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高调迎战中国?白宫公布新战略计划,三大败局早已注定,美国必输

作者 :你爱我还是碍我 2021-04-03 11:25:02 审稿人 : admin

  美国人又“撒币”了…

  继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之后,4月1日拜登再度出手,宣布推出一项总耗资高达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旨在重振美国的交通基建和制造业,改善美国芯片、能源等领域的地位并保持竞争力。

  在位于匹兹堡木匠协会培训中心的政策演讲中,拜登强调:这是美国战后以来最伟大的就业机会计划,它可以帮助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击败中国”。

  诚然,类似于苏联那种工业基本靠财政豢养,无法产出足够的经济效益,的确是美国对华竞争中的短板,而完善且先进的基础设施又是发展有国际竞争力工业体系的前提条件。

  但问题是,美国的工业和基建困境是“撒币”能解决的事儿吗?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何为理想?

  根据拜登的政策演讲,两万亿基建计划将分摊到以下层面:

  6120亿美元:用于修缮桥梁、公路和高速公路,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扩大公共交通系统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改进铁路系统;投资电动汽车;改善港口、水运和机场。其中,投资规模高达174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是该计划中单项开支最大的项目。

  5800亿美元:用于振兴制造业、研发和就业培训等。包括美国史上最大的1800亿非国防科研项目,以及500亿的国内半导体制造投资。

  3000亿美元:用于改善饮用水设施、扩大宽带接入和升级电网。

  3000亿美元:用以建设和改造200万套可负担住房,以及建设和改善学校,主要针对薪资较低和价值被低估的工人。

  4000亿美元:用于家庭护理人员和老年人、残疾护理。

  除了最后一项4000亿护理计划,其他投资都是围绕重振美国工业,恢复美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展开的。比如对交通的现代化升级能提升物流效率,对电力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升级能确保美国可以赶上工业自动化生产的浪潮,对教育的投资集中于实用技能广泛的工人。

  而从投资的侧重范围来看,也能分析出美国在未来两国制造业竞争中的发力点,即ICT产业。

  根据《2021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为美国生产半导体创造有利激励”(CHIPS for America)的条款,政府将为企业提供高达30亿美元的资金在美国建造一座晶圆厂。

  6120亿投资计划的侧重点在电动汽车:这是目前ICT产业中经济效益最大,对本土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技术提升能力最大的终端成品。

  有必要指出,由于全球汽车产业由燃油车赛道转向以电力驱动和智能化操控的新能源赛道,整个汽车产业供应链正在经历百年来最大的洗牌,各种电子控制元件在车身的大范围应用,使得汽车逐渐成为ICT产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

  不论是华为轮值CEO胡厚崑笑称“似乎现在做ICT的公司不谈车就落伍了”,以及小米宣布进军造车行业,都是汽车产业ICT化的有力证明。

  加之新能源汽车又是民主党全球气候战略的重要一环,所以必然它必然成为中美制造业终端成品交锋最激烈的战场。

  当下,美国有品牌优势,而中国则掌握着新能源汽车的整条供应链,从原材料级产品的锂矿资源到材料级产品的钢铁,从专用级产品的电池、电机、电控到终端成品的汽车,以及下游配套的道路设施、充电设施以及维修服务,中国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5800亿投资计划的侧重点在半导体制造:这是ICT产业中承接上下游供应链最重要的一环,具有典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三密效应。与新能源汽车相反,拥有控制供应链的优势,但制造能力匮乏。

  就现阶段而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基本上以美国为核心,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技术策源地的美国掌握着诸多产业专利,另一方面则是其在上游控制着诸多重要的材料级产品的供应。比如用于7nm制程以下的EUV光刻机,核心的光蚀刻微影技术所需的深紫外光源非美国Cymer的光源设备不可。

  不过,由于制造能力的匮乏,使得美国无法在ICT产业链中实现良性的闭合循环,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为美国在中美未来以ICT技术为落脚点的制造业竞争力上,埋下了不少隐患。

  而造成美国半导体生产能力匮乏的主要原因,则是基础设施的陈旧。

  半导体生产是资源消耗大户,以TSMC为例,一条3nm生产线的耗电量,相当于整个台东地区的总和;此外,其对水资源的供应也非常严苛,根据TSMC2019年度报告,仅竹科厂区单日用水量便达到5.7万吨,占该地区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

  前段时间德州暴风雪灾害的对美国基础设施的影响大家也看见了,供水和供电系统大面积瘫痪。

  抗压能力如此差的基础设施,又如何能支撑起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尤其是半导体这种精密器械的生产,一遇到断水断电,整条生产线就会半报废,之前三星的生产线就因为供电中断损失超过百亿韩元。因此,解决基础设施配套是美国重振半导体生产能力最关键的一环。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看出拜登的2万亿基建计划的直接用心,就是要通过确保对华ICT产业竞争的优势赢得两国科技和经济的博弈,进而取得总胜利!

