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漫谈(一)——共同富裕与党的初心!

作者 :款项兄弟 2021-08-24 11:57:3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这两天的一个大事是,中央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推动共同富裕问题。这个会议首次系统性的阐述、说明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而相关的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新时代以来的许多政策——包括过去一年多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与举措。


接下来一两篇文章可能没有什么太多的逻辑,就是漫谈,随便聊聊。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政策频出。最近几个月,我也一直有与体制内外的朋友交流,包括一些外国友人。很多人表示对当前中国的政治政策看不懂。我亦尝试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比较通俗的方式去跟他们说明。


以下就是一些漫谈。我尝试用非官方的口径与角度介绍一下党的政治及沿革。




身边不少人对“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没有什么思想准备,不知道它具体所指什么、意味着什么。所以,中央需要出来再诠释一下,讲讲未来我们国家要做什么。主要自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中国一直在推动市场经济,有许多扶持资本的政策。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于认为中国的执政党是pro-capital的,即在劳与资之间,更加偏向资,认为共产党所关心的KPI就是GDP/增长。只要GDP能够持续增长,饼能够持续做大,它的政治政策目标就达到了。它对社会分配是否公平并没有特别强的诉求。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完全错误的认识。其实现在在发生的事情也不复杂,就是各方都回到本原。在今天这个历史发展阶段,共产党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初心再出发了。外界也应该看到,党在做这样的再调整、再平衡、再定向、再出发。


其实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是不应该有误解的。它是共产党啊。放在国际的政治光谱下是极容易理解的:它所传承政治谱系来自西方的“左翼政治”(left-wing politics),它的核心诉求是通过保证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与福祉,实现社会正义。它希望在可能范围内照顾最广大范围人群的利益,但也是有基本盘的(“primary constituency”)。它的基本盘就是中国社会的中低层和相对弱势群体。


全世界每个政党也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如果我们看西方选举政治/代议民主,几乎所有的主流政党都会声称他们是代表或者能够促进中低层利益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主张,是不可能获得大多数人的选票支持的。然而,鲜有哪个主流政党和政客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最终都和精英群体绑定在一起,无法照顾中低层民众的利益。结果,人们不再相信主流政党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不再相信精英政治,并在过去几年催生了英国的脱欧、美国的特朗普和许多欧洲国家的右翼民粹政治。




许多本来根本不关心政治的人现在发现,不得不仔细关心政治了。要重新审视中国的执政党。


问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到底是什么?


在新时代话语体系里常用的概念——“初心”和“使命”,已经做了概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可以分解一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对内”的,解决的是国内问题。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对外”的,解决的是国际问题。


在新时代里,还有一些更大的愿景被提了出来,譬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前述初心和使命的一个延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它在理念上和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之国际主义传统又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党有个传统,是区分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在1922年中共二大里就提出来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翻译一下,就是“小目标”(虽然它的目标并不小),指是眼下的、现世的目标,会根据现实情况动态进行调整。


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大目标”,代表最高理想的远期最高目标。对这个目标的表述始终是,实现共产主义。此外,党的理论传统是运用辩证法解释事物,因此会从逻辑上再进一步解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但过去一百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冷战结束,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意识形态”年代。如何理解?即二十世纪初欧洲盛行并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能型、宏大叙事型、目的论型、干预型的政治意识形态全面式微。取而代之的政治,无论是主流自由主义,还是所谓的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都不再有宏大叙事,不打算再由政府、政治、公权力主导积极构建什么东西,不再设想去翻天覆地的改变人类社会。我喜欢用的词是“世俗化”。


此外,还有一些更传统的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即宗教类(譬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福音派基督教),以及民族主义。


中国也是受到这个大趋势的影响的。我们的政治话语也变得更加“去意识形态化”了,更加“去理论化”和“去形而上化”了,更加“世俗”了,更加贴近现世生活了。


所以也就有了更易让普通人理解并产生共鸣、更加朴素的“初心”和“使命”。


尽管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我们可以这样去大胆的理解,现在说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及“两个一百年”目标),有点类似于“最低纲领”、“小目标”。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实现的现世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大目标”,有点像最高纲领了。当然我们不知道这个概念是否就这么定下来了,还是说存在进一步演进的可能性,但核心要义是,“大目标”需要超越中国国家,为人类社会提供某种愿景、理想及政治文明形态及解决方案。


“为民族谋复兴与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实现了繁荣富强,对世界和平发展又是有推动的,并通过贡献新的政治文明形态,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小目标会帮助促进大目标。


现在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说“共产主义”,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以当代西方政治文明为主导的国际社会里,许多国家对“共产主义”有偏见和恐惧。这时有必要提出一个在国际上更容易被理解、更易被包容、更易被接纳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述是非政治的,说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与福祉,比较有“温度”,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与共识,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另外,共产主义仍然是可以作为一个更远期的目标(人类的“千年大计”)存在,没有提及共产主义,并不是否定共产主义。




