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声:澳大利亚,只敢对中国傲娇
作者 :款项兄弟 2020-12-06 11:34:56 审稿人 : admin
两国关系已经降到1972年建交以来的冰点。
01一幅画
导火索是插画家乌合麒麟的一幅讽刺画——
一个阿富汗小孩手里抱着一只羊羔;
一个头盔和臂章带有澳大利亚国旗的士兵正准备把他杀害;
阿富汗国旗被践踏,澳大利亚国旗用来遮掩尸体。
这幅画的目的是讽刺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滥杀无辜。
绘画内容源自于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军士兵在阿富汗犯下39起非法谋杀,其中有杀人竞赛,对象包括平民和儿童。——自诩文明的澳大利亚军人干出如此野蛮的事儿。
但是这幅简简单单的插画在经过一系列发酵之后,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要求中国道歉,理由是中方“发布和伪造一名澳大利亚士兵割喉儿童的宣传图”。
莫里森传递出一个傲娇的“驰名双标”逻辑:澳大利亚干了野蛮的事儿,但是中国人却不能说;哪怕澳大利亚媒体揭露得更多,但中国人仍然不能说。
如果莫里森是一个右派记者,或在野党政客,这么傲娇一下还属于舆论界范畴。但他是执政党政府首脑,如此傲娇,就让人感觉水平有待提高。
所以外交部直接把莫里森的要求怼了回去,一点面子也不留。
实际上莫里森和外交部这轮交火,不过是中澳关系今年以来的缩影。
今年4月份,澳大利亚紧跟美国,认为中国造成了全球疫情的蔓延;更过分的是,澳大利亚支持台湾独立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
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年5月,中国宣布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合计80.5%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同时中国宣布禁止4家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向中国出口牛肉。
美国搞印太战略,试图通过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四国合伙,在印度洋威胁贸易运输线。印度在边境搞事,澳大利亚也积极响应,在印度洋和印度热情互动。
10月,中国又叫停澳大利亚煤炭进口,据美媒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签订了一项为期3年的煤炭供应协议,将从印尼进口15亿美元(96亿人民币)的煤炭。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以2019年为例——
澳大利亚出口商品的前四大目的地:中国、日本、韩国、英国;
澳大利亚进口商品的前四大渠道:中国、美国、日本、泰国。
中国既是澳大利亚商品的最大买家,也是最大卖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澳大利亚每年有几百亿的贸易顺差。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澳大利亚的大金主。
按常理,澳大利亚应该想办法维护好和中国的双边关系;但是,地球村的舆论场里,澳大利亚从没有对中国友善过,而且越来越尖酸刻薄。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澳大利亚是一个夹缝里的国家。
因为它来自历史的边缘。
02历史的边缘
澳大利亚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与巴西;但人口只有大约2500万(其中悉尼与墨尔本两个城市就占了1000多万),和北京或上海常住人口相当;是绝对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大约有三个——
原因之一,澳大利亚境内有很多沙漠、高地,地表贫瘠,不适合居住。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基本可以用荒无人烟形容。比如直属联邦政府的北领地,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人口竟然只有23万。
从地缘上看,印尼离澳大利亚并不遥远,但印尼人并不愿意南下去澳洲。数次远航的郑和船队,也不愿去澳洲。原因很简单,实在没啥吸引力。
——欧洲殖民者去澳大利亚之前,整个澳洲只有少量的土著,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原因二,多沙漠之地,一定缺水。
澳大利亚四面皆是大洋,但所处纬度被经常性高气压笼罩,造成降雨量很小;很多地方都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严重缺水。澳大利亚地图上的很多河流,都是断流的。
澳洲的河水总量,甚至比不上中国长江中下游一个省。
澳洲那点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堪培拉)。因为那里有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大河,水量充沛,堪称澳大利亚的母亲河。
如果未来海水淡化技术大规模推广,澳大利亚理论上可以承载天量的人口。
原因三,欧洲殖民者去澳大利亚的时间较晚,不论是荷兰人、法国人还是英国人,去澳大利亚殖民之前,已经经历过充分的工业化洗礼,生育的欲望已经被充分抑制。
这个问题该如何理解?
