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6月13日
作者 :无力欢颜 2019-07-19 11:42:48 审稿人 : admin
“伊斯兰解放党”,也叫“伊扎布特”,1952年成立于耶路撒冷,前身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分支机构,由巴勒斯坦人谢赫·塔基·乃布哈尼·法拉斯丁尼创建。此人原本是“穆斯林兄弟会”的成员,但是他认为当时“穆斯林兄弟会”的思想体系不够激进,为此他决心建立“伊扎布特”组织,以区别于“穆斯林兄弟会”而成为一个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大约2008年,“伊扎布特”组织曾经在中国新疆境内十分活跃。
【小编】有网友在注意到上述新闻后提出问题,“伊扎布特”脱胎于“穆兄会”,“穆兄会”让人联想到埃及,因为之前埃及一名出身“穆兄会”的总统穆尔西曾被西方搞下台,埃及又与“大欧罗巴计划”密切关联。在时间接近6月15日的时候,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逮捕这些恐怖分子,出现这么一幕插曲,是否有西方通过这一方式询问俄罗斯,是否有意拿乌克兰(或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南亚政策的南亚政策做交换,这是网友提出的问题。
●法德轮番登场,“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启动呼之欲出
【时事漫谈】昨天我们谈到,大家不必对“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抱过高的期望。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上述新闻,我们应当注意,中东地区有一个进程在加快演化。这几天围绕巴以问题有很多新闻,比如说巴勒斯坦的地位问题;包括美国和卡塔尔等国推动的所谓“世纪协议”的一些内容;法国在巴勒斯坦的问题上,这段时间跳的比较高。
为了更好地展开这个话题,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新闻资料。
【综合消息】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8日谈及美国秘而不宣的中东和平新方案;称这一方案“给不了(中东)平静”。中东和平新方案获称“世纪协议”,具体内容迄今没有发开。正在摩洛哥访问的勒德里昂谈及这一方案,直言不看好。勒德里昂重申,法国和欧洲联盟反对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美国的这一做法意味着,无论中东和平新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何,都不可能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满意。
【时事漫谈】这些新闻说明,不管是法国还是德国出面,欧盟已经开始比以前更加高调地介入巴以问题。“世纪协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这份协议的一个基础,就是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并已经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
所以说,无论巴勒斯坦反对“世纪协议”,还是法国一边不看好美国的“世纪协议”、认为美国的“世纪协议”无法建立和平,从而围绕巴以和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消息,都非常契合我们之前说的一种状况,就是“大欧罗巴计划”下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的搭建进程。而我们也同样明确强调:这个进程就是以“巴以和平”为启动点的。
●所有要素都准备齐全,唯独缺(两位)“主角正式登场”
这时,我们注意到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抓住一些“伊扎布特”恐怖组织成员,而这个组织又和中东的“穆兄会”,以及涉及中国安全的恐怖分子都有瓜葛,大家就会觉得有太多巧合,就像一部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等要素、已经都准备齐全。当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无巧不成书”,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事情完全不可能发生,但是目前的现实就是,这些事情都恰如其分的发生了,所有要素都准备齐全,唯独缺(两位)“主角正式登场”。
如果说法国出面、代表欧盟表态“世纪协议无法建立和平”这样一种否定的态度,并不能算作“正式登场”,那么欧盟的登场方式就是在否定“世纪协议”的基础上,自己再拿出一份方案。那么现在另外一条新闻,欧盟的另一位旗手德国出面重申支持所谓“两国方案”。
【综合消息】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9日会晤约旦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两人认定,“两国方案”是化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的唯一办法。马斯当天访问约旦首都安曼,与萨法迪会晤后举行记者会时说:“我们一致同意,经由谈判实现两国方案是唯一办法。”萨法迪说:“两国方案是结束冲突的唯一途径”。
【时事漫谈】通过上面这一新闻片段,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德国就在法国否定美国“世纪协议”的基础上,代表欧盟,提出了“两国方案”,而该方案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的边界为依据,主张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在此基础上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美国提出的“世纪协议”必将、且已被国际社会、甚至西方国家、从而也就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反对,而上述“两国方案”原本就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因此,也可以猜测,欧盟是否准备了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吸收部分美国“世纪协议”内容的另外一套方案?我们可以等待这份新方案的露面。
而在等待的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欧盟,甚至俄罗斯,愿意在所谓“大欧罗巴计划”之下搭建“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那么这份新的方案就会得到欧盟和俄罗斯的支持。由于这份新方案的基础是“两国方案”,那么只要巴勒斯坦自己不反对,阿拉伯世界、甚至伊斯兰世界的大部分国家不反对,则中国也不会反对。这样一来“大欧罗巴计划”之下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就可以正式启动。
●美俄“耶路撒冷饭局”新进展
而除了欧盟,还有一位“第二主角”俄罗斯如何登场?我们之前一直关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一个“饭局”,就是所谓“耶路撒冷饭局”。
【莫斯科消息】美国白宫新闻处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计划于6月在耶路撒冷会见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和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梅尔本沙巴特(MeirBenShabbat),商讨地区安全问题。消息称,“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大使、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梅尔本沙巴特和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6月将在耶路撒冷会谈,商讨地区安全问题。”
【时事漫谈】我们注意到,这个所谓“饭局”目前没有更多消息传出,今天有一个消息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俄罗斯示好:美国国务卿提前祝贺俄罗斯国庆节,并且向俄罗斯人民表示致敬。
我们不知道这里的“俄罗斯人民”是否包括普京和其他受到西方制裁的俄方人员,如果包括的话,那么这份“祝贺”就非常肉麻。
再结合上述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逮捕几名恐怖分子的新闻,我们不难看出,所有消息似乎都在围绕着这个“至今没有进一步消息”出来的所谓“耶路撒冷饭局”,也许未来几天、关于这个“饭局”就会有更多实质性的消息出现。
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事情可能即将发生,那就是:方方面面将围绕巴以问题、围绕“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搭建进程的启动点,准备一一登场。
把上述背景搞清以后,我们再来看“耶路撒冷饭局”,就不难猜测美国和俄罗斯原来想谈什么?