  除此之外还有两层目的:

  1、解决失业问题,未即将到来的全球性危机做冲撞准备;

  2、为所谓的民主国家全球基建援助计划做铺垫,阻止以中国为首的多梯度全球新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

  但还是那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美国各方面基础设施由于二战前就已完善,到现在已经非常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何为骨感的现实?

  以当前美国的现状要完全落实这项计划的代价过于高昂!

  第一,高达两万多亿美元的投资,资金从哪里来?

  美国的财政支出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上的债务,一个是税收。

  又举债?

  不完全现实!

  中国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在去年的专题演讲中指出:美国的政府债务不能超过美国GDP的150%,极限是200%。

  如果超过150%美国国家信誉将破产,美元的霸权地位会直接崩溃,超过200%的极值则必然该国系统性的经济危机。截止3月底,美国总债务为28万亿美元,距离150%的限值只差2万亿。届时,美国每年需要偿还的本金加债务接近4万亿的高位。

  可问题是美国2020年由税收构成的实打实的财政收入,也才不过4万亿美元,公共开支同样为4万亿美元,哪来的余粮还钱?

  美国还不起钱,各国政府、企业、银行、金融机构就不会再信任美债,美国政府的国债一旦卖不出去,美元也就没法发行了,如此恶劣循环下去,结果必定是崩盘。

  据统计,整个2020年全球央行抛售美债规模接近万亿,包括日本、德国在内的29个持有国不同程度持减,其中第二大买家中国的抛售规模高达520亿。

  既然不能完全靠借钱解决问题,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即加税!

  根据计划内容:

  美国本土的公司税从现在的21%提高到28%;对跨国企业海外收入征收最低21%的税率,以防止跨国公司将利润转移到低税国家;严格管理公司通过与外国公司合并的方式避税;对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的公司取消税收优惠,对将工作外包到其他国家的公司取消税收减免;对公司给股东的分红收入征收最低15%的税;取消对石油行业的税收优惠;要求美国税局(IRS)加紧对大公司的审计,拜登还表示,在加税计划中他们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的人增税。

  对此,戎评只想表示,说的永远比做的好听!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力的强力机构,IRS的传说在中文互联网上满屏疯传,什么黑社会老大、毒枭都不敢逃税的帖子更是不胜枚举。

  可打脸的是,彭博社3月23日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最富有的人(占美国人1%)五分之一的收入没有缴纳所得税,逃税现象非常严重!

  豪绅有钱不能加税,穷人没钱也不能加税,那最后的大头只有落在中产阶级头上(美国现在的问题很类似于中国古代王朝末期遇到的问题)。

  好家伙,可不可以换一只羊薅毛?

  08年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内部矛盾升级的主要导火索,便是作为美国社会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收入持续下滑引起的各种问题。截止2018年底,收入占美国前10%的家庭平均拥有450万美元,中产阶级家庭平均财富为34万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3倍,但在1989年时,这个差距只有7倍!

  所以,民主党这次通过加税为基建计划补充燃料的结果只有一个:使美国本就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升级,民粹势力、极端右翼力量、白人保守主义将发展到新的高度,美国社会更加撕裂,全面内乱的风险急剧上升。

  第二、产能哪里来?

  这么大规模的基建必然涉及到惊人的产能和劳工队伍,全世界能同时兼具两者的只有中国。

  但拜登已经把态度阐明了,搞基建计划就是和中国展开全球竞争,你觉得美国会让我们来做这个包工头吗?排除中国,越南、印度的基建先不说技术上能否过关,产能能不能满足还得打个问号,最多解决水泥供应。

  美国自己上场呢?

  劳动力好办,边境大门一打开,成百上千万移民敞开了用,大部分基础设施修建只要识字培训几天就能上岗。可还是那个问题:产能从哪里来?

  基础设施所涉及到的专用级产品,如水泥、钢筋混凝土、陶瓷、玻璃、工程塑料、木材等东西,都需要一个规模不小的重化工业体系生产,美国想要一劳永逸解决基础设施供应链去中国化的问题,就必须要在己方势力范围内重建早在七十年代就被转移出去的重化工业体系。

  在本国重建?