03殖民者
话说当年的阿拉伯帝国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把它变成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但西班牙人一直想要复国,终于在法国的支持下,经过700多年的斗争之后,于1492年复国,重新变回基督世界一员。
随后西班牙进入开挂模式,直接拉开大航海大幕。巅峰时期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掌握着27个王国、13个公国、22个伯国和九个封建领主!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先后在海外占领了大量殖民地。列强彼此之间又开始大规模战争,打得不亦说乎。
经过充分淘汰之后,英国人最为成功,北美和澳洲都成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地盘。如今的五眼联盟,依然是地球上最特殊的组织。
但英国人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有计划的殖民,从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后半段)才开始。英国殖民澳洲的计划,也是被逼的。
因为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列强,组团帮美国和英国对着干(路易16因为用力过猛,搞得法国财政崩溃,最后引发法国大革命)。
法国与荷兰也计划殖民澳大利亚(荷兰把澳大利亚称为新荷兰)。英国为了和它们竞争,也决定在澳大利亚开拓殖民地。
英国离澳洲又远,也没有那么多人,于是决定把犯人流放到那里。
18世纪末,因工业文明的到来,宗教和世俗博弈激烈,英国的法律是出了名的严苛。加上英国实行判例法,法官权力极大。
扒窃,绞刑;伪造,绞刑;偷雨伞,绞刑。反正只要法官心情不好,总能找到判绞刑的理由。但诸如男同性恋之类的,不用判绞刑。
于是当时英国的囚犯多如牛毛,所有监狱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把囚犯变成殖民者,相当于废物再利用,为帝国开发南半球做贡献。
1788年1月26日,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带领第一批移民(共1473人:犯人750名,监狱官9名,其余是卫兵与水手;男女比例大概4:1)在悉尼登陆。
新移民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关押他们自己的监狱。
当然澳大利亚的监狱和英国不同。英国监狱是一大群人关在一个房间里,吃喝拉撒睡都极为不方便。新移民给自己建造的新监狱,条件大为改善,而且还带有教堂、医院等人道主义设施。
绝大部分国家,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初,都有一个生育爆发期。
但澳大利亚没有过生育高峰。根源就在于,澳大利亚新移民,不论是囚犯、水手还是卫兵,但都经过工业文明洗礼,生育欲望的高峰已过。
大凡经历了工业化洗礼的民族,不论是华夏文明圈,还是欧洲的基督文明圈,哪怕是伊斯兰文明圈的伊朗与土耳其,最终都会进入低生育率状态。
不论澳大利亚如何努力,福利政策多么好,也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因为澳大利亚人,最初就缺乏生育的欲望。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澳大利亚最让人厌烦的还是傲娇。
04傲娇之气
现在澳大利亚人最怕被人说他们是囚犯后裔。
虽然澳大利亚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确实是囚犯后裔。
正因为澳大利亚人是囚犯后裔的事实,所以在欧美体系的舆论圈中,澳大利亚比较低调。
虽然澳大利亚很多地方不适合居住,但矿产资源绝对丰富,农业非常发达,草原上的绵羊遍地、野兔泛滥成灾。
因此人数稀少的澳大利亚非常富有,人均GDP非常高。
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一旦富裕起来就会优越感爆棚。这次爆料出来的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滥杀无辜,从社会心理上分析,就是澳大利亚人自认为高阿富汗人一等。
富裕的澳大利亚在欧美发达世界无法寻找优越感,只好把目标转向发展中国家。
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所以澳大利亚的傲娇之气,时不时就撒到中国身上,相当于刷存在感。找别的发展中国家刷存在感,没什么意义。
过去几十年,中国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战略,一直韬光养晦;面对澳大利亚的傲娇言行,很多时候选择视而不见。
但澳大利亚把中国的隐忍视为软弱,一直张牙舞爪,搞得好像自己很重要。
如今中美博弈日渐白热化,中国继续隐忍已经没有意义。
这时候澳大利亚还想蹬鼻子上脸,注定要碰一鼻子灰。
面对中国一系列反击组合拳,莫里森有点懵。中国舆论界因此有声音认为,莫里森政府执政能力很弱。这其实很可能是误判。因为莫里森对中国的一系列言行,不仅仅是刷存在感,还有基于地缘结构而做的战略选择。
05地缘与战略
一个国家要生存,至少得有两个基础——
一是有靠谱的贸易方式,赚钱;
二是有武力依靠,不要被吞了。
最初澳大利亚的贸易和安全,全依赖于大英帝国。
当年大英对澳大利亚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农业与矿产基地。
后来农业与矿产资源,一直是澳大利亚安身立命之本。
由于澳大利亚本土人口很少,丰富的资源必须换成英镑或美元,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澳大利亚非常依赖于贸易。
澳大利亚的主要贸易对象曾经有三个:
早期是大英帝国;
后来依赖美国;
现在是中国。
但澳大利亚的安全依赖对象只有两个:早期是大英帝国,二战开始是美国。
二战之初,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英国已经无力保障澳大利亚的安全。澳大利亚甚至思考过把布里斯班以北的领土给日本,换取和平。
后来美国大兵到来,才让澳大利亚的心放回肚子里。从那以后,澳大利亚就把安全问题交付给美国,关键时刻总是紧抱美国大腿。
所以现在澳大利亚的两个战略支柱就变成:
贸易依赖中国;
安全依赖美国。
随着中美博弈白热化,澳大利亚本能地按照惯性站在美国一边,对中国指手画脚。这是澳大利亚的战略选择。
澳大利亚对中国蹬鼻子上脸的态度:
一方面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傲娇之气使然;
另一方面是站队美国的战略选择。
作为中国的吃瓜群众,大致会思索,澳大利亚什么情况下会不抱美国大腿?这牵扯到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的未来。
06未来
第一种可能,美国自顾不暇。就像二战时代的大英帝国,自身遭遇重创的情况下,也就顾不上澳大利亚了。
第二种可能性,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低生育率(过去五年的平均生育率大约为每名妇女生育1.69个婴儿)与老龄化,澳大利亚想要吸收新鲜血液、保持社会活力,只能靠移民。
如果未来科技发展,比如海水实现大规模淡化;那么澳大利亚绝对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到时旁边的印尼(2.6亿人口)会非常乐意向澳大利亚迁移。
但按照人口发展规律,即便澳大利亚迎来真正的人口爆发,大概率也不是白人爆发,而是有色人种(移民)爆发。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未来西方世界,有哪个白人主导的国家可能出现人口结构质变,大概率是澳大利亚。到时候,澳大利亚可能就不再抱美国的大腿。
只要澳大利亚还在抱美国大腿,只要中美博弈没有停止,那么未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就好不了。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收敛一些,双方大概率能维持政冷经热的局面。
毕竟澳大利亚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而中国也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农产品。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