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英法德消极对待中国提议,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作者 :南城北苑有条狗 2020-12-23 11:37:03 审稿人 : admin
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一带一路,各位专家都谈的很精彩。我就不再重复了。欧洲是一带一路的终点,也是难点,所以这里我就分享一下自已在法国和欧洲的观察,它们是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以及相关政策。我主要是以英法德意这四国为例。
英法德三国都没有公开反对一带一路,但也都没有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都对一带一路持有保留立场,但原因不尽相同。
英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它曾经不顾美国的公开反对,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所以只要利益足够,英国是什么都可以做的。所以英国政府没有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根本原因就是它认为这个倡议的经济利益对它来说并不够大。英国处于欧洲最远端,一带一路的辐射作用本就相对要小。
相对于成本来讲,得不偿失。还不足以令它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去做这样一件事。未来英国要接受一带一路,它还会要求中国给予更多其他的回报。英国很重视中国的市场和看好中国未来前景,因此,它很乐意用承认一带一路来换取更多利益。当然,在可以预见的几年间,英国不太可能走出这一步,主要因素是香港问题。现在还不知道中英如何在香港问题上触解套。
法国的原因和英国不同。一是中法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小。双方的贸易额仅占法国全部国际贸易额的7%到8%。经济牌对法国并没有什么作用。二是法国很强调西方的主导地位和地缘政治。它们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以经济手段来扩张地缘政治,是对西方主导地位的挑战。所以除非法国极右执政,法国将不会加入或者是欧洲最后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大国。但是由于法国的重要性,只要拿下法国,也就拿下欧盟。
至于德国则非常特殊。因为中国已用经济捆住德国,但由于德法协调的重要性,导致德国无法支持一带一路。
虽然中国用经济捆不住美国,也捆不住法国,但却能用经济捆住德国。因为德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不能发展军事,也不能有地缘政治战略目标,它只有发展经济。这个国家能在世界立足和有影响力只有经济。德国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上的依赖就很大,德国对华出口占整个欧盟对华出口的一半。在疫情时代,由于只有中国经济复苏,这种依赖会更大。随着中国经济进步发展,这种依赖会更强。除非未来德国能够成为正常国家,否则德国被中国捆住的局面就不会改变。所以德国在欧盟中的份量决定了欧盟不会和中国摊牌和真正对抗。
但为什么现在德国还没有和意大利一样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呢?这主要是德国要和法国以及欧盟对一带一路的政策协调一致。德国和法国在重大议题上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欧盟的基础就会动摇。德国绝不会为一带一路而和法国的分歧公开化进而威胁到欧盟的稳定性。比竟中国再重要,对于德国来说也是无法和欧盟比的。我举一个贸易数据。2019年英国“脱欧”后,中国和欧盟贸易占欧盟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3.8%,英国为12.6%,我们仅比一个英国高1.2个百分点。至于出口市场,英国占比是14.9%,中国为9.3%,比英国还要少5.6个点。一个英国就相当于一个中国,更别说整个欧盟了。
整体而言,这三国除了差异性外,也都有一个共性,即一带一路能够提供给它们的经济利益还是太小。事实上,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越是小、贫、弱或者遇到困难的国家,越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因为一带一路提供的经济收益对它们还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最后谈一下意大利。意大利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中唯一一个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一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意大利是唯一一个没有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前的国家。整个欧盟是用了十年。经济困难是基础。意大利被认为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发达国家倒退到第三世界的国家。
政治因素就是民粹主义政党执政。欧洲民粹主义有几个共性。第一,都反欧盟、排外。所以它们对欧盟并不言听计从,欧盟对它们也没有多大有效的约束力。第二民粹主义政党没有西方传统价值观包袱,它们干什么都是从利益入手或者自己的价值认知出发。所以公开支持中国,它们不会觉的有什么道义上的压力。第三民粹主义认为欧洲文明的最大威胁是本土存在和仍然大量涌入的外来族群,而不是中国。所以它们认为中国无害,而且还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最后民粹主义执政后,它们最迫切需要证明的是自己有能力执政,也意图寻求长期执政。欧洲传统政治力量对民粹主义最主要的质疑是它们没有人才,没有经验,没有治国能力。现在既然执政了,自然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现在全球能够在经济上纷给与帮助的只有中国。所以中国既然提出一带一路并积极寻求西方大国加入和支持,它们自然乐于顺水推舟。
中国提出高质量“一带一路”既有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也有回应欧洲质疑的目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欧洲的质疑只是借口,其真正的动机各有不同,但不愿意接受中国这个倡议却是共同的。或许未来一带一路提供的利益足够大,或者中国强大到欧洲没有必要抵制,它们才会真正接受一带一路。
最后我要再一次说的是,欧洲是一带一路的终点,但长期看欧洲伊斯兰化不可避免。欧洲未来或乱或穷,因此中国应该未雨绸缪考虑一带一路的退出机制。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