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4月30日
作者 :索马里の母海贼 2019-05-26 08:33:23 审稿人 : admin
【科伦坡消息】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终于有组织“认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4月23日宣称,对斯里兰卡上周日(21日)发生的连环爆炸负责。
该事件目前已造成321人死亡,约500人受伤。ISIS通过旗下的Amaq通讯社公布了上述消息,但并没有提供任何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
此前,有美国情报官员透露,美方已经找出此次案件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并初步判定其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ISIS。这也是为什么此前美方认为ISIS是爆炸案的幕后推手。目前美方正在调查ISIS与此次爆炸案的渊源究竟有多深。
4月21日起,斯里兰卡多地接连发生九起爆炸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袭击事件震惊了全球,但对斯里兰卡的情报部门来说,他们或许早有心理准备。斯里兰卡政府承认,在恐袭发生前两周就已经收到恐袭警告,却未能采取任何行动。印度媒体BTVI编辑考尔在推特上透露,斯里兰卡政府一共收到三次恐袭警告,分别是在4月4日,袭击前一天和袭击前十分钟。
●来之不易的朝鲜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之旅
【时事漫谈】在上次的时事漫谈中,我们谈到了俄朝领导人会晤的话题,可以说从2018年5月开始俄罗斯邀请朝鲜访俄到现在,在将近1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份访问可谓来的有些艰难,甚至过于艰难!
而从这次俄朝领导人会晤的时间,尤其是地点看,可谓相当匆忙,给人们更多的感觉是出于一种礼节上的会面,而朝鲜的新一届领导人也终于踏上了俄罗斯领土,满足了俄罗斯于1年前发出朝鲜领导人访俄的夙愿。
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之所以本次俄朝会晤如此匆忙,恐怕与目前的国际局势发展,尤其是经斯里兰卡恐怖袭击之后、已经处于山雨未来风满楼的南亚局势息息相关,更与4月23日开始的中国海军阅兵、以及4月25日开始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紧密相连。
●斯里兰卡政府已经将本次恐怖袭击事件的“话语权”正式交给美国、交给西方的手上
而就在中国海军节第一天,4月23日,中国海军阅兵式俟一完毕之后,我们也就立刻看到了新闻素材中提及的有关ISIS正式认领21日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的相关报道。
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在这一“认领”过程中,西方媒体可谓给与“全程配合”,主动且大肆在炒作ISIS与本次恐袭之间的关联性,甚至继续将本次恐怖袭击事件向“文明冲突”的层面做舆论引导。
第二个问题,据最新的媒体报道称,23日,美国FBI调查人员已经正式进驻斯里兰卡,“协助”斯里兰卡政府调查本次恐袭。
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从斯里兰卡政府应对本次恐怖袭击过程中透出出的混乱局面观察也好,从后续的斯里兰卡政府“邀请”美国协助调查也罢,从目前的情况看,斯里兰卡政府已经将本次恐怖袭击事件的“话语权”正式交给美国、交给西方的手上。
而就在4月23日当天,斯里兰卡国防部长维耶瓦德纳恩宣布称,官方对目前已导致超过300多人死亡的复活节系列恐怖袭击案的初步调查有了新的发现,即:这起袭击是为了报复前不久新西兰发生的针对穆斯林的屠杀案。
可以说,透过斯里兰卡防长的话,最令人担忧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即:在之前我们的讨论中,带有十分明显的“文明冲突”色彩的新西兰恐怖袭击,就这样与上一次的新西兰恐怖袭击、在斯里兰卡政府层面,正式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所谓ISIS方面发布的所谓对本次恐袭负责的消息,也因被斯国官方所证实而最终“板上钉钉”。
在东方时事解读之前的评估中,由于斯里兰卡的政体结构与其国内的复杂的政治情况,在本次处理恐袭事件以及其后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显示出一种混乱、低效的状态。可以说,其在本次恐怖袭击案件的最终定性问题上可能无法与埃塞俄比亚政府于波音问题上的态度相提并论,只是斯里兰卡政府仅仅2天就按照西方的剧本将其最终定性这一点,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与南亚局势走向紧密相连的海军检阅上的装备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ISIS认领恐怖袭击与斯里兰卡政府为这种认领定性的时间都在4月23日,而在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为庆祝建军70周建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舰式。
在之前我们的时事漫谈中,对本次阅舰式可能亮相的装备与国际局势演化、尤其是南亚局势的具体演化进程进行了详细讨论。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一旦南亚局势演化到非常危急的时候,则在本次阅舰式上,中国最新型号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与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极可能亮相。
