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还打吗?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1
中美贸易战还打吗?
简单回答,“暂停了”。
未来还打不打?
不知道。
中国从一开始就不想打贸易战,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是美国强加给中国的。
未来还打不打贸易战,不取决于中国,主要取决于美国特朗普政府。
特朗普要不要打?
他要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贸易战继续打下去,会不会影响美国经济?会不会影响2020年他连任?
第二,贸易战继续打下去,能不能从中国拿到他一度狮子大张口要的好处?
第三,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国际社会怎么看?
从这三个因素来看,现实的情况都不支持特朗普继续“蛮干”下去。
美国经济增速已经降至2%左右,当然,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另外,美国失业率也控制在历史低点3.5%左右,这对美国来说甚至已经算得上是充分就业了。
但是,贸易战开打18个月来,美国经济的警讯也不断传来。
农业不用说,受贸易战影响很大,制造业最近也出现了低迷的状况。
很多人预测,自2008年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这一轮增长已经接近尾期,新一轮衰退随时可能到来,美国也不例外。
特朗普的贸易战,毫无疑问增大了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也增大了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关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一定会影响美国企业的投资和雇佣决策,最后一定会反映到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下滑上来。
毫无疑问,贸易战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贸易战打到现在,都是“刀刀见肉”,“杀敌一千,自残一千”。
美国原定于10月15日实施的关税加征计划暂停,至于12月15日,美国是否按计划加征新一轮关税,目前还不确定,但如果双方接下来谈得不错,应该是不会了。
如果特朗普继续“蛮干”,将中国输美的服装、电脑、手机都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将直接受到影响,过不好圣诞节和新年的美国民众,一定不会在明年大选中“放过”特朗普。
中美贸易量太大了,中国虽然是”卖货“的,但这家”卖货“的综合竞争优势太大,短期内很难替代。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特朗普可能也慢慢发现,“极限施压”对于中国可能也不一定管用。
其实,特朗普上台快3年了,全世界都看穿了他的“把戏”——色厉内荏。
不管是朝鲜,还是伊朗,不管是德国,还是土耳其,硬扛到最后,特朗普啥也干不了。
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前景下,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不得人心。很多国家都担心,贸易战让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大。
凡此种种,特朗普再想蛮干,也到了该“收手”的时候了。
更何况,在国内,他当下正面临“乌克兰电话门”的弹劾风险。他抛弃叙利亚库尔德人,任由土耳其军队进入叙利亚对库尔德人下手,也遭到了国会、军方和情报界的几乎一致反对。
特朗普确实太需要一点“好消息了”。
所以,此时,特朗普宣布中美贸易战达成“第一阶段”(Phase One)协议,一点也不意外。
接下来,双方谈判团队还会继续就协议内容进行磋商。
目前综合各方报道,美国暂停10月15日的加征关税行动,中国购买大约400亿-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同时承诺加大开放力度。
大家可以看一下中方的新闻稿:
调性还是很积极的。
其实,对于这一轮会谈,各方本来都不太看好的。首先是特朗普此前一再宣称,不要一个“部分协议”。另外,中国代表团一度提出要缩短访问行程,也是做好了谈不成的准备的。
美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回归务实路线,是这一轮谈判达成部分协议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11月,中美领导人在智利圣地亚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可能会见面,这是双方宣布达成部分协议的最好时间点。
2
鉴于特朗普此前一直反复无常,很多人也会担心,搞不好,这老头儿啥时候看了电视,怒上心头,又要“蛮干”。
记者也问了特朗普,他的回答是,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协议破裂的可能不大。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说,到现在也看穿了特朗普,甚至美国政府的本质。
贸易战虽然暂停了,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点都没有减少。
就在这一轮谈判开始前,美国宣布对28家企业和机构进行制裁,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都跟华为一样,进入了美国所谓的“实体名单”。
美国遏制中国在5G、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念头”昭然若揭。
面对中国的崛起,不管是特朗普,还是国会中的民主、共和两党,都打定了主意,要来找找茬、设障碍、搞事情。
这一点,不管贸易战是否达成暂停协议或者阶段协议,都不会改变。
中美关系目前的气氛非常差。
中国一方面当然是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理性、务实的美国政治人物、企业、知识分子、媒体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理解与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骤,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对外加快开放,对内加快改革。
