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步微波:嫦娥再创纪录,美国不惜自己打脸,竟提出这种要求
作者 :苦尽甘来. 2019-01-15 19:30:30 审稿人 : admin
嫦娥月球上种庄稼,人类首次
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植物的梦想已经实现。
1月12日20点,随着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传回最后一张试验照片,显示罐内生长出的植物嫩芽长势良好。这表明在经历月球高真空、宽温差、强辐射等严峻环境考验后,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功。
“从开机至断电,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良好,累计工作时间长达212.75小时,顺利实现了种子发芽,达到了设计指标,部分指标超过预期。”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教授表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做生物生长试验,在荒芜的月球上培育出第一株植物嫩芽,并随时间的推移,成功实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
“以前科学家在空间站以及其他航天器上开展过多次生物试验,但月球上还从未有过。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已初步实现人类首次月面生物试验,对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具有重大意义。”谢更新说,要成功实验并不容易,他们准备了3年多的试验,突破了生物休眠、“旅途”颠簸、放水控制、密封控制、月面采光五大难题。
此次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实验显示,最终耐高温的棉花种子最先实现了发芽,其次油菜种子发芽,而其余耐低温的种子则未能发芽。
月球上培育出第一株植物嫩芽
“下一次开机时间是1月30日,我们会关注是否会发生奇迹。”谢更新说,因为不能配备电池,所以此次不能在关机的状态下保证罐内的温度,所携带的六种生物将因为低温结束本次科普试验使命,处于冷冻状态。待下一个月昼期温度上升后,在全封闭状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六种生物将被慢慢分解成无害的有机物,并将被永久封存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部。
“这是全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做生物实验,并且成功的长出了绿色植物,而这个第一是我们中国人取得的,可以说意义重大。”重庆大学副校长、科普载荷项目总指挥刘汉龙说,虽然这次实验时间只有212.75小时,但是拿到了大量的珍贵的第一手数据,为以后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此次实验解决了生物在月球生长的几大难点,这一研究可以促进人类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月球村或月球站的计划。
不惜自己打脸?美中航天实现首次合作
嫦娥四号成功落月之后,相继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 “五战五捷,连战连捷”的成绩。而中国在航天领域展示出的对外开放态度,更吸引了各国的浓厚兴趣。
1月14日,美联社敏感地注意到,“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的任务中,中美航天部门实现近年来的首次合作”。
美联社称,中国国家航天局14日说,中国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近期中国嫦娥四号降落月球背面的任务交换了数据。据称,这是2011年以来双方首次进行类似太空合作。2011年美国通过法律,禁止在未经美国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联合太空项目合作。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本次嫦娥四号任务,美国NASA跟我们提出,希望利用美国月球轨道上月球观测卫星LRO,来观测嫦娥四号着陆时月尘信息,供科学家研究。双方科学家通过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密切沟通。美方将他们卫星有关信息告诉了中方。”
吴艳华在有关这次探月任务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美方将他们卫星的有关信息告诉了中方,中方也及时把嫦娥四号着陆经纬度、着陆时间告诉了美方。他还说,“由于嫦娥四号着陆的时候,LRO不在上空,不能实时监测。后来LRO过顶时,进行了监测,美国NASA也在网上公布了有关照片。”
此前《中国日报》就报道称,这是自2011年美国通过相关法律以来两国首次进行这种形式的合作。
对此,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可以不告诉,但是我想我们大国还得有大国的姿态和气度,对美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它一直想测陨石撞击月球,能够扬起月尘的状态,这个很难,概率太小了,很难实现。但这一次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美国人就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愿意提供给他们。
中国实在太大度,给了美国机会,美国却抓不住,那也就怪不了谁了。
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航空航天局未经国会明确批准就同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并且禁止美国航空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的来访者。
