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三哥能听的懂,但未必听的进
作者 :带泪梨花 2019-08-18 20:16:29 审稿人 : admin
为了防止自己的轻举妄动引发当地民变,印度对自控克什米尔一侧实施了封锁、宵禁、断网……还采取了扣押官员,限制民众出行等措施。为了在一开始就对巴基斯坦形成有效的震慑和施压效果,印度短时间内先后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调集了数万军人。
印度此举引发了巴基斯坦方面的激烈反应,除采取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级别,暂停双边贸易,审查双边交流,让巴军保持警戒状态外,巴方还准备将此事提交联合国。
印度这种只认拳头,不认馒头,记吃不记打的货色,靠说服教育,道义感化是不行的,没有“肉体”上的疼痛,一是它认不清自己是谁,二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三是会频频搞事儿,搞起事儿来还挺腻歪。
可以说正是巴方领导人汗的访美并寄希望于美国的介入调停为这次印巴冲突埋下了祸根,鼓励了莫迪的这次冒险试探,而印度冒险试探后巴方一开始不寻求军事选项,寻求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的表态和汗总理呼吁国际社会介入干预,进一步助长了印度冒险的冲动和嚣张气焰。
汗总理呼吁的国际社会是什么反应呢?一惯爱在地区和他国内政上插嘴的西方媒体,这次是集体装死当哑巴,保持沉默就等于在此次因印度挑衅引发的印巴冲突中诸多大国差不多都选择了站在印度一边。这一点已是被现实证明了的,一向喜欢口无遮拦,用推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特朗普,这次对印巴冲突一事保持了少有的沉默。俄罗斯突然取消与巴基斯坦签订的5万支步枪的军售协议;欧洲诸国也是假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等等。
事实是南亚乱局本就是美国希望出现并参与设计的,目标剑指中国,特朗普政府怎么可能帮巴基斯坦平息与印度的争端呢?只能说以汗总理代表的巴国政治力量,说好听点儿是过于理想化了,说的不客气点是太幼稚了。俄罗斯取消与巴方的军火供应协议是在考虑利益问题,相对于从印度那里得到的利益,巴国这点小利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俄罗斯在南亚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私利。欧洲人的想法更多。总之就是呼吁国际社会干预的汗总理让巴基斯坦的处境处于极为尴尬的地步。
巴基斯坦官员应该搞清楚,克什米尔问题可以放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机构讨论,但绝不可以国际化,一是因为形势表明国际化对巴基斯坦没有半点好处;二是该地区牵涉到中国的部分主权,中国是不会允许外部势力插手克什米尔问题的。关键时候还得靠中国。
8月9日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紧急访问中国,中方给予的答复是:中方反对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现状的行为,作为巴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支持巴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为巴方主持公道。与此同时中方呼吁双方以国家发展为重,以南亚和平为重,妥处历史恩怨,打破零和思维,避免单边行动,寻求和平共处的新路。
可以说中方给巴基斯坦吃定心丸的同时也给印度留了足够的面子,并没有直接点名印度,尽管印度有错在先,是肇事者和挑衅者。
继巴外长之后8月11日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问了中国。印外长此次访华对外宣称是为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而来,但明眼都能看的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还是来向中国解释印度自己的挑衅行为的。
跟三哥这种货色说话无需婉转,因为它听不懂,有话就得直说。王外长直接告诉苏杰生中方高度关注当前克什米尔局势及印巴矛盾的激化。印方的修宪是改变克区现状,引发地区紧张。中方反对任何使局势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希望印巴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印方的举措还挑战了中方的主权权益,印方的举措对中方不产生任何效力,更不会改变中方对相关领土行使主权的事实和进行有效管辖的现状……
苏杰生解释称,表示印方修宪不产生新的主权声索,不改变印巴停火线,也不改变印中边界实际控制线。印方希望同巴基斯坦改善关系,愿保持克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印方也愿继续同中方通过磋商妥善解决印中之间存在的边界问题,并将恪守两国就维护边境地区安宁达成的共识。
对于中方的立场,印度很清楚。对于中方语重心长地劝解,印度能听的懂,但未必能完全听的进去。
如何理解“未必能完全听的进”这半句话呢?
