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疫情的真实情况:14岁伊朗少年做导游养活一家五口疫情后失去了工作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2020年3月20日,是伊朗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波斯新年(又称诺鲁孜节)。这天恰好是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春分至,万物生,波斯也有句谚语说,“好年景始于春”。这一天,湖北新冠疫情继续“三连零”的好消息让很多人振奋,但是对于伊朗人来说,他们一早起来看到的消息却是,伊朗卫生部发言人贾汉普尔前一天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在伊朗大约每小时有50人感染新冠肺炎,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新冠肺炎。
△ 伊朗南部设拉子市紧闭的店铺。
就像中国的鼠年春节一样,很多事情都因为疫情改变了。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没有像往常的26年一样,特意前往马什哈德的圣殿发表新年致辞。每年新年在路边跳舞的黑脸红衣“报喜人”少了观众。在长达13天的新年假期里,伊朗人本该跳火狂欢、走亲访友、踏青旅行,但今年的新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安静、紧张、凝重、终生难忘。
伊朗和中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历法,伊历1399年1月1日(2020年3月20日)7点19分37秒,太阳越过赤道的那一刻,伊朗人正式跨入新年。住在中部伊斯法罕市的伊朗女孩叶峥峥,原本应该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爸爸诵读《哈菲兹抒情诗集》,但是爸爸回伊朗的航班因为疫情取消了,一家人只能在跨年的一刻通过视频电话“云团聚”。
住在南部设拉子市的阿里雷扎则觉得新年也赶不走他的烦恼,他在担心经济问题,当地关闭了景点和旅行社,导游没得做,失去了经济来源,接下去的生活不知何以为继。
△ 疫情来临前,阿里雷扎在设拉子接待游客。
1月的时候,阿里雷扎和叶峥峥都觉察到了异样。
大约60天前,阿里雷扎在伊朗设拉子作为导游接待完最后一大批游客,那之后的日子,他明显觉得生意冷清了很多,尤其是旅行团中的中国游客,几乎绝迹。他从新闻和之前游客的微信朋友圈中得知了新冠肺炎的消息,看着迅速攀升的疫情曲线,他为他的那些中国朋友感到担心。
伊朗留学生叶峥峥则把中国当作她的第二个家,1月初,她刚刚结束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秋季学期,返回家乡伊斯法罕后,得知疫情在中国爆发了,隔着3个半小时的时差,她沮丧地发现,自己每天都要晚几个小时才能知道在“家”发生的最新消息。
14岁的阿里雷扎是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周末和假期的时间里,他是一名导游。阿里雷扎提起自己的故乡设拉子很是骄傲,设拉子是伊朗南部最大的旅游城市,是波斯“心灵之神”哈菲兹的故乡,是登上过《孤独星球》伊朗旅行指南封面的“粉红清真寺”的所在地,也是《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都城,阿里雷扎喜欢把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光辉介绍给游客。
阿里雷扎会五国语言——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汉语,最近开始自学西班牙语。阿里雷扎的爸爸在1984年改革开放之初到过中国,此后的将近三十年,爸爸为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叹不已,他鼓励阿里雷扎学习中文,18岁后到中国的公立大学留学,不过阿里雷扎觉得这很困难,爸爸妈妈现在都没有工作,“经济上是个问题”。
叶峥峥则在12岁时就随家人来到了中国,现在她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叶峥峥怀念小时候在家乡热热闹闹过的波斯新年,已经有8年时间,她的新年都是在异国度过的,2020年,叶峥峥在家乡过新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 2月中旬的疫情前,叶峥峥在热闹的伊玛目广场
△ 3月下旬,无人的伊玛目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