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的史诗:革命的最初征途!
来源公众号:九万里长空 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24周年,让我们翻看历史,追忆这位元帅的早年的传奇经历。 (一)少年立志:“长大要专为穷人打保董“ 贺龙元帅于1896年阴历二月初九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家里给他取名叫贺振家,小名贺常儿。 今日洪家关 那时,他家里只有四丘田,一块小菜园,和邻居合用一头牛。他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7岁才有一条长裤穿。 贺龙元帅小时候不但天资聪颖、勤劳懂事,而且嫉恶如仇。他对恃强凌弱的恶霸官吏和不公的世道,怀着天生的仇恨。 贺龙5岁进入私塾读书,先生每天教的书,他都能当堂背诵。但他恨极了那些圣人之言。 有一天,他和同窗讨论长大后做什么。一个师弟说,长大了要做保董(保长一类的官)。贺龙把那个师弟揍了一顿,骂他没出息。师弟不服气,问他长大后做什么?贺龙说,长大要专为穷人打保董。 贺龙的美好品质,与他的家庭传承息息相关。据考证,洪家关贺氏是明末时从湖北安陆府贺家湾迁至洪家关的。贺氏先人中,贺龙的曾堂祖父——贺廷壁对贺龙影响最深。 1855年,太平军由粤入湘。贺廷壁与秀才李晖、禀生谷启虞积极响应,要打垮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们在洪家关率领数千农民揭竿而起,攻进桑植县城。 县令闵光弼大惊失色,化妆成差役逃进城隍庙,被起义农民捉住了。人们把他拿去游街,毡帽上写个字条:“闵光弼,真可笑。顶子不戴戴毡帽,衙门不坐坐城隍庙。” 湘西兵备道马上派来竿军镇压桑植起义,贺廷壁等30几人被杀害。贺廷壁临刑时,妻子刘氏在刑场上,用衣襟接住了丈夫的首级,不使头颅落地。“贺廷壁聚众造反,刘氏女仗义兜头”的故事,百年后仍在桑植传颂。贺龙对这位先人的事迹十分钦佩,他童年时,常常若有所思地抚摸贺廷壁的宝剑和大刀。 贺龙和大姐贺英、二姐贺戊妹、侄儿贺桂如后来相继投身革命。贺桂如、贺英、贺戊妹相继牺牲在与白军的斗争中牺牲。他们的精神和气质,一直在贺氏家族的血脉中传承。 此外,贺龙家族还有强健体魄的尚武传统。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嘉庆年间的武状元。贺龙的堂叔贺士远,更是远近闻名的拳师。贺龙11岁时,对习武如饥似渴。贺士远却说:“贺常儿这个伢儿教不得,教了将来怕他打人!”教打的时候,便关上门不许他进。贺龙就从木房的排扇枋里爬进去学,别人练什么,他就练什么。他白天上山做活时,就在树干上练拳击,走到哪里练到哪里。 (二)打抱不平贺大侠:“要他们来湖南找我。” 贺龙在私塾读了几年书,有一天,把他最恨的孔碑给砸了。于是他只好离开私塾,取个名字叫贺文常(字云卿),出去赶骡贩盐维持生活。这段经历中,贺龙获得了他最初的成长。 小人书上的贺龙形象 1913年的一天,他赶骡经过鹤峰的一处偏僻乡村,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哭声。他心里难受,于是拴好骡子,走进村里去看。原来是一个高大的黑麻子,拿着一支长枪要打一个忠厚的农民。 贺龙悄悄问围观的村民,原来这是财主的一条恶狗在催租。贺龙气极了,但一看恶狗五大三粗,无法正面和他斗。于是他强压住怒火,捡起一块尖利的石头,走出村外。 不一会,恶狗横背着枪、扛着抢来的粮食,吃力地出来了。藏在路边的贺龙拿起石头,向恶狗的后脑勺打去,他“哎呦”一声倒在地上。贺龙冲上去抢枪,不料恶狗受伤不重,爬起来和贺龙搏斗。恶狗力气大得很,卡住了贺龙的脖子。贺龙奋力挣脱,对着恶狗的手狠狠地咬了下去,痛得他挣开。贺龙乘机捡起石头又是几脑壳,恶狗终于不动弹了。 正在这时,那个农民从村里赶出来了。他见贺龙把恶狗结果了,吃惊又为难地说:“伢子,你干了远走高飞了,我怎么办?”贺龙把粮食还给农民,自己捡起枪,说:“你就说是一个湖南骡子客干的,要他们来湖南找我。” (三)霸气外露,死里逃生 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的成立 1914年春,中华革命党员陈图南回到老家桑植县当高小教员。