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世界萧条,我们如何变的更强?

作者 :龙之灬魅 2020-04-23 17:30:55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uLp豪仕阅读网


温乎曰:

有人在逆境翻盘,有人在顺境掉队。uLp豪仕阅读网


uLp豪仕阅读网


01


前段时间,朋友老周上班摸鱼出来和我吃火锅,几个月没见,我们要了几瓶啤酒边吃边聊。

一片毛肚还没熟,老周用忧桑的口气说:“我有个亲戚赚了1000万。”

卧槽,我连杂粮煎饼都快吃不起了,居然还有人逆风翻盘,我不禁讨好的问老周,到底怎么做到的。

老周灌了一杯啤酒,盯着我说:“卖口罩啊。”

原来如此。

据老周说,他的亲戚有个制造行业小作坊,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乡镇企业,不论规模还是技术,都已经落伍了,平时一年只能赚几十万吧。

“武汉封城”的时候,大家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老周亲戚敏锐的发现了商机,肺炎需要口罩啊。

正好,我们这边有生产口罩的工厂,老周亲戚赶紧联系工厂,买了生产口罩的退役设备,“武汉封城”后两天就开工生产了。

那时候口罩是紧缺品,全国各地都缺货,国家也鼓励各地生产口罩,并且保证不要怕囤货,国家和政府给企业兜底。

老周亲戚就这样赶上风口。

基本上只要质量合格,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而且喷绒布还没有运回来,政府和企业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就这样两个月赚到1000万。

到3月底,随着各地逐渐复工,口罩已经不是紧缺品,乡镇企业和专业企业相比也没有竞争力,老周亲戚把机器转手一卖,继续经营老本行。

这不是个例。

苏南的乡镇企业很多,有些人说是住在乡下,但是千万别以为他们家是种田的,他们很有可能住五层别墅,经营着年入百万的小厂。

这些工厂在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用日薪1万的高价留住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等急用物资,不仅给疫情出力,自己也赚了钱。

老周说完又端起酒杯猛灌一口:“哎,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我也不禁惆怅。

其实大部分人赶不上风口是必然的。

没有之前几十年的制造业积累,根本不会知道行业内幕和生产标准,更不会知道各个环节如何配合,很多风口根本不是给外行人准备的。

这已经不是拼思维方式了,拼的是硬件。

而且我们在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总有人能逆风翻盘,不论环境多么顺利,总有人要掉队。

绝望中孕育希望,就是这个道理。


02


昨天看新闻,美国失业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基本处于10年前次贷危机的失业状态。

特大统领急着复工,要是再不复工就真的完犊子了。

在“环球同此凉热”的时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我们在西太平洋隔岸观火,千万不要幸灾乐祸,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之一。

网上各种渠道传来消息,外贸行业受到的打击特别严重,甚至有工作人员发帖说货物已经运到码头了,结果对岸人没了......

我们感受最直观的应该是影视业。

商场的电影院已经关门3个月,相当于一个季度没开张,那么电影院的售票员、卖爆米花的大妈、清洁大爷就算是暂时失业了。

2019年全国荧幕数将近7万块,全年票房收入642亿,现在几十万人歇业在家,票房直接损失160亿。

这个数据背后又是几万个剧组、无数摄影师、剪辑师、群演和工作人员,他们早早进入寒冬了。

我有个专门混剧组的朋友,这几个月一直没工作,不得已去搞婚庆视频,收入大概只有从前的一半。

窥一斑而见全豹。

我们疫情结束的早,应该比其他国家好很多,但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经济下行收入打折,估计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敢情今年啥事都没做,净忙着见证历史了。

说这些不是带节奏,而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不过话说回来,逆境和顺境往往就在转眼之间。

比如疫情期间有“一问三不知”的官员被免职,也有踏实肯干尽心尽力的干部,最终获得破格提拔。

比如之前卖保健品赚翻的莆田医院,如今已鲜有人问津,疫情期间奋战在第一线的公立医护人员,收获巨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

