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评:为了脱欧,英国新首相让整个国家都炸了锅!
作者 :款项兄弟 2019-09-20 19:38:07 审稿人 : admin
果不其然,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位子还没焐热,就搞了个大事件,直接让整个英国都炸了锅!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伦敦、曼彻斯特、里兹、爱丁堡、伯明翰、诺丁汉、利物浦、剑桥、格拉斯哥、伯明翰、贝尔法斯特等地,凡是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英国城市,人们都走上了街头,打着各种标语举行示威游行,怒斥自己新首相,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原来,事件的起因就是鲍里斯·约翰逊下令关闭了议会。于是,从9月10日至10月14日,议员们被强制休息了。
不上班还有工资可拿,议员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但是反对派和英国民众不干了,因为这违反了民主原则,犯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政治的大忌。
鲍里斯·约翰逊之所以能够下令关闭议会,和英国真正的元首——英国女王的默许密不可分。
在新首相提交申请之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在枢密院会议结束后于巴尔莫勒尔堡签署文件:“陛下在枢密院会议上下令暂停议会的工作,起始日期不得早于9月9日,不得晚于9月12日,截止日期到2019年10月14日。”
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议题(英国脱欧)上,鲍里斯·约翰逊这位新首相一反常态,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硬”脱欧),不经过民主讨论和表决,强制关闭议会,独断专行,引起英国普遍的反感和抗议。
很多人英国人认为发生了“政变”。
于是,鲍里斯·约翰逊上台还不到两个月,为了“硬”脱欧,就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危机。
突如其来的“政变”,暴露了英国民主政治的死结
自从脱欧公投通过以来,英国内部分成了三大派:“软”脱欧、“硬”脱欧和留欧派。
结果,这三大政治力量代表着的不同利益集团互不妥协,互相攻击,不但至今没有达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脱欧协议草案,而且还逼走了两任英国首相。
卡梅伦和“梅姨”上台之初雄心壮志,中间被这些家伙搞得心力憔悴,最后无解只能黯然下台。
鲍里斯·约翰逊自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自己不重蹈覆辙,那就必须玩出点新花样才能迈过这个坎,坐稳首相这个位子。
他如此独断专行,就是为了避免前任首相的错误——不能在低效、无能的议会里浪费时间,最后一事无成,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于是,英国议会非常罕见地被自己选举出来的首相强制关闭了!
为啥鲍里斯·约翰逊不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因为一来时间等不及,脱欧不能再等了;二来重新大选,自己也没有把握战胜反对派,自己什么都还没干不能就这样继续政治豪赌。
所以,这样违反民主政治原则的事情虽然负面影响很大,但是总比其它选项要靠谱一些。
尽管如此,鲍里斯·约翰逊这番骚操作还是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英国的政治斗争形势一点也没有缓和下来的意思,相反会因为此举变得更加激烈。
反对派也是抓住了这一点,准备大闹特闹一番,甚至准备了行动路线图:
1、发动支持者上街示威,要求鲍里斯·约翰逊下台,提前举行大选。
2、多党发表联合声明,要对政府发起不信任案,团结一致,打倒鲍里斯·约翰逊。
3、由160多名议员在封箱期间另组议会,与鲍里斯·约翰逊斗到底。如果这些议员真的付诸行动,无异于英国出现了两个政府、两个权利中心,由此带来的宪政危机要远大于脱欧危机!
由此可见,未来的英国政治斗争形势会越来越激烈,鲍里斯·约翰逊马上就会面临不信任投票,如果这次不能闯关成功,英国内部会陷入更加分裂的局面。
这表明,英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民主政治的死胡同!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格兰独立几成定局
但是,脱欧危机还仅仅是当下英国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在伦敦为了脱欧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苏格兰人又来火上浇油,趁着这个机会要独立。
8月17日,有将近12000人参加了游行,呼吁苏格兰脱离英国,获得独立。
就在8月初的时候,英国富商政治家迈克尔·阿什克罗夫特就苏格兰独立问题进行了一次民调,结果显示目前支持独立的苏格兰人已经占到了52%。
看样子,英格兰人这次是独立定了。
果然,英国人自己也要面临反分裂的问题了。
可以这么说,苏格兰独立的问题由来已久,仅次于北爱尔兰的独立问题,但在脱欧之前还算不太严重。没想到,英国脱欧一时爽,苏格兰人、北爱尔兰人就吵着闹着要分家。
看来大英帝国真的气数已尽了啊。
其实,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哀怨情仇一直纠缠不清,可以讲个三天三夜,但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英国现在面临的最大两个问题:脱欧和苏格兰独立,就要在这两个月见分晓了。
脱与不脱都是问题,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英国困境
看到英国人为了脱欧如此纠结,甚至引发国家分裂的危机,那很多人就会问了:既然脱欧如此痛苦,为啥还非要脱欧不可呢?
这就涉及到英国所面临的困境了。
英国当年加入欧共体(欧盟的前身)也是迫不得已之举。人家大陆平衡政策玩了几百年,又怎么会主动跑到一群大陆人主导的国家联盟里面呢?那样自己岂不是既没尊严又没发言权吗?
