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认怂”,背后或是又一个大阴谋...
作者:蒋校长
来源公众号:蒋校长
已获转载授权
01 和平来了?
驻扎在伊拉克的北约差不多撤了。
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军也撤了。
美国在中东杀人放火,留下一地鸡毛。
如今,特朗普高喊拥抱和平。但和平,真的能说来就来吗?
政治不是过家家。就在特朗普表示要“拥抱和平”后几个小时,又有火箭弹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旁“100米处”爆炸。
很明显,无论是8日第二轮空袭结束后伊朗外长表示“自卫结束”,还是特朗普表示不再诉诸军事行动,都无法缓和中东的局势。
伊朗国内,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声音。
1月6日,哈梅内伊首次为报复行动定调:表示必须是对美国利益的直接、相称的攻击,并且由伊朗军队自己公开执行。
此番声明有礼有节,既显示伊朗的决心,同时向外界证明局势还在可控范围内。
▲ 在清真寺屋顶升起的“复仇红旗
然而,后续却不尽如人意。
1月8日凌晨1:20,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驻有美军的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
虽然对于伤亡人数美伊双方各执一词,但外界普遍解读为是伊朗避免恶化局势而采取的有限报复。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将告一段落时,就连特朗普的态度也发生了软化,伊朗方面却给出更加强硬的态度。
除了伊朗外长扎里夫一再重申不寻求战争,伊朗的其他高层领导人却是另外一种说法。
▲ 伊朗外长不寻求局势升级或战争 图片源自:央行网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革命卫队的激烈报复已经开始。”并表示如果美国对此作出回应,将袭击美国本土。
哈梅内伊表示:凌晨对于美军基地的导弹袭击“是给美国的一记耳光”,但这还远远不够。其目标在于让美国完全从该地区撤出。
伊朗武装部队参谋长主席穆罕默德·把格力表示:如果美国对伊朗进行报复,德黑兰的反应“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压制。”
而在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新制裁后,鲁哈尼表示“如果美国够聪明,此时就不会再有其他行动。”
伊朗国防部长哈塔米则表示,伊朗军队正在准备下一次打击,这将与美国的打击相等。
▲ 伊朗总统披露"终极"复仇目标:美军离开中东
这些似乎都暗示了伊朗内部的政治博弈已经逐渐从主和走向主战,这对于伊朗以及整个中东的局势而言并非什么好消息!
更糟的是,伊朗支持的其他武装力量也出现了不安分的苗头。
在1月8日第二轮空袭之后,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正义联盟(Asaib Ahl al-Haq)”指挥官Qais al-Khazali在推特上表示,伊朗已经就美国杀害其将领做出了初步回应,现在是伊拉克回应的时候了。
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力量”(简称,PMF):“报复将没有红线”;如果特朗普能够连任,美国公民继续为“他的罪行”背书,攻击范围可能会扩大到平民。
特朗普的暗杀行动放出了中东地区那只名为“仇恨”的老虎,而此番被这只老虎吞噬的是伊朗政府!
▲ “正义联盟(Asaib Ahl al-Haq)”指挥官Qais al-Khazali的推特
02 进退两难
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清楚,伊朗现在不应该再陷入战争中。
经过长期的制裁,伊朗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虽然2015年签订的《伊核协议》曾让伊朗缓了口气,但是2018年特朗普退群却再一次将伊朗推进困境中。
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石油出口萎缩、贸易量下降,伊朗2019年经济增长率为-9.46%,财政赤字连年扩大,连带的货币疲软导致通胀率一度攀升至52%,而增长的失业率和生活成本更是给伊朗社会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 经济下滑图片来源:金融界
▲ 石油行业萎缩图片来源:金融界
▲ 失业率上升图片来源:金融界
伊朗选择“中止履行伊核协议”而非“退出伊核协议”,就是为了给自己留有后路,毕竟伊核协议是伊朗经济的救命稻草。
然而,伊朗社会是复杂的,经济因素只是一个方面,政治博弈也不可忽视。
从伊朗对美态度的日趋强硬可以看出,主战的力量开始占据上风,不仅是因为伊朗政府压不住国内的民怨沸腾,更是因为被暗杀的苏莱曼尼将军所属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始建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主要职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宗教领袖、确保国内外安全,以及“输出革命”等。经过40年发展,伊斯兰革命卫队已渗透到伊朗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方面面,影响力日趋强劲。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
在伊朗特殊的政治军事体制下,革命卫队与伊朗政府之间呈现出博弈与合作、团结与争斗的特殊关系。伊朗正规军与伊斯兰革命卫队则相互牵制。
最高领袖处于权力核心,竭力平衡政府与革命卫队的微妙关系。由于革命卫队与领袖、宗教机构的特殊关系,其在各领域中独享偏爱。
苏莱曼尼将军被暗杀后,伊朗的政治体制也受到了冲击。虽然政府和最高领导人明白战争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在革命卫队看来,伊朗政府的退让无异于对革命卫队的背叛和夺权!
于是,为了安抚革命卫队,伊朗的报复计划不得不层层加码!
更为重要的是,伊朗为了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一直作为“反美先锋”输出革命,一旦态度软化,可能会“人设崩塌”,也会失去盟友的信任。
▲ 什叶派新月带
于是我们看到了,伊朗象征性的报复行为并不被其他什叶派武装力量认可,“正义联盟(Asaib Ahl al-Haq)”和“人民动员力量”(简称,PMF)表示要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便是失控的前兆。
局势交错之复杂、变化之迅猛,令内忧外患的伊朗有些疲于招架,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距离最初的袭击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相对于特朗普的任性胡为,伊朗可以说依旧克制,甚至有点犹豫不决。
说到底,还是因为伊朗不够强大!
因为不够强大,所以在美国的制裁下疲于应对!
因为不够强大,所以在输出革命之后,无力将仇恨化为发展的动力!
因为不够强大,所以只能任由仇恨绑架自身的命运!
而究其根本,西方人在中东的百年烧杀抢掠,只播下了动荡和仇恨的种子。在西方人眼里,中东是殖民地、是油田、是捞取政治筹码的棋子!
由于命运长期被他人摆布,独立之后的中东人民,也只懂得用仇恨解决仇恨!
03 谈判是转机吗?
就在伊朗方面还没统一结论如何进一步报复美国时,特朗普突然表示愿意无条件谈判!
这是继其在美东时间8日上午表示过“拥抱和平”之后,又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消息!
特朗普想干什么?转机来了吗?
对此,笔者持谨慎态度。
首先,从特朗普的作风来看,这可能是一时兴起的缓兵之计,变卦不是不可能的。
其次,向伊朗服软不符合特朗普背后的以色列利益集团的利益。
再次,美国政坛向来以“反伊”为“政治正确”,特朗普好不容易借着此次突袭从弹劾泥潭中脱身,没有理由再让自己走到政治舆论的对立面。
而且,就算特朗普伸出橄榄枝,此刻的伊朗也不一定会接招。
目前伊朗国内对美强硬的势力取得优势,若是走到谈判席上,想必谈判过程也会非常艰难。
而且谈判过程都是漫长的,此刻愤怒的伊朗革命卫队和民兵组织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打一个问号。
况且,作为中东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政治力量,美国的暗杀行动不仅仅是对伊朗和伊拉克的羞辱,更是对所有穆斯林的挑衅,伊朗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连带反应。
若是软弱,是否会失去人心和控制力?
若是强硬,是否会更加刺激到所有穆斯林,进一步加剧中东的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