中美此次合作有违反该项法律,NASA尚未就此事发表任何公开声明,也没有立即发表评论。
欲借用中国鹊桥,美国也会“不好意思”
然而,美国对于中国登月提出的要求还不止于此。
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得知中国要发射中继星并探测月背时,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向吴伟仁提出了合作请求。
美方提出,能不能延长中继星的使用寿命,能不能在嫦娥四号上放美方信标机。吴伟仁表示,都没问题,都可以解决。
吴伟仁:我们问美国人要中继星工作时间长一点干什么。他不好意思地说,他们准备到月球背面去,中继星延长一下使用寿命,到时候他们也可以用。我说,我们的嫦娥四号以后可以给你当信标机。
但中美之间的太空合作也有过一番激烈的交锋。
此前,当中国嫦娥二号宣布要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探测后,美国方面随即把相关的轨道数据都对外封锁,这一举动曾让中国的探月计划颇为被动。虽然面临挑战,但中国还是集全国天文台之力,去寻找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行轨道,最后成功完成了飞跃探测任务。
在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时,实现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首次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在探测器发射前,美方曾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以行动可能影响美国月尘监测卫星为由,要求中方提供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及落月时间等多种数据,但中方并未答应美方的要求。
或许,美国人的“不好意思”,首先是因为他们自己此前的所作所为太不不地道吧。
中国明年首探火星,载人空间站启动
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在今年年底登陆月球并采样返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将在2020年左右实施!中国还在规划论证后续三次探月任务……在国新办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接连发布多条重磅消息。
路透社称,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月球背面一周多后,中国航天官员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发射探测器降落月球收集样品并返回地球。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14日表示,除了从月球表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外,中国还计划在2020年前后将另一颗探测器送到火星。“中国将太空探索列为头等大事,力争在2030年前赶上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主要的太空强国。北京计划明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最受外界关注的消息还包括中国探月工程的后续任务。吴艳华介绍说,中国政府从启动探月工程以来,按照“绕、落、回”三期计划实施,最后的“回”,是指今年年底嫦娥五号到月球正面取样回来,这样探月三期计划就完成了。嫦娥四号则是探月四期的首次任务。吴艳华透露,国家航天局正组织专家对后续规划进行论证,基本明确还有三次任务:首先是嫦娥六号在月球南极采样返回,至于是降落月球正面还是背面,要根据嫦娥五号的采样情况来确定;嫦娥七号负责在月球南极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以外,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至于为何中国后续探月计划瞄准月球南极,吴伟仁解释说,月球自然环境极度恶劣,只有月球南北极可能存在连续光照。初步推算,在月球南极可能有超过180天的连续光照,这提供了长期从事科研的基础环境。
路透社引用吴艳华的话说,“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都在论证是否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未来中国探月任务进行的测试,可为在月球表面建造建筑物打下基础。例如在月球测试3D打印技术或利用月壤修建房屋等”。关于外界关注的载人登月项目,吴艳华透露说,“中国正在组织科学家抓紧论证,但目前尚在研究中,还未到决策阶段”。
有了实力,傲慢的美国也会低头
在太空领域,中国相对于美俄而言的确只是一个后来者。但中国却凭借体制优势,合理确定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一些领域后发先至,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此次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就是代表。虽然美国在太空探索中整体上仍然占优,但却已经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取得的成就了;而太空探索显然不是一个国家就能独立完成的,美国正在为此前拒绝中国参与太空合作而付出代价。但中国人的胸怀,显示不是满脑子地缘政治竞争的美国人可比,借由嫦娥四号,中美航天部门实现近年来的首次合作,堪称开了个好头,也许将逐渐破除美国在这一领域人为设置的藩篱。但之所以能够有此突破,完全是因为中国航天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使得傲慢的美国也不得不低头。美国想靠封锁阻止中国科技进步,无疑只是徒劳的,针对华为乃至中国的那些阴谋诡计,最终都将成为笑柄。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周方舟:美国亿万富豪推动弹劾特朗普 下一篇:韬略哥:2亿人“暴动”,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