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木马君:被歧视的青少年时期——来自东德的默克尔

作者 :苦尽甘来. 2021-11-18 18:45:10 审稿人 : admin

  一直有很多瓜友留言给我,让我写一写默克尔。我说,好的,改天会写。

  这一改天,就拖了很久,一直到了默克尔总理已经正式卸任了,我的文章还没有写出来……图片

  其实,默克尔一直是我想写的一位德国女性,这周,终于可以跟大家聊一聊这位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10月26日,德国总统施泰因在默克尔政府卸任仪式上,向默克尔递交了任期结束通知。到今年为止,默克尔已经当了16年的德国总理和18年的基民盟主席。

  这样一位来自东德的毫无政治背景的女性,在波诡云谲的男性权力场风云叱咤这么多年,成为德国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总理(仅比她的伯乐“统一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短一个多月),德国人早已习惯她如“妈妈”般的存在,却仍然很难回答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或许我们可以从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以及少量的私生活信息,来管中窥豹。

  绕不开的原生家庭

  默克尔的父亲霍斯特·卡斯纳出生于1926年,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

  1954年,大女儿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即后来的默克尔)出生几个月时,卡斯纳先生决定带着全家人从联邦德国移居到民主德国。

  这是个一直被后人称为“匪夷所思”的举动。

  简单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

  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冷战”爆发后,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又称西德;苏联占领区则在同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又称东德。柏林在东德境内,也被分成两半,一半西柏林,一半东柏林。

  默克尔出生在冷战时期的汉堡,西德重要城市。

  从经济角度而言,当时的西德比东德要发达;从社会地位角度而言,西德信奉基督教,尊重神职人员,而东德崇尚无神论,把宗教看成是“精神鸦片”,处处打压。直到现在,人们对于当年卡斯纳先生从西德移居东德依然表示费解。

  但卡斯纳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看到了西方制度的局限性,寄希望于共产主义,就算共产主义不接受宗教,他也企图在这两种信仰中找到一个连接点和平衡点。

  默克尔很理解父亲,说父亲是“希望教会能够从虚无的精神中脱离出来,注重现实。”

  默克尔有几个特点,或许就来自于父亲:

  1. 政治手腕。卡斯纳先生既保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也会对东德政府妥协,力求在不可能处寻找可能,进行连接和协调。

  2. 顽强而固执的个性。不到山穷水尽决不罢手。

  3. 对共产主义的好感。默克尔不喜欢普京,但不排斥俄罗斯,一直担任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桥梁。也没有因为意识形态而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也是欧盟和中国的桥梁。

  默克尔表示,和普京相识二十年,保留分歧继续沟通

  说完了父亲,来说说母亲。

  默克尔的母亲出生于柏林的富裕的家庭,通晓拉丁文和英文,是一名文学老师。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相对清贫的霍斯特。

  默克尔的母亲

  在东德的日子不好过,卡斯纳太太试图谋得一份教授拉丁文或英文的工作。然而因为出生的关系,她根本无法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的职位。

  默克尔回忆:“她被拒绝的那天,在房间里关了半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脸上又带着笑。”

  卡斯纳太太做起了全职妈妈,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

  默克尔三姐妹,默克尔为左一

  另外两姐妹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医师

  卡斯纳太太很清楚,身为牧师的孩子在这里的学校一定会受到歧视。为了帮助孩子们,她要求每个孩子在回家之后都告诉她当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然后教孩子们要正视这些歧视,积极面对,并且做得比其他孩子更好。

  默克尔说:“每天放学后,我都和母亲聊一两个小时,把什么都讲给她听。我至今感谢我的父母使我们在家里能有这样的机会。”

  默克尔个性中充满情感的部分,或许就来自于母亲。

  默克尔和父母的合照

  不一样的童年

  作为来自西德的牧师的孩子,默克尔的童年和其他孩子相比,注定是不一样的。

  1. 他们时刻被监视着。

  用默克尔的话说,“几乎每个房间里都有监听。这让她从小就学会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她可以保持缄默,面无表情,隐藏和修饰自己的情绪。也明白如何说得体的话,不过于沉默或过于呱噪,让安全官员信服。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她总在选择最恰当的措辞,力求达到自己最想要的效果。有时候仅从老师的眼神中察觉不对,就能当即扭转话题。

  默克尔青年时期,看上去内敛平和

  虽然这样做有时会让她显得得战战兢兢,但也让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帮助她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贯穿她整个政治生涯的无法揣度其内心的冷静和内敛,或许就来自于这段时期的生活。

  2. 18岁以前和有缺陷的人生活在一起。

  默克尔三岁时,父亲被调往滕普林的瓦尔德霍夫工作。一边培训教职人员,一边负责一家慈善机构,为数百名智商及精神有缺陷的人创造可以自食其力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寻找生存价值,维护人格尊严。

  在那段时间里,卡斯纳一家和他们来往密切,这些人常常帮助卡斯纳家整理园子,有时还和卡斯纳一家共进晚餐,欢度家庭聚会以及各种庆祝活动。

  和默克尔同龄的孩子们见到这些人就感到害怕,从不敢靠近。而默克尔却看到了这些人完全可以靠自己活得和其他人一样,也看到了世人的恶劣和善良。

  少年的默克尔,学会了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并帮助他们谋求独立的生活,很多年以后,默克尔政治生涯里唯一一次流露情感的难民决策,或许也可以追溯到这段时期。

