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稳定中美关系需要贸易协议更需要战略默契
作者 :零崎曲识 2019-01-08 08:59:19 审稿人 : admin
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不是贸易态势,而是战略态势。贸易争端只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引爆点,而非核心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挑起贸易争端,只是美国战略打压中国的一部分,是想通过贸易战逼中国在战略上做出重大的妥协让步。甚至可以说,美国是欲借贸易战在战略上打压中国。
贸易战的矛头,直指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和创新科技。所谓“结构性”问题,涉及的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姓社不姓资,这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分歧的焦点,是矛盾的核心所在,是不可调和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而创新科技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中国从量变到质变,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决定着中国能否真正的复兴崛起实现强国梦。这同样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就意味着,即使达成贸易协议,也不能解决双方的“结构性”矛盾,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战略上的分歧。协议的作用,只是一种避免两败俱伤的权益之计而已。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美国坚持的是单边主义霸权路线,而世界的呼声是维护多边体系和建立多级世界格局。单边还是多边,这是世界矛盾的焦点。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在单边还是多边问题上正在陷入孤立。
虽然不能说目前的美国是垂死挣扎,但想维持独霸世界的局面也只是一线希望而已。实力的因素决定了美国暂时不会放弃单边主义霸权路线,不惜冒着两败俱伤的局面挑起贸易战,恐怕也只是想做最后的努力。
目前的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如果能够逼中国让步,独霸世界的局面就完全有可能得到维持。而相反,如果中美因贸易战而触发全面对抗,则必然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将极大的消耗掉美国独霸世界的能力。
尽管美国内部主张全面打压中国的呼声日益强烈,但更多的是一种恐吓的声音,或者说是表达一下对华强烈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而已,甚至可以说体现的是内部的政治斗争。真要选择与华对抗,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否则,也就不会有贸易谈判的重启。因此,目前的美国,在对抗与非对抗方面还无法做出一个最后的选择,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战略选择期或战略迷茫期。
虽然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代,但要想建立多极世界格局也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时机还不成熟。一方面,世界局势和变化复杂多变,世界性难题和世界性危机众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而非一国之困。二一方面,中国尚处于崛起进程之中,与美国的实力还有相当的差距,无法完全与之抗衡。三一方面,虽然西方联盟呈现严重的分裂局面,但毕竟还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国的盟友还需要美国的保护,还需要美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局势。
这决定了中方会尽量避免采取与美国硬碰硬的策略。中国的策略应当是,坚持原则不动摇,尽量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寻求利益平衡,该合作的合作,该竞争的竞争,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目前的问题是,双方如何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贸易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双方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双方的对抗情绪也在加剧。如果不及时停止,不但两败俱伤的局面会迅速出现,更有可能走向全面对抗。因此,贸易战必须停止。
可是,达成一个贸易协议容易,要消除双方的战略矛盾可就难了。如果不想走向战略对抗,首先就得消除或降低双方的战略疑虑。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决定了中美很难达成战略一致。中国的发展战略,被美方视为是一种挑战。而美方的策略又被中方视一种战略打压。而如果不想发生战略冲突,就必须找到一个战略平衡点,也就是达成一种战略“默契”。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达成这种战略“默契”?
美国誓言要独霸世界,中国则发誓要复兴崛起。如果不想形成对抗的局面,就必须充分考虑双方的战略和利益需求,要充分消除战略猜忌。中国不挑战美国霸权,但中国必须充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第一,美国要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和规则,中国没有必要全面的坚决的反对。但新秩序不能把中国排除在外,而新的规则必须充分照顾中国利益。也就是说,中国必须是新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
第二,中国虽然坚持反对单边主义和维护多边机制,但不必充当旗手和领导者。一是中国没能力,二是中国没必要。目前在维护多边机制方面,欧盟更积极更迫切,欧盟才是反对单边主义和维护多边机制的主力军,也更符合欧盟利益。中国没有必要站在反美第一线。而不管美国是否坚持单边主义,都不能把无视中国利益。
第三,在推进多边体系合作中,应当充分照顾美方的利益和关切。如亚洲一体化进程,东亚一体化建设,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与其它经济体的合作,等等。特别是在宣传方面要充分照顾美国的颜面。中国不谋求把美国排除合作体系之外,但美国也不能自己孤立自己,更不能阻止和破坏中国的对外合作。
第四,中欧合作问题。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虽然在维护多边体系以及各方面的合作中,中欧有共同的利益,但毕竟欧盟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如果中欧合作过于紧密,美国会感觉中国是在拆美国的台,有理由怀疑中国的动机。而由于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问题,也决定了中欧合作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句话,中国要平衡对美和对欧外交。
第五,中方对于美方的要求是,可以充分的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但不能对华采取遏制政策,不能触碰中方的核心利益。维护主权完整,维护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这是中国的底线。当然,中国也应当尽可能的满足美国的合理要求。
第六,只要美国不与中国为敌,中国就依然维持目前这种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一旦美国完全采取遏制中国政策,那中国就不妨放弃不结盟政策。
总之,中国不与美国争权,但不能不与美国竞争优势。美国要维护霸权体系,但不能以损害中国利益为出发点。中美在战略上要保持一种均势。至于未来的世界,是继续单极世界,还是多极格局,双或是中美共管,那就只能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保持这种战略“默契”,虽然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更适合目前的世界局势,但唯一不确定是就是美国的最终对华战略。如果美国硬要把中国定位为霸权争夺者,硬要坚持遏制中国政策,那中方还不如现在就利用目前美国政策的孤立性来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维护多边体系。就不如更加积极的布局夺势。如果注定躲不开修昔底德陷阱,现在或许是美国最虚弱的时候。下决心把美国拉下霸权宝座,推动建立多极世界格局也可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