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界独尊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混沌之子,九界乱始,开天辟地,九界独尊!” “如意宝袋天下装,九天神笔大道扬;镇魂碑里明混沌,轮回指环生死藏;宝冶神鼎炼万物,神砚乾坤此一方;混沌之子临九界,九界独尊一界皇。” “留下一具混沌身,做尔一个引路人。重整九界新律例,独辟一界真圣尊。” 南海仁,一个生在神洲天龙朝清泉镇穷书生家的子弟,一个偶然的际遇,得到了修炼的法门,从此了开始了修炼,走上追求天道的路……从此奇缘、奇遇、奇人、奇事不断
内容在线试读
九界独尊全集
作者:兵心一片
类型:古典仙侠
内容简介
“混沌之子,九界乱始,开天辟地,九界独尊”
“如意宝袋天下装,九天神笔大道扬;镇魂碑里明混沌,轮回指环生死藏;宝冶神鼎炼万物,神砚乾坤此一方;混沌之子临九界,九界独尊一界皇。”
南海仁,一个生在神洲天龙朝清泉镇穷书生家的子弟,一个偶然的际遇,得到了修炼的法门,从此了开始了修炼,走上追求天道的路
从此奇缘、奇遇、奇人、奇事不断;艳遇、艳情、奇情、真情相连;生、死、险、恶不绝
最终九界独尊。
第1卷 第一章 抓周疑云
第一章 抓周疑云
清泉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这个小镇之名是以流经小镇的清泉河所得。
故老传说,流经清泉镇的清泉河本是天上银河中的一抔清泉,后来水神下凡路过清泉镇见此处风景秀丽却独缺一活水,遂将自己随身所携之银河清泉用大法力移至于此。从此,这里开始有了活水,后来从外地迁来居民,天长日久渐成一镇,就是今天的清泉镇。
清泉镇人杰地灵,从立镇以来共出举人500余人,状元22人,一品大员10多人,镇中的清泉书院就是这历代举人、状元和一品大员集钱所建,经过后人的逐渐完善终于成了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到现在已经历七百余岁,左近三省学子均以能在书院读秀才为自己的骄傲,举人更是以能在书院任管事为荣,居民更是把清泉书院看做了小镇的标致性建筑,并深以自己为清泉镇之居民而感到无上荣耀。
这一年,从京城搬来一户姓南的没落书香之家,在小镇靠近镇外树林的地方结庐而居,看来这又是一户读书致仕光耀门庭之家。
在南家隔壁同时搬来了一户悬壶济世的郎中,郎中姓牛,他的病妻称他为二郎,所以镇上的人都称他为牛二,年小者都称其为牛二叔。
南、牛两家是前后搬来所以两家走得比较近,南家经常借书给牛郎中读,牛郎中在南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时,经常不要诊金地给南家诊病配药,关系可称莫逆。
转眼几年过去了。
这天,当早晨的太阳第一次照进院子的时候,南卫风就早早地坐在晨曦中手捧书卷开始了早读,这是三年来考取秀才,进入清泉书院读书以后形成的雷打不变的习惯,今天是他考取秀才三周年的日子,也是他儿子南海仁周岁的生日。所以南卫风今天格外兴奋,他又想起了三年前乡试放榜时,县衙刘捕快给送喜报时,自己老爹和老娘因激动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老娘把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的母鸡杀了犒赏刘捕快。那一天老娘高兴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随着考中了秀才,好事也一件件降到了他的身上,接着久不上门的媒婆,又开始频频地出入那破旧的茅草房为自己说媒,不久娶了镇里刘举人的女儿清泉镇第一才女刘月葶,后来又有生了儿子南海仁。
清泉镇南家,虽然搬到清泉时间不长,但已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尤其是听说前几代更是出了当朝的翰林编修,家中藏书甚丰,只是到了近代家道中落,不利己搬到了清泉镇,但读书求仕的家风一直未丢。