他听说了贺龙的威名,非常仰慕,于是专程拜访贺龙,向他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介绍他加入中华革命党。 贺龙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欣然入党。陈图南交给他三个任务:一,杀掉本县大劣绅朱海珊;二,带队伍当团总;三,做桑植、石门二县的兵运工作。 介绍贺龙参加中华革命党的陈图南 贺龙对团总深恶痛绝,只接受了第1、3项任务。接受任务后,他打着贩羊的幌子,到沅陵地区活动。 当地活动有一伙土匪。土匪头子诨名“向川老鼠”。有一天,贺龙来到熊壁岩(今沅溪乡高峰村)一处饭店住下,“向川老鼠”就带着人来抢劫了。 沅陵县知事余凤声接到报案,带着县大队100多人来围剿,土匪一接火就败了下来,有20几人被俘虏。县大队为了报功,还抓了几个无关的人,贺龙就在其中。 押送队伍刚上路,就杀了4个人。剩下的人个个五花大绑,低头不语。只有贺龙昂首挺胸,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走到第三天,又杀了4人,剩下押回沅陵的,连同贺龙,还有15人。 余凤声见这年轻人气宇轩昂,与其他的人气质不同。正巧贺龙的堂兄贺寿文知道了他被捕的事,找来同学、沅陵县督学、余凤声的老乡余芷光做保。贺龙于是脱险了。余凤声欣赏贺龙,希望他留下来做事。贺龙对这班官吏恨极了,悄悄跑回了桑植。 (四)仗义疏财贺大哥 之后,为考察工人生活、调查石门当地的军队情况,来到石门县雄磺矿做工。 石门县雄黄矿有矿工几百,还有管理人员和矿警。1914年10月,贺龙进矿后,先到排除积水的“水班”做工,后来又到了“打班”采掘矿井。 当时的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午只有十几分钟的吃饭时间。开矿的工人没有安全措施,头顶的浮石掉下来砸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许多工人受伤生病,老板根本不医治,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贺龙在“打班”时,和矿工们亲如手足。他仗义疏财,用自己的工钱接济有困难的工友。当工头和矿长压迫工人时,他就带领工人和他们讲理。贺龙因此受到了矿工们的拥护和爱戴。 贺龙一贯打抱不平。有不少地痞流氓欺压矿工,他们在磺厂街上设赌行,弄虚作假,把矿工的工钱输个精光。贺龙见了恨之入骨,于是联合起一群身强力壮、敢于斗争的年轻工人,跑进赌场输打赢要。赌头们无可奈何,只好把赌行关掉。 后来,矿里为了对付身强力壮、带头“闹事”的贺龙,把他扔到了“背班”。他每天背着几百斤的矿石,攀着绳梯,把矿石从井里背出井外。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贺龙干了好几个月。他还常常捡零碎的矿石,下班后卖给零商,赚来的钱就用来帮助困难的工人。矿警对工人层层设卡搜身,但没有谁敢搜贺龙的。 矿里见奈何不了贺龙,又使出一条毒计:发放工钱时,要克扣住宿费、洗澡费、码头费、灯油费、看摊费等。七克八扣,几无所得。贺龙看透了这条毒计,领了工钱后,买了些酒肉,同工友们吃了一顿,随后卷起他的破铺盖离开了雄磺矿。 贺龙离开后,矿里的两支步枪被夺,后来才知是贺龙所为。门卫和矿警们一时间都对“贺云卿”三个字怕得要死。 (五)两把菜刀闹革命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举国哗然。云南滇军蔡锷、唐继尧、李烈钧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政府,护国战争爆发。 蔡锷将军 贺龙作为中华革命党人,对讨袁护国积极响应。当时,他和姐夫谷绩廷到石门,在石门县组织会党和革命党人运动军队,并派人到四川“搬兵讨袁”。 贺龙一直谋求机会搞到枪支、组织武装进行讨袁活动。1916年至1917年,贺龙率队数次夺枪,有了著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雕塑:两把菜刀闹革命 1916年1月的某天,贺龙和陈图南、谷绩廷、肖延左、张大发几个人凑在一起。