比如混剧组的朋友由于没活,闷在家里琢磨技术问题,现在手艺大幅提升,将来身价提升是必然的。

未来如何,要看你怎么对待现在。

人在困境中往往是消极的,不是为眼前的柴米油盐奔波,就是坐在沙发上哀叹世事艰难。

这个时候,你只要抽出时间进步一点点,就能超过无数人。

这就是绝望中的希望。

而且困境往往是解决自身问题最好的机会,很多问题平时不容易发现,或者被有意的忽略掉,但是在困境面前,这些问题成为你摆脱困境的最大障碍,它们会逼着你改正和提升。

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历朝历代的改革都不是主动的,而是问题摆在那里不改不行了,才会倒逼朝廷和大臣迎难而上。

没有匈奴的威胁,汉朝基本不会四面出击,大概率是蜗居在长城以南,等待寿命终结。

没有“安史之乱”的破坏,唐朝会在破败的税法中延续下去,依照占田多少收税的两税法,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教员那么强,除了自身天赋以外,很大程度是遇上最乱的乱世,无数困难和问题等着他解决,从而把自己锻造的越来越强大。

乱世成就强人,盛世造就狗熊。

太平日子久了,难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嘴里念叨着岁月静好,只有面临困境的时候,才发现再不改就完犊子了。

不论个人或者国家,都是一样的。

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就是阻碍进步的短板,只要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你的根基会越来越扎实,未来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说,困境和顺境在转眼之间。

只有解决问题打牢根基,才能在下个风口来临的时候,逆风翻盘赚1000万。


03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读书吧。

很多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很大程度是专注力不够,做几个月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然后换个事情再做几个月,继续失败。

我们要知道,任何事情都讲究积累。

根据“复利理论”,任何事情前期可能不显山露水,但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跨过零界点,便会突飞猛进的进步。

类似于这张图:

uLp豪仕阅读网


按照着复利理论来算的话,你只要投入1万块钱到股市,抓到160个涨停板,总资产就能超过巴菲特。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但是我们可以明白复利的威力。

很多人感受不到复利的威力,就在于专注力不够,做事情半小时就刷抖音,工作一会就要看直播,这样是做不好事情的。

而读书恰恰能不断培养你的专注力。

当你沉浸在一件事情里的时候,专注力会大大增加,这就是读书带来最直观的回报。

从这个角度说,不管看什么书,开卷总是有益。

那些学霸走上社会照样混的好,很大程度是读书时打下的基础。

这就又回到开头的问题,只有根基扎实,才能在风口到来的时候抓住,一不小心就逆风翻盘。

还是那句话,很多时候拼的不是思维方式,而是硬件。

那么读啥书呢?

我的看法是不要找网上的书单,经典名著可以培养你的修养,但这是长久的水磨工夫,需要数十年的努力。

我们要快速变的强大,提升工作和生活的竞争力,需要的是“一专多能”,一边增强吃饭的本领,一边补足短板。

这就需要按照问题列书单。

把你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技能和工具书,一本一本的啃下去,你的问题越来越少,便会越来越强。

这样不仅有读书的动力,而且有实践的机会。

平时看书打瞌睡,大部分是书本和生活脱节的,书中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能坚持下去才有鬼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需要太高尚,要有用。

而且国际国内局势如此复杂,我们要看的明白,一定要读点历史书。

因为现在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定有完整的因果关系,没有任何事情是凭空发生的,只要把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捋清楚,我们就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一定发生,并且可以大致推测出事情的走向。

所以我总是说,与其做一个浑浑噩噩的参与者,不如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就像大萧条期间,一个经济学家和流民排队领救济,流民笑话他:“经济学家连生活都过不好,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经济学家说:“你们只知道领救济,我却知道,你们为什么来领救济。”

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

再说,我们用一顿饭钱就能买到作者一辈子的心血,多划算,可能我们的一生中,再也遇不到性价比如此高的生意了。

与诸君共勉。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