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干得那么努力,为何还要挨人骂?
来源 静说日本
日本社会与民众对于一届政府的执政,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手段进行评价?其实很简单,就是打分。
由谁来打分呢?由民众来打分。
日本各大媒体,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纸,每个月都会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对于自己的读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对于涉及政府和首相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询问,并因此得出百分比,其中最为重要的数据,是内阁的支持率。
最近几天的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已经跌破了30%的水准,最低跌到27%(每日新闻社调查)。而在疫情爆发之前,安倍内阁的支持率,还一直坚守50%的高水准。
30%的水准,在日本有一个说法,叫“危险水域”,也就是说,一届政府开始被国民抛弃,因为有70%的国民不支持它,或者不喜欢它。
那么,首相能不能说一句话:“管你喜欢不喜欢,我还是当我的首相,数字难看又怎么了?”
如果首相有这种态度产生,而且让国民感悟到,那会倒霉,因为这会激发国民更大的不满,支持率还会继续走跌。
支持率走跌,除了数字难看之外,对于安倍来说,还有什么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首先,国民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情绪:“你差不多了,该走人了。”一旦这种情绪产生,首相说出来的话,做出的指示,就会被打水漂,遭到国民更多批评。
其二,执政党内,潜伏的反对派会趁机聚集力量,要求你下台。
第三,在野党们会在国会的各种会议上,会抓住一切机会,找茬。
第四,媒体会跟着起哄,弄不好还会抛出一些新丑闻,落井下石。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安倍首相很低调,很老实,小口罩戴得严严实实。
有人表示不理解。这几天欧美主流媒体,都在铺天盖地地表扬日本的抗疫,称日本的抗疫成功是“神奇般的手艺”。理论上来说,这功劳应该首先算在安倍的头上,至少他领导有方。但是,日本国民却并不买账,为啥不买账?因为你黑加白地干,是应该的,因为是我们委托你来管理国家。你觉得累,请下来,排队想当首相的人一大摞。
所以,抗疫成功,包括派发了那么多救济企业和民众生活的红包,都无法成为安倍邀功的材料,更不会成为内阁支持率上升的助推剂。
那安倍内阁支持率为啥会跌得这么惨?
直接的导火线,是安倍内阁刻意扶植东京高等检察院检察长黑川弘务出任最高检察长(检察厅检事总长),并很露骨地要修改《检察厅法》,让已到退休年龄的黑川,能够顺利接班。而扶不起的阿斗,居然在紧急状态期间,跑到产经新闻记者家中去打麻将,还赌了小钱。
这一丑闻,令安倍闹出三大罪名:
第一,政府公权力干预司法独立,破坏民主国家“三权分立”的根本。
第二,安倍眼睛进水,居然会如此钟情于如此无能无德的检察长。
第三,安倍当首相已经7年,显狂,太私心。
那么,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已经跌入危险水域,是不是意味着他很快会下台?
这倒未必,原因有两个:
第一,执政的自民党内还没有可以立即取代安倍,比安倍可能干得更好的人才。
第二,在野党四分五裂,没有形成深得民心、完全能与执政党相抗衡的政治势力。
所以,搞来搞去,这首相的位子,估计还得会由安倍来坐,弄不好还会坐到明年的东京奥运会结束。
但是,民意的这一种打分,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安倍的暴走。这就是日本这样的社会,民意与政府之间的一种力量的博弈和相互制约,而这一种博弈和制约,会让安倍首相干得更认真更谨慎,也让日本民众多少感到一种监督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