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猫哥:中美博弈中中国隐藏的潜实力

作者 :傷撕心裂肺 2019-10-05 14:55:47 审稿人 : admin

   作者:猫哥 来源:猫哥的视界

这是发表于2018年的文章,然而一些预言一一实现,回头看看,对中国更加有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赢!

  最近中美博弈中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美国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不是之前威胁的25%,而是10%。不过川普留了一个尾巴——宣称在明年1月会对这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增加到25%。

  这是啥意思?

  摆在桌面上有两层意思。

  其一,威胁中国不得报复(或者报复的强度),否则明年关税就会增加到25%——这个10%——25%之间的空间就是美国准备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其二,给受加征关税影响的美国企业转移供应产业链的时间。

  第一点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来谈谈第二点——为什么要给美国企业转移供应链的时间。

  原因是在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之前,8月20日——27日(六个工作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搞了一个听证会——主要是听取加征关税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影响。

  这个听证会来了358名企业代表,结果非常意外——超过95%的美国企业代表反对加征关税,6天听证会变成了美国版的“厉害了,我的中国”的故事会。美国企业代表给美国官员们描述了无数个选择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的理由——完整的产业链、齐全的配套、高超的工艺、聪明而又勤奋的工人、发达的物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下载美国听证会记录)。

  后来美国贸易办公室的官员干脆直接提问——能否把供应链转移到其它国家。结果美国代表的回答却非常一致——不能,全球其它国家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最乐观的回答也是——相当长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中美博弈中隐藏的潜实力

  所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后果不但无法阻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而且加征的关税成本还得是美国人民自己来承担。

  这真是一个令美国官员非常沮丧的结果——事实也是如此,今年1——8月中美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下,在美国前期已经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了关税的情况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创历史新高!

  所以,不要说美国政府给美国企业3个月的时间来转移供应链——就是给3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为什么?

  给大家讲一讲这里面的逻辑,某种意义上也是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隐藏的潜实力。

  
  中国制造的潜实力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业基地——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全球唯一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这个大家也知道;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个大家还是知道。但是,这三者合为一体意味着什么,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

  一说中低端制造业,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很“容易”的印象——所以,说到中国在中低端产业具有压倒性优势就很容易“不以为然”。其实事实远非如此。

  举两个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的例子。

  先来一个一次性打火机——对,就是一元一个的那种打火机。

  这个打火机有啥?塑料壳、火石、钢轮、液化丁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是偏偏中国拿下全球90%的产量。为什么?

  很简单,发达国家不愿做,发展中国家不能做。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愿做?因为附加价值太低,一般发达国家撑死了只有几千万产业工人,即使做点零部件也是尽量去做技术含量更高、附加价值更高的。廉价的小商品是不屑去干的——而且现在就算去做,也无法与中国竞争,因为我们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能做?我们来看看这个打火机的主要部件——塑料壳、火石、钢轮、液化丁烷——涉及两大工业门类,一个是化工(塑料壳、液化丁烷),一个是钢铁(炼钢与钢铁加工)。任何一个国家想抢走这个打火机产业就得先配套完善的化工与钢铁产业链——如果为了生产打火机就去配套化工与钢铁产业链——估计十八辈老祖宗都会气得活过来。当然,如果配件全部外购再本地组装,估计气活过来的老祖宗会再次气死。

  再来一个拉链——对,就是拉链门的拉链。

  拉链有啥?化纤与铜齿铜扣——还是屁技术含量没有,但是要拿到价廉物美的化纤与铜齿铜扣你就得配套炼化聚酯的化工产业,以及铜精炼与铜加工产业,道理与打火机一样,真不惜一切代价去搞,老祖宗又得气活过来气死过去。

  你看看,这两个屁大的小商品产业要搞起来都千难万难,更何况一些大件商品——自行车看上去很简单吧,本次美国贸易听证会上美国自行车协会就给了一个数据,中国出口美国自行车占美国进口总数的94%——找替代生产商是不可能的!

  现在你明白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多么强大!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个工业体系拿到的产业,别人想抢走——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低端制造,也是千难万难。

  过去十几年东南亚一票国家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各种优惠政策想从中国转移一部分低端产业链出来,结果怎么样?