贺龙提起盐局陈营长有枪,说:“要咬蛮和他们干。” 张大发出了个主意:“我们要找盐局那几个枪丁认‘老庚’,先送些钱叫他们来赌宝,然后再动手。那天,请他们喝酒,把他们灌醉了,再去夺枪。”大家都同意这样干。 1月21日,贺龙几个人相约在“张记”面馆里见面。他们一人拿一把菜刀,到盐局门口,干掉了守门的卫兵。里面的人都被灌醉了,他们一拥而进,把盐局里的20多只枪提走了。随后他们又到有枪丁居住的永茂茶行去。茶行里的枪丁都去吸鸦片了,贺龙他们不费多大力气,又把20多支枪提走了。 很快,贺龙等人到湖北五峰地区,继续搞枪,拉起一支300多人的“湘西独立军”。贺龙带领他们攻打石门,被反动当局镇压。队伍失散后,贺龙等人回到桑植。 1916年3月,罗剑仇从大庸派人来洪家关联络贺龙。罗剑仇是参加过反清大业的老革命党,护国战争爆发后,一直在大庸训练民兵,以待时机。蔡锷授予他湘西护国军的番号。 贺龙知道了湘西护国军的情况,准备拉起队伍再干一场,于是召集谷绩廷、韦寿云等计划奔袭芭茅溪盐局。 芭茅溪是鹤峰县附近的一个关卡,盐局里有12个枪丁、12杆毛瑟枪。这些收盐税的枪丁见三抽一,吃拿卡要,老百姓恨死了他们。贺龙从前贩盐时,也受尽了他们一伙的敲诈勒索,对这些枪丁恨透了。 芭茅溪盐税局 3月16日中午,贺龙找来谷绩廷、韦寿云等21人,商量打盐局。大家都说要先举一个“提统子的(领头的)”。贺龙说:“没人干,我干,我来提统子,你们怕杀头、怕烧屋,我不怕!”大家一致赞成。 他们研究夺枪计划、准备武器。先派2个人先去当侦探,摸清情况。贺龙和另外三个人各拿一把菜刀,韦寿云等拿单刀,其余的人拿匕首。贺龙找来4把油纸伞,裹上布,浸在桐油里,晚上用作火把。 当晚,贺龙和伙伴们夜间疾行90里,四更即走到了芭茅溪。2个侦探报告说,盐局里的兵有的吃鸦片、有的嫖女人去了,其他的都睡死了。 贺龙他们悄悄摸到盐局大门口,他带着3个学了“打”的人打门,韦寿云几个打火把,剩下的负责包围。盐局有2层楼,大门被门杠顶死了,里面没有动静。贺龙4个人猛力把门撞开,用力过猛,连人带门冲翻在地。税警姜队长拿着棍子扫过来,被一个人扭住棍子顺势一拽。贺龙一菜刀横过去,亲手砍死了姜队长。 大家打进房里,飞快地收走了屋里的8支枪,还把盐局李局长从床上拖了下来。贺龙问还有4条枪在哪里,李局长吓得说不出话,战战兢兢地指了指楼上。 这时楼上的敌人已经惊醒,他们撤掉楼梯,抄起板凳守在楼梯口。贺龙的伙伴就搭起人梯攻上去,开头2个人都被板凳打伤了。这时,贺龙一步跨上伙伴的肩头,操起菜刀就冲了上去,一下子就结果了一个顽固的敌兵。剩下三个敌人吓死了,乖乖缴了枪。 贺龙他们缴了枪,把盐局的账本、文件全部搜出来,堆在院子里烧了。他们搜出几条腊肉,一袋炒干的糯米,走到30里路外办了早饭吃。归途中又提了分水岭团防分局的4条枪。 贺龙随后在洪家关拉起了民军,自任总指挥。他打进桑植,杀死了劣绅朱海珊,完成了加入中华革命党时受领的第一个任务。 很快,大庸、慈利、永顺、桑植、龙山5个县的农民都被组织起来了。不久,国民党元老程潜率一营护国军入湘,自任护国第一军湖南总司令。罗剑仇也被委为护国军湘西左翼独立司令,贺龙率领他的民军加入了罗剑仇部,称第一梯团第二营长(按:梯团是滇军特色编制,相当于旅、团)。 5月16日,贺龙和罗剑仇攻克大庸。但很快,澧州镇守使王子斌又打了回来。双方就这样拉锯到8月。此时袁世凯已在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战争基本结束。 (六)“必须着手建立一支革命的军队” 8月21日,革命党人谭延来到湖南担任督军、省长,他通电双方和谈,并改编湘西民军。 谭延闿虽是革命党,却与北洋暗中勾结。他篡夺湖南大权后,就阴谋排挤革命党人,消灭湖南民军。 谭延闿 谭延闿宣布整编湘西民军,命各路开往长沙听候编遣。贺龙之前没有和军阀打过交道,不知道这些军阀的把戏。此时贺龙母病,贺龙只得只身回家探病,队伍交给了罗剑仇。不料罗剑仇率队开往桃源途中,就被湘军收编。 谭延闿知道贺龙在民军中很有威望,打算笼络贺龙。他委贺龙为湖南督军署咨议,发给贺龙2条粮船供他收粮税。贺龙表示:“我拉队伍为的就是反对苛捐杂税,打倒贪官污吏,你们让我在长沙收税装进我的口袋,这不是黑起心害老百姓吗?” 