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金桥智库:一幅漫画引发的世界舆论大战

作者 :灯火未阑人散 2020-12-06 10:29:12 审稿人 : admin

  十五年前,70网络著名导演胡戈,用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解构了陈凯歌的商业大片《无极》,反击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的侵蚀。而今一位80后画家,用一张漫画引发一场世界舆论大战。西方原本想把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在阿富汗的杀戮暴行,控制为茶杯里的风暴,却因为一幅画而成为席卷世界的舆论风暴。

  2020年真的是很魔幻,年初的时候中国武汉突发新冠疫情,西方各国幸灾乐祸,对中国各种封锁、抹黑和造谣甩锅。后来中国迅速走出了疫情危机,消灭了新冠病毒,而幸灾乐祸的西方各国却陷入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危机,并把全世界都拖下了水,除了中国硬核防疫,他们始终突破不了防线,哪怕通过冷链啥的突破了,也是很快就被团灭了。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关键的环节,我们都能看到画家乌合麒麟创作的讽剌漫画。比如年初的时候,方方写了60天的造谣日记,无中生有,制造恐慌,煽动干群矛盾,留下著名的一地无主的手机等种种恶劣的谣言,散布武汉是新冠疫情源头的谬论,给帝国主义列强递刀子。因此获得了海外反华势力的集体高潮,各种媒体关注加火线出版等荣誉纷至踏来,乌合麒麟创作那幅名满天下的讽剌画——《为弄臣加冕》!

  这幅画画的是一个短发女人向美国人跪着献上Lie Diary(谎言日记)一书,而在她身后则是无数的外国媒体拿着长枪短炮,让她聚焦在镁光灯下。相信这幅画大家都看过许多遍,因为确实太经典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使用过几次,但是却并没有深入了解作者是谁。这一次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就是乌合麒麟的名作。

  这幅画非常经典地勾勒出来了方方等公知狗们,匍匐跪拜在洋大人面前,媚态十足,添功了得。让广大爱国者大快人心,扬眉吐气,被方方一伙污染了小半年的中国互联网,开始丽日耀天。而方方及其同伙则是愤怒不已,他们在网上人肉乌合麒麟的个人信息,某著名公知(疑似陈丹青)还扬言:“我是学现当代艺术的,我可以保证这个画手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永远没有发展。”

  黔驴技穷的威胁吓唬得了谁?中国这么大,14亿人难道还养不活一个画家,不去中国以外的市场发展,难道人家就会饿死不成?而且,谁都知道那个老贼当年早早地跑去了美国,结果却连自己都养不活,靠吃软饭苟且偷生。实在混不下去了,才跑回国内来招摇撞骗,还好意思拿这个来威胁乌合麒麟,这是我听说过最好的笑话之一。

  然后,是中国取得了全民战疫的完美胜利,而新冠疫情开始在欧洲大流行,不想因此影响经济发展的英国科学家们倡导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的向病毒投降,任由病毒杀死国民的歪主意,却被国内的公知们肆意吹捧。甚至三联生活周刊撰文称“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乌合麒麟又创作了一幅《群体免疫》来讽剌英美等国和国内的公知。这幅画的画面极为宏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大量使用了古罗马的建筑素材,一群

士兵正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而且乌合麒麟还给他配上了直言不讳的文案:“有国内媒体说群体免疫是一种更高级的人道主义?NO,《群体免疫》只是一场国家允许的屠杀。”这幅画和文案极大地剌激了欧美国家的敏感神经,就此结下了梁子。

  还有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杀七分钟致死,临死前反复呐喊:“我不能呼吸(I can’t breathe”)”。随后全美各地都爆发了黑人反抗种族歧视的游行骚乱。乌合麒麟又创作了一幅漫画《敬呼吸》。在大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站着一个巨无霸的白人超人,无数的黑人和有色人种只能仰视其巨大的膝盖,面带着无尽的窒息和绝望,再配上“弗洛伊德,你能呼吸吗(Freuds,can you breathe?)”绝妙至极,狠狠地打了美国人权教师爷一巴掌。

  然而,就是这一次的《和平之师》和《致莫里森》了。由于赵立坚和莫里森的网上对战,一下子让这两幅画出圈了,搞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赵立坚转发漫画的推文说:“对澳大利亚士兵谋杀阿富汗平民和囚犯一事表示震惊,我们严厉谴责此类行为,并呼吁追究他们责任。”

  这幅画更是将澳大利亚总理莫森气得暴跳如雷,气急败坏的跳出来说:“这件事对于每一个澳大利亚人来说,都是深深的冒犯,更是对澳大利亚军人的侮辱!”并且要求赵立坚删帖和中国政府道歉,而在澳大利亚国内还有人在疯狂叫器着,要抑制中国所有的商品。对此,赵立坚的回应则是将推文置顶了,而中国网民们纷纷回应,该道歉的是你们,抑制澳大利亚商品。

  围绕着一幅漫画,莫里森和澳大利亚的媒体和反华政客,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中国,而澳大利亚的一些盟友也纷纷开始加入了战团:新西兰的总理对此事表达关切,并且指责图片和内容不属实;英国BBC声援澳大利亚前天我们已经说过了,后来英国《卫报》又刊文称,英国政府誓言将与澳大利亚站在一起,“保护我们的关键利益和价值观”,并反击“虚假信息”。