本来有风声说,美国要与俄罗斯谈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但有意思的是,在中俄6月5日高峰会谈之后,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没有计划与美国谈这个问题”。
只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个否认,是在美方放风称将与俄罗斯在耶路撒冷进行高级别会谈,而俄方对此长时间(去或不去)态度不明的基础、在中国元首对俄罗斯展开国事访问之后作出的。
因此,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长时间没有态度的俄方、现在突然表明态度,就说明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里,大国之间的角力,让形势向一种明朗化的方向演化。这种“明朗化”、至少在表面上显然对美国的“世纪协议”是不利的。
但是,要格外强调的是,我们不能说这种演化对西方不利,因为在我们的评估中,西方现在既包括美国,也包括欧盟,欧美现阶段高度合流。所以尽管演化方向对美国不利,现阶段却对整个西方相对有利的,因为,通过最开始的讨论,我们已经看到“大欧罗巴计划”下面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有可能就要启动了。
这样,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抓了一些“伊扎布特”恐怖分子,大家也就不会感到特别意外了:当然,那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实在是太巧合了,巧合到它足以用来启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某个进程。如果俄罗斯愿意的话!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恐怖组织牵扯到“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的重要国家埃及,又牵扯阿拉伯世界,又与中国因素有瓜葛,那么如果现在欧盟(西方)和俄罗斯围绕这个组织,提出要“联合反恐”建立一个反恐联盟,中国会不会反对呢?中国当然不会反对,也无法反对,至于俄罗斯更不会反对,反而是美国有可能有理由反对,因为之前美国只是把这个组织列入“密切观察名单”,到现在应该是没有更新过。那么,如果中俄欧基于种种原因的不反对、或无法反对的话,在虚拟排斥美国的前提下,建立这样一个反恐联盟可能遭遇的阻力就会减到最小、甚至没有阻力。
所以,这样一个新闻要结合“大欧罗巴计划”之下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启动点的问题一起观察,这个启动进程本身,又是西方当前针对巴基斯坦两条“明线”(伊朗到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至巴基斯坦)之外的一条“暗线”,局势的焦点仍然在南亚。
●在中国经济金融攻击中压力很大的西方,只能从“暗线”想办法
我们在昨天的讨论中还说过,美国或西方现在正面临一个困局,美国5月10日宣布对中国加税后,尽管美方尚未实质落实,但中国已经落实了针对性的关税反制措施,按中国的最新态度,在美方拿出诚意之前,中国不愿意与美国恢复谈判,而在美方纠正错误前,中方也不愿意与他达成协议,因此,中美贸易战的层面上,中国目前只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方面,是“奉陪到底”,另一方面,是“反手(注:根本不理会美将实质加税从6月1日延伸至6月15日)”通过顺序祭出“稀土话题”+“不可靠实体名单”+“技术管制”等手段,对美“层层加压”!
