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商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一个贫困的山村学校,即将调离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理想.十六岁的凌云认为人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他的理想就是他自己说的那句话:"做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在一次不完整的乘车经历后,他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他没有金融硕士,经济博士的耀眼光环,但他有常人无法理解的经商思维.他没有预知未来的超常能力,但他能把握住上天给的每一次机会.他没有虎躯一震的
内容在线试读
奇商全集
作者:孤桐
序章
“大家谁可以幻想一下自己以后的生活,总之越美好越好,把你们心中所希望的都说出来,谁来回答”张海微笑的问着这群山里的孩子。
他是一个到西部山区支教的教师,每天习惯性的上课,他已经知道这些山里的孩子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单纯的缺乏传授知识的教师,而是他们的闭塞的环境阻碍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在自己即将结束两年的支教生涯回城的最后一课,他突然想给这些孩子一个希望,虽然这些希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至少它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从张海接过上个老师的教鞭,经过了两年来的相处,他把这群学生已经从小学五年级带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张海的问答方式,但今天给了他们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确切的说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都不禁思索了起来,谁也不敢贸然的回答,害怕被同学们耻笑。
“我希望能走出我们这个小山村,到外面看看。”一个比较秀气的女孩站起来回答。
张海一看是班上的班长,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知道这是比较中规中距的回答,但他今天想听到的是能够大胆猜想一点的答案,他知道虽然听不到像城里孩子那样的如科幻小说般的回答,但他也想听一下能有创意的答案。
张海看着下面都在苦思冥想的孩子,就提示了一下:“虽然有些东西可能你们永远都得不到,有些事情你们永远都不会经历,但是你们可以把它想出来,就像编故事一样,勇敢的说出来。”
一个略微有些胖胖的少年站了起来:“老师,我想以后能买一辆乡里那样的小车,再娶个漂亮的媳妇。”他的话音刚落,全班的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那个小胖子看了看旁边的同学涨红了脸:“是老师让我们这样说的,我想想怎么了”
张海知道这个小胖子叫刘壮,是村长的儿子,虽然回答的有些太现实,但也大致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摆了摆手,平息了下面的笑声:“刘壮同学,想的特别好,我们还可以往大的方面想。大家谁再说说”
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刘壮骄傲的看着耻笑他的同学,刚才那些发出笑声的同学见到张海肯定了刘壮的答案,也都收起了笑声,自己思索了起来。张海满意的看着下面的学生,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过有三、五分钟,渐渐的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次的答案便是千奇百怪了,每个学生都用着向往的语气描述着自己美好的人生,教室内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或者别人编织的幸福之中。
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张海看到基本上每个人都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满意的扫视了一下教室内的每一个人,他却发现最后面的一个少年正用漠视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同学,冷淡的表情与这个教室的气氛格格不入。
张海知道这个少年叫凌云,是个孤儿,和村里的一个没有儿女的孤寡的老人为伴,平常以祖孙相称。他看到凌云没有说话的意思,就问道:“凌云,你怎么不说说你的想法”