  正在忙于大选内战的美国政要没有站出来,但是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跳了出来,指责中国一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通过捏造的图片和虚伪的声明,传播有关澳大利亚的虚假信息”。一切以人权卫士自居的法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指责赵立坚推文内容“带有偏见”,中国所使用的外交手段“不符合外界期望”。

  呵呵,啥叫不符合外界期望?所谓的不符合外界期望无非是不符合欧美列强的期望罢了,都这么来硬刚,往后欧美列强如何再到世界各地去杀人放火抢东西,就不太好办了。但是呢,阿富汗各界,从政府到民间纷纷发声欢迎中国政府的正义之举,谴责澳大利亚军队在该国的暴行。毛主席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果然是没错的,坏事干多了,心里虚得很。

  赵立坚的推文又带有有何种偏见?无非是实话实说,实事求是,戳穿了欧美强盗在阿富汗的血腥暴行罢了。倒是西方列强向来对中国抱着各种偏见,我们在新疆修建一所中学,到了他们的媒体上就变成了一所集中营,我们在新疆镇压疆独暴恐分子,到他们嘴里就成了侵犯人权等等。

  今年的新冠疫情一下子戳穿了西方半个世纪的谎言,所谓的人权、民主和自由都是糊弄鬼的。我前几天坐出租车,跟司机谈起来疫情的事儿,司机说,还是中国好,真正把老百姓的命当命,不像西方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中国才死四千多个,美国都死27万了。中国14亿人,美国才3亿人,按美国的比例中国得死一百多万。还说看了李毅的视频,骂美帝、方方和新京报,骂得真痛快。

  这就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心声,朴素的话语,真实的情感。比什么“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的心灵毒鸡汤强太多了。看看阿富汗被澳大利亚和西方列强肆意杀戮的平民和小孩,他们有小民尊严吗?没有大国崛起,就只有被杀戮和掠夺的命运,你还谈什么小民尊严?老祖宗早就说了

,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国破家亡的时候,人命真的不如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爱国的原因。艺术是没有祖国的,但是艺术家

是有祖国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学家、作家和其它和各种家。没有对祖国的爱,就不会有对敌人的恨,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没有对祖国的恨,就不会有对敌人的爱。这些年,我们见惯了太多的恨国党突然就被资本推手给捧红了,网红院士、网红医生等等,数不胜数。

  乌合麒麟创作的《丰碑》就展现了他对于祖国和人民英雄的爱与崇敬。但是无论资本如何打压,真正爱国而有才华的年轻人还是会脱颖而出,并且成为未来新时代的主角,而那些被资本流量捧起来的公知和网红们,终究也只能是小丑。年轻人越来越爱这个国家,我们的国家就充满了朝气和希望!

  对于莫里森要求中国道歉的叫嚣,乌合麒麟的回应简短有力“希望他能明白,谁才是应该对世界道歉的人”。然后,乌合麒麟以画为笔,创作了《致莫里森》,就像一把标枪,剌向莫里森的心窝。终于莫里森服软了,不再要中国道歉了,而是开始跟我们高谈友谊与合作了!

  但是我们能让莫里森得逞吗?想转移视线,大事化小,没门儿!既然你挑起了战火,我们就奉陪到底。现在乌合麒麟的第幅讽剌画《致莫森》正在海外社交网站上刷屏了,推特,脸书,微博国际版等等,亿万网友都在疯传这幅画。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幅画里面,乌合麒麟赋予了比《和平之师》更丰富的内涵。画面的远处是一群持枪的澳大利亚军队正在瞄准四处奔逃的阿富汗平民。而在右边的莫里森,正在一边偷偷用澳大利亚国旗掩盖被杀死的平民的尸体。而在近处,一大群的欧美记者,对于身边发生的屠杀视而不见,对于莫里森掩盖的尸体视而不见,却把长枪短炮对准了一个画家。而在他们面前的画板上则是画着一个流血的心脏——正是号称世界心脏的阿富汗!

  在这幅画里面,只有画家是正义的,因为他心里装着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也唯其如此,他才能画出那样的作品。而所有其他人都是邪恶的,是凶人犯的同谋。澳大利亚的军队比纳粹还凶残,而亲自派兵和掩盖罪行的莫里森更是罪魁祸首,那些白人记者和欧美主流媒体都是帮凶!

  你说我们能让这件事就这么结束吗?不能,我们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冠,比如说官媒派记者团去阿富汗调查一下澳大利亚军队和其它西方军队在当地屠杀平民的案例;比如说要求澳大利亚向中国道歉;比如说声援阿富汗受害者家属,让他们到联合国去喊冤;比如说要求联合国调查澳大利亚海牙国际法庭的澳大利亚军队的暴行。

  这是一场我们不能输只能赢的舆论战争,不要任由国内的带路党带偏了方向,把目光放到老胡私生活的那些烂事儿上。在这些对阵澳大利亚的舆论战争中,基本上都是靠自干五和外交部,官媒也就环球时报有些战斗力。如果被段静涛把战火引向了老胡,那还有官方参与这场一幅漫画引发的旷世舆论大战吗?

  大战当前不要自乱了阵脚,别被带路党们把节奏带偏了。我觉得老胡不要忙着辟谣,只要亲自带记者团去阿富汗做一回战地记者,调查了一下澳大利亚和其它国家在阿富汗的侵略暴行,我想一切谣言都会不攻自破了。就是不知道二十多年前在海湾和南联盟做过战地记者的老胡还有没有这等勇气!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