今天,是南海仁周岁生日,按照当地风俗要进行“抓周”礼。就是小孩子在周岁那天,在孩子面前摆满印章、木鱼、书本、胭脂、刀剑、马鞭、乐器、锄头、黄金珠宝等等,看孩子去拿哪一个,通过抓周来预测孩子今后能干什么,或预测今后有多大的出息。如果孩子抓了印章,就说明孩子以后可能走仕途会当官,抓了胭脂就只能流恋女色不会有出息等等。中午时分,就在南家在草堂准备好“抓周”之物,只等南家小海仁“抓周”时辰一到,就开始行“抓周”之礼。“吉时已到,请小寿星开始行抓周礼。”临时担任司仪的郎中牛二叔喊道。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突然有人喧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随着这佛号声走进来一位宝相庄严、慈眉善目,脸若婴孩般红润,但却看不出年龄的老僧人。僧人看了一眼抱在刘氏怀中的南海仁道:“南施主贫僧要与你结个善缘,不知可否”
南卫风道:“大师尽管道来,只要学生力所能及,一定鼎力而为。”
僧人道:“我观令郎眉角含桃花、妻妾宫混乱乃情孽不断,害人误已之相,天庭纹乃六亲不靠之形,命里与我佛有缘,当皈依我佛二十载,方可解去克人、克亲之灾。不知南施主可舍得否”
“放屁、放屁”就在南卫风刚要回答之时,从门外又传来两声苍老的骂人声。接着走进来一个身穿破烂道袍、手拿掉了毛拂尘、面容枯槁、看不出年岁的邋遢道士。
僧人看见邋遢道士,并没有发火,而是双手合十道了声: “阿弥陀佛,邋遢道友数十年不见,道兄还是神彩依旧,无欲有礼了。”
邋遢道士道:“神采谈不上,还是邋遢得一塌糊涂,倒是光头你红光满面,看起来这一甲子里功力又有进步,已经到了无相之境,老道我对你都有些看不懂了。”
僧人道:“邋遢道友这一甲子看起来功力也是进境不小,已经马上进入大乘期了,距离飞升之日已经不远,同样是可喜可贺。”
邋遢道士道:“无欲光头,你不要给老道我灌迷汤。非是岔道破你缘分,此子非是你佛门能渡,莫要惹祸上门,如此子及冠而大灵智仍不开,则读书求仕也有成就,可平凡无忧度此一生,而你我方外之人要逆天而为,则会增加无穷变数,无欲光头你用大轮回法算一下不会不知吧。”
僧人道:“邋遢道友你的天机眼又精进了。我只是上体天心,量力而为,以求人力胜天而已,道友要让贫僧打消此念,还需能让贫僧心服口服。”
我没有看到。”
血红道袍道士问道:“娃儿不在家中待着,出来干什么”
小海仁道:“仙长有所不知,海仁每天背完书后都要到前面树林砍柴,只是今天天公不美,眼看要下起雨来,不得已只能无功而返了。仙长如果没有别的事,海仁就先行一步了,天马上就要下雨,海仁就不陪众位仙长了。”说完小海仁就向家中跑去。
三个道士互相看了一眼,血红道袍道士问说道:“根据你我的追踪术,灰鹤子一定就在左近,师弟们咱们分开了找,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灰鹤子”。话音刚落,“咔嚓”一个霹雳,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很快地面就积水盈寸,遍地的积水很快就把刚刚老者尸水洇湿的地面完全覆盖了。
小海仁回到家里衣服已经湿透,但怀内的书和信却因为小海仁放在腋窝保护,所以没有湿。刘氏一边给小海仁换干衣服一边心疼地道:“海仁,天气不好就不要去打柴了,你看都淋湿了,病了咋办”
小海仁道:“娘亲,不碍事,我身体壮着呢。”
刘氏道:“好了,换完衣服赶紧到厨房把姜汤喝了,驱一驱寒气。”
小海仁道:“娘亲,如果一个人答应了另一个人的请求,是否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
刘氏道:“那是当然,男儿只要一但承诺于人,就要守诺,这就是言而有信,绝对不能食言而肥,海仁,记得无信则不立呀。”
小海仁道:“娘亲,海仁知道了。”
小海仁到厨房喝完姜汤后,回到自己房间,拿出老者留给他的那本古书,看了起来,只见此书相当古旧,书页不是用纸所做,乃是皮革所为,字迹奇古,非金非篆,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