由于中国在贸易战问题上对西方层层加压,无法承受与中国就此全面摊牌的西方、为了防止战线太多,在加压俄罗斯和伊朗问题上,不得不较之前稍微收敛,这就显示出,其在两条明线(伊朗到巴基斯坦这;斯里兰卡到巴基斯坦)的推进中都遇上了一些障碍。
但是,由于时间紧迫,西方只能改变方式,更多通过所谓的“暗线”同时向前推进。围绕这条暗线的推进动作,除了上述克里米亚的新闻和巴以问题的最新进展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巴基斯坦前总统扎尔达里突然被逮捕,这位前总统是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注:关于贝布托遇刺,东方时事解读多年前有详细讨论,贝。布托为了重新上台,一度表现得极度亲西方,却因为美国的战略需要,被设计借塔利班之手刺杀,详情可参阅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的是,扎尔达里的名声也不太好,他有一个绰号叫做“10%先生”,形容他参与或经手帮忙的任何工程,都要提成10%。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他由于腐败被捕顺理成章,但由于时机敏感,这又说明,巴基斯坦内部有一些斗争开始激烈化了。西方现在是在几路“明线”遇阻的情况下,又准备从“暗线”、强行将形势向巴基斯坦推进,这是我们要警惕的。
【小编】
西方在“明线”上的推进因为巴基斯坦的5月份试射核导弹,以及现在的中美贸易战受到了挫折,现在正在从“暗线”推进。如果提到“暗线”,这样一条新闻是不是也应该纳入观察视野?
【综合消息】外媒称组织印尼袭击官员事件的嫌疑人身份曝光。据印尼杂志《Tempo》报道,一名参与试图谋杀印尼强力机构四名高级官员事件的杀手伊万?库尔尼亚万(IwanKurniawan)供称,该国前战略预备队司令预备役少将KivlanZein是这起谋杀的组织者。印尼于5月21日在宣布总统选举最终结果后,雅加达随即爆发动乱。退役将军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输掉总统大选后,其支持者走上街头示威,表示不同意大选结果,坚称在选举当日及随后的计票期间存在大量有利于现任总统佐科?维多多的违规行为,不承认其当选第二任期。啊
【小编】
我们之前讨论过,印尼和马来西亚就是这条“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上述新闻是不是意味着“暗线”就是西方现在推进的主要的方向?
【时事漫谈】
“暗线”是不是主要推进方向我们先不说。我们先从另一个侧面去展开讨论。
在我们前几次的讨论中、有明确的结论:印尼和马来西亚及其形势演化就是这条“暗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前一段时间印尼选举时出现骚乱,涉及恐怖组织“ISIS”,就明确地牵扯到中国因素。
在马来西亚,金正男事件明面上是一起刺杀事件,如果要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当然也是说得通的。
●美国现在把这个事情挑出来,与沙特国王当年访印、马的内在逻辑有关
问题在于,这个案件至今没有结案,美国现在把这个事情挑出来,实际上又和当时刺杀事件发生不久后,沙特国王打破纪录到访印尼和马来西亚这件事情的“内在逻辑”有关。沙特这个国家就是“伊斯兰国际联盟”的牵头人,未来一段,这个联盟既是“大欧罗巴计划”下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启动后北约主导中东的重要工具;更加未来的一段,在西方的计划中,这个联盟又可以成为围堵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说未来太远了的话,我们不妨说说现在,在目前阶段,这个联盟还可以成为国际反恐联盟(如果西方计划顺利的话)的重要工具。上述所有内容,其实正是被我们归纳为一条正在运行的“暗线”的基本内容。
由于美国延续的6月15日的期限正在逼近,我们明显感觉到美国(西方)现在有点手足无措,最新消息是美国财长姆努钦表态称,华为事件与中美贸易问题无关;但随后、还没有几个小时,又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说,中美之间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立刻对价值3000亿的商品加征关税。这两条消息的背景却是,在g20峰会上美国财长拉着中国央行行长,大谈中美贸易问题,而中国央行行长并不接茬,只是谈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金融问题。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这种双方各谈各的调的背后,是中国再次向外界强化一个信息,那就是在美国拿出诚意、改正错误之前,不会恢复中美贸易谈判,更不会有贸易协议。这就是我们说的从“方案2”切换到“方案1”,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态度。
但是这位美国财长还是要拉着中国央行行长,谈中美贸易问题,首先他是要营造中美仍在谈判的假象;其次他要营造中国也愿意谈的假象;第三,他还想威胁中国。
但问题是中国始终没有改变态度,最近几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多个工作日的记者会上、就反复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因为总有记者在反复提问同一个问题:中美两国元首有没有可能在g20峰会上见面。