但从本次阅舰式的装备展示上我们没有看到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与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只看到了最新型号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西方媒体刻意将舆论引导向“文明冲突”层面
不过即便如此,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这一最新型号的094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有很大可能已经装备了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很显然,这一情况说明目前虽然南亚局势虽然危险、甚至可以说已经开启了“南亚局势的嬗变进程”,但还没有演化到最危急的时刻。
而鉴于斯里兰卡恐怖袭击的发生,以及西方媒体刻意将舆论引导向“文明冲突”层面,南亚局势的现状仍让人十分担忧。
●这一微妙局面是对之前东方时事解读有关本次海军节相关论点的最佳佐证
显然,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微妙局面”、也就是“南亚形势危急、但又未最为危急”的“微妙局面”,似乎非常完美的在阅舰式上,即:通过展示可能搭载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094最新改进型而不是标配巨浪3的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进行了诠释。可以说,这一微妙局面是对之前东方时事解读有关本次海军节相关论点的最佳佐证。
●如何理解或把握这种微妙局面?
在如何理解或把握这种微妙局面的层面上,我们想提请大家要格外注意的是:在ISIS武装公开认领斯里兰卡恐怖袭击案之后,在斯里兰卡政府基于西方强大压力之下被迫为斯里兰卡恐怖袭击案定性之后,西方及其期待的另一个“主角”俄罗斯却显得异常低调,基本没有任何外交表态。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鉴于至少在这一回合、当前阶段俄罗斯之南亚政策、对华政策的表现相对令人满意(暂不算有所变化)、尤其是在西方“搭台”请俄罗斯“唱戏”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基本得当的应对(没有跟随西方的ISIS认领斯里兰卡恐袭论调继续恶化南亚局势),最终使得国际社会促成朝鲜领导人之访俄行程,使得俄罗斯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再次高调参与东北亚事务”的机会,也就是“再次在朝核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南亚局势或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将迎来一个短暂的“安全期”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其实想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 :透过中国通过在阅舰式上“恰到好处”的装备展示、所揭示的微妙局面,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南亚局势或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将迎来一个短暂的“安全期”。
无疑而问,至少在国际社会看来,由于国际社会的努力,西方之前在东北亚玩的相对顺利的“极力示缓东北亚、极力加压俄罗斯”的策略被突然“暂停”,俄罗斯承受来自西方的战略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拿到这一重要筹码的俄罗斯或可以再“顶上”一阵子,即便这一阵子的时长很可能只有几天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恰恰也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所谓南亚“安全期”。
但是,也提请大家注意,是短暂的“安全期”,由于时间会非常短暂、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南亚局势仍然令人十分担心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的展开讨论,我们继续来看下面两条新闻素材。
美国欲将伊朗原油出口“清零”
【华盛顿消息】据相关媒体4月22日报道,美国白宫当天发表声明,先前给予一些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5月1日到期,美方要将伊朗原油出口“清零”。按照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说法,美方作出这一决定缘于全球原油市场状况好转。只是,美方声明当天,国际原油价格涨至6个月以来高点。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北京消息】据有关媒体4月23日报道,就有记者对美国取消对伊朗石油进口国家的豁免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答称: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同伊朗在国际法框架内开展正常的能源合作合理、合法,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方利益和关切,不得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行为,并将继续致力于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正当权益。
