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伊朗开始生死大考,中美相互给足面子
作者 :苦尽甘来. 2018-11-11 10:53:27 审稿人 : admin
——评美国制裁伊朗及中美关系
号称特没谱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实一直都言出必践、说到做到,他曾发誓说要在11月4日让伊朗的石油出口归零,现在果然采取严厉的行动举措了。据报道,美国政府宣布,对伊朗启动“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制裁主打瞄准伊朗的石油出口,勒令世界各国不许再进口伊朗石油,其直接目的是要掐断伊朗的经济命脉,进而对伊朗进行全面的战略谋杀。这标志着美国和伊朗之间开始了新一轮的生死较量。
这是伊朗所面临的生死大考。石油生产及出口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如何保住这条“命脉”,对伊朗而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笔者看来,在这场波及面甚广的大搏斗中,伊朗在对外关系上所能努力的渠道与途径实在少得可怜(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今年7月文章《以伊朗为核心的大搏斗即将开始》),尽管伊朗高层领导意志坚定,誓言打破制裁,但说话再强硬也无补于被动的现实;尽管国际上一篇声议
但要说伊朗一点出路也没有,倒也未必,至少土耳其、俄罗斯等过国可能会给伊朗石油提供一条地下通道(至于这个地下通道有多宽多大,那就要看伊朗的造化了);至少美国还仁慈地给一些需要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及地区留下6个月的缓冲期,客观上等于让伊朗能再喘息6个月。被美国如此饶恕的国家与地区有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等8个。
中国显然是这场以伊朗为核心大搏斗的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要不然也不会受到美国的“豁免”与“饶恕”了,但中美两国在伊朗问题上并没有发生对抗与对冲,而是互相给足了面子。
首先是美国给中国很大的面子。考虑到中国的许多石油炼化工厂都是以伊朗石油为标准设计地,一时间不好技术转产,需要有一个过渡;也考虑到此前中国大量进口伊朗石油,不容易骤然归零,所以没有勒令中国立即停止进口,而是给了6个月的豁免。
与此同时,中国也给了美国很大的面子。尽管中国公开表态说中国同伊朗有着正常的经贸往来,反对美国搞长臂管辖,但其实中国并没有公然对抗美国的禁令,实际上正在减少从伊朗的进口。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在美国的禁令到来之际中国反而加大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力度,那么这就等于狠狠打美国的脸了,也要把美国被逼到墙角了。但中国没有这样做,显然是给美国留下了足够的脸面。
这是中美两国之间一个良性的互动,在当前中美经济贸易战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档口,这一良性互动显得尤其突兀、怪异、醒目。不管这件事源于双方积极磋商促成,还是心照不宣、彼此意会互动的结果,都真实说明,中美两国正在寻求关系的缓和与妥协,他们谁都不想因为伊朗问题而给两国关系火上浇油。
对中国而言,伊朗兴衰这个问题的本身对中国可能无关宏旨,但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伊朗如果就此垮台,美国霸权在中东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世界获得进一步的行动自由,全球战略环境将变得更加恶劣,将更加不利于中国,这是中国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二是六个月后中国怎么办。因为照此光景,六个月后,中国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也必须归零,这是否会给中国的战略信誉与自主性带来不良影响,恐怕不可轻视。
当然,上述两个对中国的考验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坎儿,更没有过不去之虞。但这场新的石油危机对伊朗可就是要死要活的了。现在,伊朗的统治者应该悔悟,他们最大、最严重的的失策,是没有像朝鲜那样毅然决然地发展装备核武器,而一直在拥核问题上犹豫徘徊,进二步退一步,现在终于尝到恶果了。外汇配资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