谭延闿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湖南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他们成立了“正谊社”,以跟随过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此时任湖南清乡总司令的林德轩为首领。贺龙经他在政法学堂读书的堂兄贺连元介绍,与林德轩相识。 贺龙为林德轩的革命事迹感动。林德轩听说贺龙的姐夫谷绩廷改名叫谷虎,便建议他改名为“龙”,“你贺云卿有云,云从龙、风从虎嘛!”从此,他正式改名为“贺龙”,加入了与谭延闿的斗争中。 正谊社除斗争谭延闿外,还把矛头指向了湘军师长赵恒锡、善后督办梅植根,提出“攻谭、杀赵、灭梅”的口号。1916年底,贺龙接受了炸毁谭延闿住宅的任务,并前往长沙。 不料刺杀梅植根的董清暴露,长沙军警连夜搜捕。贺龙马上被查,他藏在旅店砖墙里的手枪、炸弹也被搜出。贺龙就这样投进了大牢,交给警察厅长唐荣阳执行死刑。 林德轩闻讯,急电唐不许执行,星夜赶赴长沙见谭。适逢与北洋关系很深的湘军第2师陈复初与谭产生矛盾,把状告到北洋陆军次长傅良佐那里,谭陷入被动。 革命党人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应先联合谭延闿把陈复初搞垮。双方达成一致后,贺龙被释放。 1917年8月,谭延闿的职务被北洋政府免去,换由傅良佐接任。革命党命贺龙在傅还未到湘前,先炸死先行入湘的秘书长、副官长。结果傅的先行人员迟迟不到,暗杀计划没有执行。 在长沙近一年,贺龙看透了军阀政客的嘴脸,也对中华革命党的斗争方法产生怀疑。贺龙深感革命必须有光明正大的路线,他回忆说:“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它使我认识到搞暗杀是无益的,没有军事力量成不了什么事情。我认为必须着手建立一支革命的军队。” 8月14日,贺龙的母亲病逝,他便和罗剑仇返回湘西。 (七)护法战争 护国战争熄灭一年后,护法战争再起。 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闹剧的两大主角。最后段祺瑞以引张勋进京、三造共和的连环阴谋巩固地位 在这场战争中,军阀间彼此拆台,矛盾进一步加深。全国军阀混战的总序幕正式拉开。 南北对立时期,贺龙经历了痛苦,也找到了新的方向,并在战火的锤炼中逐渐成熟。 贺龙回湘西后重新拉起队伍,参加护法军。不料表弟谷膏如一度想背叛贺龙,拉走部队投靠湘西王陈渠珍。谷膏如被派去慈利运动军队时被捕,出狱后更是怀恨在心。 1919年8月,谷膏如带上人马血洗洪家关,洪家关贺氏被杀死14人。1920年5月,贺龙委托父亲贺士道、弟弟贺文掌到澧州取枪,又被谷膏如得知。谷膏如勾结土匪,先杀死贺士道,又把贺文掌塞进瓮子里活活蒸死。 后来,1925年,贺龙当上澧州镇守使,他为了北伐事业扩充军力,准备招安一伙土匪,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信使。最后他宽宏大量,任用了杀父仇人谷膏如。 (八)“我知道共产党以后,就开始注意这个党了” 1年多后,贺龙驻防桃源。陈图南从上海来看他,同来的还有一个名叫花汉如的学生。他们带来很多书籍,一起讨论政治问题。花汉如向贺龙介绍五四运动和社会主义。 由于早年的经历和遭遇,贺龙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深深的向往,问:“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党?”花汉如说:“在外国有,就是共产党。” 列宁的联共(布)率先实现了社会主义 贺龙第一次接触共产主义思想,思想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回忆说:“我知道共产党以后,就开始注意这个党了。”20世纪20年代,在困苦的华夏大地上,工农革命开始酝酿。贺龙越来越成熟,更加积极地参加反帝反封建地斗争。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成立了,另一个叫毛泽东的湖南人在船上开了会。他们将于15年后,在红旗漫天的台山堡相遇。那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吴佩孚打倒段祺瑞、执掌中央。