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米筐投资(微信ID:mikuangtouzi)
作者: 老船长
已获授权转载
截至2月10日,全国累计确诊40235,突破4万大关。好在全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尤其是重灾区的湖北和武汉的新增确诊病例,都在下降。而此时,部分省份和企业已开始复工,大量劳动力返程,人流聚集的所带来的疫情风险或再次爆发。即将到来的防控危机,是对城市医疗资源的一次全面考验,也是对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突击考核。截至2月2日,除了湖北、天津、四川、海南等省份,全国共有23个省份公布复工时间为2月10日,中小学、大学的开学时间多定在2月17日或者2月24日。但目前疫情形势尚不乐观,拐点远未到来,有些省份比如河南和浙江,再次推迟了复工时间。包括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也宣布再次延迟原定于2月10日的办公时间。被村长拦在村里的凤凰传奇曾毅,甚至没办法赶上央视元宵晚会的录制。全国封城封村封小区的当下,即便拿着工作证明能出入小区,在人流混杂的火车站、地铁站,谁又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生活要继续,房租要交、房贷要还,为了工资照常发,人们不得不重回生产线或者格子间,在疫情的阴霾下慌张复工。根据大数据测算,今年春运后半程(1月30日至2月18日)跨地区人口流动量将达到为1.42亿人。根据交通部的大数据预测,2月9日左右、2月14日左右、即将迎来第一波返程复工潮,单日人口流量都在千万左右。而到了2月24日、3月2日左右,高校学生返校将迎来高峰,单日的人流量也在500万上下。加上市内中小学的复课,疫情防控并不能放松。这对各个城市,尤其是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是场更大的考验。

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劳务输出最大的川渝地区,输入最大的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面临的防控压力最大。
东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长沙、成都、佛山、苏州、厦门。
这10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成都、长沙这样的重要省会城市,还有佛山、苏州这样的用工量巨大的经济重镇。而根据李迅雷得出的城市压力表看,在不考虑湖北人员出城的情况下,这20个城市面临的防控压力最大:深圳、上海、东莞、苏州、杭州、宁波、广州、北京、中山、金华、长沙、佛山、郑州、成都、台州、温州、无锡、厦门、青岛、西安。其中,深圳和上海的流入人口最多,自然压力最大;其次是东莞和苏州两个典型的制造业城市,用工量较大,返城人员多,压力也不小。类似的还有宁波、金华、佛山等。比如上海,截至2月7日24时,虹桥枢纽(包括虹桥机场航站楼、虹桥火车站,以及虹桥地铁站)机测体温122万人次,发现体温异常101人,通过“120”急救车转运就诊60人。而在此前上海公布的确诊病例中,已经出现虹桥火车站、浦东机场等场所。复工潮的人流量加大,面临的防控压力,可想而知。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如果防控不到位,无疑会成为病毒传播的最好温床。而真正困难之处在于,一旦控制不当传播开来,将会形成医疗资源的挤兑。一个城市的医疗资源丰富程度、医疗实力如何,成为当下评判城市硬实力的最核心标准。医疗实力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指标上:三甲医院数量、医院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城市市辖区三甲医院数量TOP5:北京(57家)、广州(48家)、上海(38家)、天津(32家)、武汉(30家)。城市市辖区医院床位数TOP5: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广州。城市市辖区执业医师数量TOP5: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可以看出,医疗资源丰富度、实力强的城市,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人口多、经济实力强,需要配备的医疗服务自然不能太差。而从另一个维度——百强医院的分布,更能看出城市之间的差距。百强医院最多的是北京(21家),其次是上海(17家)、广州(9家,北上广的表现再次领跑全国,情理之中。随后是西安、武汉、杭州、重庆、南京各有5家,5个强二线城市这些经济增长很快,而其医疗实力的表现,也不遑多让。但细观之下,同样是一线城市的深圳,表现并不理想。三甲医院、执业医师数量都能挤进前10,但床位数量却落到17名,没有一家百强医院。人口超过千万,新增常住人口全国第一,返程人流量位居前列的深圳,这样的医疗服务实力,亟待加强。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武汉的医疗实力很强,三甲医院、床位数、执业医师数量、百强医院数量都能排在前10,甚至前5。即便如此,作为疫情爆发的中心,武汉的医疗资源依然十分紧张。除了疫情集中爆发造成的床位、口罩等资源挤兑因素外,还与另一个因素密不可分——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一座城市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千万以上的人口,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但如何调配、如何管理,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真实水平。在硬核防疫的战线上,表扬河南、浙江、苏州的文章已经刷屏。而有一座小城市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潜江。在这张湖北疫情地图上,只有两个地区的确诊数量低于100人——潜江和神农架林区。潜江,一个GDP不到千亿的小城市,一个只有1家三甲医院的小城市,为何能把确诊病例防控到如此地步?在对话白岩松时,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道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1月17日上午,潜江就及时收治集中管理32位我们确诊的肺炎发热病人,那时候钟南山院士还没有到武汉。”
1月20日,钟南山通过央视确认,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1月23日,武汉封城。
也就是在确认人传人的3天前,在武汉封城、全国启动疫情防控管制的6天前,潜江已经开始了集中收治病例,把疫情控制到最小范围。
有风险吗?当然!因为到1月22日湖北才启动二级响应,集中收治存在一定的违规风险。“确实,我和市长从武汉得到消息后,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所以我们先下手,哪怕冒了一点点不是太合规的风险。”
把疫情掐死在源头,把危机扑灭在爆发前,有这样的主政者,潜江人民之福!为潜江的管理者点赞!而反观另一个疫情中心城市,在起初不重视、层层上报而以求安稳,却不料早已错失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实足的一场现实讽刺剧情。一座城市,即便是GDP再高,即便是名头再多,当主政者的专业水平、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在危机爆发后,留下的只有慌乱。而在2月9日的湖北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给出判断——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这是个极为大胆的判断!但随后陈焕春就向《新京报》承认该说法属于口误:“真的不好意思,完全属于口误,掉了两个字。”应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
在三递小纸条念错数字、红会乱象、黄冈唐主任之后,还有多少不专业的人在做着不专业的事?2月8日,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组已抵达武汉,一场问责风暴,即将到来。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