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甲神诀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他练神功,得相助,知机密,立于武林之巅。他临日本、访吐蕃、到回鹘、踏黑汗、过契丹、探女真、走高丽、去大理,茫茫天涯行,处处金戈曲
内容在线试读
龙甲神诀
作者: 踏云逐个鸟
第一章 攻城守城
降矣哉终身夷狄。阅读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大宋景德元年1004年十一月,澶州今河南濮阳城,太阳初升,万道霞光划破长空,照耀着城上城下两支军队。大宋和大契丹自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起鏖战二十五年,直到景德元年大契丹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领举国精兵二十万南下,深入宋境,一直打到澶州城下。
此时大契丹军三面围困澶州进入第八天,霞光中,巍峨的澶州城下,黑压压的大契丹军方阵,最前三排是手持短刀的盾牌兵,再三排长枪兵隐身其后,然后是两排弓箭兵,攻城的冲车、抛石车、云梯密布阵中,手持长柄大刀的大契丹军分布在攻城器械旁。
大队的燕云铁骑压住阵脚,分布在步兵攻城方阵的左右。庞大的大契丹军战阵,除了马嘶外,竟是鸦雀无声。
队伍的最前方,几十员大契丹战将骑马列在阵前,最中间簇拥着一人黑盔黑甲,腰跨宝刀,年方四十左右,坚毅的脸庞,眉目间不怒自威,正是大契丹南院大王,统军上将萧挞凛。
他左边一人银盔银甲,手持亮银枪,三十出头,英姿焕发,是大契丹大将萧观音奴。右边马上一人文士打扮,五十上下,长髯及胸,在大契丹众将中颇为异类,豁然是萧挞凛攻破定州俘虏的大宋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其他大契丹诸将耶律题子、耶律谐理、耶律奴瓜等分列两旁。
萧挞凛抬眼看了下巍巍澶州城,这次大契丹举倾国精兵二十万来攻打大宋,二十万精兵分成两拨,一波十万攻城,一波十万护卫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两队轮流攻打澶州,这日是萧挞凛亲自率领大契丹军四个“司”攻城。
这个时候大契丹军每司有二万五千精兵,司下辖十个“军”,每军二千五百人,军下设五“部”,每部五百人,部下设五“道”,每道一百人,道下设十“队”,每队十人。虽才攻城七日,可澶州城墙下已经让八千大契丹将士折戟沉沙。
萧挞凛缓缓抬起右手,用力下挥,战鼓声随着萧挞凛的手势响起,大契丹军攻城大阵开始前移。
澶州城上,大宋官兵密密麻麻站立着,经过连日的守城恶战,大家的脸上都布满倦意。北门箭楼上,站立着几员战将,当中一人顶盔贯甲,五十五岁的一员老将,个头不高,正是大宋威名赫赫的战将,守城主帅李继隆,曾率军击败过大契丹一代名将耶律休哥。
旁边一将身材高大,高鼻阔口,顾盼之际,极有威势,乃是大宋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高琼身后战立着一个百人队,这一“都”人马却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身上衣着更是异于普通大宋官兵,并非明光硬甲,均是身着皂娟的软甲,更奇特的是众人手上兵器各不相同,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无所不有。
大契丹军大阵离城墙还有五百米开外,象往日一样缓缓靠近澶州城北城墙,突然澶州城上传来尖锐的啸叫声,成千上百的长箭铺天盖地从空而降在大契丹军的大阵上,前面几排的盾牌兵、长枪兵、弓箭兵如稻草般被割裂,大契丹军阵型立刻散乱,后面的攻城部队更是目瞪口呆,不自觉停住了攻击的脚步,如此远的距离怎会有神兵天降。