他奉行侵略性极强的“武力统一”,在全国各地发动战争。 1922年,第二次粤桂战争以孙中山、陈炯明的胜利告终。两广革命根据地终于巩固。 为了讨伐曹锟、吴佩孚直系军阀的北伐大业,孙中山派四川同盟会元老石青阳率领援川军赴四川,援助熊克武发起二次护法。石青阳半路经过湘西,与湘西王陈渠珍会晤。 此时的贺龙任湘西巡防军游击第二支队长,驻防桃源。期间他剿匪安民,修桥补路。1922年春当地饥荒,贺龙指定当地12家大户出粮出钱救济,在当地积累了很高的声望。陈渠珍却觉得贺龙对他产生威胁,令他率部随石青阳入川。贺龙入川后,陈渠珍又打电报给赵恒锡,说贺龙叛变了。 1922年5月,贺龙入川,石青阳把他的部队改编为川东边防军警卫旅,贺龙任旅长,驻川期间先后活动在彭水、黔江、涪陵一带。他的部队纪律严明,驻军期间治服了盐霸曾绍阶、杀掉了黔匪朱日痒。彭水群众力一块碑,上刻“恭颂旅长贺云卿德政”。 贺龙在川东 此时“一二军之战”正在进行中。贺龙入川时,刘湘刚下野,杨森又登场,在吴佩孚支持下,与熊克武省联军争夺四川。 四川九人团首领熊克武,他是川军中离革命最近的 1920年至1922年的四川混战,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刘伯承、贺龙都先后参加。朱老总此时已经离开军队,准备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刘伯承元帅于8月率军攻破杨森中央阵地,打开了重庆的大门。已是惊弓之鸟的杨森一气跑到湖北,依附了吴佩孚。 1923年6月,杨森联合直军赵荣华卷土重来,占领重庆,打到成都城下。熊克武休整后全军出击,在川东边防军贺龙、汤子模配合下,打垮了杨森,杨森只得退回重庆。 1923年7月,孙中山授予熊克武讨贼军总司令职务,贺龙任“讨贼军”混成第1旅旅长,南北战争继续在四川进行。 北洋直军见势不妙撤到万县,只留下杨森据守重庆这一孤立据点。重庆已被讨贼军三面包围,吴佩孚只好通过长江航线,用日本轮船为杨森运输军火。 8月,贺龙打下涪陵,威逼长江。于是有了贺龙劫日轮一事。 9月5日,贺龙副官贺植卿见云阳丸和宜阳丸两艘日轮在万县上货,看样子是军火。轮船靠岸后,他马上跑步到旅部报告情况。 贺龙了解情况后,决定截住日轮,于是与边防军前敌总指挥汤子模等开会。日本船主一向利欲熏心,即便船已被货主包下,也要仗势搭客。因此贺龙等决定带人化妆成乘客截停日轮。 6日拂晓,贺龙和堂弟贺锦斋亲率300名官兵,扮作乘客搭宜阳丸。周西成旅的200多人搭云阳丸。500多人在涪陵无祀坛码头等候。清晨,两艘日轮吐着黑烟踏浪而来,“乘客”们立即挥帽舞巾,呼喊搭船。日本船主一看油水可观,马上过来靠岸。 涪陵无祀坛码头 日本人还是狡猾,并不靠码头,而是放下小船接客。贺龙、贺锦斋动作麻利,带着官兵划着小船,飞快登上了宜阳丸。按计划,一部分进机舱,一部分到传统,贺龙则直奔驾驶室。宜阳丸船主见势不妙,拔枪要打,贺龙下令还击,击毙了船主和几个日本人。 周西成的200多人因布置不周,让云阳丸跑回了万县。 在宜阳丸上,贺龙果然搜出子弹130万发,活捉了吴佩孚的军械处长张介一,扣押了2个日本军火贩子。经过审问,得知云阳丸上运的是步枪3000条。宜阳丸被扣押,张和日本军火贩子被扣为了人质。 第三天,重庆开出了日本兵舰,强行劫回了宜阳丸。不久,日本驻重庆领事来找贺龙说情,要求释放2个日本人。但为张介一说情的却一个也没有,连信也没来一封。贺龙非常愤恨——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是如此的轻视,连北洋政府也不把自己人当人。9月,贺龙先行释放了张介一。 日本方面找了不少“大脑壳”出面,但贺龙就是不肯释放2个日本人,除非日清公司交还本应扣押的两艘轮船,并进行赔偿道歉。1925年春,贺龙已经回到常德。日清公司这才来道歉赔偿,于是2个关了一年多的日本军火商终于被释放。 两个日本人释放时,很不服气,坚决要求面见贺龙。一见面,就问贺龙他们犯了什么罪。贺龙说:“什么罪?砍头的罪!你们犯了私运军火,主张内乱的罪!”日本军火贩子听了,连连鞠躬说:“嗨!嗨!杀头的罪!” 1923年秋,刘湘、杨森在吴佩孚支持下,由川东发起大反攻。贺龙、刘伯承、汤子模等在垫江、张关、铁山一线扼守,地势狭窄,运动困难,重庆、成都相继沦入敌手。这时,孙中山消灭沈鸿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通电熊克武由川入黔,转进湖南会师,配合北伐。