可是,比起这些“面子”问题,当时英国的“里子”问题更严重。自从1970年代西方爆发石油危机之后,就整体陷入了智障……额不,是滞涨的状态:经济增长乏力,内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部苏联趁着油价高涨国力大增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总之,英美等国的领导人都是焦头烂额。
为了缓解危机,重新撑起“自由世界”的大旗,美国给美元松了绑(美元脱离金本位),利用金融霸权转嫁危机、攫取世界的财富。
英国则搞起了私有化,还加入了欧共体,为的就是寻找一个大市场,让本国的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可以恢复生机。
这样,英国才半推半就地加入了欧共体,但狡猾的英国人依然和欧洲大陆保持着暧昧的不清不楚的关系,比如就继续保持英镑的独立地位,拒绝上交货币发行权,把欧元阻挡在国境之外。
虽然当时的法德两国颇有怨言,但是为了欧洲走向联合统一的大局,也就忍了。
可是,加入欧盟获得欧洲市场这块大蛋糕,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欧盟自己也有议会,也有财政预算,也有欧洲央行,反正就是通过《里斯本条约》,欧盟要像一个真正的主权独立的国家来运行。
这其中,为了维持这个法律上的“欧罗巴合众国”,各个成员国除了让渡出来一部分主权权利之外,还要承担经济义务。
每一个国家都要上交一定的“会费”,这样才有资格成为“VIP会员”,有了这个身份才可以享受相对应的福利:比如一定的财政补贴、廉价的东欧劳动力、统一的欧洲大市场等等。
但是,英国发现自己交的钱太多,享受到的服务太少,甚至因为欧盟的限制,让自己本国的利益、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欧洲难民问题,由于欧盟各个成员国几乎打通了边境,那这些难民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各个国家,造成治安、就业、恐怖主义威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更不能忍的是,英国作为欧盟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按照GDP比例在2017年总共“充值”了160亿欧元的“VIP至尊金钻会员卡”,但只获得了63亿欧元的财政补贴;而因为欧盟的帮扶支持政策,同年的东欧穷国波兰却“抢”到了119亿欧元的“大红包”。
看到这里,英国人怒摔茶杯(也许是咖啡杯),大吼一声:坑爹啊!
其实,财政支付转移在一个主权国家之内司空见惯。比如说我国的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省市,一定是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大于划拨的财政补贴,这样国家才有财力去支持中西部省份的发展,不让整个国家的发展严重失衡。
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每个省份都有对应帮扶的重灾县市,大家都毫无怨言,甚至争前恐后地比拼谁把灾区建设地更美好。这种场景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因为那是我们的同胞,都是我们的家人,当然不会算计这个算计那个。
可是,人家欧洲可不一样。自古以来,欧洲就没有出现过完全大一统的局面,历史上的法兰克王朝、罗马帝国、法兰西帝国等等,都是局部统一了而已。
所以,欧洲从始至终就没有统一的文化、统一的历史、统一的制度。大家都没有欧洲一家亲的觉悟,那英国人自然不会把波兰人当作同胞看待,不会为了顾全大局舍弃自身的利益。
英国越看这个欧盟越不爽,每年流失的财富比赚取的财富还多,亏本的买卖自然不能维持下去,英国人终于喊出了内心期待已久的诉求:脱离欧盟,自成一家!
这就好像一些家庭有了二胎之后,大一点的小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宠爱,就哭着喊着离家出走,绝不是想脱离这个可以保护自己的家,只是想恢复之前的待遇而已。
于是,英国的政治家们就玩了这一出,结果假戏真做,卡梅伦傻眼了。
英国脱欧就脱欧吧,可是现在又遇上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让问题更加复杂。
内部的利益纠葛,还有外部的大国博弈,让英国不得不在脱欧这条道路上走到黑。
因为,在中美欧俄四大国际权利中心之中,英国又想有存在感,要想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保持独立性。在欧盟内部,英国的声音是没办法盖过法德等国的。
在英国正式确定脱欧之后,美国伸出了橄榄枝,特朗普特别告诉英国,他将加强和英国的贸易。而中国也在向英国招手,现在,中国和英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伦敦成为中国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中英双方开通了沪伦通;英国也积极加入了亚投行等。
总之,脱离了欧盟之后的英国,反而在国际博弈和外交空间方面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也获取了更多的利益。所以,英国即便内部纷争不断,还是要继续执行脱欧政策。
当然,欧盟也不是吃素的,英国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不要面子的啊!
况且,一旦英国顺顺利利地脱欧之后还获得了更大的利益,那欧盟内部的一些国家也会蠢蠢欲动。为了维持欧盟的表面团结,除了巨额的“分手费”,还会有更大的报复措施等待着英国。
或许,脱欧之后的英国就不能再叫“联合王国”,而是变成了英格兰也不一定。
精彩好戏依旧在上演,这部《英国脱欧》的历史大剧,还远没到要结束的时候。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