  纺织业是出去了一部分——这是工业体系中门槛最低的,但是没有化工产业链配套,结果就是上游的染料产业还捏在中国手中——这玩意在纺织业中相当于电子产业的“芯片”——结果就是一票东南亚纺织业(包括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等)被江浙一帮染料企业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我不是药神》中不是宣传印度仿制药很发达吗?真相就是没有化工业配套——印度所有仿制药原料都是从中国进口(呃,印度连最简单的维生素都无法生产)——然后压成片剂就成就了印度“伟大”的仿制药。

  印度每年要消费10亿 台手机,于是印度政府提高关税来搞手机生产国产化,所以很多巨头都在印度设厂——目前在印度销售第一品牌的小米就在印度设厂——其实就是从中国进口全套零部件然后在印度组装一遍,其它巨头也是如此。

  为什么东南亚一票国家折腾几十年都搞不像样的工业体系?

  一个工业体系的核心基础是什么?

  以钢铁炼化加工为主的重工业 三酸一碱为核心的化工业。没有这两个产业,玩什么产业都是扯淡——呃,连打火机与拉链都搞不出来!

  建立这两个产业的门槛是非常非常高的——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所有的发展国家除了中国,就没有一个能够跨过这两个产业的门槛。

  那么,中国重工业与化工业的底子是什么时候打下的?

  是毛时代。没错,就是被无数人抨击否定的毛时代。

  建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化历程

  中国有一票公知天天给老百姓洗脑对国家百般诋毁——首先就是对毛时代全面否定。

  现在我就来给梳理一下毛时代的工业化历程——让大家见识一下,没有建国前三十年执政党与我们父辈的艰苦奋斗,那有今天中国硬怼美国贸易战的底气?那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前三十年绝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一部运动史、是一部辛酸史——其实你们看到的这些都是浮在水面的表象,真正决定性的其实是一部工业史。具体详见我的历史文章《原创:苦难的行军(上)》《原创:苦难的行军(下)》,这里简单的讲几点。

  建国之初满目疮痍,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6%,北方地区不足5%——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人类聚居地已经基本看不到成型树木——都被老百姓砍掉做成了燃料。40年代末期全国灾害不断——暴雨、干旱、泥石流层出不穷,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35岁。急剧恶化的生态已经表明,一个农业社会的国家,5亿人口已经超越了这片土地承购承载的极限,按照自然法则,或者爆发战争,或者爆发生态灾难,让总人口自然淘汰到4亿以下,才会慢慢恢复生态平衡——中国几千年历史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所谓的改朝换代的历史,其实本质就是一个生态恶化后自然洗牌的历史。

  怎么办?

  怎么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怎么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延长老百姓的寿命?

  怎么才能根本上遏制恶化的生态,重建青山绿水?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答案:

  工业化。

  人类社会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就是工业化。

  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建立一个工业体系需要天文数字的金钱,需要海量的工业设备,需要上亿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几百万优秀的工程师……而这一切,新中国都没有。

  于是一套高积累模式被设计出来,把每一粒粮食、每一个水果都勒紧裤腰带省下来,去买机器买设备。

  这还远远不够——

  任何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将过去农业社会形成稳定利益格局砸得粉碎,重建一个以工业体系为核心的全新社会结构。在工业化的冲击下,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大批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伴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社会的剧烈动荡。

  纵览世界列强工业革命历史,字里行间都是斑斑血泪。

  英国工业化产生了羊吃人,法国有大革命——整个欧洲在工业革命期间都打成一锅粥;美国工业化导致了南北战争,日本呢?为了搞工业化让国民承担了4倍于当时满清政府的税负,还一船一船把农家女子送到南洋当妓女赚外汇,就这样还爆发了西南战争。

  中国为了避免工业化对社会的巨大震荡就搞了户籍制度——相当于设计了一个“安全带”将国民牢牢的绑在土地上。这个制度在后世与城市化进程格格不入,但是在前三十年对于工业化初期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很有作用的。

  然后,我们就开始拼命搞工业化,与时间赛跑。

  拼命发展钢铁煤炭重工业

  工业化的基础就是煤钢为主的重工业,是三酸一碱的化工业——基础的基础还是钢铁产业——有钢就有煤,有钢就有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