石青阳随后回粤。熊克武通电告别四川人民,九人团宣告终结。 1924年2月,赖心辉、刘湘等达成协议,四川内战结束。 1924年春,汤子模、贺龙等由赤水入贵时,遭到原来的友军周西成截击。周西成本是贵军,现在他不想继续跟孙中山革命了。他和贺龙部早有摩擦,对贺龙成功扣留宜阳丸一事,嫉妒在心。夜间周西成派王家烈率4个团袭击贺龙,叫嚣“活捉湖南佬”、“二师弟兄不要打”的离间口号。汤子模和贺龙亲临前线,击溃周西成。 1924年9月,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1924年9月18日,蒋介石发布《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 贺龙于1925年2月升任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他将带着这支部队,卷起南昌起义的风暴。 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贺龙 (九)革命不仅仅是打富济贫 贺龙在四川转战2年多,对军阀依仗帝国主义,拥兵据地、鱼肉人民、投机骑墙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贺龙思想逐渐成长的同时,中国的革命者也越来越成熟。历经陈炯明的背叛后,孙中山受到苏俄十月革命的启发,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开办了黄埔军校,成立了党军。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贺龙的思想,因为2个关键因素,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1924年春,中共湘区委依中央“在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的斗争中,决定的要素是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加这一斗争”的指示,在湖南寻找有革命倾向的部队。 共产党人陈章甫听说了贺龙的事迹,找到了贺龙,两人谈的非常融洽。贺龙爽快地赞成了共产党人的主张,这是他第一次与共产党人直接接触。 共产党人陈章甫。他于1930年2月23日被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杀害牺牲 1925年2月,黄埔军校左派学生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有人给刚刚升任师长的贺龙寄来了联合会的宣言和简章。宣言中说:“列强帝国主义,以经济侵略为目的,用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侵略我们、压迫我们,我国因此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利用军阀,以遂他们的侵略野心……军人自救,即所以救国,团结起来,联合起来!”贺龙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4月,贺龙上任澧州镇守使(相当于市长)。他任上关怀劳动群众,惩办恶霸。轰动全国的五卅惨案发生后,愤怒的贺龙为受害工人筹集银洋3000元。澧州发生大旱,贺龙严办囤积粮食的地主劣绅,赈济灾民。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回到湖南的贺龙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军1师。他终于找到了向共产党人靠拢的机会。在贺龙的主动要求下,北伐军总政治部派来共产党人周逸群,在贺龙部开办政治讲习所。 贺龙的亲密战友周逸群,后于1931年湘鄂西苏区肃反中被害。38年后,贺龙同样被害于政治风暴中。 贺龙与周逸群很快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他的思想认识逐渐和共产党人别无二致,他的部队也被改造成革命的军队。