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锐评:冷战升级,中国与欧盟驳火!
作者 :零崎曲识 2021-03-23 19:05:06 审稿人 : admin
昨天22日,传来了中国制裁欧盟10名人员和4个实体的消息。许多时事解读者都有点懵,中国的主要对手不是美国吗?怎么突然跟欧盟干起来了?
要解读这件事并不容易,需要从大背景、大格局说起。这就是新冷战。
关于新冷战的文章,自从2019年10月以来,风雨锐评写过不下十篇原创。
现在回头归纳,其总体路径是:
由于中国国力不断上升,美国认为中国威胁到了其霸主地位。美国认为消除这种威胁只有一种办法:把中国经济打退五十年以上,为此需要采取除核战以外的任何手段。
因此,中美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可避免,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美国总统换了人,但格局依旧。所改变的,只是美国打压、剿杀中国的方法有所变化,目的不会有任何改变。
拜登与特朗普的差异在于,特朗普企图采用单挑的方式,将中国挑于马下,这套方式被证明是失败的。在盟友都袖手旁观的情况下,美国根本无法撼动中国。而拜登则试图采用群狼围殴的方式,联合拉拢盟友,一起围殴中国。
那么这种围殴是否会得到盟友的响应呢?答案是肯定的。美欧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对于中国不断壮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科技能力十恐惧。他们认为中国产品将会不断冲击国际市场,导致原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为此,美欧发达国家认为,需要联合起来,阻止中国崛起;尤其在高新技术方面,必须给予中国沉重打击,阻遏中国产业升级。这可以说是美欧发达国家的共同目标。但是这一目标不宜宣之以口,因为它不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正确”性。
因此,美欧发达国家需要寻找一个其它的理由,来共同阻遏中国。他们编造谎言,声称中国新疆存在“种族屠杀”,因此需要在政治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制裁、阻遏。
这个谎言,与美苏冷战时期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一个道理。丘吉尔声称:“(苏联和东欧)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没有理由,就找一个借口,挑起冷战。
但是不会有热战,美苏两国不可能直接打起来,因为核战争会带来相互毁灭。今天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依然如此,不会有热战,于是只能转为冷战。(当然,局部热战还是有的,不断发生。最近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部地区,似就有局部热战迹象。)
2
对于日本和欧盟来说,它们的反华态度是由自身利益决定的,并不需要美国唆使、出钱。事实上,特朗普政府还加重了对日本、欧盟的盘剥施压。纵然如此,日本和欧盟仍认为,中国在工业上的威胁比美国更大。因为中国产业链齐全,生产成本低,会一步步挤压日本和欧盟的科技产品空间。
因此,虽然美国吃相难看、不讲武德,赤裸裸地要求日本和欧盟多交“保护费”,但日本和欧盟只会在忍无可忍时,对美国稍微反击一下。而对于中国,日本和欧盟则时刻在考虑如何进行竞争。
菅义伟以一国首脑身份,向来访的美国黑人防长奥斯汀鞠躬,现场的新闻图片令日本媒体感到十分屈辱。但日本仍然同美国达成强硬的声明,指责说:“中国的行为不符合现有的国际秩序,给联盟和国际社会带来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方面的挑战。……这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欧盟比日本更加激进。3月17日,两名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27国的大使同意以涉疆问题和侵犯人权为理由,把中国四名官员个人和一家实体列入“制裁黑名单”。昨天22日,欧盟外长会批准了这一制裁决定。
表面上看,欧盟的制裁无足轻重,只涉及四名个人、一家实体,不会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很大的实质影响。从欧盟角度来看,似乎也是为了响应美国,做一做表面文章,并不想真的与中国作对。
但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形成了习惯,就会越来越难遏阻。事实上,2020年7月30日,欧盟就借口网络安全问题,对中国两名个人和一家企业实施制裁。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里面,一群坏孩子常常欺负某位优等生,成了习惯,把欺负变成了“常态”。对于这种情况,只能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22日,欧盟外长会刚刚批准制裁决定,中国就在当天立即还以颜色。
中方宣布:
决定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盖勒、格鲁克斯曼、库楚克、莱克斯曼,荷兰议会议员舍尔茨玛,比利时议会议员科格拉蒂,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德国学者郑国恩,瑞典学者叶必扬,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相关人员及其家属被禁止入境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同中国进行往来。
3
从上述反制声明内容看,中方制裁至少涉及到荷兰、比利时、立陶宛、德国、瑞典、丹麦等六个国家。
这是一项重磅声明,表明中国的实力已经成长到对撼美国、欧盟的程度。
有人担心,近期中国连续猛怼日本、美国、欧盟,不怕对方升级报复吗?
