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对总统大选的影响:总统特朗普支持率高升 桑德斯退出总统大选(2)
3
每当国家出现“危机”,总统支持率都会大涨
拜登对决特朗普,是今年美国大选最不让人意外的局面。桑德斯停止竞选,释放了民主党决心合力对战特朗普的强烈信号,也使民主党有更多时间调动资源备战大选,对拜登和民主党是重要利好。
特朗普直至2月底仍把疫情称为“民主党的骗局”,宣称确诊病例将在数日内趋近于零,在3月上旬仍在淡化疫情威胁,当时仅43%的美国民众认可他的疫情应对。但自特朗普改变态度,每日举行白宫疫情记者会,联邦政府和国会紧急采取一系列抗疫和救市行动后,他的民意支持率已连续两周上涨,在盖洛普3月底最新民调中达到49%,是他2017年1月上台以来最高水平。有民调专家预测,特朗普支持率近期有可能突破50%,这意味着其工作将首次获得半数或逾半数美国民众认可。对一位一直坚持“分裂治国”路线的总统,这确是一个重大成就。
疫情日益严峻,为什么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

在多数美国民众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是一场外来因素造成的“重大灾害”和突发危机。多位民调专家指出,在国家处于“危机”状态时,美国民众会自发团结在总统身后,这是美国历史的一种常态或传统。历届总统在国家出现“危机”时,支持率都会大涨,如1979年伊朗占领美国大使馆扣押人质时,时任民主党总统吉米卡特的支持率几乎翻了一番;2001年“911”发生后,时任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飙升约30个百分点。实际上,就“危机涨幅”而言,特朗普落后于历任总统。
美国是分权制政府,不仅联邦层面三权分立,州权份量也很重,州政府具有一定独立性。联邦政府作为行政分支,权力受限,但相应地,对早期疫情应对失误的责任也被分散和减轻。例如普遍认为美国疫情早期在病毒检测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错失防控黄金窗口期,但板子首先打在负责开发试剂盒的美国疾控中心(CDC)和监管过于严格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纽约时报》采访的一位独立派选民就认为疫情早期特朗普掌握情况有限,情有可原。
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应对中持续的“甩锅”策略也取得一定效果。一直以来,特朗普及其政府要员和右翼媒体都在就疫情责任反复甩锅中国,不停地自我夸耀率先对华采取旅行禁令的“远见”,却避而不谈美国此次疫情大规模输入的主要源头是欧洲和中东等地。副总统彭斯4月1日指责中国和美国疫控中心。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日前则指责民主党主导的弹劾调查分散了政府注意力。白宫和国会共和党人还指责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医护物资战略库存不足。这些言论经右翼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与放大,影响了很多美国民众。
疫情危机中,团结抗疫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旋律,美国民众团结意识凸显,党争降温,导致美国社会分裂的重大热点问题被边缘化。不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愿背负危机时刻因政党利益妨碍疫情应对的罪名。不论初期83亿美元疫情拨款,还是两万亿美元经济剌激和救助方案,虽然针对本党选民,共和党强调企业救助,民主党强调家庭和工薪阶层优先,但两党都淡化了路线分歧。与疫情相关的各项法案在参众两院遇到阻力很小,均以压倒性的跨党派优势快速获得通过。这种社会团结意识和两党团结行动,减少了很多选民对特朗普的反感和敌意。

危机时刻,由于“紧急状态”等法律授权,联邦政府权力和重要性较正常时期大增。在美国疫情应对过程可以看出,限制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具体防控措施主要由各州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自行其是,如白宫发布“指导意见”,而各州按州法惩处违反本州“居家令”者。联邦政府机构和国会侧重于动用国家法律(如《国防生产法》)、调拨国家资源(如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动用救灾款项和预算拨款,主导和大企业谈判等)、调整国家政策(如放松国家监管,针对疫情的医保政策、失业救济等)及采取措施稳定并保障经济。尽管很多全国性举措需要国会立法或获得既有法律授权,但总统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被民众视为国家层面措施的主导者、主要推动者和主要声音,个人形象因此受益。
此外,特朗普本人在疫情危机中也获得非常高的媒体曝光度。平时,很多美国人并不关心华盛顿政治新闻,但疫情蔓延之下,政府领导人提供的信息因具有权威性和全局性,受到高度关注。特朗普每日亲自在白宫主持动辄持续两个小时、全国电视、电台及社交媒体直播的疫情记者会,发布全国疫情最新信息和政府最新应对考虑,回答记者各种问题,并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提前宣布记者会具体时间方便民众收看。《纽约时报》采访的匹兹堡独立选民、银行保安贾斯廷·佩恩(Justin Penn)说,他每天下班后在脸书上收看特朗普记者会,认为特朗普努力让民众保持冷静,“对疫情处理得很好”。疫情发生前,佩恩支持民主党前副总统拜登,现在表示很可能会支持特朗普连任。
《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共和党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达最高点并保持稳定,但像佩恩这样的独立选民和一些民主党选民对特朗普看法有所改善,成为助推特朗普支持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很多民主党选民因为反感特朗普,过去主要从反特朗普的自由派媒体上接收信息,现在直接收看收听特朗普记者会,观感有所改变。在3月底盖洛普民调中,独立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较3月初上升8个百分点,民主党选民支持率上升6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民意多变,民调结果相应也多变。仅根据特朗普目前支持率上升来预判其连任前景,立足点过于狭窄。比如民主党总统卡特在伊朗扣押美国人质事件发生后支持率一度大涨,但谋求连任仍遭惨败。
4
疫情重塑美国大选,暴露国家治理诸多问题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美国大选氛围大变,预选进程停滞,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已推迟一个多月至8月17日起一周举行,拜登5日开始谈论举行“虚拟代表大会”的可能性。通常,两党代表大会在夏季举行,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正式通过党纲即竞选纲领。9月初劳工节过后,大选选战便正式开锣,但如果疫情届时仍然严重或卷土重来,拜登和特朗普将如何开展选战?两党如何展开国会和州议会席位争夺?11月3日美国大选投票将如何进行?由于疫情的高度不确定,这些目前都是未知数。与两党预选不同,修改大选投票日时间需要国会两院投票立法通过。
无论如何,疫情走向对2020年美国大选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已经并正在重塑大选面貌,带来重重变数。