凌云听到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就站了起来:“张老师,我不想在想象中得到快乐,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张海不禁一愕,全班的学生也都从幻想中清醒,好奇的看着凌云,都好象是第一天认识他一样。
张海知道凌云的成绩一向在全班的中游徘徊,平常并不喜欢说话,但他的古文非常的好,这要归功于和他一起住的那个老人,平常他拿出来的古文问题,就是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张海都头疼。
张海没有想到平常默默无语的一个人,今天竟如此坚定自己的想法,他就微笑着:“凌云,那你有什么理想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旁边的刘壮嘲笑着:“他还能有什么理想,他这一辈子能实现的也就是多买几只羊,然后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再给他娃找个媳妇。”大家也都哄然大笑起来,这些本是在这节课前刘壮所能够想到的生活轨迹,现在他已经有了小车这个更高的生活理想,所以就把它拿出来奚落凌云。
凌云并没有理会他的嘲笑和同学们的好奇,而是对着张海道:“老师,你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说过任何东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张海知道那是自己在按初一的课程上政治课的时候讲过,就点了点头:“是啊,那些都是物质最基本的体现,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它体现价值的方法。”
“我当时就想如何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既然商品都有体现价值的方法,那人也一定有。”凌云像是在和张海探讨一个问题的答案。
张海想了想知道那是自己在讲商品价值时的课程,但自己并没有讲人的价值,凌云又是怎样才想到这个问题的呢他也不禁好奇的看着凌云,看他下面还会说出什么话来。凌云见老师和全班的同学都静静的听自己说话,脸不禁微微的红了一下。
但他很快又整理好思路向下继续:“这个问题我自己想了很长的时间,老师说过商品是无法和人相比的,它们的衡量标准很简单就是货币,但我想人也可以用自己挣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生的价值。”
张海想了想:“你的衡量方法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商品的价值是可以让人们使用,它的使用价值越高,货币价值也就越贵。一个人挣钱呢虽然他很有能力,能挣很多的钱,但是他如果不想着为社会做些什么,那他的价值就无法体现,严格一点说,他的人生价值是他挣钱的多少所无法体现的。”
凌云也思索了半天,他慢慢的领悟了张海的意思,就带点反驳的语气:“挣的钱越多,不是越有条件回报社会吗”
张海很欣赏他的他的思维,想想自己上初二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虽然凌云现在的反问还显幼稚,但他不想打击这个喜欢思考的少年,就道:“说了半天,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胡子想了想:“那你有身份证吗到没到十六岁”凌云把自己刚办的身份证拿了出来递给了络腮胡子,络腮胡子看了看身份证上的年龄和姓名,就又还给了凌云:“好,你就在这干吧,不过先说好,大工每天二十五,小工每天十八,工地上管饭,工钱到工程结束的时候发,平常用钱的时候可以借。”
凌云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找了一份工,忙兴奋的答应:“我知道了,那我现在就去干活吧。”
络腮胡子看着他有些着急的样子,也笑了笑:“等等,我还没有说完呢,你以前干过这活吗”
凌云摇了摇头:“没有,不过我会尽快的学的。”络腮胡子又笑了笑:“那你先干小工吧,这种活不用学,只要有力气就行,另外,你记住我是你们的工头,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可以了,我姓王,你叫我王哥就可以了,不要再大叔大叔的叫了。”
凌云没想到自己竟碰见这么好说话的工头,忙答应:“知道了,王哥。”王哥招呼过来一个正在干活的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指着凌云道:“这是新来的小工,你今天就带着他吧。”那个年轻人答应了一声,就带着凌云先来到了旁边的一个帐篷内,指着一个空着的木板道:“把你的东西先放这儿吧,等休息的时候再收拾,我带你去工地。”
凌云也没带什么东西,就把自己装衣服的小包放在了木板上,然后就跟着那个年轻人去了工地上,在走路的时候,凌云打听到这个年轻人叫王成,和工头王哥是一个村里的,为了区分他俩,凌云就叫他成哥。
