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迎接后美元时代!

作者 :龙之灬魅 2021-05-29 14:06:05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

最近汇率的波动大家应该也看到了,人民币继续升值,截止到发稿已经升到6.38,按照这个趋势,到6.20的历史新高其实并不遥远,依照现在美联储的放水,即便是破了历史新高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过去一直谈美元汇率的问题,这次要谈一下去美元化的问题。


现代人总喜欢站在现代的角度上去思考未来的问题,当一个人处于六十年代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未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灭呢?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破灭了以后,过去在各式各样的期刊以及论文上的东西才被大众媒体所知,所讨论,比如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天生缺陷就注定破灭,但是在那一刻未到来的时候,人们总是以为这个体系是坚不可摧的。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美元也是一样。


现有的美元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这个缺陷和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实际上早就被经济学界所知的,也发了无数的期刊论文,只是很少见于大众媒体。


美元是跨境信贷市场的主导,跨境结算使用美元,金融周期其实就是美元周期,对于很多新兴市场来说,本身有很多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每一次美元的波动都会影响这些国家的稳定性。


美元是安全资产的主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人之所以吃了亏,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外汇储备出了问题,被迫接受了美联储的“指导”,让渡了不少金融主权,此后亚洲各国都非常重视外汇储备,各国囤积美元。


2008年,全球利率水平比较低,迫使资金流入高风险投资区域,造成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伯南克指责中国储蓄过多,促使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以及金融资产的泡沫,当时中国的媒体还专门驳斥过伯南克的说法:美国人自己搞出的烂摊子,最后指责到中国人头上,不合理。


2016年的时候,《纽约时报》还专门出了一篇文章《储蓄过剩不仅是中国问题,也威胁世界经济》


文章说


他说那是因为,尽管中国最近几年出现了巨大的投资热潮,但它的储蓄率依然接近50%——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这个比率实在太高了。

“这是个大问题,”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经济学家诺里·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说。他因对2008年金融危机提前发出警告而为人所知。“没什么办法能迫使这些过度储蓄的国家花费更多。”

所有这些就像个棺罩一样悬在全球经济上方,压低了利率,也降低了经济增长预期。

“伯南克的判断拿到今天,甚至比2005年和2007年更正确,”塞策说。


基本上又是把伯南克的观点重复了一遍。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过去中国人一直误认为:是因为中国没有充分的社会保障措施,所以才导致储蓄多,不敢花钱。


实际上并不是,欧洲也有一些国家储蓄比较多,例如德国荷兰,德国和荷兰的社会保障做的相当好,一样是储蓄大国,且经常被指责“放任自己国家的往来账户过剩”,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新兴国家自然更不用说了。


之所以出现各国,尤其是新兴国家囤积美元,是因为美元被视为“安全资产”。当美元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时候,各新兴国家必然会囤积美元,囤积美元的后果就是多全球均衡利率造成结构性下行的压力。


我相信伯南克本人也非常清楚,不是新兴国家不愿意花钱,而正是由于美元霸权导致新兴国家不敢花钱。


根据现在的经济学界的共识,造成目前全球低利率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第一,长期停滞,由于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以及技术变革导致总需求不足,消费投资低迷,导致低利率。

第二,全球储蓄过剩。各新兴国家囤积大量外汇,引发储蓄过剩,拉低全球利率。

第三,安全资产短缺,新兴国家储蓄过剩以及发达国家不停的QE导致安全资产需求旺盛,而发达国家去杠杆导致安全资产供给受限,引发利率下降。

第四,财政赤字货币化,政府超发货币满足财政支出,因为政府在超发过程中需要降低成本,因此把利率设定为零,豁免债务利息。


四大原因有两个原因和新兴国家直接相关。


低利率的坏处其实学界已经讨论烂了,举个例子:如果利率一直低于经济增长率,那么对于保险机构,基金机构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因为利率低,所以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像样的投资品,资产配置压力很大,会逼得这些机构不得不做一些投机。


另外,低利率会催生资产泡沫,瑞典在2010年利率就很低,导致房价猛涨,瑞典不得不在把利率从0.25%提高到2%,结果瑞典货币大幅度升值,失业率暴增,通货紧缩,最后受不了,在2014年重新回到低利率。


但是对于新兴国家来说,为了保持金融稳定,为了追求安全资产,囤积美元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根源就在于安全资产本身的界定问题,是美元的地位造成了最终的结局。


伯南克本身很清楚这件事,但是他肯定不愿意把最后的问题归结在美元霸权上。


面对目前的低增长,低利率的困境,货币政策基本失效,央行能做的不多,像美国之类的国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搞财政刺激政策,比如说大基建之类的,寄希望来提供就业。


财政政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财政政策天生具有保守性。拜登提出的“购买美国”,且在政府采购上不但排斥一般国家,连盟友都给排斥了,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各国都在做类似的财政刺激政策,最终结局是各国的经济政策越来越保守,这是一种零和博弈,财政刺激政策就那么多,各国肯定是希望优先优待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其中就隐含了国家之间的冲突,博弈,甚至战争。


目前能解决的办法不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其实曾经发过关于终结美元霸权的文章,后来不了了之,除了美元霸权外,还有IMF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是完全落后于现实的。


新兴国家在未来十年内会继续增长,整体超越发达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中国一国来说,按照现在的人民币升值速度,到2028年整体GDP可能超过美国,届时在GDP和PPP双重超越美国,美国在处于第二的地位的时候,全球还在搞什么“美元霸权”,IMF它还能拥有否决权,岂非滑稽?


◐◐◐◐●☛█▼▲东方金报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