任何时候,办好自己的事情,都是最重要的。
3
对于中美关系,不要有太乐观的期待。
这一点,即便是明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也不太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
目前看,民主党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务实、理性的,但他也面临特朗普的攻击,认为他“对华不够强硬”。
其他的民主党候选人,不管是伊丽莎白·沃伦,还是伯尼·桑德斯,也不见得就会对华有多么“友好”。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吸取中国足球的教训。你的实力每况如下,年年挑选对手,年年被人蹂躏。相反,中国乒乓球队,什么时候需要挑选过对手?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无论什么对手,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
我个人甚至觉得,如果特朗普不被弹劾下台,让他继续干一任,对中国来说更好。
贸易战的影响是短期的,特朗普全世界打贸易战、搞坏了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对内造成美国内部的分裂和斗争,这对中国不是坏事。
我们并不想恶毒地诅咒美国,但美国非要自己“瞎折腾”,我们也没有办法。
特朗普上台,看似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没准儿不是给中国制造了另外一种“战略机遇期”。
美国到处树敌、自毁与盟友的关系、退出多边机制,正是中国广交朋友,广结善缘,一心一意求发展,一心一意求共赢的大好时机。
我们有一个大学同学、老师群,前几天讨论,香港事件,身在美国、澳大利亚的同学,感觉当地媒体都是一个声音,对中国很不利,好像中国在国际上很孤独。
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我也一直期待看着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大幅提升,我们说什么,就能决定世界的舆论热点和走向,但这不可能。
就像有网友给我留言时说的那样,谁愿意听一个穷人讲致富经?谁愿意听一个小国讲事情?
话糙理不糙。
国际传播能力,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的。跟十年前相比,现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多了很多,也相对客观了很多。虽然在涉及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时候,它们依然难以做到抛弃成见,但只要中国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西方媒体怎么说,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电视台的节目,真的是一股清流,对特朗普毫不客气,挖苦嘲讽,对中国则非常友善。
回到那个问题:中国在国际上真的很孤立吗?
当然不是,中国今天在国际上处在朋友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时期。
我自己做记者采访,中国在东南亚、非洲的影响力已经明显超过美国。中国跟俄罗斯的关系不用说,跟日本的关系也有所缓和,跟印度的关系也算不错。
只是因为中美关系太重要、太显眼了,现在中美关系不好,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外交不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4
最后说一下莫雷的“踩雷”事件。
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香港局势乱成这样,一小撮“勇武派”打砸烧,搞破坏,真的是觉得可气又丢人。
莫雷这个“局外人”,对国际政治不了解,就凭看了几眼CNN、BBC的“一面之词”的报道,就喊什么“支持香港,为自由而战”,实在是有点“出格”。
莫雷和NBA一开始并没有抓住机会道歉、认错,而是拖泥带水,直接造成危机升级。NBA30年在中国的经营,莫雷30秒就给毁了。
现在,美国国内一些政客也开始说三道四,指责NBA对中国“磕头“。
接下来,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中美两种政治正确的对抗。莫雷、肖华、NBA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不管怎么做,两边都不讨好。
当然,我个人认为,最好的选择,还是莫雷自己主动辞职,NBA强调支持和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呼吁体育跟政治脱钩。
莫雷、肖华,做得到,那就很好,NBA新赛季马上就要开赛了,球迷就有机会继续看球。
莫雷、肖华,做不到,僵局肯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至于《华尔街日报》在评论版叫嚣”NBA一定能击败中国“,这个”专家”的判断是否会成真,那就看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的觉悟了。
所以,我支持央视和腾讯体育停播NBA,我也支持中国赞助商取消对NBA的赞助,我当然也支持很多朋友对NBA的抵制。
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对于那些买票去看NBA中国赛的同胞,大家也要有足够的宽容和理性。原因很简单,国家既然允许比赛继续,那看比赛就不违法。
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言行,但我们没有权利为别人做出选择。
我更反对搞人人表态、家家过关,这样泛政治化、情绪化、对立化也不是一个真正中国人应有的态度。
当年,反日游行,打同胞、砸同胞车的“人渣”教训,我们不能就这么快忘了。
你有抵制NBA的自由,别人也有去看NBA的自由。
不能莫雷发条推特,中国人自己先乱了。
求同存异。
不管这多么与你的常识、与你的直觉、与你的潜意识相违背,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因为,只有今天你容得下别人的不同意见,明天当你有不用意见时,才不会担心被人扣屎盆子、盖帽子、打棍子,才不用担心被人逼着表态,才不用担心别人因为观点不合对你”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