所说的“未必能完全听的进”可以这么理解:听的进是指大方向上印度应该不会跑偏,因克什米尔问题直接跟巴基斯坦爆发全面战争。因为一旦全面战争爆发,局势就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能控制得了的了,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域外势力美国(西方)也会趁机介入,当然不是直接介入,它们没那胆儿,会明里暗地的支持印度攻打巴基斯坦。结果就是印度直接沦为美国(西方)的炮灰,这种结局可不是莫迪这帮有大国野心的印度政客想要的。
所说的“听不进”是指印度既然把事做了,短时间内就不会轻意罢体,大错不犯,小错肯定不断,也就是印度与巴国之间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会断断续续地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原因是印度这个国家很奇葩,从政客到民众会都活在不切实际的大国梦里,大国幻想症使得印度人,尤其是政客一直以来很难安分守己。
以非暴力方式从英国殖民者怀里挣脱出来的印度,完全继承了原宗主国英国战略投机那一套。虽然战略投机风险与收益并存,但在印度野心膨胀,时不时搞点儿事的过去几十年里,除了上个世纪60年代被中国打了一顿外,其余时间里的若干次投机基本都成功了,比如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
1975年印度通过在锡金的驻军,强行遣散了当地的政府以及软禁锡金国王,然后对外宣布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
大家看一下印度搞战略投机的时间段,这个时期正值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年老体弱,国内又处于文G动乱时期,内部牵扯过多,无法腾出精力和资源来顾及周边,加之美苏因博弈需要,为了拉拢印度,对印度的挑衅故意视而不见,甚至有意纵容。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印度一而再,再而三地搞战略投机且都成功了。
62年之后到现在可能是因为与美苏、美国(西方)博弈和发展的需要,对印度的折腾,甚至是挑衅,中国基本选择了忍或适当警告而非出手教训的方式,包括2017年的洞朗事件,虽说中国已做好了再次出手教训印度的准备,但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仍是以耐心劝解和说服教育为主,过足了挑衅瘾的阿三发现再挺下不但无利可图,还有可能再次挨一顿胖揍,于是就撤了。
大概正是之前的那几次屡屡得手的战略投机和中国的忍让,助长了印度政客战略投机的野心和冒险精神。近几年印度政治精英们的大国幻想又开始出现,大国雄心又开始膨胀,一旦印度的政客判断有投机的机会,就会亳不犹豫地进行冒险试探。那么这次莫迪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战略投机的机会呢?
美国围堵中国需要印度,美国对印度挑衅不但不会反对,还会鼓励和支持;欧洲自顾不暇且有祸害中国的私欲,同样也会默认印度这么做且会暗中支持印度;俄罗斯因私利和战略私心不愿意得罪印度;中国似乎在贸易和地缘问题上被美国搞的“焦头烂额”,因与美国(西方)的缠斗,中国无暇顾及南亚局势,当然也就不会对印度的出格行为做出激烈反应;巴基斯坦内部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等等,于是阿三就觉的自己的战略投机的机会来了。加之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莫迪上任以来一直就是靠激进的内外政策拉选票和提升支持率的,再次当选,实现连任,等于印度选民认可莫迪的治国方略,这无疑会鼓励莫迪继续他上一任时的对外挑衅政策。
印度的执政阶层以上这些判断大部分都对,但对中国的判断是错的,所谓的在贸易和地缘问题上中国被美国搞的“焦头烂额”,是美国制造和竭力渲染的假象,是印度自己产生的幻觉,而非事实情况。真相是美国搞中国的过程中却被中国的反制和反击搞的焦头烂额。台独闹腾、红空暴乱,这些茶壶里的风暴对中国来说压根儿就不是事儿,只要中国想,这些事儿分分钟就能搞定。即便中国置之不理,这两个地方的独畜也翻不起不浪,牵制不了中国多少精力。所以印度认为中国现在被美国(西方)搞的内焦外困,外部环境不利中国而利于印度投机,完全是判断错误。