消息称:中国或得到单独“豁免”
【华盛顿消息】据有关媒体4月23日报道,有消息称,美国将给予中国另外6个月的豁免,该消息还强调称,只有中国才能获得这一特别的延期。
●对美国叫嚣“清零伊朗原油出口”这一问题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时事漫谈】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对之前美国第一次叫嚣“清零伊朗石油出口”一事,东方时事解读的相关观点应该记忆犹新,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彻底“清零伊朗石油出口”的问题上,本质层面,美国(西方)遇到的最大障碍,甚至唯一障碍、就是中国;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只要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
第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为了给自己“找台阶”,美国才被迫发出了一份包括中国以及中国台湾省在内的所谓的“豁免名单”,并通过将中国台湾省与中国并立名单之中的方式,变相“恶心”了一把中国。
结合上面三条对之前有关“伊朗原油出口清零”话题内容的回顾,对于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网友来说,不难看出的是,美国(西方)所谓“清零伊朗原油出口”这件事,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冲着中国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美方再次抛出所谓“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相关措施后,中国外交部开门见山的坚决反对美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的主要原因。
●各方将关注的焦点不约而同的都移向“安全期”之后的俄罗斯表现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鉴于目前美国仍在想尽办法维持着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且据美国单方面放出的消息“已经进入关键的最后阶段”,以及中国在本次海上阅兵的过程中,仅仅展示了可能搭载巨浪-3洲际弹道导弹的094最新改进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我们不难看出的是,无论是本次再次抛出本质针对中国的“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的美国(西方),还是就目前南亚局势虽然严峻、但却没有到最危机时刻、从而在装备展示上有所保留的中国,显然,在所谓俄罗斯南亚政策“安全期”的这几天内,都没有立刻“彼此针对对方”执行下一步关键行动的意思,而是将目光共同投向俄罗斯南亚政策“安全期”之后。
●有必要清醒的是,美国再次叫嚣“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的矛头仍然直指中国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从本次最新型094改进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亮相以及极可能搭载巨浪-3洲际弹道导弹的情况去观察,鉴于该型导弹特别是其标配载体(注:096)的先进性在所谓“掏洞打所(注:相关内容,请参阅之前的《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层面上,对西方资本邪恶势力有巨大战略威慑意义,不难看出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尽管没有立刻执行一步关键行动的意思,但中国针对目前步步紧逼的西方之“欧美联手南亚破局”的战略反应、可谓极其强硬,即便095/096等新型潜艇没有露面、即便是巨浪-3型洲际弹道导弹“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也绝对是“掏洞打所”层面的“杀气十足”;
其次、中国很明显对俄罗斯南亚政策“安全期”之后,俄罗斯南亚政策或对华政策的最终走向仍持“有希望、不指望、且高度警惕”的态度,可以说,与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思路类似,不论是针对美国(西方)还是俄罗斯,也就是“两个所谓的半渡标的”,都是在持“底线思维”、至于对欧美高度合流的西方、更是在“奉陪到底”。
有趣的是,透过美国(西方)再次抛出“伊朗原油出口清零”的话题看问题,美国(西方)似乎遇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矛盾,这个矛盾大体在于两个层面,那就是:
第一个层面,美国(西方)极力推动的“伊朗原油出口清零”,究其本质是针对中国,是封锁中国,围堵中国。
而由于中国的反对与阻碍,只要“伊朗最终敢卖油(注:本质是伊朗敢于与准备拦截伊朗外运油船的美军、甚至北约直接军事冲突)”,那么,已经公开表明“中国不会理睬美国清零禁令”的中国、必然是“敢买”,而一旦“伊朗只要敢卖、中国就敢买”的局面成为事实,那么,美国或北约所面临的、要么就是直接与伊朗发生必然会被俄罗斯、特别是中国借用多多的军事冲突,要么,就是全面制裁中国,也就等同实质性切断与中国的贸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国在半年之前就直接全面升级与中国的贸易战争就可以了,还有必要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显然,这个决心,美国(西方)不太好下!
