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科研到底应为谁服务?
作者 :款项兄弟 2020-03-08 21:46:37 审稿人 : admin
2月20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笔者认为,这标志着“SCI至上”时代的终结!“SCI至上”如同“GDP至上”一样,严重背离“科研为谁服务”的初心!科研领域也到了全面落地新发展理念的时候了!
科研不为人民服务,人民养你干什么!
此前,正当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举国防控疫情之际,高福院士等人为了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上有更多论文,都忙着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论文,一发就是16篇,一时引爆舆论场。据说,高福院士已在SCI刊物上有450余篇论文。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当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朱德总司令针对几个不同意歌颂八路军、不同意歌颂共产党的人发言时,几乎用愤怒的口语质问:“不写八路军、不写共产党,要你们文艺干什么?”最后,毛主席在总结讲话中就朱老总这个质问发表了一段“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著名讲话,鲜明提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套用朱老总当年的讲话,说今天的事,笔者也要发问:科研不为中国人民服务,不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服务,人民养你干什么?搞“SCI至上”,难道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于1964年创刊,从全球100余个基础科学领域、数万种科技期刊中选出3300种,根据期刊影响因子不同选取论文,每年选出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能够选中进入SCI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由此可见,SCI论文从哪里选、选谁不选谁,都是美国人说了算,本质上是美国标准,是为美国服务的。
美国总是善于在国际竞争中制定规则和标准,争夺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和定价权。搞“SCI至上”,让美国SCI杂志编辑部可以远程间接操纵中国的人才选拔,间接操纵着中国大笔资金的投向,让中国科研人员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科研菜鸟”!
中科院陆大道院士曾发出锥心之问:“我们在科技领域搞了这么多‘国际前沿’项目,是国际化了,还是被国际化了?”
另一位院士也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发在SCI上的论文85%是垃圾!”
北京工业大学一位研究员发表研究称:2016年SCI收录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321266篇,科研经费成本大约为295.56亿元人民币。这些论文的科研经费成本和发表费,相当于每年给美国送去一艘半航母(一艘辽宁舰200亿)!
我们反对“SCI至上”,不是不要科研论文,不要国际交流,而是要看你的论文写在哪里、为谁服务?钟南山、张文宏们的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写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写在治病救人最紧要的关口,人民不仅真心欢迎,而且还由衷地感激和钦佩!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忙着田间耕作、研究杂交水稻,为的是不让中国人挨饿;屠呦呦与同事一起研究潜心青蒿素之时,从来也没有想着要得诺贝尔奖;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氢弹之父于敏,数十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些大科学家的论文都写在中国大地上,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右)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左)颁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国不彻底摒弃“SCI至上”,就难出钱学森那样的大师;中国科研不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就会死路一条!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终究是伪科研、伪学问!
▲颜宁在中国落选院士后,2017年离开清华大学,两年后成为美国的院士,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华为“血洗”的启示
华为的成功源于学习,是学霸企业的成功,而华为的学习被任正非称为“血洗”!学习不仅是因为下了血本,学习更是像血液一样深入骨髓!学习就像换血!不换血,不换脑筋,也就难以槃磐重生!华为成为全球化企业有三次“血洗”的故事。
第一次是“血洗”IBM。华为从中国市场上脱颖而出之后,希望转型成跨国企业。从1998年开始,华为系统地引进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管理经验,在集成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与IBM、HAY、MERCER、普华永道、德勤、德国国家应用研究院等30多家企业合作,短期内好像花了钱,但是长期来看,任正非认为这是人力资本,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所用。
当年任正非带领华为高管走访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惠普等公司,回来马上写了一篇文章,说只有认真向大公司学习,才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少交学费,“IBM的经验是他们付出了数十亿代价总结出来的,他们的痛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1998年华为请IBM做咨询,花了5.6个亿,任正非提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削足适履。学人家不能形式主义,引进来的这套机制两三年不变。他还说:学任何一个东西,既然人家的是好东西,如果你越穿越觉得舒服,说明它的东西不先进,你不舒服,才说明人家的好。
任正非还说,别看花了5亿多,我雇佣了全球最顶尖的200多个专家,如果给他们发工资,肯定比这个高,所以我是合算的。
后来,华为的管理超越了IBM,2015年IBM提出要免费为华为提供咨询服务,被任正非婉言谢绝了。
第二次是“血洗”俄罗斯数学天才。华为在俄罗斯建了个数学算法研究所,所里有个数学天才,大家只知道他很牛,但是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好像整天都在玩电脑,但是华为也没问他。就这样,他干了很多年。2008年,突然有一天,他说他把从2G到3G的制式标准算法给打通了。华为立即组织工程师在上海测试,一看果然行。这个算法被命名为SingleRAN。它使得华为用一个基站能同时处理2G和3G信号,用一根天线能处理多个频段,而且基站的体积和重量比原来的小了一半,成本降低了30%。华为的技术一下子就超过了爱立信。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这种基站可以放在楼房顶上而不用专门再弄个发射塔,这一点深受欧洲人的欢迎。华为凭借SingleRAN基站在2008年就拿下了沃达丰的大单,然后迅速横扫欧洲,乃至征服世界。华为因为这个算法,在通讯设备市场排名从第四上升到了第一。
第三次是“血洗”土耳其数学家。2008年,土耳其数学家达尔·阿里坎发表了极化码论文,破解了香农信息论领域尘封近60年的难题。华为在两个月之后注意到这篇论文,立即投入上千个工程师研发,十年之后这篇论文变成了“Polar码”,就是今天的5G标准。
▲2018年7月,华为在深圳总部举办颁奖仪式,为5G极化码发现者、土耳其埃尔达尔·阿里坎教授颁发特别奖项,致敬其为通信事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据说,华为在全球设有16个研发中心、28个联创中心,共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15000多名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把金钱变成知识,60000多名应用型人才把知识变成金钱。
中国不乏思想,缺的是思想的深度!学习不经过“血洗”,就出不了大师,也出不了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才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国力!华为的“血洗”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待续)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蒋校长:中国,凭什么道歉?! 下一篇: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