中国)的工业基础的薄弱程度是令人震惊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自1950年开始在电力设施上的巨额投入,得以使得1953年开始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具体实施,不至于那么的“窘迫”。


而在搞定了了工业生产刚需条件“电”的问题后,以发展国防军事工业为核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解决用电难只是中国工业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用电自由。


什么叫用电自由?


一五计划前的电力发展侧重于直接采用外国技术发展本国基础设施,可倘若国外中断技术援助,我国电力事业就会止步不前,进而影响到国家工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用电自由,就需要把发电设备国产化。


这里有两个里程碑事件需要我们铭记:


第一件,伴随着国家全面工业化的一五计划,同样被提上日程的还有国产发电设备攻关项目。1955年,经过三年艰苦的逆向仿制研究,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TQC型空冷6000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在上海汽轮机厂研制成功,次年在安徽淮南电厂投入运营。


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北京高井、辽宁朝阳、江苏望亭、河南姚孟,相继投运国产的10万、20万、30万千瓦火电机组。


以此为标志,中国电力事业正式进入较为自由的国产化阶段。


到1978年改开前夕,中国的年发电总量已经达到了2819.5亿千瓦.时,与建国时期相比,中国的发电总量在29年间翻了65.45倍!与同时期的美国发电总量差距,从六十九分之一,缩小到了不足十分之一!


不过,与很多中国早期工业产品的情况相同,那时国产发电设备只能够解决从有到无的问题,而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知道,当时世界先进火电设备已经达到兆瓦级别!


连天命都敢不认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在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领域如此落后于人呢?


于是,新的攻坚战在改革开放浩荡的征程中,拉开了帷幕...



第二件,改革开放后,庞大的中国重工业机器向制造业倾斜,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向中国集中的浪潮,更是让大量民营工业的入场对国家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需求,原先主要服务于国防军事工业的电力设施基础俨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工业部门决心引进欧美先进技术,有针对性的对国家电力系统来一次系统化的革新。


从1980年开始,中国先后从美国西屋电气、CE(美国燃烧工程设备制造公司)、依柏斯库工程引进300兆瓦、600兆瓦主辅机和电站结构设计技术,前者甚至包括微缩胶卷两套、薄膜底图两套、计算机程序、技术资料四套176项等全部制造工艺。


七年后,第一台国产化300兆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营;九年后,第一台国产化600兆瓦发电基础投入运营!


至此,中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先进水平是少数人有,中国依托电力推进的全球一体化战略需要做到独一无二的境界!


扶摇直上九万里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轨迹基本和工业吻合。


第一次,解决电力从无到有的问题,发生在一五计划的前夕;第二次,解决电力自由化的问题,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国际产业向中国集中,对我国制造业的爆炸式刺激。


第三次迈向世界之巅的背景想必各位应该都清楚了。


没错,就是2001年入世!不过,相较于前两次突破,这次促成中国电力技术大革新的原因很多且复杂。


一是人口与市场:我之前提到过,中国入世最直接的动力是解决就业问题。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诞生于60~70年代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婴儿潮基本成年,庞大的青壮年对就业岗位提出了超高的需求。


然而,国内和国外有限的市场并不能满足中国新生代人口的就业岗位,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WTO扩大全球市场,以此满足中国工业对劳动力的消耗。


随着这批人前赴后继的向东部沿海地区涌去,中国工业产能不断攀升,对电力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二是社会矛盾:改革开放至2017年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物质需求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基本生活的改善。


其中用电难是一大难题!


自打我记事起,到2005年前后,老家总是隔三差五就停电,动画片看不成,屋子里一片漆黑,因为用蜡烛照亮,村子里还有好几家闹出了火灾。后来上中学听城里的同学说,其他时间还好一点,一到夏天也是三天两头的停电。


城里由于工业和汽车多的缘故,温度本来就比较高,且散热性差,夏天一停电难以入睡。可以说,用电难、电荒问题已经成为那时候最主要的物质矛盾,政府迫切需要解决这个事关民生的问题



三是地区能源不平衡:入世后,中国东部飞速发展的制造业吸引了庞大的人流。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论是火电需要的煤炭资源,亦或是水电需要的水资源,均与东部地区有着较长的输送距离。


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工业产能和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的日常生活,都让超负荷运转的国家电力系统苦不堪言。


广汽设施管理科负责人曾表示:

过去缺电时期,每到夏天都要收到错峰用电的通知,常常需要减产或者降低用电,这对公司的营收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据相关部门统计,直到2003年下半年,全国至少还有22个省拉闸限电!


对于彼时的中国工业矛盾而言,其主要矛盾不再是出口市场满足不了庞大的工业产能的矛盾,而是超负荷运转的国家电力系统严重拖累工业生产的矛盾毫不讳言,用电难的问题俨然成为了制约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致命性因素。



所幸,国家领导层的战略目光是相当深远的!