小海仁想,看来只有想办法求教父亲了,父亲博学多才应该认识这种文字。接着又拿起那起那块玉佩认真地端详起来,只见玉佩通体由一块蓝玉雕成,上面雕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飞天云鹤,对着光一照,随着玉佩的角度不同,云鹤会呈现出不同的飞翔姿态,端得是个宝贝。玉瓶里装的是能使尸体化水的药末,虽然用去了一些,但还有大半瓶,一定得收好,否则沾到身上或手上就不妙了。玉匣通体由一块美玉雕成,只见玉匣上隐隐有一种青光闪耀,度着想把它开启,但小海仁弄了半天,根本打不开,所以就放弃了。布袋只有巴掌大小,分量很轻,但感觉到里面装着一些小东西。
信很厚,用一个牛皮纸信封装着,没有封口。小海仁禁不住好奇心的做祟,打开信看了起来。信有两封其中一封是写给“洞主”的,另一封是写给“有缘人”的。写给“洞主”的信内容是:“师兄,弟在昆仑山一古洞得到一本古书,但不慎被魔门发现,派出数批高手围堵,弟在龙泉山拼死一战,虽保得古书,冲出重围,但却受伤,更为不幸的是严重伤到了紫府元婴,现已回天乏力,憾不能将师门重宝“须弥神鼎”送回,不得已将之封于碧玉匣中,觅有缘人送回师门。有缘人送回师门时,师兄可根据来人要求授其本门绝技一项,并收其为记名弟子,弟则不胜感激之至。弟灰鹤子顿首。”
另有一封信是写给“有缘人”的内容是:得此书信者既为有缘之人,如能按照信中要求替吾完成遗愿,则可至吾师门习一项绝技,年长平凡之人习之可延年益寿,年少者习之可具神通,列本门之记名弟子。吾乃崆峒山苍云洞长老灰鹤子,遭魔门高手围攻,已经身受重伤,道基已毁,命在旦夕,但师门之物如不能送回师门,至为憾事。你可凭玉佩将玉匣送崆峒山苍云洞洞主云鹤师兄处,并可学本门一种绝技。古书送尔,此书究为何书吾还未能得知,但却因此辞世,一定要善存,免得怀璧其罪。如意袋一个,袋中物品皆是吾修真以来之用物,亦赠于你,权作谢酬。灰鹤子拜。”
看完书信,小海仁把书信放回信封,用小手支着下巴,皱着小眉头陷入了与他年龄极不相当的深思中怎样能不被爹娘知道,又能把答应老爷爷的事办了呢那本古书到底是什么内容,自己咋一个字也不认识呢天不知不觉地黑了。“仁儿吃晚饭了。”刘氏叫小海仁吃饭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娘亲孩儿马上就到。”海仁一边答道,一边向堂屋走去。
小海仁坐在饭桌前,一边吃着白粥,一边问刚从清泉书院回家的爹爹南卫风,“爹爹,非金非篆字是啥朝代的,咱家书房里有今古对照的书吗”
南卫风道:“有几本,是早年你曾祖在朝任翰林编修时留下的,字体奇古,为父也仅能认识十之七八,你小小孩童问这些干什么”
小海仁道:“孩儿在打柴时拾到一本古书,奈何对书中文字一个不识,故有此一问。”
南卫风道:“等下拿来让为父,粥都凉了。”
小海仁说完拾到一本古书后,想到老爷爷不让告诉家人,心里不由后悔万分,但既已经说了,也只能如此了。看来只能想想用什么办法,把得书一事圆满地让自己爹娘信服是最重要的。带着心事小海仁匆匆忙忙吃完饭,回到自己的屋里将其他东西收藏好,把古书揣在怀里就到书房去找父亲南卫风。进得书房看见南卫风正在把玩几本古书,其中一本竟然与自己怀里的书十分相似。
南卫风看见小海仁进来,忙招呼道:“仁儿,这几本书就是你曾祖的收藏,这本书应该还有个上册,但你曾祖也未能搜集全,听你爷爷说你曾祖一直以此为憾事,因为此书不全所以为父也一直没有细看过。”小海仁看到父亲所指的书正是和自己怀中古书十分相似的那本书,不觉心里一阵狂跳。
小海仁道:“爹爹我拾到古书与这本书十分相似,不知是不是它的上册”
南卫风道:“什么果真如此,世上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吧快拿来让为父看看。”
小海仁从怀里掏出古书,递给南卫风。南卫风接过书与自己手里拿的那本古书放到一起,仔细观察书的质地,和文字的形状发现书的质地和字体完全一样,只是小海仁那本更显得古旧一些。南卫风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仔细辨认书上的文字,发现两本书的封面上写的分别是“混沌真经”上卷和“混沌真经”下卷。
南卫风是一个书痴字迷,对历代书法和文字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对生僻字更有研究,看到这两书竟然是一套,不觉兴趣大涨。
“海仁,你把这本书放爹爹这几天,让爹爹帮你把这两本书译成今文再一同交给你如何”南卫风对小海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