多算胜、少算不胜,国家庙算自然是进行过博弈推演的。
目前经济全球化程度,已经远超美苏冷战时代。包括中美两国经济,也是深度交融,无法完全切割。
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的冷战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丝交缠、万缕撕扯的格局。
对于日本和欧盟来说,它们的态度是矛盾和复杂的。虽然忌惮中国的发展,但是如果不和中国合作,失去中国市场,日本和欧盟的日子也会相当难过。
这种矛盾性,正是中国可资利用的。只要反击力度恰当、措施精准,就可以达到使对方收敛的目的。事实上,这种反制办法乃是从与美国斗争中总结出的经验。
1月20日,美国新旧两届政府交接之际,中国宣布对蓬佩奥、克拉夫特等美国前官员实施制裁。
中国此招可谓精准有力,严重震慑了美国现任官员。虽然总体上美国不会改变仇中、反中政策,但是现任官员们的表态相对特朗普时期,语气温和了不少,至少在诬蔑、扯谎的力度上减轻了许多。否则日后拉清单,这些官员可不想跟蓬佩奥那样喝西北风。
既然措施如此有效,那么此法就可以变成“常规武器”。昨天中国对欧盟的反制应用此法,就是明证。
所以在新冷战时代,一个鲜明的特点将是:既有斗争,也有合作,两者共存。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皆是如此。
4
前几天,中美两国代表在阿拉斯加进行会谈之后,达成九点共识。于是就有人认为,虽然两国在开场白争论激烈,但结果比预期好很多,中美关系有可能回暖。
这种判断是对当前全球格局和背景缺乏清醒认识,不了解新冷战的特点所致。比较准确的认识应该是:
(1)中美关系基本无法再度回暖。即使双方讨论了“调整相关旅行和签证政策并逐步推动中美人员往来正常化事宜”,由于美国社会形成了严重的对华裔、亚裔的仇恨情绪,双边人员往来未来仍会很大冷落,不可能恢复2019年前的状态。
(2)对中国来说,所谓的“回暖”,实质是美国力有不逮所致。美国无力对中国实施持续、全方位的打压。未来只能对中国实施重点、有间歇的进攻。
贸易战、高科技战、新冠疫情都挺过来了,中国未来的日子,一般来说不会象2018-2020年那么艰难。除非美国不顾一切,宁可爆了自己也要把中国弄翻。这种可能性较小。
(3)中美脱钩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硬脱钩会钩着肉、连着筋骨,十分疼痛。目前双方在高科技领域已经相当程度脱钩,未来仍会反复向其它领域蔓延。这是一个波动性发展的过程。
(4)对中国来说,未来新冷战虽然不至于象2018-2020年那样,一场大变故接一场大变故,不至于长期处于紧急状态,但是错综复杂的斗争会一直存在,会一直处于某种风尖浪口。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未来不可能再有韬光养晦的机会,任何变故都需要直面应对,否则就会吃亏。只要让一步,很可能就会引发对手踏进两步。只有保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理念,才能应对未来的种种风波变故。
(5)美国、中国都不会单打独斗。美国会揪集一帮盟友共同对付中国,中国也会运用统一战线,以打破美国组织的围攻。其合纵连横的状况比美苏冷战复杂得多,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纠缠交结,难解难分。
5
在新冷战格局下,会形成中国带领一大帮不发达国家,向旧的国际秩序发起挑战,这样一种局面。
在3月16日的美日联合公报中,已经指出了这种局面:
(1)美国和日本一致公认,中国的行为不符合现有的国际秩序,给联盟和国际社会带来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风雨点评:所谓现有的国际秩序,就是美国金融统治下,美欧日占据高科技优势的经济秩序;以及美国霸权之下,美欧日养尊处优的政治秩序。“中国的行为不符合现有的国际秩序”,意思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高科技发展、军事力量的成长,对现有秩序形成了挑战。】
(2)(美国和日本的)部长们承诺反对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胁迫和破坏稳定的行为,这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风雨点评:美国和日本认为,中国的发展必然造成旧秩序的打破,损害美欧日的既得利益,因此美日(欧)必然加以反对和阻遏。美日所谓的规则,就是美欧日可以随意在别人头上屙屎撒尿的规则。】
(3)(美国和日本)双方重申支持不受阻碍的合法贸易和尊重国际法,包括航行和飞越自由以及其他合法使用海洋的权利。
【风雨点评:这话的意思是,中国的合理合法活动损害了美国西方的海洋霸权。美日(欧)必须采取行动,维持霸权,阻遏中国。】
可以说,美日联合声明就是极其露骨的新冷战宣言。
国际关系主要不是基于感情,而是基于利益。这份宣言,乃是基于美日(欧)自身利益,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以及总的应对战略。
当今的经济形势,乃是中国凭借一己之力,不断冲破发达国家形成的高科技壁垒,引起发达国家的忌恨。因此,中国同美、欧、日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对抗关系,合作是受到种种限制的。所谓联欧制美、联日制美,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战线作用。
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发生激烈争论,表明新冷战格局业已形成。而昨天欧盟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则表明新冷战形势进一步升级。
韬光养晦已经彻底成为过去时,只有敢于对无理行为实施反制,直面硬对,中国才能赢得尊重、和平与安宁。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