首先,疫情势将导致拜登和特朗普重新调整竞选策略。疫情在美暴发前,拜登主打“团结”牌,承诺搭建桥梁以弥合社会分裂。他在竞选集会上的谈吐,总像在怀念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的“老时光”,缺乏变革愿景被认为是他早期竞选乏力的重要原因。由于年龄等因素,很多民主党人也仅寄望于拜登带领美国“回归正常”, 把他作为无奈之下选择的过渡型政治人物。至于特朗普,在疫情之前,一直把经济和就业作为自己的竞选王牌。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位总统能够在失业率达到两位数的情况下连任。
随着疫情发展,在美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美国和世界不会再回到过去,新冠疫情终结了美国的“911时代”,选民对总统候选人的期许也不会再和疫情之前一样。

拜登似已感知到这一点。4月7日他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声称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挑战,将是“现代历史上的最大挑战”,应对疫情大流行,是美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机会。为了争取桑德斯支持者,他还不断抛出有意接纳进步主义政策的橄榄枝。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拜登调整竞选战略,考虑转型“变革候选人”的信号。至于特朗普,由于股市熔断,失业率飙升,连任王牌黯然无光,还得面临民主党人关于疫情应对责任的追究。特朗普政府对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应对,将对选民投票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疫情走向及经济能否在大选投票日前迅速回弹,对特朗普竞选前景干系重大。
其次,疫情本身也在改变拜登和特朗普的竞选前景,民众心态随疫情持续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多位民调专家指出,在国家处于“危机”状态时,民众会自发团结在总统身后。尽管很多政府举措需要国会立法或获得既有法律授权,但总统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被民众视为政府举措的主导者,加上媒体密集曝光,个人形象易于受益。相形之下,在野党竞选人在疫情中常被边缘化,作为空间有限,媒体曝光度大减。对拜登来说,他不仅需要调整竞选策略,最大程度地团结光谱广泛的民主党选民与独立选民,还需要在疫情中尽可能展现形象,有所作为,重塑自己的竞选势头。
拜登被视为民主党人的“安全”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赢。原本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拜登就面临支持者热情显著弱于特朗普选民,缺乏有感染力的变革愿景,长期从政留下的各种政治包狱等各种问题。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上,拜登也远远不是特朗普的对手。目前,拜登的推特粉丝仅约460万,而特朗普有7500万;拜登脸书粉丝仅170万,而特朗普有2800万。疫情之下,虚拟竞选、网络竞选更加重要,这对拜登显然不利。
最后,疫情改变了每个美国人的生活,正在凸显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族裔不平等状况,暴露美国国家治理的诸多问题。按桑德斯的说法,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以最严酷的方式揭示了美国生活中最丑陋的不平等。”而即便没有疫情,以桑德斯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声音也不会在今年大选和今后的美国政坛上消失,而势将在疫情应对和大选进程中放大,并将进一步融入民主党主流。当然,与此同时,他的退选也不会终结民主党内左翼与温和派的立场分歧。桑德斯的支持者与民主党温和派会否为着击败特朗普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在拜登身后,尚需更多时间检验。
当前,美国疫情仍在迅速攀升,缺乏稳定预期,正常生活何时能够回归是个未知数,民众心态势将随疫情起伏和疫情持续时间而变化。此外,疫情给美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伤害正在不断加深,深度和广度尚难进行适度评估,但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已显现加剧势头。目前两党均未取消原定七、八月份各自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美国大选选战能否像往常那样在9月初劳工节后正式开锣,大选投票能否在法定11月3日投票日正常举行,目前都是未知数。
或者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新冠疫情已经重塑美国大选。在疫情日趋严重的当下,美国两党、媒体和民众关注焦点都放在疫情应对而非责任追究上。但民主党和自由派媒体不可能就疫情责任轻轻放过特朗普。现在特朗普在疫情应对上获得的加分,不等于未来责任追究时能够得到减分。从1月底到3月上旬,特朗普在美国“失去的一个月”里关于疫情的大量公开表态如果不是谎言也是判断上的严重失误。这段防控黄金窗口期,美国疫情准备力度严重不足。
此外,特朗普自上台后大幅削减美国疾控中心预算、撤销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全球流行病应对小组,削弱奥巴马医改导致没有医保的美国人数量大增,这些举措也不会被轻易忘记。特朗普秉持的“大政府”理念和作法,更接近民主党和自由派,不为坚持“有限政府”,担忧预算赤字和国家债务的保守派所乐见。而他竞选连任的最大王牌——经济繁荣,已在创造美国股票交易历史的”特朗普熔断”中化为泡影。至于他2016年时的竞选承诺——抽干腐败的“华盛顿沼泽”,在美国参议员疫情“股票门”交易中几乎成为空谈。
美国因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也包括两党围绕大选展开激烈较量的暂停键。疫情在不断发展变化,疫情中的特朗普,政治上有所得,亦有所失,盘点的恰当时刻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