  先不说追加的钱能不能到位,最关键的是重化工业会产生大量的CO?,届时巴黎协定必定作废,这又与民主党美国推行的环保战略背道而驰。

  搬到墨西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口多(1.3亿),廉价劳动力丰富,各种资源也还尚可,并且地缘位置就在美国边上,不仅利于控制,且配套建成后物流成本低,生产环节上衔接方便,CSG(美国智库,中国战略组)也多次向白宫建议将墨西哥视为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的重要一环。

  不过,想要把它打造成替代中国的中低端零部件和重化工业产品供应商,就必须确保该国处于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状态。

  众所周知,墨西哥毒贩势力相当猖獗,政府禁毒多年越禁越大,归根结底是因为贩毒集团与CIA的利益纠葛盘根错节,贩毒集团的分成是CIA独立于政府财政之外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之一。

  拜登想解决墨西哥贩毒问题,推动工业化发展,意味着必须动CIA相关利益集团的蛋糕。

  这…不又回到肯尼迪的老路上来了吗?

  第三、缺乏将政策贯彻落实的长期性强势政府

  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周期过程,大领土面积的国家更是如此,所以很是依赖一个强势政府坚定、长期地投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首次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从罗斯福时代开始到二战爆发,历经二十多年五届政府贯彻落实;即使是在现代技术加持,有着庞大劳工队伍的中国,源自于2008年的大基建计划也历时近十年才完成。

  现在美国还能具备这么坚定且能完全贯彻落实既定方针的政府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里根新自由主义开始,美国商业活动去监管化愈演愈烈,政府从管理者沦为利益包庇者,只看得见短期收益,而不愿为长期利益努力。再加上内部矛盾的撕裂,下一届政府出现特朗普这种极端总统概率很高,很难有人愿意为民主党这份得罪大多数人选票的政策进行持续性的稳定投入。

  综上所述,尽管拜登和民主党能准确抓住核心矛盾点,也愿意为之做出努力,但能不能奏效还得另当别论。即便能,以付出进一步撕裂美国的代价去与中国竞争结果必然是重蹈苏联的覆辙,败局已定。

  简言之,以问题的本质讲,美国在对华竞争中败局已定的大势,从来不是中国有多强大造成的,而是由美国深入骨髓的、不可逆转的、腐朽到极致的内部问题所演化的。

  须知,自古以来一个强大帝国的完全崩溃都是源于萧墙之乱!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1927年,当时只有十岁的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从苏州前往上海的途中看见了一座庞然大物,由彼时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的远东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

  该饭店共有24层、高近百米。在那个只为图存的二三十年代,一座24层高的饭店,足以震撼人心。

  见此大厦,年幼的贝聿铭五味杂陈: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建造出这样的摩天大楼吗?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就这么大吗?

  后来他才知道,中西方的差距不是大,而是天壤之别。1931年,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交汇处,一座史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建成,帝国大厦,总高度443.7米。

  与帝国大厦相比,上海国际饭店就是典型的小巫见大巫。

  而在此之前,美国还拥有诸多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伍尔沃斯大楼,大都会人寿保险大厦、熨斗大厦。据统计,20世纪初,美国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数百栋。

  帝国大厦建成的三十年代,中国老百姓还在满是农田的神州大陆上为国浴血奋战时,多数美国人却可以坐在宽敞明媚的写字楼里,过着最精致的白领生活。

  若无历史为证,谁能够相信:镜头下,散布着摩天大楼的美国与仍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中国,身处于同一个时代?

  三十年代的中国重庆与美国纽约

  这是美国基建行业最辉煌的时代,也是美国问鼎世界之巅的开始。那些从一台台轰鸣机械设备与踊跃身影间拔地而起的不仅仅是高楼,更是人类百年工业史的奇迹和一个崭新全球霸权。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曾经那群缔造美国强大基业的红脖们,以及看似卑廉缺乏经济效益的重化工业,被社会精英如敝履弃之后,就注定了今日进退维谷的局面。没有工业的霸权,就像无根之浮萍一吹即散。

  既是浮萍,又何以撼高楼?亦如萤火之光何以同日月争辉?

  是的,美国人不会输给中国,因为传承5000年的中国从来不以打败美国为终极目标,而是以打败历史、打败宿命为毕生之追求!美利坚,只不过是我们上下求索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仅此而已。

HTTP://WWW.caao.nET豪仕法律网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