●找一个“极度缩减版”之豁免清单、作为“台阶”自己去下
第二个层面,就是在“第一个层面”找不到出口时,万不得已时,“持续地、本质却是单方面地放出‘中美贸易谈判已经进入关键的最后阶段’”的美国(西方),或用来“应急解套”的一个出口,就是美国(西方)再给自己找一个类似“之前8个国家与地区之豁免清单”的“极度缩减版”之“台阶”自己去下;
而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与评估问题,那么,类似于“消息称:中国或得到单独‘豁免’”
这种消息,就不全是空穴来风了,当然,它涉及到另一个层面,也就是第二个层面。
显然,在这种选择项中,“中美之间达成了一个让美国更加满意的贸易协议”恐怕就会成这个台阶的“遮羞布”。
一旦如此,则事情的本质就是:对一个最终敢于将美国拉入军事冲突的伊朗,美国(西方)如果最终不敢面对势必被俄罗斯特别是中国借用多多的军事冲突,则只能在力所不济、且是美国单方面发动的贸易战中败下阵来。这种局面中,我们就会看到美国一边与中国达成所谓的贸易协议,一边又叫嚣继续推进“伊朗原油出口清零”,但最终却不得不在诸如新闻素材中给出的内容那样,通过所谓给中国“单独豁免”、或者类似的“豁免方案”来为自己找“台阶”。
●在美国(西方)看似自相矛盾逻辑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战略企图
显然,美国(西方)目前在做的事情,本质上,是妄图制裁一个比他们经济、甚至金融实力更加强劲的对手,这似乎让人无法理解,蛤西方近期之所以不断向伊朗施压,就是意图:一旦伊朗方面“最终不敢卖油”、从而以某种方式向西方正式妥协,则意味着“将伊朗军队贴上恐怖组织标签,将以全面制裁伊朗为威胁手段,迫使伊朗妥协”的方案,将会被实质性移植到南亚方向,也就是巴基斯坦身上,这样,巴基斯坦将会面临空前的战略压力,而在这种重压之下的巴基斯坦,尤其是“内部已经产生变化”的巴基斯坦,其内部矛盾极可能会快速激化并公开展现出来,从而为已经在公开摇摆的俄罗斯的南亚政策提供更大的“摇摆动力”!
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可以说已经为伊朗争取到了足够的战略策应与反击点,比如说这次中国外交部就美国“清零伊朗原油出口”问题作出强硬反应,就是对伊朗最大战略策应的具体表现。因为,它本质是在拿中国的国家信用在为“一个敢于卖油的伊朗”提供“必然买油”的战略策应。
●伊朗仍然没有在最恰当的方向上、用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实质性反击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伊朗最佳的反击方式仍然是首先针对“对伊朗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欧盟的,具体手段就是:全面、且立刻重启核进程、或者利用伊朗目前残存的外在影响尽可能将叙利亚乱局、越境转向以色列或沙特方向,而不是单纯的“在西方考虑范围之内、甚至是优先考虑之内,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无异于在一“假设性局面“里,就将自己“提前置于世界汹汹舆论的对立面
鉴于霍尔木兹海峡是当前国际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关乎方方面面的直接利益,甚至核心利益,因此,伊朗“言必称…将封锁海峡”的做法,无异于在一“假设性局面“里,就将自己“提前”置于世界汹汹舆论的对立面。一如我们之前所强调:这是极不明智的!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即便作为这次针对美国再次叫嚣“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的反击手段,先不论对错,就力度而言,似乎本次伊朗要比第一次美国宣称“清零伊朗原油出口”之时“温和许多”,但愿这一事实,是伊朗决策层针对相关问题最终反省、主观修正的结果!
