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卡夫卡:伤痕文学和病娇文人

作者 :傷撕心裂肺 2020-03-07 19:42:09 审稿人 : admin

  文学和文艺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比卖惨呢?

  大约自古以来就有这个派别,要不怎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呢?

  只不过最后一部分人升华了,知道卖惨是没有前途的,要想成功,必须得设法淡定,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若无其事的说一句:天凉好个秋!

  想想看,马爸爸让大家剁手了以后,装逼说悔创阿里,他可没有一边擦眼泪,一边感叹自己当年被人当骗子,往大街上赶的心酸,但你我都知道,那才是真实的过去。

  因为世界就这么现实,实干家们卖惨没用,人家同情你只会施舍,但并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把你当成可以托付信任的人。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却是最需要同情的,他们啥都不想干,但又想凌驾于众生之上,偏偏连出家当个和尚尼姑,苦守青灯戒律的毅力都没有,那咋办呢?

  太早的事我不清楚,作为一个看书很多的作者,我在学生时代差不多看完一类叫伤痕文学的作品。

  大约讲的都是一帮知识青年(简称知情)上山下乡所受的苦,哎哟,甭提多心酸了,我那时候小,看得怪不落忍的。

  后来等我年纪大了一点,被社会揍得鼻青脸肿才明白了好多道理。

  读了点书并不能代表你就得过上好日子,读书是基本条件,用知识去干活是过程,过上好日子那是结果,仅仅有了条件就要求结果,这不是扯淡吗?

  但是呢,社会长时间沉默,忽略伤感以后,突然有一波人跳出来卖惨,既新鲜又独特,于是第一波敢于卖惨的人就红了。

  不过卖惨只能卖一时,天天卖惨就成了祥林嫂,廉价的眼泪甩了几水缸以后,大家还是要生活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痛苦,个别以痛苦做体验的人也是有的,一般人都会评价一句:有病!

  不过第一波卖惨的人,总算是拿到了一张VIP入场证,那时候空缺比较多,文艺界里特别缺这种会卖惨的人,拿了位子人家也没那么容易轻易退场的。

  真的惨吗?

  某前文联主席说过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历经艰辛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灰头土脸的时候多,三座大山都压了一百年,最后还不是扛下来了?要是大家都把敏感的一颗文艺心,放在体会悲苦上,迟早都精神分裂,要么发展成沉溺于跳大神喝牛尿去了。

  是国民麻木吗?不是的,哪怕是懂点事的乞丐都知道,天天在那里呼天号地,连讨饭都讨不到。

  民族受的苦难多了,于是特别想要有力量的人出来解决问题,扛住压力。

  从孔子以来,国人就非常注重教育,总以为读了书的人能明白道理,找到一条让同胞幸福的路。

  戏文里寒门子弟读书中状元,立刻就当了大官,过来为民作主。

  真是,封建思想害死人啊,我就问问今天的读者,谁特么敢说一个读了很多年书的人,一出来就能做大官,还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别说大官了,就是让你当个村长,都会被村民们戏耍得团团转,真能力强的,摸索一阵子,才能找到在体系里如何不被人玩坏的办法。

  但是,知识永远是基础,如果大家都拥有了,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总会锻炼出一大批真正有能力的人,挺起脊梁,改变社会。

  为了避免被改造,皇帝们天才的发明了科举制度,用上了八股文,这样知识就能被垄断,被扭曲,变成了一种昂贵的高价品,普通人不得享用。

  久而久之,好多读了点书的人便以为自己有某种特权。

  后来,中国解放了,到处搞起了义务教育,读书的人多了,大部分人都认识到知识是什么,但少数人却被几千年的糟粕给附体了,总以为劳资有文化,怎么可以这样?

  任谁过来,都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要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有了点机会,那就更不得了了。

  一场知青运动,可算是把这帮人给伤害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大大的问号),怎么可以跟泥腿子们一起干庄稼活呢?

  可是中国的农民们几千年就这样过来了,城乡的差距存在,说白了是牺牲了农村的利益来保障城市,如果没有模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难道不应当让更多有知识的人,到农村去解决农村问题吗?

  今天我们看新闻,经常有好多人在城市里混了几年,跑回农村去搞建设的成功例子,我们搞扶贫,大把研究生村官下乡,谁还没读过几年书?

  但是,在那时候,总有人以为是格外吃了亏,受了伤害,心里好大一条伤痕。

  一旦有机会便会添油加醋,不惜把口子再划大一点,撒点狗血,搞得跟个窦娥冤一样,世界上,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谁要有意针对谁,反而有些地方,可怜的老乡,因为同情这帮娃娃,省出了自己的口粮。

  不过,卖伤痕这件事,升级起来就没完。

卡夫卡:伤痕文学和病娇文人

  撒完狗血不够,哎呀,要反思啊,要升华。

  反正时代不能对不住我,如果时代的灰落在我身上,那就是时代的错!