同时,党时不时还会在理论上探讨“共产主义”的问题,以厘清这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政治秩序中的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这样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读一读这个誓词会发现,它基本完全保留了革命斗争年代的特征,可直接向前追溯到1920年代。其中的“保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样的表述,都有极强的时代烙印,感觉就是在地下参加革命,随时可能被捕牺牲。虽然它距离现世已经非常遥远,但作为一种政治传承和基因留存下来了。我以为,尽管重温入党誓词仍然是党组织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且经常发生的内容。但不少后代是不了解这些誓词背后的历史语境的。


我认为,共产主义这个概念、这个信仰,确实是党革命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个概念的存在,共产党的创业历程可能不会成功。


任何一个政治运动,一个革命运动,都需要吸引不同的人群加入。党在创立初期时,就是不同人的组合。他们加入的动机是有所差异的。


第一批人是许多家庭条件还不错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出身自小资产阶级家庭,或者地主、富农家庭,甚至还有名门之后。他们大多有很强的爱国信念与救国意愿,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富强与复兴。从五四一直到抗战开始后,加入革命的青年大多认为共产党就是反帝反殖反外敌侵略的最好的政治平台与组织。其次,他们也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向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供了伟大的愿景及极富有吸引力的理论工具。


第二批人是对社会不公有切身体验,希望投身到改造社会的事业里,构建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中国。最初,许多人参加革命的动机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但在参加革命后,又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熏陶,使得他们原本朴素的政治经济诉求在理论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这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群体,就是赣闽湘等老中央苏区的青年,其中相当大比例者又是客籍人。客籍人有特别强的抗争传统,希望改变旧的秩序,建立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这个群体数量很大,是中国革命的火种。他们在苏区加入革命,构成红军的骨干,并一路参加长征。实际上,中国的工农武装割据也是从他们开始的——这可以追溯到最早在井冈山当“山大王”的客籍枭雄王佐与袁文才(如果再向前追溯半个多世纪,我们会发现客籍人推动了之前另一个惊天动地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最后,我们还可以发现,第一批人、第二批人两个群体在党创立最初期其实就有所交集——毛主席、朱德、张国焘(后来叛党)、叶剑英、叶挺、邓小平等等都是……这个单子可以不断地拉下去。


在那个时候,这些革命者就已经在他们自己身上找到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我们再回去看看中国党最初的理念与愿景。最早的创立者们都成长自中国社会,受中国文化熏陶,受到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理想影响。在那个亟待为救国寻找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的年代,他们受到了近代西方左翼政治理论的影响。在比较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后,他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有句老话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果我们非要说“体”和“用”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及许多朴素道德观及传统政治秩序有点类似于“体”;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就有点类似于“用”,它通过若干次“中国化”后实现了“飞跃”,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挥作用。


但高度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在中国党创业历史上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的:没有这种主义,这个革命运动可能就不会成功。在很长一段时间,共产主义都是带有极强精神激励作用的。它把一些本来朴素的愿景和理念给理论化了、科学化了、升华了,神圣化了,变成了非常宏大的叙事,变成了一种有极强精神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究极信仰,一种思想上的尖锐武器。还原到那个年代(将近一个世纪之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主义”一定比“三民主义”及其它看上去缺乏深度、彼此类似的救国理论更有吸引力、更有感染力。这不仅仅因为苏联革命的成功,更因为它有宏大的叙事、强大的价值观导向及科学的维度。


最近我也去参观了一些党史纪念馆,去看党史上一些英勇就义的烈士,他们临终前的宣言。这些烈士很多也是知识分子背景出身。他们之所以能够不背叛事业,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以为,当时如果没有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带来的信仰的话,可能就找不出这股激励力量,很多人可能在革命中途可能就放弃了。如此,中国党的革命事业未必能够成功。


今天许多人是把政治庸俗化、利益化的。他们认为凡是政治,都是利益分配的工具,而利益分配最后又会变成权力斗争。他们习惯用权力、利益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如果这样,他们就是没有办法理解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骨子里是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价值观驱动的政治组织。这并不难理解,比方说,它所说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我们在商业环境里常说的企业的愿景vision,使命mission、价值value。我们是谁,我们相信什么,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做什么。我们是价值驱动的、信念驱动的。一个伟大的企业是能够把其价值、理念完全在制度、实践及员工身上“内化”的,并升华成为企业基因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文化,并且不以某个人的退休或离开而改变。企业家及企业管理者始终在努力建立这样的基因。而投资者、雇员、消费者也都在努力寻找这样的公司。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从一开始就是强价值观、强信念驱动的。它又极度重视自己的组织建设及文化传承,那么毫无疑问可以把这些东西流传下来。


今天共产党以浓重的笔墨重提出共同富裕,其实就是回到初心。再定向、再调整后就会再出发。


下一篇漫谈,我们聊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的一些发展脉络。


http://www.CaaO.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