王成把他领到了搅拌机旁边,指着距有四、五十米的仓库模样的房子对凌云道:“我们俩今天运水泥和沙子,水泥在库房内,沙子就在库房外面堆着,每拉一车水泥,就配上三车沙子,你明白了吗”
凌云马上推起了停在地上推水泥的车子,道:“知道了,成哥,那咱们现在就走。”王成见他推起了车子,看他这样有眼色,又平添了许多的好感,就笑着道:“走,咱们现在就去。”
凌云由于是初次找到活,每次都是自己抢着重活干,和他搭班的王成倒也轻松了不少,干了一中午,凌云的精力还像平常一样充沛,竟也没觉得累,他想想应该是昨天运功的结果,虽然没有以前在村长家看武侠电视剧里的人能飞来飞去那么变态,但这持久的耐力也让他心满意足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由于凌云没有带碗筷,王成就给他在厨房内找了一套,凌云端着饭菜和王成蹲在一个背阴的地方吃了起来。快要吃完的时候,王哥也端着碗走了过来,王哥微笑的看着凌云道:“今天中午怎么样活重不重”他在旁边监工的时候,也特别注视了凌云干活的速度,说实话他对凌云是十分的满意。
凌云道:“还行,我没问题。”王成在旁边也赞赏的道:“哥,这个小兄弟是个实在人,给他搭伙心里痛快。”王哥笑骂道:“你是痛快了,干的连一个小孩子多都没有,往后你也多干一些,人家孩子的力气还没长全呢。”凌云忙道:“没问题,其实成哥挺照顾我的。”
王哥笑了笑:“好吧,你们吃了饭就在这儿歇会儿,哎,对了,凌云你还没有席子吧,这样我屋里还有个破的,你先拿着用吧。”凌云忙爽快的答应下来:“好,我一会就去。”看着王哥的背影,凌云心中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他知道自己是遇见好人了。
下午凌云依旧是跟着王成干同样的活,吃过晚饭,一天活干下来,王成和其他的人都一样,东倒西歪的躺在席子上休息,几个喜欢喝酒的民工一边喝着廉价的白酒,一边讲着荤笑话。凌云并不太累,他想到县城转转,看看有没有卖减价书的,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学习,只有多学知识,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凌云给王成打了个招呼,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就出了工棚,转了两条街,他来到了一个中学的旁边,看了看中学大门的牌子“东康一中”,从学校内出来的学生都和自己的年龄相仿,他知道这应该是一个高中。
高中的门口都是书店,他欣喜自己找对了地方,进去才发现里面原来都是租书的,老的有一些武侠,言情之类的,新书都是什么玄幻,修真的,而且书店内弥漫着一种让人作呕的气味,过了几年以后,凌云才知道这种气味是盗版书的纸张味。凌云对这些不感兴趣,就出了书店在高中门外的路上转了起来。
突然,他抬头看见了一个废品收购站,那里面有个老头正在整理着废弃的纸张,他马上想到,这里应该有收购的废书,价格上也一定比外面的便宜,他就兴奋的走了进去。
正在捆纸的老者看了看进来的凌云问道:“你有事吗”
凌云忙答:“大爷,你们这儿有收的旧书吗我想挑几本买回去看。”那个老者一看是买书的,就指着旁边搭的简易架道:“都在那,一块钱一本,你去挑吧,不过别扒的太乱。”
凌云答应了一声,就到架子下挑了起来,挑了半天,挑出了本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还有几本讲经济学原理的书,给老者讲好了价钱,付了五块钱,小心的包起书,就兴冲冲的回到了工地上。
第一卷 第三章 路见不平
回到了工地,凌云就迫不及待的把席子拉到工地上看财物的灯泡下,拿起书就如痴如醉的看了起来,看着书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思路比以前清晰了许多,难道是修炼功法的结果,凌云发现自从昨天功法突破了以后,自己在身体方面明显的提升了许多。
在细细的记住经济学的前几张基本知识后,凌云不自觉的看了旁边上工的电子表一眼,竟然发现已经到了凌晨一点,自己在工地上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又熬到这个时间,竟然没有感到一丝的疲倦,这让他自己也感到非常的神奇。
他想到了明天还要上工,害怕自己今天兴奋的过了头,明天再没有精力干活。他就把席子挪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想强迫着自己休息,而大脑兴奋期好象还没有消退,今天所看书上的知识就像是走马灯的一样,在脑中不停的打转。
想来想去睡不着,索性坐了起来,看着其他的工友都进入了梦乡,偶尔还有鼾声发出,凌云倒是有点想不通自己现在精力旺盛了该怎么办。他突然想到了自己所练的功法,反正左右也是无事,就盘膝坐在了席上,运起功来。
凌云觉得今天运功和昨天一样,从丹田内出来的依然是流动的气流,在自己体内运转的还是三周天,只是运转的时间缩短了许多,应该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等运功完毕,凌云感到身上就像被轻轻的按摩了一样,浑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感,他躺在了席上,竟然很快的就进入了梦乡。