对中国而言,印度闹腾一下还在容忍的范围之内,如果不节制,甚至恶意扩大事态,有意升级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中国必然会出手教训印度。
教训印度,就现在这种情况,都不用中国亲自出手,由中国全方位体系支持下的巴基斯坦足可以在军事上让印度吃不了兜着走。远了不说,今年2月份印空军越境挑衅巴基斯坦,结果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后被巴基斯坦反越境羞辱,军机被击落,飞行员被活捉,秘密渗透的印潜艇又被巴方提前发现和驱逐等等,这一切说明尽管整体而言巴基斯坦的武器可能没有印度的多而先进,但巴基斯坦士兵的战斗素养和武器使用的效率远超印度,有中国的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所谓优越完全被抵消了,对印度来说武器再多也不过是一堆烧火棍,军队数量再庞大也不过是一群炮灰。
莫迪也不要低估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保护承诺,尽管巴国政坛内部稍有变化,但在大方向上巴国不会脱离中国,至少目前不会,那么对应的中国对巴国的保护承诺也不会变。
对印度主动挑衅,挑起上巴基斯坦的冲突,加剧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局势的做法,中国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接待了巴印两国的外长后,中国支持巴方将问题提交联合国并要求安理会召开有关克什米尔问题的闭门会,举行会议协商讨论克什米尔局势。如果印度看不清形势,仍然执意妄为,那么接下来就是武的一手了,之前说不会使用军事选项的巴方刚刚表态不排除采取军事措施选项,汗总理也警告称,巴基斯坦将对一切入侵克什米尔争议地区行为作出回应,表示现在应给印度一个教训。三哥耳朵有点儿背,不知道听没听出巴方释放强硬信号的话外音,可别又开着飞机去搞越境偷袭哟!
关于印巴之间的新近冲突,笔者在《一文带你看懂印巴冲突再升级的真相》一文中有过详细分析,简单概括一下印度敢于再次冒险挑衅的原因:
一,印度内部经济不好,内政不顺,莫迪这是要借机转移民众视线,转移内部矛盾的需要。
二,这是印度在外交上的又一次战略投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挑衅就是要试探方方面面的反应。如果各方反应一般,尤其是巴(中)不进行强力反制和反击,印度肯定敢把步子走实,像当年吞并锡金一样把印控克什米尔一侧直接吞并了。反之,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磨叽上一阵子,最后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对我们而言,美国围堵我们的战略不变,印度的折腾就不会停止,我们要防止的是美国和印度联手搞事儿。
美国之前的“亚太战略”现在又升级为“印太战略”,美国不想要强行缝合印度洋和太平洋,从海上彻底封堵我们。美国要实施这一战略,印度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此美国必然会想着法子拉拢印度,在拉拢印度的过程中,美国当然会一再容忍,甚至是有意纵容和鼓励印度在南亚折腾。
就印度而言,尽管印度的政客很清楚美国搞印太战略有牵制印度的意思,但因印度的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打压中国的目的远胜于牵制印度,所以他们更想借美国搞印台战略的机会,利用美国的势力实施自己的战略野心。这大概也就是印度为什么一边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不怎么热心,一边又频频加强与美国的互动的真正原因。鉴于此,我们在手里提着棒子说服教育印度,为其澄清利弊的同时也要更好的利用好印美之间的矛盾,对它们实施分化打击策略。
印度这种国家,你要把它当人看,它就不把你当人看,还认为你软弱可欺。对付印度这种傻逼,最好的方法是在不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情况下“惯着”他,让他变成更大的傻逼。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陆离人:香港的棋盘 下一篇:6哥的话:美债收益率倒挂,美股暴跌,都是美联储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