  如果时代有灰的话,那就要把它搞得比天还大,要大批判!

  这种泼妇式的作风,你还别说,真管用,只要嗓门够大,总能有点动静。

  古代的时候,凡是要批判现实,文人们总要加个三代之治,其实三代时候的先民都很苦的,被称为三皇五帝的,都要自己下地干活,不过文人总有装聋作哑的本事。

  等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算是开了眼了,知道论起生产力水平来,我们比欧美日差远了,得,这算是找到了批判现实的类比对象了。

  总结归纳一下,人家都有皿煮滋油大法,肯定是大法好。

  一番推理演绎,自己为啥这么有才华,不能领导世界,卧槽无情,都怪没有大法。

  刚好人家那边经济还好,剪刀差还在,你爱撒狗血,人家爱撒狗粮,于是一拍即合,奸情热恋。

  第一波吃到卖惨狗血红利的人开始把持舆论,形成了几大派系。

  但是他们不能说自己是卖惨狗血派,这个名字太难听,也不吉利,于是大家改名叫公知了。

  任人唯亲这件事是天性,不用人教,这波人控制住当年没人稀罕的所谓舆论的话语权以后,就会党同伐异,凡是坚持实事求是,说人话,做人事,本着解决问题出发的,都会被打压,说你是老古板,五毛,体制人,自己拿着美分逍遥快活,并不以为有什么错,反而认为这是拥抱国际先进思想。

  中国刚开始开放,因为跟外面比,差距真的是有点大,大家都忙着改善生活,没空多想,听他们的大法论,便以为很有道理,于是公知们越混越红火,嫣然一副救世主驾临的姿态。

  可惜,资本家们的贪婪战胜了理智,惹出一场次贷风波,后面一系列骚操作,算是彻底撕掉了伪善的真面目。

  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反思了,这一反思,就会发现

卡夫卡:伤痕文学和病娇文人

自己上当了,于是开始抛弃公知们。

  这下人

卡夫卡:伤痕文学和病娇文人

家不干了,说好了一起白头,你们为何都偷偷跑去焗了油?

  最悲伤的是,经过打击,狗粮的剪刀差降下来了,倒后来,川建国甚至连狗粮都停了。

  还好有一波互联网红利补贴他们苟延残喘。

  不过国民觉悟的越多,这日子越不好混,于是他们怒了,看到祖传的伤痕又在迸发了,当然,几十年胡搅蛮缠下来,倒是有一套霸蛮的理论深入骨髓,如果我过不好,肯定是时代病了。

  时代没有病,时代还是那样,只不过你病了,病了好久,以前大家不知道这是病,一个病娇在那里哼哼唧唧,有些人还以为叫莫名可爱。

  病娇们被纵容的久了,总以为一切本该如此,但凡大众有一点醒悟,就是对他们的不敬,哭唧唧的喊被欺负了。

  某位杨姓大神这几天在辩白自己的苦楚,但是当年他为了引发关注,大声喊出的外国人的命比中国人贵几十倍的话,好死不死被网络给保存了,这下百口难辩了。

  其实伊清华毕业,长期担任国家干部,还拿了特殊津贴,难道不懂,无论哪里的人命都是无价的道理?如果说人命有价,你开个价,从国贸跳下去,网友集资给你,肯干不?肯定是不干的,这种人最爱惜自己生命了,哪怕进了ICU,都要挣扎着活下去,就是一分钟也好。

  为啥说这些摆明了耸人听闻,毫无价值的话呢?因为人家是撒狗血一系的出身,凡是不一定要合情合理,只要够新奇刺激就可以了,病娇们要的是关注度,你老老实实的说些实事求是的话,没办法引起大众的注意力嘛。

  一场疫情里,文联主席撒了一地的旧手机,这是她的狗血方式,本来过气了,这下又能在舆论的中心里扑腾了,反正一个老大妈,你要真的过去用武力批判,人家立刻就倒地不起了,敢吗?

  等大伙都学够历史知识,知道三代是怎么一回事,也没有人拿三代之治逼逼了;

  等信息发达了,出国的人多了,再加上一场疫情全球大表演,也就没有人信你的皿煮滋油灯塔传说了。

  很多人很失落,有些人跳起了上帝的大神。

  可惜,韩国邪教东窗事发,导致我国群众对这些可疑的宗教分子也开始警惕了,五花肉都被永久禁言了,搞得好多无肉不欢的浪荡子长吁短叹了好久。

  我说什么呢?时代就在那里,你趴下,躺倒,一粒灰也能压死你,你站起来,尽可能的去做好自己的事,一座山不过像灰一样。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