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中国再传捷报!美国这次真狗急跳墙了...
作者:戎评 今天文章开头先解释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事情: 世卫组织近日宣称,通过已知基因序列显示新冠病毒非人为制造。这个结论让不少网友深感愤慨,认为WHO在为美国洗脱嫌疑。也有网友质疑,WHO和人民日报的十个追问截然相反,似有反驳我们的意味。 事实上,在我看来WHO的说法并没有多大问题,包括中国官方也比较认可这个结论。但此举并不代表美国就能洗脱嫌疑,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链:非人为制造不等于非实验室人为或事故泄漏。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美军生物实验室除了研制生化武器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从自然界收集高危病毒,新冠病毒未尝不是美军瞒着世界收集的。换言之,即使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新冠病毒非人为制造,美军的生物实验室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北京时间5月5日18时,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驾雾而起,直入九霄。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此举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阶段任务,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晚上20时许,在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正式对外公布下阶段计划:
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此次任务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期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本次发射任务有两个:一是新型运载火箭,二是新型载人飞船
毫不讳言,在世界经济因疫情而陷入愈发残酷的存量搏杀的情况下,长征五号B型火箭的成功首飞,不论对中国抑或是世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技术层面:
衡量一个国家的航天工程水平主要有两个指标: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则决定前者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当前,能同时在两个指标上达到极致的国家基本没有。
什么?你说美国?emmmm....
美国现在的情况是技术水平独步全球,但应用水平受制于其他因素相对落后。
譬如土星五号——
作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争霸下的产物,土星五号的各种技术能力即便放到现在,也依旧是中国等国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高达110.6米;
总推力3400吨;
起飞总量3038吨;
可将127吨的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这些数据有多恐怖?来看一组对比就清楚了。
中国最先进的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起飞总质量879吨,LEO(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2吨,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
土星五号结构图
是不是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那为什么美国现在反而不行了呢?
一个字:钱!
当年美国为在战略上打断苏联的太空进攻节奏,白宫给航空航天部门的指示是不惜一切代价造出比苏联更先进、更强大、更具威慑力的运载火箭,这就导致了土星五号的研发费用高达64亿,单次发射成本为1.8亿美元。
注意时间点,上个世纪60年代!
按照购买力计算,1.8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2亿美元。
把研发费用和单次发射费用加在一块算,差不多等同于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级加其他辅助舰船的造价。
嗯...一发运载火箭的钱差不多等于一支航母战斗群,十分之一的美国海军。
性价比太低!
所以土星五号这逆天的玩意儿现在早退休了,美国现在的主力是德尔他IV。
从图上可知,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的LEO与GTO能力与美欧等国现役的主流运载火箭相当,所以将“胖五B”的技术意义称为使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也不为过。
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决定未来太空话语权方面的载人航天工程与空间站工程方面,美国因资金问题均落后于中国(美国在本月会进行一次商业载人航天飞行,届时我们再看看情况)。
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与新型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成功后,这个距离进一步加大。即便美国能够在本月重回载人航天俱乐部,但还有一个空间站的问题。
按照计划,由美欧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将在2024年退休,虽然年前传出各方正在研究把国际空间站延期运行至2028年或2030年,但受制于资金因素,这个方案大概率作废。并且美国方面已经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停止对国际空间站的国家财政支持,一切资金活动转由商业提供。
而“胖5B”的成功,将拉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届时,天宫将成为太空中唯一正常运行的空间站。除此之外,未来探月计划和打造地月经济圈最关键的环节——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器,也在本次发射中得到了最重要的技术验证!
意义:
如果说此前的航天工程只是为了打造支撑产业链生产的基础设施配套,那么以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标志,中国这条航空产业链将正式进入产出经济效益的深空掘金时代!
在美国试图与中国大搞战略竞争的情况下,白宫能忍下这口气吗?
显然不能!
战略层面:
自从人类形成有政治关系的社会群体后,一切活动的最高目标都是以获取生存及发展资源为主。而在学术范畴内,这种最高目标则被称之为经济

我国将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而长征五号B型火箭与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器就是打造地月经济区的第一步。
一旦地月经济区成功世界会怎么样?