城墙上李继隆侧头对高琼说道:“感谢高将军带来如此利器,床子弩真是名不虚传,看这箭长两米有余,箭头更是与众不同,均是圆形铁球。此箭射出后,因箭头沉重垂直从半空落下,靠冲击力致契丹军死命,此番构思真是巧妙。这床子弩真乃神器也,希望此次能一举击退契丹人。”
高琼面带得色回应道:“此次伴圣驾而来,带来的武器又岂止床子弩而已,你没看我带来了马遥先生,他可是前魏神匠马钧的后人。”
远处的萧挞凛见到大契丹军突受打击,浮尸遍地,面色微变,大声喝令:“萧观音奴、耶律奴瓜听令,命你二人亲自领军继续攻击。”萧观音奴、耶律奴瓜大喝一声得令,立刻拨马带领三千宫帐军飞奔到攻城大阵前,萧观音奴举枪喝道:“众军领命,继续攻击。”
大契丹军见大将军到,迅速从惊恐中恢复,继续稳步推进。城墙上,李继隆见此一幕,叹道:“契丹人真乃善战之师,受此一击竟然慌而不乱,可惜我们此次仅有千座床子弩,且连发困难,否则必可击退强敌了。”
此时大契丹军大阵缓缓靠近城墙二百米开外,萧观音奴再次举枪喝道:“投石。”大契丹军大阵中现出百余台抛石车,一根根巨大的木质杠杆,长端用皮套装载着巨大的石块,无数大契丹兵拉扯着短端绳索同时松手,巨石呼啸而去,重重砸在澶州城上,城墙上顿时血肉横飞,宋军阵脚大乱。
李继隆脸色剧变,旁边的高琼却神色自若,冲身后下令道:“混元霹雳车何在,给我攻击敌人抛石车。”内城下宋军将士得令后立刻推动百来座混元霹雳车,每车装着大轮,轮上系着数十块大石头,以众多人力驱动大轮急速旋转,然后宋军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头连续飞出城楼,直击大契丹军抛石车阵地。顷刻间,大契丹军抛石车损毁过半,士气再挫。
此时萧观音奴万军阵前大声断喝,声震云霄:“诸军冲。”大契丹军大阵再次加速冲击,迅速进入城墙百米开外,双方弓箭手开始互射,契丹人有前队盾牌手掩护,宋军则以城垛掩护,两边时时有将士扑倒。
大契丹军前队终于奔到城下,巨大的冲车开始撞击北城门,其余诸军搭上无数的云梯开始攻城,一时间澶州城下蝼蚁攒动。
李继隆则在城上指挥守城宋军拼死迎敌,宋军抛下韦草灌油蜡制成的火擂木,点燃荆条编制的累答投到城下,又抛下铁鸱角砸向城下的大契丹军,城下大契丹军人仰马翻。宋军将士还祭出叉竿对付云梯上的大契丹军,顺云梯向下推去,横刃切断大契丹军手足,大契丹军士卒不时跌落城下。
,拿着金刚杵的增长金刚灵笑,持着判官笔的广目金刚灵癫,和手持奇门兵器宝伞的多闻金刚灵狂,以及其他六名演武堂弟子。
崆峒派,崆峒四杰飞龙铲无我真人,追魂双钩无相真人,夺命剑玄空子,游龙鞭广成子,和其他四名弟子。
峨眉派,峨眉二护法,左护法猿公剑青城子道人,右护法通臂拳云顶禅师,和凌孤帆等其他六名弟子。
昆仑派,昆仑五护法中的三位,全都用的奇门兵器,使钩的龙护法隐缭,使镋的虎护法伏威,使撅的蛇护法曲善,和其他五名弟子。
华山派,五大峰主中的两位峰主莲花剑西门宇和五云剑北堂轩,和其他四名弟子。
上清派,素灵真人领着四名弟子。
这六大门派合计四十五人,加上杨千山、阳云汉等各门各派以及武林世家一共百人之数。大宋武林精英济济一处,杀退了大契丹军攻城精锐宫帐军,自己却无一人损伤。
第二章 布阵破阵
这次攻城受挫,大契丹军一连三日按兵不动没有再来攻打澶州城。第四日宋军哨骑来报,澶州城下大契丹军派来了使者,大契丹军大将耶律谐理亲自前来下战书,李继隆命人将大契丹国使者一行带到了中军大营。
耶律谐理上前递上战书,昂首说道:“我大契丹主帅萧挞凛大王,明日将在北城外摆下一座大阵,特遣在下来下战书一封,尔等可敢出城破阵”李继隆接过战书,正在沉吟间,一旁的高琼已经大声喝道:“有何不敢战。”
耶律谐理冷笑道:“好,如若宋军能破此阵,我们大契丹即刻退军。”李继隆对高琼道:“高大人,大契丹军攻城不利,这次定是想诱我大宋军出城作战。契丹人骑兵众多,而我大宋军骑兵七仅有一,不利野战,而宜坚守。”
正说话间,大营外传来一阵爽朗笑声:“李将军勿忧,我看此战可接。”外面行来一人,四十有四,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颔下有须,一双炯目,身着宽袖广身紫锦袍,正是大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大人到了。
