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12月06日
作者 :龙之灬魅 2020-01-23 14:43:07 审稿人 : admin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报道,韩国联合参谋本部28日表示,韩军发现朝鲜于当地时间下午4时59分许从咸镜南道连浦地区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两枚疑似超大型火箭炮炮弹的近程武器。
朝方发射的武器飞行约380公里,飞行高度约97千米,其余参数有待韩美情报部门深入分析。目前正在密切注视朝方继续发射的动向,并保持戒备态势。报道称,韩联参指出,朝鲜这一行为无益于化解韩半岛紧张局势,对此深表遗憾,并敦促朝方立即停止加剧军事紧张的做法。
而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方面认为朝鲜发射的疑为弹道导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也在官邸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四大臣会议,就此事进行磋商。日本政府表示:“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而言,这是严重的问题。将继续全力收集、分析情报并实施警戒监视。”
朝鲜成功进行超大型多管火箭炮试射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援引朝中社11月29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28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观摩了朝鲜国防科学院进行的超大型多管火箭炮试射,并对试射结果表示极大的满意。
●面对朝鲜将半岛局势向紧张方向导引的现实,美国想装鸵鸟恐怕是不行的
【时事漫谈】在展开今天讨论之前,首先回顾一下,11月23日,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指导下,朝鲜军方在黄海边界岛屿昌麟岛举行了海岸炮兵射击演习这一事件,通过本次事件不难看出:
第一、围绕这次海岸炮兵射击,在朝鲜半岛相关各方(中、俄、朝、韩、美、日)中,只有韩国在不停的叫嚷自己被打了,而其余各方均对此视而不见,包括美国(仅仅派出一架RC-135W “联合铆钉”侦察机在黄海和韩国首都地区上空飞行侦查)。
第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事情如此“蹊跷”就“蹊跷”在测试的一方(国际社会)没有表态,而被测试的一方(美国)同样没有表态。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之所以没有表态根本就在于测试的一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无需表态,而被测试的一方十分痛苦,没脸表态罢了!
第四、既然有人想当“鸵鸟”,那国际社会就不妨“帮上一把”,于是也就有了新闻素材中提及的28日的朝鲜试射新型多管火箭炮一事。
●朝鲜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一旦南亚有变,则东北亚立刻也会同时变化
显然,在中朝领导人2019年年初进行深层次沟通之后,朝鲜“自由行动”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朝鲜半岛的局势向紧张的方向导引。朝鲜方面再次试射大型火箭炮向方方面面传达出强烈的战略信号就是,一旦南亚有变,则东北亚也会同时变化。
而这种变化,对于日韩而言,由于所谓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不能保证其战略安全,至少在美国“抢钱”(强征保护费)的问题上,日本与韩国势必有所更大反弹。而这种变化对于俄罗斯而言,如果西方因惧怕西太安全框架的崩塌而始终不敢南亚破局的话,则凭什么让俄罗斯提前表态而极可能沦为“印度第二”呢?
●朝鲜“自由行动”可谓功不可没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可以说,今天东北亚的局面是11月14日中国就香港问题发出强烈信号之后的一大收获,再次将西方的战略“软肋”在各方面前充分暴露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在核心利益上与中国高度交集,且经过“深层次战略沟通”的朝鲜、其“自由行动”可谓功不可没。
●努力争取到一个“旨在最好等过完年再说”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性质的时间”
不言而喻,在所谓“各方面前充分暴露出来”的层面,首先要停下来看看的就是俄罗斯,而看到俄罗斯停下来看看心里也再次泛起涟漪的、基于“俄罗斯与伊朗的彼此示范效应”还有伊朗,自然还包括已经和美国同床异梦的日本和韩国。而对于中国而言,最好在各方或停停看看,或抱怨牢骚的这段时间内、努力争取到一个“旨在最好等过完年再说”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性质的时间”。
●随着各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日韩或在传统安全层面有些“新想法” 也未可知
另外,我们还想强调的是,随着各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日韩或在传统安全层面有些“新想法” 也未可知。而在继续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再来看两条新闻素材:
外交部:应韩国外长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访问韩国
【北京消息】据媒体报道,11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耿爽发布消息称,应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2月4日至5日访问韩国。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当前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国际、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合作。访问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将会见韩国领导人,同康京和外长举行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日媒:日本防卫相拟于下月访华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8日报道,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计划12月中旬访华,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