贺龙感概:“我以前的想法太狭隘了,以为打富济贫就等于革命。现在懂得要想大家富裕,不让少数人发财,必须要靠大家的力量。”有评论说: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可他做起事比共产党员还要出色。 (十)走向南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贺龙、周逸群正在河南与奉军作战。得知政变后,贺龙向周逸群表态:“现在时局紧张,我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决议和政策,在我这个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不要离开,要继续做政治工作。” 形势剧变,部队里有的人开始公开反对革命。当年介绍贺龙加入中华革命党,引导贺龙踏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陈图南,这时倒向了国民党右派。他阻挠贺龙的行动,被贺龙处决了。 7月,贺龙奉命回到武汉,就任20军军长。白色恐怖已越来越厉害,贺龙与共产党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部队到武汉后,周逸群吸收了一群工纠队员。贺龙把他们编为20军教导团,以教导团的名义吸收、掩护了大量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工人积极分子,保存了党的力量。 贺龙接连会见了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他应付了唐生智、李品仙的拉拢,把部队拉到了江西九江。很快,汪精卫也背叛了革命。贺龙与九江工农代表谭平山会面。谭平山提到南昌起义,贺龙热情拥护,于7月27日把部队拉到南昌。 贺龙来到南昌后,进入了前敌委员会,与周恩来研究起义计划。7月31日,周恩来起草南昌起义命令,决定8月1日凌晨4时向城内外敌军进攻,命令以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贺龙名义发出。 下午,贺龙召开营以上军官大会,传达前委命令。他说:“国民党已经背叛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们今天要重新树起革命的旗帜,打倒蒋介石、打倒汪精卫…”会议气氛严肃,大部分人没有异议。 当晚,第一师前敌指挥刘达五检查部队,发现三营副营长赵福生不知所踪。赵福生是陈图南的追随者,陈图南死后他一直意志消沉。到南昌后,和白军第三军里的同乡经常往来。刘达五当感大事不妙,向贺龙报告。贺龙惊诧了一下,对刘达五说:“今晚你不要睡觉了。 1927年7月31日晚十一点半,起义提前发起的命令传达到各战斗部队。各部就战斗位置,等待着庄严的起义时刻。 1927年8月1日零点30分,20军指挥部吹起了军号。震撼世界的南昌起义,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军队,无产阶级的军队,在今天晚上诞生。 南昌起义油画 贺龙20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路,至此画上句号,而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也由此开始书写。 他的革命生涯,还有中国革命的历史,现在翻到了崭新的一页。 他,还有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将在新的征程上一往无前,直至中国在烈火中获得新生。 贺龙元帅二十出头时就已率领大军转战南北,而我们还在家里关注着复工的消息。如今历史又到了转折的时刻,是继续平凡安逸地过下去,还是学习先辈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诗篇,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作者:老A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