寇准先冲耶律谐理说道:“尔等乱世鬼魅,跳梁小丑,胆敢犯我大宋边疆,你可先回,我军明日准时应战。”
待耶律谐理退下,寇准对李继隆、高琼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论契丹人摆下什么阵型,我们自可观而破之。更何况当今圣上已经御驾亲临澶州北城,明日登高一呼,我军将士自当以一敌百,大破敌军。”李继隆和高琼听到御驾已经亲临澶州北城,都是大为振奋,于是三人又计议了半日,谋定破敌方略。
第二日,澶州城外号炮连天,大契丹国大军再次出动,在澶州北城外摆下一座巨大的大阵。此阵称为“太乙混天八门阵”,分别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
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每阵由一军二千五百人组成,中军共十六军四万精兵,由萧挞凛亲自统帅。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每阵共六军一万五千精兵。周围八阵加中军总共六十四个小阵,与周易别卦的六十四卦相合,合计十六司,共六十四军十六万精兵。
六十四个小阵中,大契丹军前排为弓弩兵,中间为长枪兵,后排为短刀兵,两侧为精锐骑兵。十六万精兵中,骑兵却占了半数,阵前还设置了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八门中,休、生、景、开为“四吉”,伤、杜、死、惊为“四凶”,吉亦为凶之凶,凶亦为吉之吉,彼此相穷,循环无穷。太乙混天八门阵的排列,实际上是一幅“后天八卦图”,旌旗排四角,刀枪摆八方,循环无定数,进退有章法。整个大契丹军大阵真正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杀气滔天。
大宋军这边李继隆大将亲自统兵出战,高琼率军镇守城池,采取的是众人商议的以阵破阵战法。这次澶州城下的战役,却是大宋和大契丹攻守易位,以往皆是大契丹军主攻,宋军主守,这次是大契丹军布阵,宋军破阵。
李继隆没有采用宋太宗赵光义创造的“平戎万全阵”或者宋军最常用的“常阵”,而是布下攻击战阵“天地人三才阵”,皆因“平戎万全阵”和“常阵”两个阵法都是以防御为主,不利进攻。
宋军“天地人三才阵”分左、中、右三个子阵,每个子阵皆再分成天、地、人三个子子阵,其中“天”为先锋队和策先锋队、“人”为主力中军大队、“地”为策殿后队和殿后队。大宋军编制为厢、军、营、都四级,厢辖十军,军辖五营,营辖五都,都编一百人。
先锋队是头前开道的部队,全是骑兵,共二十五都,每都一百骑,共二千五百骑。策先锋队是策应先锋之部队,布置在先锋后方成阵,全是刀枪兵,也是二十五都,合计二千五百人,身上无甲,都是敢死之士。“天”字阵共五千兵力。
主力中军大队以弓弩兵在前,步军刀枪兵在后。其中弓弩兵五千,布成“弩阵”。弓弩兵使用的武器是由马遥先生督造改良的蹶张弩,而非普通的臂张弩、腰张弩。
蹶张弩拿脚踩踏机括发箭,使用时将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脚掌俱揣入拇内,紧接弩劈,撬上腰钩,钩住弩弦,两手拉腰钩索,两脚掌往前一蹬。劈体往后一倒,一齐用力来开弩弦,挂上机括。
五千弓弩兵分成三排,从前至后,第一排瞄准射击,第二排上箭进弩,第三排上弦。进攻时,第一排射击后,弓弩兵通过两排之间的空隙,回到第三排身后上弦,第二排进弩之后,进入瞄准射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是为弩阵。这五千弓弩兵之后,是中军的其他一万五千名士卒,“人”字阵合计共二万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