另据日经中文网微博消息,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正在调整12月中旬访问中国,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这将是自2009年3月滨田靖一以来,日本防卫相时隔10年首次访问中国。
●这一“转业”,或是日本“防务政策外交化”的一个开始
【时事漫谈】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层面,刚刚由日本外相转为防务相的河野太郎,这一“转业”,或是日本“防务政策外交化”的一个开始。虽然目前日本仍然处于最后一次战略投机过程中,在传统安全层面仍然紧抱西方,但随着局势的演化,随着各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或许在这位新上任的防务相心中,亦或是在日本心中,在传统安全层面会有一些“新想法”也未可知。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建成一年多来总体运行良好,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两国防务部门就建立机制直通电话等问题一直保持着良好沟通。而这次河野太郎执行,恐怕就与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不断完善海空联络机制建设,切实为中日两国和两国防务关系发展密不可分。
显然,在今天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朝鲜接二连三炮击、试射新型火箭炮的背景下,美国所谓西太安全框架的两位铁杆盟友与中国之间的“彼此往来”却在日益密切,这种密切往来的性质,甚至由“完全侧重于经济为主”或“非传统安全为主”的层面、经日本外相转业为日本防相,似乎已经在慢慢扩散到了传统安全层面。尤其以日本防卫相时隔十年首次访华为标志,不得不说是“11月14日(注:中国在金砖峰会期间发出随时准备调整香港问题相关政策的强烈信号)”以来的一个新变化。
●美国对日韩的控制力下降意味着西方通过西太安全框架策应南亚破局进程的效率大大降低
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份新变化首先体现出的就是对美国“领导力”的冲击,作为西太安全框架之首,日本和韩国的“黑老大”,美国显然对这两个国家的控制力在不断的下降。可以说,未来一旦南亚破局最最关键时刻,需要西太安全框架的策应的时候,恐怕届时西太安全框架的策应效应,会因其运行效率的不确定而受到极大的扼制。
●西方在南亚破局问题上逐渐陷入“越准备、越不足、越心虚、越准备”的怪圈之中
而这一切又会对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做出实质性调整的具体进程产生微妙的影响。就像11月14日以来所发生的一切。
可以说,如果我们除去西方最后因时间因素“狗急跳墙”孤注一掷这种可能外,在正常的途径下,美国(西方)在南亚破局的问题上已经陷入了“越准备、越不足、越心虚、越准备”的怪圈之中,这种趋势已经显现。
●未来,国际社会反而更加要警惕西方在南亚“狗急跳墙”从而“孤注一掷”!
值得警惕的是,也正因如此,未来,国际社会反而更加要警惕西方在南亚“狗急跳墙”从而“孤注一掷”!
由于人口、制度、工业制造能力、甚至某些特定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显现,某种意义上讲,西方已经丧失了维持一场全方位有烈度战争、或者时间稍长的局部战争的能力。可以说,今天美国在西太安全框架的两个“锚点”出现了空前的动摇,美国对这两个“锚点”的控制力不断的下降,都是这种中国与美国(西方)之绝对实力、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且仍在继续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
●实力此消彼长,“坏事”逐渐变为“好事”
无论在传统安全层面,如西太安全框架问题,还是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如贸易战问题,中国都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将原本的“坏事”逐渐变为“好事”、且这种趋势或早在贸易战刚刚开打之前就已经确定,这也是为什么在贸易战于2018年5月爆发的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就明确给出“美国现在与中国全面地打贸易战就是找死”,且“中国必定能够赢得贸易战争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在半渡而击之动态评估的“容错度”已经出现,且还在继续提升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给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即:即便现在中国真的遭遇所谓天下围攻的局面,中国的胜算仍然比西方大。换言之,在此后西方对俄罗斯实质性消化的过程中,中国对半渡而击之动态评估的“容错度”随着中、西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已经出现,且随着“此消彼长”仍然在持续、上述所谓的“容错度”还在慢慢提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故意去犯错误,这是两个概念,大家仔细理解)。
●中国的“最低内循环”其升级过程将是非常高级的升级过程
而这个最新观点之所以我们已经可以提出,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从2014年年底到现在止,已经争取到了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尤其以5G于10月31日“正式商用”为标志,中国前所未有的获得了一个条件:未来,中国的“经济最低内循环”一旦启动,其后续的升级过程将是一个首先围绕5G展开的、从而层次与方向都会非常高级的升级过程。显然,这是西方所恐惧的。
由于以5G为核心的技术将对未来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谁掌握了5G的今天、谁就掌握了未来,完全可以这样说:谁加入中国经济(或最低内循环)的升级,谁就会搭上这班“顺风车”。而这对于日本和韩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诱惑(注:日韩很多产业布局都是围绕5G展开的,如日本的新能源汽车、韩国的电子产品)。
●现在我们可以对“最低内循环”的前景开始憧憬了
可以说,在此前我们谈到“最低内循环”的时候,谈到的“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一些,而现在谈到“最低内循环”的时候,已经可以更多地去谈不可限量的前景了。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