我们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回答始终如一:到目前为止,不掌握相关消息,并且点出,是美方非常期待这样的消息。两相对比,到底是谁着急恢复中美高层对话与贸易谈判?可谓一目了然。
由于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与坚持,因此,美方目前的办法就是,对内、对外两套“广播稿”,对外的广播,就是摆出一副还在跟中国谈判、且中美已经确定峰会会晤的架势;对内的广播,就是,特朗普对国内媒体反复渲染“中美非常有希望达成一份协议”的样子,还制造假新闻称“中国非常需要达成协议”。
而除了“两套广播稿”之外,特朗普还在广播稿中不停地加塞“花边新闻”。
比如,在美国财长姆努钦表态称“华为事件与中美贸易问题无关”后,仅仅几小时之后,特朗普就将他说的话给推翻了,特朗普说:可以把华为问题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所以美国内部自己都在“精神分裂”,这两套说辞谁真谁假呢?在我们看来,都真。
●美国(西方)以图卸掉自己身上的“局面或全面摊牌”的“关键压力”
美国财长在没有拿出诚意(连华为问题都不想谈)的情况下,美国首先想的是试图通过“满地打滚、又哭又嚎”要恢复与中国谈判,同时又掏出所谓3000亿美元的关税大棒,在中国不予理睬之后,特朗普才对内广播中安抚民众“中国需要这个协议”,同时他又表明,华为与贸易谈判有关,这又是一个稍有让步的姿态,以再次试探中国的态度,因此,说到底。在包括金融维稳压力日益增加、及俄罗斯与伊朗都有所反弹的各种压力下,美国其实还是想尽快恢复中美贸易谈判,以图卸掉自己身上的“局面或全面摊牌”的“关键压力”。
问题是这一整套演出之后,因为中国洞悉对方的战术与战略企图,中国外交部的态度非常鲜明,除了拿出诚意、改正错误,其他一切免谈。所以,即便是“满地打滚”外加“极限威胁(注,对其它3000亿中国商品加税)”,它还是没达到目的。
这样一来,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美国(西方)似乎突然有点不知道如何处理局面了:或许它还想像6月1日那样认怂,把加征关税的日期往后再拖延?当然,这是一个办法,但经过6月1日之后至今,事实已经证明它是个蠢办法。
因为,中国在6月1日时,就没有因美国主动延后而延后生效加征关税,且反而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对美保持层层加压的态势。
还有,我们也说过,中国的“攻击性金融布局”一旦开始就不会简单停止,在贸易战问题上,这种反手加压、也是对这一结论的有所体现。
6月1日,美国延迟加征关税,暂时避免了提前全面摊牌,那么中国该做的事情还是继续做。假设美国15日再次延期加征关税,延展半个月或者1个月的话,在“该做的继续做”的层面上,这一次,中国很可能把“不可靠清单”的操作细节继续明确。如果采取这个步骤,有如下好处:
第一,证明中国人说话算数;
第二,表明中国对美国不抱希望,这是敦促美国不要玩“满地打滚、耍无赖”;
第三,是对俄罗斯和伊朗的一个策应,中国对美国施加压力,就会把俄罗斯和伊朗的压力卸下很多,因为经过6月1日,中美在加税问题上的明显的底气差异,说明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现在并没有能力多面作战。
事实上,就国际社会与西方的角力而言,目前阶段,中国这边基本上成为了对方的主战场,所谓主战场,就是中国经济金融方面的攻击给西方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使得美国近期对俄罗斯和伊朗的施压有所收敛。现在美国的主要金融指标都很难保住,权衡之下,事实证明,美国(西方)只能重点保一个股市。
这一点,非常类似当年解放战争时期的前两个阶段:开始,蒋介石、国民党对解放区实施的是全面进攻,失败之后,是转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对应美国(西方)的金融维稳,开始阶段,是全面维稳,包括对美股、美指、美债、国际黄金绝对操纵,原油绝对操纵,及其它大宗商品的绝对操纵或相对操纵等等,进行全面维持局面,经过前面一段,由于中国的金融攻击性布局持续进行,目前,由于中国已经事实地将“方案二”切回“方案一”,对方已经不得不转为“重点维稳股市”的“重点维稳”。
为了重点维稳,甚至把降息这个所谓美联储最后的“压箱底”工具给捞出来、才能勉强维持股市局面。
事实上,对向来强调“加息”的美联储而言,当它被迫反复强调可能要降息的时候,这几乎意味着对方已经无牌可打,可想而知,即便是重点维稳,其维稳的压力仍有多大?
只是这样一来,至少俄罗斯就会知道,至少西方现在没有绝对的能力对它进行致命的金融攻击,这样,俄罗斯就可以更有底气地放心和西方继续讨价还价。
所以目前这个时候,美国或整个西方遭遇这些挫折,就不能同时在两条“明线”上强行推进,只能往回缩一缩,折回暗线去想办法。
我们说过,每当美国力量不够时,欧盟就会出来帮他,这次又印证了这一点。围绕巴以问题,德国法国轮番上阵,目前就差拿出一份正式方案来替换美国的“世纪协议”。
基于我们上面的讨论,我们想强调的是,由于形势已经演化至今,俄罗斯南亚政策的“后续动作”就值得观察,现在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抓了一些“伊扎布特”恐怖分子,事情不那么单纯,也牵扯到中国,如果俄罗斯把“国际联合反恐”作为一个后续动作,中国也不能公开反对,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之后,俄罗斯的这个动作,至少在大欧罗巴计划层面,的确是一个非常微妙且值得高度警惕的动作。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