  默克尔和难民合照

  3. 头脑聪明但缺少运动神经

  小时候默克尔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舞蹈家。

  然而默克尔的运动神经非常差,直到三岁多才开始走路,五岁走下坡路还常常跌倒。遇到需要上下楼的工作,默克尔会指使小她两岁的弟弟——弟弟至少能爬楼梯上下,而她却可能从楼梯上滚下来。

  幼年时期的默克尔推着玩具婴儿车

  体育课上三米板跳水,她可以在跳板上站整整一堂课45分钟,直到下课铃响的那一刻,才把心一横跳下

去。

  但为了满足她的愿望,妈妈还是给她请了一名舞蹈老师。

  第一节课结束后,默克尔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

  “为什么我连一个旋转都转不了?”

  妈妈对她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你要多利用你的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了。”

  这段奇葩的极其缺乏运动细胞的时光,至少教会默克尔两件事:

  1. 做任何事都要在心里盘算好每一个步骤(比如走下坡,想好每一个动作才不至于会跌倒)。

  2. 不擅长的事不要强求,不如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

  默克尔擅长什么呢?

  很多人都说默克尔有语言的天赋。

  幼年时和人交流她就懂得如何遣词造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小时候因为不喜欢去菜园摘菜就和母亲进行了一场“原则讨论”,结果把曾经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的母亲反驳得哑口无言。

  高中时期,在1970年列宁100周年诞辰时,她以优异的成绩在俄语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教她俄语的艾丽卡·本老师自豪地表示:默克尔是她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

  默克尔的东德学生时代

  然而默克尔却坚持认为,自己能熟练地掌握俄语只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和驻扎在滕普林附近的苏军战士聊天。

  这很默克尔。

  她只认可努力,而不是天赋。

  在东德,牧师实在算不上是好的家庭出身。不管表现如何优异,只要没有加入“少先队”,她的成绩都不会被校方重视。

  父亲对她说:只有做到比同龄人更优秀,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母亲对她说:只有在学校取得最好的成绩,才能改变她因家庭出身而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只有努力,你才能战胜不公平!”

  默克尔很努力,她的学习天分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上,八年级时杀进了数学奥林匹克的国家级决赛并获得了奖项。

  中学毕业后,默克尔以满分的成绩进入莱比锡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原本打算在一家工程院校任职,然而却被告知——作为任用条件,她需要向东德国家安全部(STASI)“汇报”同事们的日常言行。

  默克尔做不了这种事,她说她“天生不会保密”,拒绝了这次机会。

  这也完全是默克尔的风格。

  即使在将来的政治生涯中,默克尔使用政治手腕时也不会遮遮掩掩。

  工作不好找,那只能继续读书。默克尔求学于原东德科学院,最终在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心成了一名量子化学科研人员。

  直到巨变来临——柏林墙倒塌的那天。

  两次婚姻

  默克尔身上完全没有八卦和绯闻,感情和婚姻也毫不含糊。

  默克尔有两段婚姻:

  第一段是和在大学时期认识的同学乌尔里希·默克尔。两人都喜欢大自然,常去远足,一起看电影、话剧。很快安格拉·卡斯纳变成了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的这个姓氏就是来源于她的第一任丈夫

  不过,这段婚姻只持续了短短4年,1981年,默克尔突然从家里搬出去,分走了电冰箱。

  后来默克尔曾解释过这段婚姻,她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说起当时结婚的原因也毫不含糊:结婚的小夫妻可以分到一间单独的公寓,虽然卫生间要和另外三家合用,但也比大学生宿舍强得多;而且,“只有结了婚才有可能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工作”。

  就这么简单。

  这段短暂而错误的婚姻,却给了她一个后来响彻欧洲政坛的姓——默克尔。

  

第二段就是和现在的丈夫——绍尔教授了。

  约阿希姆·绍尔是世界知名的量子化学家,有希望赢得诺贝尔奖。他和默克尔相识于民主德国的科学院,1998年结婚。

  默克尔和后来成为其丈夫的约阿希姆·绍尔

  绍尔和默克尔完全处在同一个频道上。

  他的一条原则是:如果记者是因为默克尔的政治身份才来找他,而不是问他在研究些什么,那么他就不会讲话。

  他的另一条原则是:对公开露面没有兴趣。

  ——他几乎从不陪同默克尔出访。

  2006年,他跟着去过一次维也纳,是为了听音乐会。

  201

1年,他陪默克尔去美国领取总统自由勋章,顺便去芝加哥参加了一次科学讨论会。

  这对夫妻最常露面的公共场合主要是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现场。他们都爱瓦格纳和韦伯恩。

  默克尔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开幕式

  理查德 · 瓦格纳的新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拉开序幕

  但如果因为他是默克尔的丈夫而为他提供免费的入场券,他会坚持要用他的信用卡付账。

  除此之外,我们对默克尔的生活知之甚少。默克尔以及她身边的人都为她筑起了一道墙,把她的私生活和公共领域分开。

  她的生活塑造了她,而她又塑造了统一后德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默克尔是一位我欣赏的女性,希望她退休后能获得她想要的平静生活。

  关于她的故事,还没有写完,本周四会给大家继续分享下篇 —— 政坛中的默克尔。

  2015年默克尔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东方金报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