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何冰,无辜的替罪羔羊!
作者:科戴表
来源:政事堂笔记
01
《后浪》刷屏后,视频中的演讲者何冰老师,遭到了部分年轻人的网络攻击。
主要原因是视频中年轻人的生活,与现实中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严重不符。
部分年轻人感受到了欺骗,于是跑到何冰老师的微博下去骂人。
骂他恶心、有辱先人、没有良心……
骂他背叛了工人阶级,骂他是条狗……不堪入耳。
很明显,这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在我看来,何冰老师其实是无辜的,大家只是在迁怒于他。
至于为什么是何冰?
我们需要回答两个小问题:
一是,《后浪》为什么选何冰老师?
二是,年轻人为什么骂何冰老师?
02
《后浪》为什么选何冰老师?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明确一个事情:《后浪》是B站的一次精准营销。
B站要突围成为大众平台,与优爱腾等前浪竞争,他的受众群体就不能仅仅是年轻人。
因此,它需要一个营销,既能留住本来年轻的受众,又能吸引高年龄层次的受众。
于是,《后浪》就出现了:一个高年龄层的人与年轻人的对话,满足B站的需求。
用B站自己的话来说,何冰老师在B站上很受年轻人喜欢。
也就是有一定的流量基础。
他本身又是很优秀的演讲者、朗诵者,也是有实力的话剧演员,没有绯闻。
由他来扮演一个过来人的“前浪”与年轻人对话,其实非常合适。
也就是,形象正面,表演有感染力。
有流量基础,又有感染力,这样不仅能迅速获得B站年轻人的认同,而且能得到广泛的分享传播。
这点从《后浪》上线后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上线3小时观看破100万,后来收获400万播放,6万弹幕,56万点赞,以及满屏的转发分享。
不过,在B站,有流量、有实力等形象正面的艺术家,肯定不止何冰老师一个。
比如陈道明老师,就是德艺双馨的一个艺术家。而且,他参与《庆余年》在年初热播。
就最近活跃的程度来看,年轻人肯定对陈道明老师更为熟悉,也更加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但是,《后浪》却没有选陈道明老师,而是选择了何冰老师?
为什么?
因为,何冰老师演过《白鹿原》。
白鹿原的故事发生陕西的渭河平原,这里是众多大佬的家乡。
而熟悉党史的朋友,也知道陕西乃至于《白鹿原》故事的不平凡意义。
结合参与《后浪》联合发布的部分主流媒体,以及其发布的时间是五四青年节。
再加上,我们目前的处境是比较艰难的,正是需要广大青年人奋发图强、共克时艰的时刻。
一个形象正面的演员,参与了一个传播正能量的视频,正好符合一些人的想法。
《后浪》因此沾上了主流媒体(官方)的宣传渠道,相当于得到了官方的背书。
因此,综合来看,《后浪》选择何冰老师,看重的不只是他品质条件,更加看重也许是其背后带来的信用背书。
03
年轻人为什么骂何冰老师?
表面原因是,《后浪》视频中宣传、赞扬的年轻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年轻人。
这样的宣传就有了虚假宣传的嫌疑。
其实,《后浪》只是一个营销广告,它宣传的是B站的品牌,“产品”是年轻人。
而何冰老师,作为视频中的演讲者,其实就相当于品牌的代言人。
作为品牌代言人,代言的“产品”涉及了虚假宣传,必然是会被民众声讨的。
何况,声讨何冰老师的就是部分的“产品”年轻人。
他们的现实与何冰老师“代言”的完全不一样。
在21世纪,虽然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物质条件上市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身上背负的压力,其实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前辈少。
所谓的前浪,他们也许经历战争、饥饿、创业等艰辛,为一日三餐的温饱而奋斗。
而我们后浪,虽然大部分不用再为温饱而担忧,可也依然在为了生活而奋斗。
身上背负的,是房贷、是医疗负担、是孩子的教育,是被智能技术替代的焦虑……
这些生活的重担,压得大部分的年轻人透不过气,更别说向视频中的年轻人那样到处去浪了。
年轻人对现实的不满,在生活中根本无处宣泄,总需要一个突破口。
这也是年轻人骂何冰老师的最直接的原因:为自己的不满找一个宣泄口。
否则,这些不满积聚多了,就会发生极端的事情,比如自伤或者伤人。
那为什么不骂出品的B站?
因为B站只是一个网站,是没有人的特性的。
无论你怎么骂它,它没有人的感性和思想,也不会给你任何的回应。
根本达不到宣泄的目的。
可是,何冰老师就不一样了,他不仅是B站的“代言人”,他还是“前浪”的代言人。
对他进行攻击,就是对前浪进行攻击,对他的不满就是对前浪的不满。
颠覆何冰老师的形象,就是颠覆前浪们的形象。
因此,可以说,何冰老师身上的老艺术家气质,其实是代“前浪”们受过。
04
虽然,看到那些年轻人的攻击,何冰老师也许很难再羡慕年轻人了。
也许,他会在心里默默给他们打上一个“戾气重”的标签。
不过,我觉得何冰老师最终会选择包容他们的。
因为: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视频中的年轻人不能代表所有的年轻人,那些骂他的年轻人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年轻人。
对于何冰老师来说,他是无所谓的。
从艺术上来说,他的受众并不是那些年轻人。
但是,与年轻人的对立会使他被骂的越狠,何冰的老人民艺术家的气息会更加浓郁,人设越稳。
从资本的角度讲,何冰这次也跟着B站一起出来个圈儿,在年轻人之中更加有了话题性。
这对于他未来肯定是有利而无害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网暴攻击何冰并不能让我们成为出色的后浪。
我们年轻人的生活是很艰难,不断受锤的过程,压力越来越大,却没有太多的发泄渠道。
我们常说,成年人的崩溃是是要看时间和场合的,总是静悄悄的。
可是,谁没有年轻过呢,前浪也是一次次经过生活的重锤才到达那个位置的。
我们年轻人的压力和不满,谁都需要发泄,我们要疏不要堵。
现在的网络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宣泄渠道。
年轻人发泄的越多,前浪就越是知道后浪的需求,也会愈发的尊重后浪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前浪与后浪之间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就能各取所需。
那么,这个发泄、理解的过程,也就成了一个大型的相互教育活动。
毕竟,相对于弥合前浪后浪之间巨大的物质鸿沟,精神上的理解来的更早一些,也更容易一些。
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解决。
这很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始。
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