之前做大世界经济增量蛋糕的美国,通过掌握ICT产业制高点跻身为全球制造业金字塔的塔尖国,而中国会完美复制这一模式。可以预见,西方内部再团结,也断然无法忽视数十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
退一万步讲,即使西方能抵制住诱惑,但在新经济增量中崛起的国家,实力也未必逊色于他们。
对于美国而言: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落后于中国,他们是断然不愿在月球资源开发方面再次落后的。所以,在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华盛顿方面立即做出反应。
5月6日,路透社方面传出消息称,美国政府正在起草一份关于月球矿产资源开发的协议——“阿尔忒弥斯协定”(NASA月球基地计划的名称,根据预期,美国将于2024年再度登月)。
报道称:
美国政府这项“阿尔忒弥斯协定”将在未来的月球基地周围确立安全区,以阻止临近的竞争国家、公司的破坏干扰行为。消息人士还透露,该协议会提供一个国际法框架,以确定企业对其开采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未来一个月内,美国政府官员以及航天部门的技术人员计划与加拿大、日本、欧洲国家、阿联酋等太空项目合作伙伴进行该协议的正式谈判,并与他们认为在月球矿产开发方面有“类似兴趣”的国家进行交流。
路透社报道截图
自己占不到就弄个废纸不给别人占,论泼皮耍赖狗急跳墙,鄙人就服美利坚。
但有用吗?
首先,这份协议只是几国单方面协议,不具备全球性约束力。
而真正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外层空间条约》早已明确规定,对于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使用、占领或以其他方式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其次,技术高度和实力决定利益分配问题。
一个国家若想在某方面获得话语权,那必然需要掌握该领域的先进科技。换言之,你美国想要找茬,麻烦你先和我在一个水平说话。
对于美国航空实力能否达到中国的水平,我向来不曾怀疑。
咱们有一说一,能在六七十年前就搞出有效载荷能力秒杀现役所有运载火箭的国家,技术储备绝对不容置疑,更何况美国的航空实力本就比中国雄厚。
但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钱呢?
2019年8月29日,白宫宣布建立美国太空司令部,深空作战被划入美军作战序列。而按照总统“美国必须在太空拥有主宰地位”的指示,财政部每年至少需要向五角大楼拨款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当时我就说过,由于美国经济疲态已显,这个新版的“星球大战”计划很有可能让美国陷入当年类似于苏联的处境之中。
现在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新冠疫情导致美国经济断崖式雪崩,Q1增速为-8%。而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Q2季度美国甚至会出现-40%的史诗级大衰退。
增速为负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这组数字背后的众生百相:美股暴跌、工厂破产、失业率飙升...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都需要政府来背书。
救市要钱、失业人员救济金要钱、维持全球规模最庞大的军队也要钱。
摊子铺这么大,就算是超级大地主也难有余粮。
毫不夸张的讲,美国当前已经在寅支卯粮了(5万亿美元救市计划,疫情结束后美元霸权铁定崩盘),若再不计一切代价搞太空争霸,那等待它的结局就不是可能陷入,而是必然陷入当年类似于苏联的处境之中。
钱,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才储备以及零部件制造和供应也是问题,NASA自打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就没做过什么正经事。现在就是维持着国际空间站正常运行,还都依赖俄罗斯的火箭。训练登月的宇航员也需要时间,这和空间站的工作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对于NASA2024年登月计划,包括欧洲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是特别看好,至少不像六十年代那样无条件信任。
从这层角度来看,阿尔忒弥斯协定其实是一个无奈之举:搁以前,美国的反制措施肯定是立即宣布规模更庞大、技术更先进的航天工程计划,以此来增强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信心,而不是现在这么一份擦屁股都嫌膈应的纸。
所以,摆在美国和特朗普面前的是一步明棋,也是一个阳谋——
跟:则穷兵黩武,民生凋零;
不跟:则先机尽失,输在未来。
下注了下注了,买定离手啊,我赌一块钱,美国必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