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观察,只要伊朗能够有决心做到“做好自己、撬动别人”,则会给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尤其是中国提供可以充分利用的战略腾挪空间。
●“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需要中国与伊朗配合才可完成
在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对于“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这一层观点的深入认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原油期货,设计的是到岸油。所以,具体至“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的理解上,中国与伊朗各自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伊朗方面只要敢于不惜一切代价、去顽强抵制美国的“原油清零手段(注:未来,主要会是军事手段)”,那么,只要伊朗敢于继续将石油运出来,运到中国,则中国就敢于无视美国叫嚣的禁令、“入仓”伊朗的到岸石油,从而当面“扇美国的脸”。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必须明了的道理是:“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的局面,需要且必须中国与伊朗共同努力、全面配合、各自做好自己承诺的(注:对中国而言)、特别是份内(注:对伊朗而言)的事情、才能最终完成;
第三、基于前两点,我们可以将其回归至之前我们强调多次的一个观点,即:要想别人更多地帮助伊朗,伊朗首先要先“自已帮助自己,也就是下决心“自助”甚至“自救”。换言之,伊朗首先要自己“硬”起来,别人才好在这个基础上“借题发挥”。
除此之外,大家需要格外警惕的就是,或为了防止上述局面的形成,目前“欧美大双簧”在解决伊朗问题上的效率可谓再次提升,这标志着欧美利益的合流程度也在进一步提升。具体内容大家不妨看下面一条新闻素材:
法国支持采用新结算机制绕过美对伊朗制裁
【巴黎消息】据有关媒体4月23日报道,法国外交部当日表示,法国、德国和英国已设立专门贸易结算机制,旨在帮助欧洲公司在欧盟和国际法律框架下,开展和伊朗的贸易活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表示,法国及其欧洲盟友支持2015年7月签署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强调欧洲国家维护伊核协议的重要性,支持建立专门机制以继续与伊朗开展贸易。
● “欧美大双簧”也选择4月23日突然推出“升级版”
【时事漫谈】从上面的新闻素材中大家不难看出,再次涉及“4月23日”这个时间点,也就是说,法国再次就所谓伊朗单独结算通道问题发声的时间可谓“恰到好处”,与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朝鲜领导人访俄、中国海军阅舰式以及斯里兰卡恐怖袭击案ISIS认领并被斯政府定性的时间高度吻合。
而法国的背后就是欧盟(西方),其在第一时间跳出用“软刀子”扎了伊朗的目的、就在于在美国公开再次叫嚣“不再豁免”地誓将“伊朗原油出口清零”之后,在中国就此问题也再次作出极其强硬的“无视美国的叫嚣”的相应表态之后,尽最大可能弱化伊朗在“只要伊朗敢卖”这一问题上的决心。
而一旦伊朗在这一问题上反应迟疑、甚至退缩,就会立刻令中国在“中国敢买”的问题上失去抓手和着力点,进而瓦解中伊双方在上述问题上的配合,这样,西方就可顺势将“金融防火墙之初期目标”的伊朗率先解决、或至少将伊朗隔离、并留在金融防火墙的包围圈中。
不难看出,在“欧美大双簧”也选择4月23日突然推出“升级版”、从而再次展现出“魅力”之时,表面看对伊朗似乎是一颗“胡萝卜”,但实际上就是一剂“迷魂药”。
●巴基斯坦与伊朗建立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战略考量就是…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根据最新消息,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22日宣布,两国将组建一支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以打击边境地带的武装活动和恐怖组织。
针对这一变化,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伊朗与巴基斯坦基于其目前面临来自西方的巨大战略压力与两国自身基于军事、安全层面的切实需要、主动组建联合快速反应部队,这一行动的本质、是值得欢迎、也是有值得鼓励的,但同时,还是值得密切观察且不要急于下结论的。
在“……值得欢迎、也是有值得鼓励”的层面,进一步展开就是:
这一点,类似于印度在之前“欧美联手南亚破局”第一回合的尝试中,同样基于印度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尽可能不要让自己成为西方邪恶势力的炮灰、也一度积极配合巴基斯坦的缓和动作、从印度一则,去积极缓和印巴冲突局面的相关行动与心理是相似的。
尤其在经历洞朗事件之后,方方面面都把这件事看的非常的透彻,用印度海军司令苏尼尔·兰巴的话说,若与中国冲突,美日澳没人帮忙,去年(2017年洞朗事件)就是明证。
● 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最为严峻的局面正在扑面而来
而在“……还是值得密切观察且不要急于下结论的”层面,也继续进行展开就是:
虽然伊巴两国组建一支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以打击边境地带的武装活动和恐怖组织是一件好事,但这件事能持续多久我们并不看好,尤其对于内部已经发生变化的巴基斯坦方面很可能在这一行动的执行层面,最终会因种种原因,尤其是巴基斯坦内部的原因而大打折扣。
而一旦如此,在伊巴短暂的合作结束后,面对西方源源不断、花样翻新的巨大战略压力,随着伊朗的进一步妥协,内部已经有了变化的巴基斯坦的内部进一步变化,则巴基斯坦的国内局势、对外政策都将令南亚局势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
事实上,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最为严峻的局面正在扑面而来。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牛弹琴:2019年,又一只黑天鹅要来了! 下一篇:孙锡良:老孙微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