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揭露残酷真相:两百年辉煌行将落幕,开启宇宙大航海迫在眉睫!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最近在翻阅联合国相关报告时,一则旧新闻让戎评甚是担心。
2019年7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18年的饥饿人口已达到8.21亿人,饥饿人口数量达到人类史上最高水平!
报告另称:
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平均每9人当中就有1人挨饿。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在讲话中表示:
2030年我们将无法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趋势...食物供应没有保障,世界就没有和平与稳定可言。
比斯利此番讲话背后的深意,可以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来解释: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换言之
------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发展速度时,多增加的人口将因饥荒、战乱、疾病等而导致大量死亡、灭绝!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图
注:几何级为2、4、8、16、32的叠加增长,算数级为1、2、3、4、5这样的推加增长
从4000年的存量到200年增量
对于农耕文明而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原因很简单:
农耕时代的生产资料落后,且对天气与地域的依赖性极强,这就导致国家产能十分有限,无法养活超出产能的多余人口。
但正如马尔萨斯所言,以几何级速度增长的人口,要远远超过以算术级增长的生存资料。
也就是说,农业时代的国家越发展,承受的人口压力就越大。在人口数量超过生存资料时,摆在国家面前的路只有两条:1.在粮食与人口失衡的发展中走向覆灭;2.用战争掠夺他国的生存资料。
事实上,不论是中国战争史抑或是世界战争史,其根本因素都是为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爆发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又被定义为存量博弈:
图I
被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所主宰的存量博弈,在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长达4000年,直到工业革命后,人类才从存量的零和时代进入增量共赢时代。
从图I可以清晰的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有着两个转折点:
第一个是农业革命,世界总人口数值突破0.1,而在随后漫长的4000年农耕时代,人口数值始终未能突破1。
第二个是工业革命,在短短的两百年间,世界总人口数值从1直线攀升到5。
据统计,1804年世界总人口数量为10亿,1999年为60亿!
改变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产力的变化:以维持人类最基本生存的粮食为例,工业革命前一个单位的生产数为1;工业革命后,化学肥料与机械化耕作使得一个单位的生产数达到了10。
得益于生产力的进步,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存资料的增长速度从算数级,基本达到人口增长速度的几何级。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戎评再从最简单的一面解释下:
在我们普通人的观念里,一个人想要生存,必须要用劳动换取报酬。在古代,就业岗位大致分为四种:农民、军人、商人、国家工作人员。
农民靠种植农产品维持生计;
军人靠不停的征战换取兵饷;
商人靠服务于他人得到报酬;
国家工作人员则依靠于朝廷发放的俸禄。
工业革命后,技术的革新在不同的维度创造了多个分支产业,而这些又衍生出多个工作岗位。
就业岗位一增多,自然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这就是存量的反义词增量:愈发先进的生产力能创造出愈多的生存资料,使之能适应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从这层角度来看,联合国的报告揭露出一个非常恐怖的现象:
随着人口饥饿总数不减反增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它标志着人类为期200年的增量时代已经结束,世界即将进入存量时代最残酷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问题来了:人类为何重新回到残酷的存量时代呢?
从最直观的理论上来讲,是因为生存资料的增速从匹配人口增速的几何级,再次回落到算数级。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
生存资料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力由生产资料决定,生产资料由技术决定!
科学技术,是提高国家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当科学技术以几何级速度发展时,人类是增量时代下的宠儿;当科学技术以算数级速度发展时,人类是存量时代下丛林间的猎物。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科技大停滞
摩尔定律已经终结,设计人员无法再创造出可以实现更高指令集并行的GPU架构,晶体管数量每年增长50%,但CPU的性能每年仅增长10%。

继续向下推进新的制成节点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不知道摩尔定律还能持续多久。如果在未来十年中,scaling(尺寸缩小)走到了尽头,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摩尔定律的逐步失效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理论基础决定应用科技的上层建筑。没有基础科学做理论指导,应用科学就如同无根之木,一触即溃。
现如今,基础科学理论已至极限的问题,已经蔓延到所有科技领域。
戎评曾在诸多文章中提到过:

曾经,基础科学的最新理论对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古典力学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莫不如此。但后来,这种影响渐渐消失了,基础科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变成了象牙塔上的空中楼阁,离社会生活越来越远。
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天才就像命运多舛的渡鸟一样灭绝了。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到2005年已基本接近尾声。

------2019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条约失效后,欧洲会重新回到美俄对峙的冷战前沿。
这就是存量时代最大的国际性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分食有限的蛋糕时,不论是先发者的反击抑或是后来者的警惕,都将导致整个国际社会出现大范围的动荡!
存量时代下的世界经济
人类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停滞所导致的生产力匮乏。
而生产力匮乏有两种后果:
1.饥饿人口增加:重新回落到算数级增长的生产力养不活几何增长的人口。
2.萧条的经济: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指标。生产力的缓慢发展,迟早会造成经济的萧条。
现在,它来了...
存量时代传导效应树干图
进入2019年后,全球经济在各大国的存量博弈中急速向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9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至2.9%,低于去年的3.6%,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我们来一个一个谈相关国家的情况:
1.韩国
在全球化经济中有这样一类国家,他们体量或许不大,但因为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据较高的地位,被视为全球经济晴雨表。
道理很简单:出口贸易代表着世界消费水平,一个地区或国家只有经济水平稳步向上时,才会有更多的钱拿出去消费。反之,出口贸易下降,则证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下滑。
韩国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国家:
众所周知,韩国是全球半导体主要供应国,而半导体又是一种比较昂贵的电子元件,是属于现代化国家的工业奢侈品,所以韩国又被称之为世界经济的金丝雀。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
韩国1月份出口下滑18.5%,至367.4亿美元,为连续第13个月下滑,大幅低于预期的下降10.3%,并录得2009年8月份以来最大跌幅。
2.新加坡
新加坡这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与韩国比较类似,它的主要营收来源是港口物流。
当国际航运业向上时,新加坡经济向上,反之亦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航运业的兴衰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各国贸易来往的主流工具仍是大型货轮。
4月15日,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发布消息称:
2019年新加坡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同比增长1.3%。
形势很严峻,但这还不是最坏的!
8月12日,新加坡政府称:该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大幅降至0.1%,预计全年经济增幅在0~0.1%之间。换言之,今年下半年的新加坡经济会出现负增长。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速不仅低于前期表现,更低于年初预测值,这说明世界经济衰退的序幕远超各国的心里预期!
近来黄金的表现也能佐证该现象。9月6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最新报告称: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连续达到每盎司1300美元、1400美元和1500美元大关,距离前期阶段性低点已经反弹约20%。
国际金价在短短半年之内连涨200美元,其背后的推手显然是各国央行,否则也无法解释涨幅为何如此之大。
截至今年7月末,全球央行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4407.58吨。其中,欧元区 (包括欧洲央行) 共计10775.7吨,占其外汇总储备55.7%;央行售金协议签约国共计11941.7吨,占其外汇总储备的30.7%。
以黄金为核心的硬通货币价格持续走高只有一个原因:世界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大规模购入硬通货币有利于资产保值。
正如中国民间所言:盛世珠宝,乱世黄金。
毫不夸张的讲,在世界主流经济体中,除中国经济依靠着强大的内需以及无法取代的工业地位之外,所有国家均存在着经济大规模衰退的风险,而与之同行的则是国际政治力量的重组!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研究设施”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开工建设。
在基础科学理论没有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情况下,核聚变商用化,是人类目前打破存量限制的最后希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有些人面前应有尽有,有些人面前一无所有。
有些人正踏上天堂之路,有些人正堕向地狱之门。
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还是苟延残喘,恶犬逐食,中国人早已做出自己的选择:
------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