2002年12月,也就是入世后的次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与方案同时诞生的还有统一全国电网业务及电工装备制造的国家电网公司。而它的第一战,便是研发西部过剩电力资源向东部供应以及整合全国电网的技术,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西电东输工程!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不论是整合全国电网还是西电东输,都要进行动辄上千公里的跨区域、远距离的大规模电能输送。根据动能学原理。能量传输距离越长,动能损耗越大。而中国跨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且伴有极端恶劣的天气,电网的不稳定性和损耗会更大,这就需要升高电压来提高输电效率。


可问题是,解决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历史上压根就没有成功的先例。


美国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1000KV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后期还上马过工程,但因为技术和经济危机被搁置;日本也曾计划从福岛核电站群修一条特高压线给东京供电,先是因为技术问题降至超高压,后又因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流产。


即便是最接近成功,曾建立起一条长达900km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苏联,最后也是问题重重被下马。


中国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吗?答案是肯定的!


2005年,中国首条750KV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官亭——兰州东输电线路正式投产运行。


2010年,首条长度达到2000km的特高压输电线从金沙江送电至上海。


强大的电能保障彻底解放了中国工业产能,在后者的强大需求带动下,2010~2011年前后,中国发电量及工业产值双双登鼎世界第一!



2013年9月25日,世界首条1000KV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工程--皖电东送正式投产。


这一天,中国电力人震撼了整个能源界!


不久之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在华盛顿发表的题为《能源领域竞争正成为美国新的卫星时刻》演讲稿中表示:

中国挑战美国创新领导地位并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领域便是最高电压、最高输送容量、最低损耗的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秘书长科瓦尔也感叹道:

中国特高压交流工程的投运是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至此,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正式独步全球,傲视群雄。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特高压输电技术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它的技术难度,还在于其衍生影响意义,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标准


行业标准在国际产业斗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从事制造业研究的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所曾总结过美国发起非军事战争的五种武器中,有关行业标准制定权的标准规则先行摆在首位(剩下四个分别是基础能力控制、价值单元链控、平台软件支撑、创新生态驱动)。



他们通过将分散在各个点的专利编织成网,使产业内任何挑战者在技术变现时,都必须在该标准网络范围内执行,否则就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由于中国拥有无法撼动的优势,目前,由我们制定的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50项、行业标准73项、企业标准189项。可以说,全球进入大联网电力时代的地区都在使用中国这套标准。


其次是提高产业链梯度


任何尖端前沿技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先进设备和材料的支持。


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曾指出:

发展特高压扶持了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我们不是简单地去买人家的设备,而是要在国内生产,特别是特高压的变压器、开关、绝缘等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事实上,别的国家因为没有特高压项目,也就没有工业化生产这些东西。


随着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海外市场不断攻城拔寨以此为系统依托的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和避雷器等工程装备,将为中国高端产品出口在西方高筑的国际制造壁垒中杀出一条血路


换流变压器


最后是全球一体化战略


从2006年特高压输电技术有了关键突破开始,中国电网就以跨国并购等方式进行全球布局。这些年下来,先后成为菲律宾、葡萄牙、比利时、希腊、巴西、意大利等多国电力系统运营商。


到2018年9月为止,中国已在全球83个电网项目上投资1230亿美元!


堪称世界第一大标准化电力系统供应商。


为何要这么做呢?让我们把视线转回构建旧国际秩序基石的美元霸权身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算起,美元霸权共经历过两个时代,一个是以黄金为锚定物的黄金美元,一个是以石油为锚定物的石油美元。


它们都有着同一个特点:美元的锚定物总是与国家发展有刚性需求的东西!


比如当时国际贸易是多数国家获得稳定经济增长的渠道,而黄金则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硬通货币;再比如被称之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它是任何国家现代化必不可缺的刚需大宗商品。


但两者缺陷同样很大:


黄金虽然硬通能力强,但产能远跟不上国际贸易的发展;石油虽然刚需,但一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用完,二是可替代性强,三是美国本身不具备石油垄断性,它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海外维护这种垄断。而随着多国亲自下场角力,美国维护这种垄断性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陷入了退则满盘皆输不退则慢性失血的尴尬境地。


那有没有一种比石油和黄金还刚需,产能不受限制,且长时间看没有任何替代性的锚定物呢?


答案是:电!


中国提议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图


电对于人类现代文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几乎达到无孔不入的程度:工业生产需要电、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电、公共系统也要用电!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电就是全人类的神经,没有电,现代文明一触即溃。如果把电作为某种货币或者国际秩序的锚定物,它的坚固性基本上无敌的。


美国人不是想不到这一点,只是苦于实力不足。但现在,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的能源互联计划:


核聚变技术的稳定发展使中国未来可具备无限趋于零成本的电力生产,而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和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电网洲际电网的支撑下,这种零成本核聚变电力将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世界各地!


如果计划成真会怎么样?


且不说天下大同,至少中国这种依托技术优势和人类文明基石电力所高度绑定的新全球体系,对美国单纯以石油美元建立起的霸权,无疑是降维打击


未来世界,人类可以没有石油,但一定不能没有电!


什么叫大智若愚?什么叫算无遗策?

这就是!


看着在新纪元来临前仍固执己见抱残守缺的美国人,我只想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螳臂当车,自个好生掂量吧!



http://www.CaaO.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